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宁夏枸杞无菌苗叶片为材料,对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激素作用、可溶性蛋白质变化及体细胞胚发生频率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激素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组分和体细胞胚发生频率均有一定的差异,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结果如下:(1)MS_1、MS_2和MS_3三种培养基上继代的愈伤组织难以诱导形成体细胞胚,为非胚性愈伤组织;而从MS_1、MS_2和MS_3分别转到MS_0和MS_4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体细胞胚发生频率高,属于胚性愈伤组织。其中以MS_3转至MS_0后的体细胞胚发生频率最高。(2)可溶性蛋白质SDS-PAGE分析表明:非胚性愈伤组织有特异性蛋白质67kD,胚性愈伤组织有特异性蛋白质35kD和44kD;蛋白质33kD和67kD受2,4-D调控,蛋白质49kD、57kD受6BA调控,而蛋白质37kD、51kD受2,4-D和6BA协同调控。  相似文献   

2.
植物胚胎学实验方法(六)胚和胚乳的解剖和整体制片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胚胎学实验方法(六)胚和胚乳的解剖和整体制片法胡适宜(北京大学生物系,北京100871)WHOLEMOUNTANDDISSECTINGMETHODSFORTHESTUDYINGOFPLANTEMBRYOSANDENDOSPERMS¥HuShi-y...  相似文献   

3.
稻胚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基因组DNA为模板,以特异引物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扩增出稻胚凝集素基因并克隆到E.coli质粒pBluescriptSK(+)的SmaⅠ位点。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到的基因片段大小为781bp,没有内含子,编码1条长227个氨基酸、分子量约23kD的肽链,其中N-端28个氨基酸是信号肽。与报道的稻胚凝集素cDNA序列进行顺序同源性比较,发现它们之间有很高的同源性(99.74%),其编码区第167  相似文献   

4.
对莲子胚变绿的初步研究黄天芳(湖北省孝感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孝感432100)THEPRELIMINARYRESEARCHONTHEGREENINGOFTHELOTUS(NELUMBONUCIFERAGAERTN.)SEEDEMBRYOHuangTi...  相似文献   

5.
增强UV—B辐射对菜豆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模拟研究了温室条件下兰州地区臭氧层减薄25 % 时增强的UVB(280 ~320 nm) 辐射对菜豆( Phaseolusvulgaris L.) 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菜豆幼苗期,UVB辐射(UVBBE:16 kJ·m -2·d-1) 促进菜豆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菜豆生长后期,UVB辐射则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降低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促进蛋白水解酶活性的上升和总游离氨基酸的积累。SDSPAGE分析表明,UVB辐射使幼苗期菜豆叶片中88 kD、76 kD、42 kD、35 kD、33 kD 多肽的含量上升;而在菜豆生长后期,UVB辐射使大分子量多肽(76 kD 以上) 的含量迅速下降,10~14 kD、29 kD、33 kD、35kD的多肽含量上升。蛋白质代谢的这种变化可能是植物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花生种子蛋白质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中国花生(ArachishypogaeaL.)5种不同类型的46个栽培品种的种子蛋白质进行电泳分析。SDSPAGE和IEFSDSPAGE(双向电泳)的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花生种子蛋白多肽组成存在4种类型。与初步纯化的花生球蛋白及伴花生球蛋白的SDSPAGE结果比较,花生种子蛋白组成的主要差异在于花生球蛋白亚基组成的不同,其中类型Ⅰ花生球蛋白主要含有41kD、385kD和2个18kD亚基,类型Ⅱ主要含41kD、385kD、375kD和3个18kD亚基,类型Ⅲ主要含41kD、38.5kD、36.5kD和3个18kD亚基,类型Ⅳ主要含41kD、38.5kD、375kD、36.5kD和3个18kD亚基。不同品种的伴花生球蛋白多肽组成基本一致。对不同类型8个品种种子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发现类型Ⅰ的含硫氨基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蔗糖调控培养对胡萝卜体细胞胚内源ABA水平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分析了经不同浓度蔗糖调控的胡萝卜(DaucascarotaL.)体细胞胚及胚性器官的内源ABA水平。结果表明,随着胚的生长发育,内源ABA含量呈上升趋势,到子叶胚时,达到最高值。在胚的早期发育阶段,不同处理之间,ABA水平只有较小的差异,而当子叶胚开始膨大时,这种差异则较明显。一旦将调控胚解调控,体细胞胚内源ABA含量则明显下降。在两个月内,调控胚及胚性器官的ABA含量基本维持不变。表明蔗糖浓度可导致体胚内源ABA水平的变化,但这种影响依发育时期而异;高浓度的ABA水平有利于胚性状态的维持。与此同时,比较研究了外源ABA处理效应与高浓度蔗糖处理的差异,结果表明,蔗糖的调控效应与ABA的调控相似又不尽相同。总之,在蔗糖调控胡萝卜体细胞胚发育的信号传递网络中ABA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中介信号因子。  相似文献   

8.
应用酶联免疫技术,研究了冬小麦品种燕大1817 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体内内源玉米赤霉烯酮(ZEN) 和ABA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冬小麦品种燕大1817 具有短日春化性,苗期经4 周SD 处理后转到LD 下能正常抽穗。SD 诱导春化的幼苗茎尖和叶片中ZEN 含量高于未经诱导的LD 幼苗,而在两种光周期条件下生长的幼苗中ABA 含量变化趋势并无明显差异。马拉硫磷( MAL) 抑制SD 幼苗体内ZEN 含量高峰的出现,也部分抑制抽穗;外源ZEN 可部分抵消MAL对植株的影响,降低茎尖内源ABA 含量,并有促进小麦拔节的作用。说明在冬小麦短日春化过程中,ZEN 具有促进作用,而ABA 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长江沙洲上搁浅的中华白海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江沙洲上搁浅的中华白海豚STRANDINGOFANINDO┐PACIFICHUMP┐BACKEDDOLP┐HINONASANDBANKINTHEYANGTZERIVER中华白海豚(Sousachinensis,Osbeck)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  相似文献   

10.
香雪兰外植体形态学极性决定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含有2mg/LIAA和3mg/LBAP的改良N6培养基上,香雪兰(FresiarefractaKlat)花序外植体经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再生出新的植株。在这一形态发生过程中,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是,所有的体细胞胚都出现在花序轴切段的原形态学下端(称为胚发生端,EE),而在形态学上端(称为非胚胎发生端,NEE)无体细胞胚形成。这一形态发生的极性与地心引力的方向和外植体在培养基上的放置位置无关。在培养的早期,仅于胚发生端观察到了起始细胞的分裂。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在培养了1d的外植体的胚发生端出现了两个特殊的多肽成分,而在非胚发生端则未检测到这两种多肽。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培养前外植体切段两端的内源激素(IAA)的含量无显著差别。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胚发生端的IAA含量明显高于非胚发生端的IAA含量,表明内源激素在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诱导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香雪兰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的过程中,由于花序轴切段两端在分子水平和生理水平上均存在差异,使这一系统有可能成为研究体细胞胚胎发生机理的有用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秦艽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离体培养对秦艽植株再生途径进行研究。愈伤组织在添加2mg/L 2,4-D和0.5mg/L 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两周内可出现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相同激素配比并附加500mg/L LH的MS培养基上继代。愈伤组织的分化在添加有0.1mg/L 2,4-D和0.5mg/L BA的MB培养基上进行。通过显微观测,疑似体细胞胚可以在叶片和茎段的愈伤组织上产生。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秦艽离体再生过程中体细胞胚发生的现象。体细胞胚和合子胚一样,也经历球形、心形、鱼雷和子叶胚等发育时期。相对独立的结构说明秦艽的体细胞胚可能是单细胞来源。体细胞胚在愈伤组织的表面和内部都有出现。在本实验中,体细胞胚发生途径是在秦艽愈伤组织形成后观察到的唯一再生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我们最近发展的一项用于两栖类胚胎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的技术。两栖类胚胎经过适当的化学固定以后,用振动切片机可以得到50—100 μ的切片。我们用这样的切片进行免疫萤光和免疫酶标染色,均得到满意的结果,可以进行光镜(共聚焦显微镜,普通显微镜)及透射电镜的观察。由于在整个过程中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及包埋剂,所以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抗原性。与传统的各种免疫组化技术比较,切片的各部分组织均能迅速与抗体反应,组织保存相当完好,可以满足电镜观察的要求。运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将同一胚胎的不同切片分别用于光镜和电镜观察,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用2.4Kb EGFR cDNA PE7为探针,分析大鼠胚胎发育过程中全胚组织、成年大鼠七种组织和再生肝组织中EGFR基因转录产物的水平。实验结果说明:(1)用人EGFRcDNA探针可以检测到大鼠肝脏细胞转录约为5.6Kb的EGFRmRNA。(2)大鼠胚胎发育过程中,EGFR基因转录活性显示骤然变化。10—12天胚胎中EGFR mRNA出现高峰。(3)成年大鼠肝、肾、肺、脑、脾、心脏和睾丸组织中均有EGFR基因的转录,转录水平各有差异,以肾为最高。(4)大鼠肝脏再生过程中,EGFR基因转录呈现时相调节的特征,部分肝切除刺激EGFR基因转录活性的增高,8小时达到高峰后又回落到接近正常的水平。这些EGFR基因转录的变化可能与大鼠组织和细胞的生长及分化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s,GFs)对于调节哺乳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和分化起着重要作用,这些GFs存在于雌性生殖道,也可由胚胎自身合成。正是由于这种自分泌GFs的存在,使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胚胎培养密度或添加外源性GFs来定性或定量研究GFs对胚胎发育和分化的影响,对于了解GFs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花蕙兰茎尖组织培养及其形态建成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lorium)茎尖为外植体,在改良的Vacin和Went培养基上诱导形成了原球苹,并且在添加有1 mg/1BA的‘Vacin和Went培养基上获得了快速繁殖无性系,将原球茎转移到加有香蕉匀浆汁的Knudson c培养基上,很快长出叶片和根,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较高浓度的BA(1.O mg/1)能促进原球茎的增殖;较低浓度的BA(O.4mg/1)能促进原球茎的分化。形态发生的显微观察表明原球茎来源于体细胞胚,它的发育过程与合子胚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16.
香雪兰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可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即直接发生与间接发生。在直接发生方式中,体细胞胚直接来源于尚未完全分化的外植体表皮细胞;体细胞胚与母体组织以一种类似胚柄的结构相联系。间接发生方式中,体细胞胚的形成要经过一个愈伤组织阶段。以是否能形成体细胞胚分类,可将愈伤组织分为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以间接方式形成的体细胞胚是由胚性愈伤组织中的一种决定细胞发育来的。这种体细胞胚不具有类似胚柄的结构,而与母体组织共同形成一个复合体。体细胞胚具有自己独立的维管束系统,在脱离母体组织后能够独立发育成株。  相似文献   

17.
选择山羊8细胞期到桑椹胚期的正常胚胎或重构胚的卵裂球,或选择胚泡期胚胎的内细胞团细胞作为供核,并以LRH注射后26—28h的去核成熟卵球作为受体,制备重构胚或再重构胚,琼脂糖包埋,植入山羊输卵管内,体内培养4—6天发育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8细胞期至胚泡期)的正常胚胎细胞核或重构胚细胞核中,至少有部分细胞核均保留着发育的全能性,这些细胞核在母系基因表达产物的调控下,实现重新编程,启动并完成正常发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影响小麦成熟胚再生频率因素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预处理类型、接种方式、植物激素的浓度和不同组合以及分化培养基中是否添加抗生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小麦成熟胚植株再生系统。经过试验,我们选择在MS培养基上接种经无菌水预处理的纵切成熟胚作为起始的试验条件。在含2mg/L2,4-D的MS培养基上.初级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可达80%以上.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0.5mg/L6-BA和0.2mg/LNAA可以显著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产生。而在再生培养基中加入适当浓度的头孢霉素可以有效提高胚性愈伤组织再生出小植株的比例。利用该再生系统,我们从5个小麦优良主栽品种的成熟胚再生出了可育的植株,再生频率达15.3%-34.5%。  相似文献   

19.
兔输卵管上皮细胞解除大鼠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兔输卵管上皮细胞(ROEc), 与异种动物大鼠的受精卵共培养,结果大量出现突破2细胞发育阻滞的现象。体外受精卵和体内受精卵的2细胞发育阻滞突破率分别为62%和73%;利用ROEC 条件培养液培养大鼠的体外受精卵,2细胞发育阻滞的突破率达68%,且能顺利发育至桑椹胚和囊胚。将ROEC直接培养在含~(35)S-甲硫氨酸的CZB 培养液中,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放射自显影,发现在该条件培液中出现了分子量分别为135Kd,68Kd,55Kd,51Kd 和44Kd 由ROEC 分泌的多肽,其中68 Kd 区带最显著,而135 Kd区带非常弱。用(125)~I-酰化剂标记示踪发现,与ROEC 共培养24 h 的大鼠胚胎透明带上含有68Kd 蛋白,并发现55 Kd 蛋白与透明带结合的痕迹。这些蛋白很可能就是胚胎发育调控由母型向合子型过渡并突破早期发育阻滞的关键因子,在功能上似无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佛波酯(TPA)是一种有效的皮肤癌促变剂。有不少实验事实指出,它的原始作用部位是质膜,而且对间隙连接的影响也已从各方面得到了证实。本文利用这种药物研究细胞通讯在肌细胞分化中的重要性。割取蝾螈神经胚中期躯干部体节中胚层,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养。实验组在培液(Steinberg+Leibovitz's L-15,9∶1)中加适量TPA,共试用了4种浓度,5、10、20和40ng/ml,以10ng/ml为适当,本文报道用这一浓度得到的结果。处理时间为4天,天天换新鲜配制的TPA溶液,连续三天,以后在正常培液中培养。对照组和实验组一样,在20℃下培养10—16天。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看到TPA的处理使预定体节细胞分化为肌细胞的过程受到了明显的阻抑。对照组在10天左右的培养中,可以观察到从预定体节细胞转变为成肌细胞,再融合为肌管。但是,实验组培养早期有一定量的脱落细胞,它们大多为不规则形,分散在外植块周围;还有一些不规则形的细胞,成片地自外植块铺展出来。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10天左右的培养过程中都未能表现进一步分化。除了看到一些梭形或长形的细胞夹杂在分散或成片的不规则细胞之间,没有找到过多核的肌管细胞。我们的实验结果结合过去形态的观察,说明细胞间通讯的时间性在肌细胞分化中是十分重要的。TPA处理的时间正相当于正常肌细胞分化中间隙连接大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期间,很可能,TPA使间隙连接失去作用,处理之后再恢复正常培液,错过了时间,间隙连接的作用以后也不再能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