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藻类测试技术对南京市18家工厂的21种废水测试结果:10种废水对藻类生长有抑制作用(EC50=0.44%-81.02%),这类废水多含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冶金、电子、机械、制革行业的工厂,7种废水在低浓度时对藻类有刺激作用(SC20=0.96%-21.95%),而高浓度时地有抑制作用(EC50-0.54%-84.21%),这类废水,除了含有毒性污染物外,还含有营养刺激物质,主要来源于化工、纺织及食品加工行业的工厂,另有2种废水对藻类生长仅表现出明显的刺激作用(SC20=1.85%和8.93%),这废水富含生物刺激物,对藻类生长有促进作用。这一结果表明:藻类测试技术不仅可以检测工业废水中由有毒物质引起的毒性效应(EC50),而且还能检测由生物刺激物引起的生物刺激反应9SC20)。  相似文献   

2.
荒漠生物结皮中藻类和苔藓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藻类和苔藓植物是荒漠植被演替过程中常见的两类先锋植物, 同时也是生物结皮中生物量最大的2个类群。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生物结皮中藻类和苔藓两大类植物区系及其生态作用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藻类结皮、苔藓结皮的生态作用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生态学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荒漠生物结皮中藻类与苔藓植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指出荒漠生物结皮中藻类与苔藓共生机理的探讨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这对进一步探明生物结皮中藻类和苔藓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揭示它们的生态学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藻类和苔藓植物是荒漠植被演替过程中常见的两类先锋植物,同时也是生物结皮中生物量最大的2个类群。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生物结皮中藻类和苔藓两大类植物区系及其生态作用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藻类结皮、苔藓结皮的生态作用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生态学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荒漠生物结皮中藻类与苔藓植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荒漠生物结皮中藻类与苔藓共生机理的探讨是未来的研究重点,这对进一步探明生物结皮中藻类和苔藓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它们的生态学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藻类生物柴油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萌  陈章和 《生命科学》2011,(1):121-126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加剧,新型绿色燃料——生物柴油备受关注。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以油料作物和动物脂肪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但存在很多局限性。藻类本身具有很多优点,以藻类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是真正的环保可再生能源,但是藻类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费用较高,生产技术还不成熟,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该文主要介绍藻类生物柴油的优越性、生产工艺以及研究现状,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藻类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水色及其与藻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色是水环境质量评价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不同的水色反映水质的营养状况;藻类群落是水体营养状况的生物表征,对水色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水色中的藻类优势种群及其作用,认为藻类优势种群是决定水色的主要生物因子;阐明了藻类与水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施肥改变水色的内在机理,水体营养状况决定了水体藻类群落结构进而决定不同的水色;并结合实践对如何判断不同藻类种群引起的不同水色提出了看法,同时对改变和调控水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论述,为相关生产和水环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海草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草床是近岸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生物量和生产力。海草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变化除了受到光照、无机碳源、营养盐、温度、盐度、水动力条件、铁限制和污染物等非生物因素制约外,还受到附生藻类和动物摄食等生物因素影响。非生物因素一般有最适合海草生长的范围,生物因素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海草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基本处于由定性向定量过渡阶段,准确便捷的方法、现场多因子围隔实验、更大时空尺度上的对比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室内空气生物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近年来得到了极大关注,由于室内空气的生物污染物与多种健康问题密切相关,所以有效监控室内空气生物污染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室内空气生物污染物的种类、危害、影响因素作了简要介绍,综述了污染物的多种检测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相关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湿地中的藻类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湿地中藻类的种群结构、藻类在湿地中的功能、湿地中的藻类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天然湿地中的藻类生态学研究进展.湿地植物区系主要有附泥藻类、附植藻类、后周丛藻类和浮游植物4种类型,其中常见的是附泥藻类的硅藻、绿藻和蓝藻.藻类最显著的作用是作为湿地食物网中的初级生产者,也作为湿地环境污染的生物指示物.影响藻类生产力的因素有水力学因素、营养、温度、光、大型植物及草食动物和其它动物.未来对藻类的研究应侧重于湿地藻类生物多样性、藻类生物量、生产力、种群组成的环境控制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藻类作为水环境及湿地污染程度指标的研究,“基因治藻”也将是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藻类对水体环境变化敏感,其种类和数量与环境因素有密切联系并因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藻类常作为河流健康评价的指示生物。水体中的藻类根据生活习性不同分为着生藻类和浮游藻类,在河流健康评价中,以往的工作中有的采用浮游藻类用于河流健康评价,有的采用着生藻类用于评价,但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究竟何者用于河流健康评价更适宜,抑或是二者在用于评价的适宜性上没有明显差别,迄今为止未开展过深入研究。选择三峡库区内的两条河流嘉陵江和乌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9月,在两条河流上共布设11个研究断面,对嘉陵江、乌江的水环境理化因子、着生藻类和浮游藻类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应用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eriphytic algal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Pe-IBI)和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hytoplankton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Ph-IBI),并结合水体综合污染指数(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CPI),对嘉陵江、乌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评价(Pe-IBI)能筛选出7个核心生物参数(藻类总分类单元数、蓝藻总分类单元数、绿藻总分类单元数、菱形藻比例、优势分类单元比例、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用于河流健康评价,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e-IBI)与水体综合污染指数(CPI)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与水体中总氮、铅含量也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水环境质量越低则着生藻类的生物完整性越差;当采用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Ph-IBI)用于河流健康评价时却只能筛选出1个核心生物参数(藻类密度),而且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h-IBI)与水体综合污染指数(CPI)及12个水体环境指标并无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表明,在河流水体中,与浮游藻类相比,着生藻类更能反映水体环境的状况,对河流水体环境的反映更为准确。因此,在以流动水体为特征的河流的健康评价中,采用着生藻类比采用浮游藻类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浮游藻类与水质污染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污染引起水体各种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 ,这种改变直接影响到生活在水中的浮游藻类及其他生物。有些浮游藻类对污染很敏感 ,有些则有较大的忍耐力 ,还有些只生活在污水中。根据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常常可以判断水体污染的情况。1 水污染及其类型1.1 水污染的概念 水污染一般是指进入水中的污染物超过水体本身的净化能力 ;或者说外来物含量超过水体本底的含量 ;也可以用外来物破坏水体用途的程度来定义。严格来说 ,应该把这几方面的含义结合起来 ,并且加上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损害或潜在性危险的内容在内。1.2 水污染类型 水污…  相似文献   

11.
石油污染是当前紧迫的水环境问题,研究石油污染物降解机制有助于探索石油污染修复技术路径。重点介绍了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降解机制和反应机理,即具有代表性的细菌、真菌和藻类,石油烃的有氧降解(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和厌氧降解(脱氢羟基化、延胡索酸盐加成)。并对微生物降解石油组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具体包括:烃类结构(支链多结构越复杂,越难降解)、微生物种类(混合菌的生化降解能力更强)、环境因子(pH、温度、盐度、含氧量和营养物质),进一步指出了生物修复技术应用于石油污染修复治理研究中的优缺点。此外,还对现有微生物降解技术的应用做了简要概述,归纳总结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性的提出了今后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的研究重点,即生物降解石油的机制还需进一步明确,并重点分析了生物电化学方法在降解去除石油污染物方面可行性。综述石油烃生物降解机制和反应机理,以期为生物修复水体石油污染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生物燃料相比,藻类生物燃料具有如下优势:1)含油量高。藻类干物质的含油量超过50%,最高可达70%。2)生长速度快。藻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可以日复一日地收获。3)环境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3.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7,24(4):434-434
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于2007年10月10日—12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教学和生产单位的50多名代表。既有老一辈的专家,也有广大中青年学者,更可喜的是还有年轻博士生的加入,显示出化石藻类研究后继有人。此次学术年会是一次内容丰富、交流热烈的会议。会议所做的学术报告,包括我国化石藻类当前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我国化石藻类研究的现状。从研究生物类别上来说,这些报告包括从原核到真核生物,从低等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多细胞生物,如从低等藻类到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涉及十余个生物…  相似文献   

14.
水华杀藻微生物的分离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除藻方法一般分为工程物理方法、化学药剂法和生物方法三大类。作为庞大的富营养化湖泊的藻类控制技术,利用工程物理方法和化学药剂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对环境友好的生物控藻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许多富营养化湖泊水华的控藻技术的研究热点转向生物控藻技术。在利用生物控藻上,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鱼类控制藻类的生长;二是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富营养盐及藻类; 三是以微生物来控制藻类的生长。其中由于微生物易于繁殖的特点,使得微生物控藻是生物控藻里最有前途的一种控藻方式。这些杀藻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溶藻细菌)、病毒 (噬藻体)、原生动物、真菌和放线菌等五类。国内外对杀藻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有一些报道,但都不够系统和全面, 本文以本实验室的工作为基础,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前三类水华杀藻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及其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物加工过程》2009,7(2):62-62
美国Primafuel公司于2009年初宣布将开展国际藻类生物炼制项目,通过整合上游的藻类生产和下游的生物精炼系统,开发创新性的商业化藻类利用技术。该公司的专有过程将有效降低成本,实现藻类利用经济潜力的最大化,生产出一系列高价值产品和可再生燃料。  相似文献   

16.
溶藻细菌的生态学作用及其生物量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害藻类水华已成为当今世界水体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溶藻细菌作为水华和赤潮防治的可能生物,引起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介绍了溶藻细菌的研究概况,重点对溶藻细菌的生态学作用及其生物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DNA生物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生物催化和免疫原理的生物传感器在环境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了以核酸探针为识别元件,基于核酸相互作用原理的DNA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可用于受感染微生物的核酸序列分析、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检测以及污染物与DNA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环境污染监测中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核酸杂交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环境微生物和优先控制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石油母质来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浮游微藻是海洋和湖泊中的初级生产力,生物量巨大,平均脂类含量高,是沉积岩中有机质的主要母质来源,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贡献最大。对下辽河坳陷早第三纪的大量微体浮游藻类化石研究表明,该坳陷油气资源的形成和微体浮游藻类,特别是沟鞭藻的大量存在密切相关,浮游藻类是该坳陷盆地油气形成有机质来源的重要基础之一。在微藻热模拟成烃实验中引入成岩早期生物、地化因子的影响,使模拟实验更接近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对微藻来源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表明,作为高盐环境重要标志物的2,6,10,14,18—五甲基二十烷也可能来源于藻类生物。在藻类热模拟产物中发现惹烯的存在,提示在解释油气藏的生物母质来源时必须特别谨慎。  相似文献   

19.
微藻-细菌共生体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藻-细菌协同共生的过程中,藻类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被异养微生物利用来矿化水体中的污染物,细菌呼吸为藻类提供二氧化碳作为碳源。近年来,藻类-细菌协同共生体系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重点综述了菌藻协同共生体系中微藻与细菌之间的三种相互作用,以及菌藻协同共生体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菌藻协同共生体系中的微藻与细菌通过营养交换、信号转导及基因转移等相互作用实现共赢。该体系广泛用于处理富营养化、重金属、药物、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石油烃化合物等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的水体。对于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其主要机理涉及同化作用、厌氧氨氧化作用、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磷酸化作用等。对重金属、药物、石油烃化合物及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去除机制主要是生物吸附、生物富集及细胞内外的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排入水体的各种污染物不断增加,加速了淡水水域的富营养化进程,使得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有害藻类水华频繁发生,世界各地不断有藻类污染水体引起人畜患病甚至死亡的事件报道。在淡水藻类中,毒性最强、污染范围最广的为蓝藻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