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CmCAD基因在‘三红蜜柚’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与表达规律,该研究以‘三红蜜柚’果实为材料,利用反转录PCR技术克隆获得3个‘三红蜜柚’CmCAD基因,分别命名为CmCAD1、CmCAD3和CmCAD4。对这3个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它们在不同品种蜜柚及‘三红蜜柚’果实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3个CmCAD基因cDNA长度分别为1 032 bp、1 080 bp和1 071 bp,编码344、360和35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分析发现3个CmCAD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相同的保守结构域,均有跨膜螺旋结构与磷酸化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mCAD1、CmCAD3和CmCAD4分别与甜橙CsCAD1、拟南芥AtCAD9和甜橙CsCAD4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3个CmCAD基因在不同品种蜜柚果实生长过程中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且3个CmCAD基因在‘三红蜜柚’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也有所不同。研究推测,CmCAD4具有一定的潜在功能,可能参与调控‘三红蜜柚’果实中木质素的合成,但基因的具体功能与调控机理还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罗汉果果实生长发育与内含物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新能  李锋  蒋汉明   《广西植物》1990,10(3):223-227
罗汉果开花授粉后果实体积不断地增大。纵径在授粉后1至3天生长最快,以后逐渐减慢:横径以授粉后9至15天生长最快,30天果实体积停止增长。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干物质含量由低到高变化,总糖含量由低到高不断增加,但还原糖与非还原糖含量的变化有所不同,维生素C含量在生长发育前期最高,随果实发育,其含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找出橘小食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在桂林东郊柑橘果园的消长规律,掌握橘小实蝇对不同柑橘品种的危害程度。【方法】2012-2013年,利用橘小实蝇性诱器对桂林东郊柑橘果园的橘小实蝇田间动态进行监测,收集逐旬诱虫数量,并制作周年诱虫消长曲线,分析橘小实蝇消长规律。选取果园内18个早中晚熟柑橘品种进行橘小实蝇危害调查,从果实受害前到果实成熟采收,统计各个品种的逐旬虫果数量,分析各品种受害情况。【结果】田间橘小实蝇成虫5月开始出现,9月下旬-10月上旬达到高峰期,12月中下旬活动减弱或停止。早中熟柑橘品种受橘小实蝇的危害率多在26.72%-73.19%,而晚熟品种多在16.08%以下。宽皮柑橘类受橘小实蝇的危害率多在15.23%以上,而橙类和杂柑类低于10.81%。早熟品种从7-8月开始受橘小实蝇危害,一直持续到果实成熟,受害程度逐步加重。中晚熟品种10月中下旬后开始受害,在11月上旬到12月上旬之间有1-2个受害高峰期,12月中下旬受害减轻。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的受害开始时间、高峰期、低谷期不完全相同。【结论】橘小实蝇成虫在春季条件适合时开始活动,在秋季达到活动高峰期,在冬季气温下降等不利条件下活动减弱或停止。橘小实蝇对柑橘早中熟品种的危害率高于晚熟品种,对宽皮柑橘类的危害率高于橙类。在果实生长成熟过程中,早熟品种随果实成熟度增高受害程度加重,中晚熟品种受害高峰期出现在果实成熟中、前期,同年内成熟期相同品种的受害消长走势基本相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的受害消长走势不同。  相似文献   

4.
扁桃幼果发育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扁桃品种‘纸皮’为研究对象,观察测定了扁桃幼果生长发育动态,并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扁桃幼果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扁桃幼果鲜重、体积及果径增长均呈单“S”曲线。大体可分为3个生长时期,增长速率为:第Ⅱ期>第I期>第Ⅲ期。扁桃果实由单心皮上位子房发育而成,边缘胎座,横生胚珠。果皮由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构成:外果皮是一种复合结构,由表皮毛和表皮细胞组成;中果皮主要是由薄壁细胞和分布其中的维管束组成;内果皮也有丰富的维管束组织分布,其木质化顺序由外向内。中果皮细胞分裂终止早于内果皮。  相似文献   

5.
李志文  何立红  马玲  夏姣  曾爱平 《生态学杂志》2014,25(12):3580-3586
为了明确小果油茶果实大小对油茶象幼虫生长发育的限制作用,采用Logistic方程对油茶象老熟幼虫体质量与其寄主果实体积大小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 油茶象幼虫体质量随果实体积增大而增长,符合Logistic模型;油茶象幼虫体质量增长符合边际效应递减原则,可分为快速增长阶段(<3.216 cm3,每果1头;<4.747 cm3,每果2头)和渐进增长阶段(>3.216 cm3,每果1头;>4.747 cm3,每果2头);油茶象寄生的最小果实阈值为1.500 cm3(每果1头)或2.539 cm3(每果2头).明确了落果中油茶象老熟幼虫逃逸的时间格局,果实收集后幼虫逃逸数量逐天递减,逃逸高峰期集中在6:00—10:00,占43.9%,尤以7:00—8:00为甚,占21.1%;幼虫体质量越大,逃逸越早.寄主果实大小对油茶象幼虫生长发育具有限制作用,亲代雌虫选择大果实产卵是增加后代适合度的一种行为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处理对'秦美'猕猴桃贮藏性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秦美猕猴桃为材料,对不同施肥处理的果实后熟过程中软化、腐化过程进行观察统计,并在果实采后4个具有代表性的后熟时期(硬度分别为15 kg/cm2左右、8~7 kg/cm26、~5 kg/cm25、~4 kg/cm2)进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可溶性糖等营养指标测定.结果显示:(1)从后熟过程中软化、腐化统计看,3个施肥处理(A、B、C)的贮藏品质与对照(CK)间差异明显,C处理(氮肥 磷肥 农家肥)的猕猴桃贮藏期最长,软化、腐化出现得最晚,较对照分别延长15 d、27 d,贮藏性最好;(2)3个施肥处理的营养指标与CK间差异明显,C处理与CK和A处理差异显著.表明在猕猴桃生产中采用氮肥 磷肥 农家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可显著延长猕猴桃果实贮藏期(后熟期),并可显著提高猕猴桃果实的食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田世平 《植物学报》2000,17(2):160-167
本文主要探讨甜橙[(Citrus sinensis (L.) Osb.]果实在短期超低氧贮藏条件下,果皮和果汁中乙醇和乙醛等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以及它们在不同贮藏温度和货架存放期间的变化和对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在普通冷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期的延长,甜橙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的含量虽呈上升趋势,但超低氧贮藏更明显地刺激果实中乙醇和乙醛含量的迅速增加。甜橙果实在0.3% O2的超低氧条件下贮藏30 d,果皮中乙醇的含量为519.8 μg/kg,果汁中达1547.1 μg/kg,比普通冷藏的果实高83倍,乙醛的含量较对照果实高6~7倍。低氧处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pH值的影响不大。甜橙果汁中乙醇含量在1000 μg/kg以下时果实的风味品质仍在正常范围之内。结果表明对甜橙果实进行短期(<20 d)的超低氧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白檀果实形态变化与油脂积累的相关性,对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的大小、重量、含水率及含油率等指标进行定期观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白檀果实形态发育大致可划分为3个时期:果实快速生长期、果实缓慢生长期和果实颜色变化期。果实含水率随果实发育成熟逐渐下降,而果实含油率随果实生长成熟逐渐上升,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含油率在果实缓慢生长期显著增加,与鲜重干重呈极显著性正相关。成熟果实最高含水率51.2%,果实最高含油率可达到36.6%。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10个矮化中间砧木嫁接的寒富苹果为试材,分析了不同矮化中间砧对葫芦岛产区的寒富苹果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葫芦岛产区选配优良的苹果砧穗组合。结果表明: 不同矮化中间砧对寒富苹果生长势、产量和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株高、枝量、叶片鲜重、枝条鲜重、根鲜重、根系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总根尖数均以GM256嫁接树最高,基径、枝长、根系总长度和总表面积以CX5嫁接树最高;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以M26嫁接树最大,果实纵径、横径和单果鲜重均以GM256嫁接树最大。采用模糊评价法综合评价显示,在葫芦岛地区,10种中间砧木嫁接寒富苹果的综合性状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 GM256、CX5、B9、JM7、CG80、辽砧2号、M26、青砧3号、SH38、MD001。建议GM256和CX5可作为冷凉气候区理想的矮化砧木。  相似文献   

10.
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SPL)基因家族在植物成花转变与花器发育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该研究基于甜橙(Citrus sinensis)基因组数据,对甜橙SPL家族成员及其启动子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qRT-PCR检测其在甜橙不同花期、不同品种花芽和叶片的表达特异性,为深入探讨CsSPLs基因在甜橙成花诱导中的功能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15个含有SBP保守结构域的甜橙SPL基因,分别命名为CsSPL1~CsSPL15,且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2)CsSPL1~CsSPL15基因编码的氨基酸长度为130~1075 aa,分子量为14.73~118.75 kD;系统发育分析将15个CsSPLs分成8个亚族,除CsSPL4外,其他CsSPLs均与拟南芥SPL家族成员聚类。(3)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CsSPLs启动子中含有大量光响应元件,推测CsSPLs可能在甜橙响应光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CsSPLs在甜橙愈伤组织、花、叶片和果实中均有表达,其中CsSPL3、CsSPL4、CsSPL7、CsSPL8、CsSPL12、CsSPL13、CsSPL14和CsSPL15在花和叶片中较高表达。(5)qRT-PCR检测显示,CsSPLs在甜橙不同花期、不同品种花芽和叶片组织中的表达均有显著上调趋势,且采样各时期下早花品种‘赣南早’花芽和叶片中CsSPLs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品种‘纽荷尔’。研究认为,甜橙成花组织内CsSPLs基因的高表达是其花期提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该试验以‘赛蜜酥1号’枣及其芽变品系‘赛蜜酥2号’果实为试验材料,运用流式细胞术对它们的倍性进行鉴定,采用石蜡切片法进行果实细胞组学的观察,并对两者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内外观品质及决定果实口感的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比较分析,为深入研究芽变对枣果实口感、品质造成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赛蜜酥2号’芽变品系的细胞倍性未发生改变,仍为二倍体。(2)两个枣品种(系)果实在外部形态上有明显区别,‘赛蜜酥1号’为卵圆型,‘赛蜜酥2号’为扁圆型,且后者的果形指数成熟时大于1,单果质量高于前者,核小、可食率更高,皮薄果实更加酥脆;‘赛蜜酥1号’果皮的蜡质层厚度一直大于其芽变枣,两者角质层厚度和表皮层厚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厚度之间具有显著差异。(3)影响果实细胞生长、分裂,果实脱落的各类激素水平在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赛蜜酥2号’IAA和GA_(3)含量显著高于‘赛蜜酥1号’,使之果形更大。(4)两个枣品种(系)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植物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等随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含量水平之间存在差异,‘赛蜜酥2号’果实的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更高,可滴定酸含量更低,口感更甘甜。(5)两品种枣果实的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在果实迅速生长的膨大期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也导致‘赛蜜酥2号’果实甜度明显高于‘赛蜜酥1号’。研究发现,两个枣品种均为二倍体,它们在果实外部形态上存在明显区别,易于分辨;芽变品系‘赛蜜酥2号’果实更大,核小、可食率更高,皮薄更加酥脆,口感更甘甜。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甜樱桃品种果实主要内含物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 拉宾斯 、 斯坦勒 等7个生产上主栽的欧洲甜樱桃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采收后果实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 Vc 、可溶性总糖和总酸等主要内含物含量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各主要内含物含量与果实发育期、果实大小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甜樱桃品种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和总糖含量与果实发育期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发育期短的早熟品种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显著低于果实发育期长的中、晚熟品种 P<0.05 ;甜樱桃品质标准在 中上 级以上,果实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范围在1052.0~1119.3mg·100g-1FW;品质在 中上 标准以上的果实维生素C的含量范围在9.89~18.01mg·100g-1FW;7个甜樱桃品种之间果实总酸度差异显著 P<0.05 ;甜樱桃果实的糖酸比值与果实发育期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甜樱桃果实的糖酸比值能确切地反映果实风味及品质的优劣,可以作为一项指标,甜樱桃品质在 中上 标准以上的果实糖酸比范围在31.37~40.54;早、中、晚熟品种之间相比较,甜樱桃早熟品种的果实大小显著低于中、晚熟品种 P<0.05 .  相似文献   

13.
火炬松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物的生长参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火炬松(PinustaedaL.)成熟合子胚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了胚性细胞悬浮系,测定了其培养物的鲜重、干重、细胞体积和胚数及培养液中的pH值、电导率和蔗糖浓度等生长参数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培养周期内,培养液中的pH值、电导率和蔗糖浓度的逐步降低与培养物的鲜重、干重、细胞体积和胚胎数的逐步增加保持一致性。在培养至18—21d,pH值、电导率和蔗糖浓度均接近或降到最低点,而胚数及细胞体积的增长都达到最高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部亚热带青冈果实形态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青冈为我国亚热带地我广泛分布,并具有较强耐寒和耐瘠薄能力的少数几个常绿树种之一,以果实长度,宽度和体积作为果实大小的指标,宽/长作为果实形状的指标,对采自东部亚热带的10个青冈和群果实形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1)青冈果实的大小和形状在种群间,种群内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变异幅度最大的是果实的体积(种群间的变异幅度CV1为57.1%,种群间平均单粒果实体积的最大差异为3.5倍)其次为宽度(21.  相似文献   

15.
以沙坝国家云杉/落叶松良种基地苗圃的云杉属7个种(2007年移栽的欧洲云杉、西加云杉、红皮云杉、黑云杉、蓝云杉、白云杉和恩氏云杉)实生苗1 a针叶为对象,研究种间和种内针叶性状的遗传差异,为云杉苗期识别和进行适应性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云杉种间针叶长、宽、长/宽、鲜重、干重、冬季含水率差异达显著水平,且云杉针叶性状种间和种内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2)7个云杉种间针叶性状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鲜重(47.65%)>干重(40.94%)>宽(24.98%)>长(22.39%)>长/宽(21.32%)>冬季含水率(12.75%),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冬季含水率是最稳定的性状。(3)种内白云杉的鲜重、干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50.85%和38.01%,蓝云杉针叶冬季含水率变异系数最小,为2.11%。(4)针叶性状间除长/宽与鲜重、干重、冬季含水率不相关外,其余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除针叶长/宽与苗高、当年高生长量不相关外,其余针叶性状与树高、当年高生长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5)种间针叶干重与针叶长、宽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在0.793~0.993间,根据针叶长指标将7个云杉种划分为3类,并可根据云杉针叶长、宽、长/宽、鲜重、干重、颜色和气孔带等性状进行苗期识别和选择。  相似文献   

16.
欧李果实发育期糖和酸组分及其含量的动态变化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农大3号、农大4号、农大5号3个欧李品种为材料,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各组分糖、酸及总糖、总酸的含量,以明确欧李果实糖酸积累的动态变化特性.结果显示:(1)3个欧李品种果实成熟期糖含量、酸含量及糖酸比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农大3号品种的总糖含量最高,总酸含量最低,糖酸比值最高.(2)成熟期3品种各糖组分中均以果糖含量较高,葡萄糖和蔗糖含量较低,山梨醇含量微量;酸组分中均以苹果酸为主,柠檬酸少量.(3)3个品种果糖、蔗糖、葡萄糖、山梨醇含量在整个果实发育期均呈持续增加态势,并以果糖积累为主;农大3号果糖含量在8周后增幅明显高于另2个品种,且一直保持到果实成熟;3个品种蔗糖含量的变化趋势相近,在前期和中期增加缓慢,接近成熟的2~3周则迅速增加并占整个发育期积累量的70%以上.(4)3个品种酸含量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苹果酸和柠檬酸在果实发育的前期和中期含量均较低,在果实发育后期迅速增加,但接近果实成熟时又大幅下降.研究表明,果糖与苹果酸的含量及其动态变化是影响欧李果实糖酸比、决定果实风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槟榔果实性状及其槟榔碱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性状比较和差异显著性检验,从形态学与生物化学两个水平研究了海南5个常见槟榔栽培种之间果实性状变化及其槟榔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海南槟榔5个品种间果实性状都不同,其中以品种A、B、D的果实品质达到国家药典规定的一级标准,品种C、E达到二级标准;(2)品种E的叶面积、产量(座果数×单果重)最大,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植株的产量与叶面积呈正相关;(3)5个品种中以品种B的槟榔碱含量最大(0.4451%),其次为品种E、C、D、A。其中品种A与B、A与E、B与D、B与E之间差异显著;(4)长、短蒂花品种之间槟榔碱含量差异不显著;(5)槟榔碱含量与其果实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6)槟榔碱含量与营养成分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昆明花卉种植区主要害虫之一,本文对西花蓟马在不同月季品种和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种群发生特点进行了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昆明全年发生,5—7月份是全年的发生高峰期。大棚栽培方式下,发生高峰期的虫量平均为8.7头/朵花;露地模式下西花蓟马的发生高峰期较大棚模式提前2030 d,发生高峰期的虫口密度为9.0头/朵花。t-测验结果表明,两种种植模式间在0.05水平显著差异(P<0.05)。西花蓟马在不同品种上的种群消长动态基本一致,艳粉上的峰值密度平均为6.1头/朵花,超级品种上为7.5头/朵花,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稻胚的发育模式描述了水稻开花后1至30天期间胚分化发育过程,并指出了胚分化早期胚柄部分与珠被等组织的密切关系。对水稻开花后6~30天及小麦开花后8~27天期间胚鲜重、干重、体积和细胞数的发育模式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平均每个细胞鲜重和体积的变化,以及麦胚细胞鲜重、干重和体积的变化。此外还测定了水稻胚长度,胚乳鲜重和体积的变化。结果表明;稻胚体积、鲜重在开花后6~11天,干重在6~13天期间呈指数增长,小麦胚鲜重、干重和体积变化在开花后8~15天期间指数增长趋势亦明显,稻胚每个细胞的平均鲜重和体积在开花后7天以前较小,9天以后明显增大;小麦胚每个细胞的平均鲜重、干重、和体积在开花后10天以前较小,12天以后则明显增大。稻胚在开花后1~30天期间长度变化呈S形曲线。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红色晚熟苹果新品种‘瑞阳’及其母本‘秦冠’、父本‘富士’为试验材料,分析各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生长动态、色泽变化以及采收期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品种栽培管理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果实生长发育期,‘瑞阳’单果质量的变化与双亲接近,单果质量的日增长高峰出现在花后105d,果实发育前期纵径增长较大,果形指数大,在发育后期果形指数降低,至成熟时果形指数达到0.86,介于父母本‘秦冠’和‘富士’之间。(2)套袋处理使果实着色期的色泽参数a*值和花青苷含量上升,但品种间存在差异,套袋处理对‘瑞阳’的色泽参数a*值和花青苷含量影响不大。(3)随果实采后天数的延长,各采收期‘瑞阳’果实淀粉指数逐渐上升,硬度和可滴定酸逐渐下降,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瑞阳’果实在花后174d采收时,果实的硬度和可滴定酸下降均较少,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能较好地维持该品种的果实品质。研究发现,‘瑞阳’苹果果实膨大期出现在花后105d前后,果实套袋对其表面色泽和花青苷含量影响不大,在陕西渭北以花后174d前后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