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峰雨烟 《化石》2010,(1):74-74
第一“部”:黄昏龙——世界上最小的食肉恐龙。加拿大古生物学家朗里奇和菲利普·柯里(Philip Currie)发现并描述。黄昏龙体型比现今的家猫还小,生活在1.2亿年前白垩纪末期,体重大约2公斤,站着的身高为0.45米,  相似文献   

2.
世界最著名、最权威的杂志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1999年第11期刊出了几幅制做精美 ,色彩艳丽的“带毛恐龙”的照片和复原图。文章用醒目的标题 ,大字刊出“霸王龙有羽毛吗?”文章开篇报道了一种似鸟非鸟似龙非龙的动物。作者引用了研究者给这个特殊的动物起的名子叫做辽宁古盗龙(Archaeoraptorlianigensis)。文中记述这只似鸟似龙的动物 ,长着始祖鸟一样的头和翅膀 ,有着典型小形兽脚类恐龙 -驰龙式的棒状的尾巴 ,并声称他们找到了连结鸟类和恐龙类进化过程中缺失的环节。结论是鸟类由小形兽脚类恐龙进…  相似文献   

3.
李凤山  胡雅滨 《化石》2021,(3):17-26
科罗拉多的恐龙在全美闻名遐迩.美国唯一的恐龙镇就位于科罗拉多,这里有很多卖"雷龙汉堡"的咖啡店,网上还流传着"雷龙汉堡"的配方和做法,让笔者这个至今还没吃过"雷龙汉堡"的,时不时总在心里琢磨——这"龙肉"是啥滋味,或者外形是啥样子……另外,美国恐龙国家公园地跨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但主体部分在科罗拉多境内.来到科罗拉多,...  相似文献   

4.
柳郭里阳 《化石》2012,(1):44-45
1921年,在德国特罗辛根的三叠纪晚期地层里,人们发现了9具板龙的完整骨架化石,从埋藏情况分析,这些板龙是同时被埋葬在这里的。古生物学家称其为板龙“群葬墓”。 人们对板龙并不陌生,产于我困云南的有名的禄丰龙就是一种板龙。板龙足早期的植食性恐龙,被认为是后来出现在侏罗纪、白垩纪的那些恐龙大汉蜥脚类恐龙(梁龙、腕龙、马门溪龙)的祖先类型,因此被称为“原蜥脚类恐龙”。  相似文献   

5.
王旭日 《化石》2023,(4):22-23
<正>恐龙的食性包括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植食性恐龙一般体型较大,脑袋较小,牙齿多呈勺状、棒状或片状。我们熟悉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如梁龙类、腕龙类和巨龙类等都是植食性恐龙。肉食性恐龙的体型差异较大,小到几十厘米,大到十几米,牙齿多呈锋利的匕首状、边缘多发育小锯齿。肉食性恐龙除了凶猛的暴龙类,还有许多乖巧的小型兽脚类,如驰龙类和伤齿龙类。杂食性恐龙多具有像鸟类一样的喙部,有的仍保留牙齿,有的完全没有牙齿,如镰刀龙类和窃蛋龙类。  相似文献   

6.
郑钟 《化石》1990,(4):21-23
白垩纪晚期,在形形色色的恐龙王国里,生活着一类嘴如现生鸭类一样扁平的恐龙,因而它们被称之为鸭嘴龙。这类恐龙不仅以嘴部的特征区别于其它恐龙,更有趣的是在它们的头骨上,大部分种类发育着形状不一的棘突,有弯曲成数米长管状棘的似棘龙,有隆起成盔状的盔龙,还有棘突朝天,拔鼻而起,产于我国山东省的青岛龙。当然也有什么棘突都不存在的种类。正因为如此,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对这种奇异的棘突的生理功能产生各种推测和假说,各种理论也随之应运而生。这里我们着重介绍几种。  相似文献   

7.
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驰龙类恐龙在分类和形态上多样化程度很高,其中的赵氏小盗龙曾被认为是已知体型最小的非鸟兽脚类恐龙之一。然而这个观点依据的标本都处于相对早期的生长发育阶段,因此热河生物群驰龙类恐龙的体型下限仍不明确。本文依据一件产自辽宁省凌源县四合当下白垩统义县组(热河群中部)的标本,描述驰龙类一新种,杨氏钟健龙。这一新种可归入小盗龙类,但它在很多特征上不同于其他小盗龙类,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其相对长的钩状突愈合于背肋上,肱骨具有强烈内倾的近端,肱骨三角嵴上有一窗孔,尺骨略长于肱骨,并具有窄跖型的足。最重要的是,已为成年个体的杨氏钟健龙正模估计体重约为0.31 kg,这证实了热河生物群的一些驰龙类恐龙属于已知体型最小的非鸟恐龙。初步分析显示热河生物群驰龙类恐龙有生态位分化的情况,这一现象在中生代恐龙动物群中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8.
杨正纯 《化石》2019,(2):57-65
<正>云南的恐龙自从发现到如今,已整整80多年。但是,自许氏禄丰龙在世界闻名之后,云南的恐龙热却度过了半个世纪的低温阶段,直至改革开放后,1987年云南恐龙才又开始重新"崛起"!恐龙化石和新产地发现连连不断。1995年以来到如今,已发展成为以"云南禄丰恐龙国家  相似文献   

9.
吕君昌  黄东  何建平 《化石》2005,(3):38-38
2005年4月9日至4月11日,由河源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及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协办的“2005·河源国际恐龙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会期3天。这是河源市首次举办国际性恐龙学术研讨会。自1996年在河源市城南南湖山庄发现第一窝恐龙蛋化石以来,在河源市政府、博物馆及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拯救发掘和征集了万枚以上恐龙蛋化石,并于去年11月成功地申报了“馆藏恐龙蛋化石数量世界第一”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加上1999年以来,发现四个恐龙骨骼化石点,初步修理出8具窃蛋龙化石,和一件未研究的蜥脚类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10.
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驰龙类恐龙在分类和形态上多样化程度很高,其中的赵氏小盗龙曾被认为是已知体型最小的非鸟兽脚类恐龙之一.然而这个观点依据的标本都处于相对早期的生长发育阶段,因此热河生物群驰龙类恐龙的体型下限仍不明确.本文依据一件产白辽宁省凌源县四合当下白垩统义县组(热河群中部)的标本,描述驰龙类一新种,杨氏钟健龙.这一新种可归入小盗龙类,但它在很多特征上不同于其他小盗龙类,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其相对长的钩状突愈合于背肋上,肱骨具有强烈内倾的近端,肱骨三角嵴上有一窗孔,尺骨略长于肱骨,并具有窄跖型的足.最重要的是,已为成年个体的杨氏钟健龙正模估计体重约为0.31 kg,这证实了热河生物群的一些驰龙类恐龙属于已知体型最小的非鸟恐龙.初步分析显示热河生物群驰龙类恐龙有生态位分化的情况,这一现象在中生代恐龙动物群中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11.
王原  金海月  谢丹 《化石》2019,(3):2-5
<正>别一张口就是霸王龙,能说出几种中国恐龙才更有范儿!你认识哪几种恐龙呀?脱口而出的很可能是霸王龙、三角龙、腕龙吧!但这些都是外国的恐龙。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能说出几个中国恐龙的名字吗?世界上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是哪个?美国?英国?谁说日本我只能"呵呵"了:那可是个火山岛国。中国有多少个省区产恐龙化石?骨骼、蛋、足迹都算上?请注意,这里是指"非鸟恐龙",因为鸟类是恐龙的后代,是"未亡的恐龙"(引自徐星老师同名书):现在还有1万多种恐龙  相似文献   

12.
韩建新 《化石》2011,(1):51-57,82
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嘉荫县城西11公里处,中俄界河黑龙江的南岸,于2001年建成,总面积为38.44平方公里。嘉荫是我国发现最早并具有详实科学记录的恐龙化石挖掘地。1902年俄罗斯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恐龙骸骨化石,并把挖掘的恐龙化石组装成一具高4.5米、长8米的完整骨架,定名为“黑龙江满洲龙”,至今陈列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地质博物馆内,是我国出土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被世人称为“神州第一龙”。  相似文献   

13.
徐星  傅静芳 《化石》1999,(1):7-8
恐龙世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长着长长脖子的马门溪龙,有高大凶猛的霸王龙,有小巧可爱的鹦鹉嘴龙,也有形态奇特的三角龙。其实,这些都不是最为奇特的恐龙。大家都知道,在哺乳动物王国中,有一类非常珍稀奇特的动物,它就是俗名叫做“四不象”的驯鹿,它的头似马非...  相似文献   

14.
晋宁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的故乡,它是一座小城,位于昆明市南郊,滇池之畔,这里的山由红色岩石组成,这些形成于一亿八千万年前的早侏罗统 Jurassic的岩石产恐龙化石。1987年8月,云南省昆明市博物馆的一个发掘队在晋宁的夕阳乡挖掘出一具原蜥脚类云南龙恐龙化石。消息象长了翅膀传遍了这个小山区。这里的彝族农民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恐龙。他们从不知道什么是恐龙,当看到一块块石化了的骨头时,觉得这骨头形的石头是常见的东西。有位长者告诉发掘队的胡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腹地。这里群峰环绕,林木青翠,景色宜人。你可知道,一亿多年前,它也曾是各类恐龙来去自如的胜地。在盆地内,如今广泛分布的中生代红色岩层中,地质古生物工作者经常可以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除了早已闻名的马门溪龙、峨眉龙、沱江龙以外,1977年夏,这里新出土了一具颇为完整的肉食龙的骨架,为古四川盆地恐龙家族的历史增添了异彩。早在1915年,四川荣县地区曾经来了一邦人,其  相似文献   

16.
余逸伦 《化石》2013,(1):18-20
恐龙是地球上最成功的脊椎动物类群之一,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近1.7亿年.在这期间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不同物种,其中包括形态多样的各种肉食性恐龙. 肉食性恐龙的主要猎杀武器是长着尖锐牙齿的嘴.乍一看,它们的头骨似乎很像,但其实差别很大,这些差别决定了它们不同的杀戮方式.我们比较熟悉的肉食性恐龙大概有七类,包括"腔骨龙类"、阿贝利龙类、蛮龙类、棘龙类、异特龙类、暴龙类和驰龙类.笔者下面对几类恐龙头骨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化石》2015,(3)
<正>1979年冬天,天很冷,董枝明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入川了。这是他从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的第17个年头,寻"龙"的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可是眼前的景象竟是第一次见到,他倒吸了一口冷气,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龙"迹初露董枝明就站在四川自贡大山铺那片熟悉的被叫做万年灯的小山坡上。7年前,这里和普通的山坡没有什么区别,要不是两位地质工程师偶然间在这里发现了恐龙化石——一根蜥脚类恐龙的股骨以及三个尾椎,人们也不会知道这片山  相似文献   

18.
<正>背景内蒙古自治区的二连盆地埋藏着十分丰富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这里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之一,恐龙化石品种繁多,其中的白垩纪恐龙化石代表着全球恐龙活动最晚期的生物群特征。从19世纪末开始,先后有俄、美、加等国和中国的地质古生物学家在这里进行过多次大型考察和挖掘,已陆续发现盘足龙、鸭嘴龙、似鸟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     
崔贵海 《化石》2020,(1):69-72
正"恐龙"是我们地球中生代时期(距今约两亿五千万年到六千六百万年前)具有独特魅力、称霸陆地的一类爬行动物。中国的恐龙化石极其丰富,无论从属种数量、标本保存还是时代分布来看,都堪称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恐龙大国。中国也是近年来恐龙研究最为活跃的国家,从恐龙物种发现的数量来看已经排名世界第一。合川马门溪龙(蜥脚类恐龙)和棘鼻青岛龙(鸟臀类恐龙)等已经是家喻户晓。介绍恐龙的书籍虽然琳琅满目,而专门介绍"恐龙考察"的书籍却很少,只是一些零散、简单的报导。有一本能系统、全  相似文献   

20.
小盗龙亚科是驰龙科兽脚类恐龙中新近发现的一个亚群,多数属种产自中国辽宁西部下白垩统热河群。本文描记一件产自辽宁省朝阳县大平房地区九佛堂组(热河群上段)的小盗龙亚科的新标本,该标本具有一些未曾报道过的有趣形态特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特征呈现出介于中国鸟龙和小盗龙之间的过渡状态,其中部分来自牙齿和坐骨。这些特征突出显示了在更接近典型驰龙类的中国鸟龙和具有许多伤齿龙科特征的小盗龙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形态变异。然而,这些变异特征在分类上的意义尚未得到充分评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标本中相互愈合的耻骨和肠骨,这一特征有助于阐明复合骨在兽脚类恐龙中的演化模式。初步分析显示许多鸟类的复合骨都是通过在过型形成过程中各组分的顺序愈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