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亮文 《昆虫学报》1990,(3):384-384
家白蚁及黄肢散白蚁都是严重为害建筑物的种类,同属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的不同属。家白蚁隶属家白蚁(Coptotermes),营大巢生活,较集中:黄肢散白蚁属于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巢小、分散。为了研究其卵壳构造,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今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8~2011年间,对四川省宜宾市白蚁种类进行调查,发现了6种散白蚁四川新纪录——圆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abralis Hsia et Fan、细颚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eptomandibularis Hsia et Fan、细颏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eptogulus Ping et Xu、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Oshima)、舌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ingulatus Ping和卵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ovatilabrum Xia et Fan,将四川省散白蚁属白蚁记录种类由6种增加至12种,将四川省白蚁记录种类由62种增加至68种。  相似文献   

3.
宜昌市的黄胸散白蚁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胸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 (Oshima)对建筑物的危害,在宜昌市仅次于家白蚁。几年来,我们在防治家白蚁的同时,对黄胸散白蚁也进行了一些观察和防治工作,摸索了一些经验。现将其为害情况、分群活动及防治体会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明确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对马缨丹Lantana camara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嗅觉行为反应。[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黄胸散白蚁饥饿与否、气流速度、观察时间对其嗅觉行为反应的影响,优化了测定条件;用小滤纸片法和优化条件下"Y"型嗅觉仪测定了马缨丹叶片不同溶剂提(萃)取物对黄胸散白蚁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白蚁饥饿12 h,气流速度为2 L/min,10 min后观察为用"Y"型嗅觉仪测定白蚁对提(萃)取物嗅觉行为反应的最优条件。两种测定方法均表明,马缨丹干叶片氯仿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萃取物对黄胸散白蚁均具有驱避作用,随着提(萃)取物浓度的增大驱避作用越强。[结论]马缨丹叶片中含对白蚁具有驱避作用的物质,为白蚁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台湾乳白蚁和黄胸散白蚁对三种饵剂的嗅觉行为反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formosanus和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flaviceps对灭蚁灵,氟虫胺,氟铃脲等3种饵剂在不同浓度下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2种白蚁对0. 2 5和0 . 5 %灭蚁灵;0 .2 5 ,0 .75和1 %氟虫胺;0 . 5 %氟铃脲均具有明显的趋性,且趋性差异不显著。因此,可将氟虫胺及氟铃脲作为灭蚁灵的替代品来防治白蚁。此外,台湾乳白蚁对1 %灭蚁灵,0 . 5 %氟虫胺,1 %氟铃脲具忌避性;而黄胸散白蚁对0 . 75和1 %灭蚁灵;0. 2 5 ,0. 75和1 %氟铃脲具忌避性,表明2种白蚁对饵剂的嗅觉反应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点;台湾乳白蚁产生趋性的饵剂浓度大于黄胸散白蚁。因此用饵剂防治白蚁时,需根据不同种类的白蚁,采用不同的浓度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中国散白蚁属种类十分丰富,已发表的种类近20种,分属两个亚属,近年来湖南省林业部门结合普查工作又采得不少白蚁标本,经整理鉴定,其中鼻白蚁科的散白蚁属有两个新种。均属于额白蚁亚属。现描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平江散白蚁Reticulitermes(Frontotermes)pingjiangensis Tsai et Peng新种 兵蚁(图1—5)体中型,头部橙黄色,上颚棕褐色,颚基赤黄色,触角堤脊褐黄色,触角及胸部背板乳黄色,腹部色泽浅淡,体被小毛。  相似文献   

7.
【目的】黄肢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是我国代表性的食木白蚁之一,具有高效的纤维素酶系统。本研究旨在克隆黄肢散白蚁中纤维素酶基因并进行其特性分析,为白蚁纤维素酶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反转录PCR(RT-PCR)、简并PCR以及c DNA末端快速扩增实验(RACE)法克隆黄肢散白蚁β-糖苷酶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原核表达该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经纯化后进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结果】从黄肢散白蚁中克隆到一个β-糖苷酶基因GZRfbg1(Gen Bank登录号:KU886065)的全长c DNA序列,全长1 691bp,开放阅读框1 488 bp,编码448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为56.45 k D,具有典型的糖基水解酶家族1(GHF1)的蛋白功能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显示,GZRfB G1与北美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pes的唾液腺β-glucosidase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5%。GZRfB G1在大肠杆菌Rosetta 2(DE3)中进行体外表达,经纯化的GZRfB G1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其对水杨苷、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以及纤维二糖的水解活性依次上升,能够在CMC-琼脂平板中产生清晰的水解圈。【结论】结果表明,来自黄肢散白蚁与北美散白蚁两个近缘白蚁的唾液腺β-糖苷酶在氨基酸序列及其水解特征方面亦具有高度保守性。该β-糖苷酶基因的研究丰富了白蚁纤维素酶开发及系统发生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26日在对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老成都公馆菜的白蚁危害调查过程中,发现该饭店白蚁危害严重,现场采集白蚁标本,经鉴定为狭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angustatus He et Qiu.该种此前报道仅分布于贵州省,且只有形态描述.此次在成都地区首次发现狭胸散白蚁,为四川白蚁种类新纪录,还发现该种白蚁对房屋建筑危害严重,应引起白蚁防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speratus(Kolbe)在天津市的危害日趋严重,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我们于1976年10月—1977年7月对它的危害及分群作了初步的调查。 (一)危害情况 黄胸散白蚁在天津主要危害房屋的人墙柱、木椽、门窗等与地面接触的木构件,被害房屋多为沿河一带较阴湿地方的平房,亦有楼房。蚁区内除房屋受害外,多数电杆、树木也遭蚁害。此外,如幼儿园的木马、滑梯、多年不用的账目和搭防空洞的备用木料亦遭为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研究了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和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对镇江几种常见木材树种的取食偏好性,分析了白蚁种类和木材品种对白蚁取食偏好性和死亡率的影响,以期为本地区白蚁治理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白蚁非选择性取食试验,研究两种白蚁分别取食香樟Cinnamonum campora、银杏Ginkgo bilob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doides、垂柳Salix babylonic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枇杷树Eriobotrya japonic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7种树种食料的取食偏好和死亡率,取食偏好采用白蚁取食率,即每克白蚁每天取食量(mg)评价。试验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白蚁种类和不同木材对白蚁取食率和死亡率均影响显著。在供试的7种木材中,黑胸散白蚁最喜食垂柳和马尾松,其取食率分别为31.46和30.59 mg;台湾乳白蚁最喜食马尾松、水杉和银杏,其取食率分别为26.53、21.82和21.81 mg。两种白蚁对银杏、垂柳、广玉兰这3种木材的取食率有显著差异,而对其他4种木材的取食率差异不显著。【结论】白蚁取食率和死亡率受白蚁种类和木材品种影响明显。7种供试木材中,两种白蚁都对马尾松显示出明显偏好,且死亡率最低。  相似文献   

11.
黄胸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sperattls Kolbe 1885(=Leucotermes fluviceps Oshima 1911)是建筑物的大害虫之一。 近年来,在山东胶东的蓬莱、黄县、烟台、牟平、文登和威海等地,相继发现。 它为害房屋的门、窗、檩、梁和桌、椅、凳、铺板、橱、书架、书籍、电线杆、衣服、草褥子以及被害屋附近的玉米、小麦、无花果、桃树等。在烟台还为害葡萄。木材受害蛀蚀呈片状。为害初期往往不易发现。被害的门  相似文献   

12.
位于中南地区的湖南省,白蚁种类十分复杂,特别与广东省交界的宜章县,沿着南岭山脉的密林深处,种类更为丰富,经鉴定仅散白蚁一属,就有十种之多,其中有8个已知种:  相似文献   

13.
据平正明、何秀松 2 0 0 0年在《中国白蚁志》[1 ]上发表的文章 ,已知我国目前有散白蚁 ( Reti-culitermes) 1 1 1种 ,它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广大地区 ,南起海南省的尖峰岭 (北纬 1 8.5°) ,北至辽宁省的丹东 (北纬 4 0 .1°)都有其活动危害的足迹。福建目前已知的散白蚁也有 1 9种 (黄复生 1 989年 ) [2 ] ,占全国散白蚁种类的 1 1 .1 2 %。泉州 (东经 1 1 7°35′- 1 1 9°0 5′、北纬 2 4°2 3′- 2 5°50′) ,在福建的东南沿海 ,依山面海 ,属海洋性季风气候 ,湿润多雨 ,四季常青 ,年平均气温为 1 8℃ - 2 1℃ ,年降雨量达 1 0 0 0 - 1…  相似文献   

14.
白蚁表皮碳氢化合物组分鉴定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GC-MS分析表明,不同种类白蚁表皮碳氢化合物组成和含量均有差异。运用UPGMA聚合R分析的最小距离系数值绘制的系统树表明:圆唇凸额类白蚁——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双色散白蚁R. dichrousR. sp.1之间;圆唇平额类白蚁——圆唇散白蚁R. labralis、小头散白蚁R. microcephalusR. sp.2和R. sp.3之间; 尖唇类白蚁——海南异白蚁Heterotermes hainanensis、拧黄异白蚁H. citrinus、细颚异白蚁H.leptomandibularis、尖唇异白蚁H. aculabialisH. sp. 4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3类白蚁中,圆唇凸额类白蚁和圆唇平额类白蚁亲缘关系相近,而两者与尖唇类白蚁亲缘关系较远。实验结果表明,我国存在异白蚁属,它与散白蚁属主要区别在于其表皮缺乏以下数种碳氢化合物:正十七烷烃、正二十烷烃、正二十一烷烃、正二十二烷烃、正二十三烷烃、正二十四烷烃和正二十六烷烃等;却含有一种特殊化合物异喹啉。表皮碳氢化合物分析的结果与形态分类的结果有一定差异,形态分类被鉴定为双色散白蚁的R. sp.1,被鉴定为小头散白蚁的R. sp.2,被鉴定为圆唇散白蚁的R.sp.3,被鉴定为尖唇散白蚁的H. sp.4,根据表皮碳氢化合物分析的结果,R. sp.1、R. sp.3和H. sp.4可能是其他种,而R. sp.2则可能是圆唇散白蚁的亚种或其他种。  相似文献   

15.
三明地区林木白蚁种类、分布及危害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三明全区范围内设点普查,得知共有林木白蚁2科9属22种,其中中华葫白蚁、海南大白蚁、普见家白蚁、大头家白蚁、高山散白蚁为福建省首次发现危害林木。黄翅大白蚁、闽华歪白蚁、大近歪白蚁、歪白蚁、中华葫白蚁、小象白蚁、海南大白蚁、普见家白蚁、大头象白蚁、蛋头蔡白蚁、黄肢散白蚁、高额散白蚁、高山散白仪、细颏散白蚁、武宫散白蚁、尖唇异白蚁为本地区首次发现危害林木。三明地区白蚁优势种有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和家白蚁。黑翅土白蚁等白蚁对林木造成严重危害,已成为当前林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三明地区林木白蚁区系分布有以下特点:1)林木白蚁种类多,分布广泛,危害较为普遍;2)土白蚁、大白蚁是危害林木的主要类别;3)全区范围白蚁发生情况是由北向南蚁种延增,危害趋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形态分类特征显著差异性。【方法】利用SPSS19.0对黑胸散白蚁兵蚁和成虫不同的量度特征进行差异单因素分析(ANOVA)、多重比较Duncan’s(P0.05)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兵蚁头长至上颚端、头阔指数、前胸背板中区毛、前胸背板长、后颏狭、后颏宽、右触角最短节数、左触角节数和右触角节数9个指标在6个不同群体间变异较小,具有相对稳定性;成虫前翅宽、单复眼间距、复眼距头下缘、左触角最短节数、右触角节数、头长至上颚端和前Cu脉分支数7个指标在6个不同群体间变异较小,具有相对稳定性;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选出的兵蚁的9个指标和成虫的6个指标在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种类白蚁的特征值测量指标亦存在一定程度重叠区。【结论】白蚁形态分类鉴定最好结合兵蚁和成虫的多个形态指标进行判断;种内形态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及种间形态指标存在重叠,容易导致白蚁同物异名;白蚁形态分类学需要将形态分类学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隶属于等翅目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是一类危害严重的重要社会性昆虫。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散白蚁属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主要比较了传统方法和分子方法对散白蚁属系统发育的研究,包括对鼻白蚁科的进化关系研究,散白蚁属的分子系统发育现状,分子技术发展过程的总结。对散白蚁属的地理分布与其进化关系研究进行了阐述。线粒体、核基因标记和微卫星系统发育分析可以用于推测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散白蚁种类如北美散白蚁等的入侵路线和可能的入侵机制。文章最后展望了新兴测序技术、线粒体全基因组、转录组和宏基因组分析等可以用于散白蚁属系统发育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杨兵 《动物学研究》1992,13(2):123-131
本文记述了云南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Holmgren)和钩歪白蚁属PseudocapritermesKemner四新种: 1.江城散白蚁Reticulitermes(Frontotermes)jiangchengensis新种; 2.短头散白蚁Peticulitermes(Planifrontotermes)curticeps新种; 3.平颠钩歪白蚁Pseudocapritermes Planimentus新种; 4.江城钩歪白蚁Pseudocapritermes jiangchengensis新种。  相似文献   

19.
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的白蚁广布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是我国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个属[1,2]。散白蚁能广泛危害房屋建筑,而且近年来在有些地方的危害呈上升趋势[3]。散白蚁由于群体多,每群体的个体数量少,无定型巢居结构,群体受惊易转移等原因,造成防治的困难。散白蚁的防治方法,目前各地多数采用液剂喷洒,即喷洒5%~10%亚砷酸钠、3%~5%五氯酚钢或1%的氯丹水溶液,也有部分地区(武汉、临安)采用喷粉法防治,即喷施灭蚁灵或砷粉。上述两种防治方法除了防治效果欠理想外,还存在对环境污染严重和影响施工人员健康、只能…  相似文献   

20.
胡兴平  祝芳 《动物学报》2003,49(3):295-302
设计了5个实验以研究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和黄肢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pes)的种间斗争关系。所试白蚁来自阿拉巴马州。实验1将两组白蚁的兵蚁和工蚁以自然比例混合(台湾乳白蚁工蚁:兵蚁=20:5,黄肢散白蚁工蚁:兵蚁=24:1);实验2观察了双方同数量(各25头)工蚁的种间斗争能力;实验3观察两者同数量(各5头)兵蚁的种间斗争关系;实验4、5分别研究双方工蚁与兵蚁的斗争关系。因两种工蚁形态相似,所以在实验前用0.1%Nile blue A染过的滤纸饲喂一方白蚁24h使虫体着色以便观察。所有实验在22℃,65%RH荧光灯下进行。每个实验将两方白蚁同时放入一培养皿中,观察至一方100%受伤,然后把培养皿移到培养箱内,24小时后统计死亡率。结果表明,实验一开始,双方的工蚁和兵蚁都立即进入残酷的厮杀斗争,台湾乳白蚁兵蚁和工蚁的斗争能力都明显强于黄肢散白蚁;兵蚁的斗争行为不受工蚁的影响,工蚁的斗争能力也不受兵蚁的制约。实验中台湾乳白蚁的工蚁与黄肢散白蚁的兵蚁攻击能力相当,但黄肢散白蚁的工蚁却远弱于台湾乳白蚁的兵蚁。上述结果说明,自然界中不可能出现此两种白蚁群体的偶然性融合;外来的台湾乳白蚁很可能在其群体建立的地区占据优势[动物学报49(3):295—302,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