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麻省总医院心内科的矶部光章等开发了早期诊断移植脏器排斥反应的图像诊断技术。方法是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从患者体内检测随着排斥而早期在移植脏器上诱导的组织适应抗原(MHC抗原)2级。代替了活检等方法。可进行排斥反应的非侵袭性诊断。矶部准备在循环器官系统的医学专门杂志Circulation,92年2月号上发表用小鼠进行的心脏移植的实验结果。打算与国内的大学协议在日本进行开发实验。移植脏器,发生排斥反应时在排斥的脏器侧诱导MHC抗原。MHC抗原是支持T细胞进行抗原识别反  相似文献   

2.
抑制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是制约器官移植成功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年来人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来克服这种排斥反应。从直接降低MHCⅠ类分子表达的方法、Fas和Fas配体系统、微囊技术、移植物中导入各种细胞因子基因以及共刺激因子阻断剂等方面对近年来抑制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相似文献   

3.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985年8月8日,313卷6期第337页)报道,Ortho Pharmaceutical公司(拉里坦,新泽西州)研制了一种老鼠单克隆抗体,OKT3。这种抗体用在63个病人身上,已使94%的病人扭转了移植肾脏的排斥现象。这些病人在用OKT3的同时,减少了其它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剂量。而60个使用常规大剂量类固醇的病人移植成功率只有  相似文献   

4.
??协和公司1989年夏申请引进单克隆抗体排斥反应治疗药“ORTHOCLONEOKT3”在1990年底召开的调查会上获批准.如再得到中央药事审议会生物技术部会的认可,今年3月~4月就能批准正式引进.因此在年内生产第一种单克隆抗体医药很有把握.OKT3是今后继续商品化的嵌合单克隆抗体医药的先驱.这将加速单克隆抗体医药的开发. 用单克隆抗体抑制T细胞增殖和活化  相似文献   

5.
盐野义制药公司申请引进仔牛腹泻预防药“K99单克隆抗体“NP””。这将是日本引进的第一种单克隆抗体动物药剂。仔牛腹泻是仔牛出生后3天内容易感染的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日本,有2%的仔牛会发生这种病,80%的发病仔牛会死亡。“K99”是美国Molecular Genetics公司开发的,已将制造销售权转让给美国Upjhon公司。盐野义制药公司就是从Upjhon公司引进的。用99”开发的这种小鼠单克隆抗体能与毒性大肠杆菌的纤毛抗原K99结合。生后12小时内给仔牛饮用。用纤毛阻止毒性大肠杆菌附着在仔牛的肠道上。服用过这种抗体的仔牛有90%以上能得到  相似文献   

6.
美国Hoffmann-La Roche公司(新泽西州纳特利)从蛋白质设计公司(Protein Design Labs,PDL;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获得了一种名叫“反-Tac”的单克隆抗体的许可证,这种单克隆抗体在阻止与器官排斥相伴的免疫反应中可能起关键作用。初步的动物试验表明,反-Tac单克隆抗体能阻止白细胞介素-2(IL-2)与T杀伤细胞结合,阻止IL-2刺激杀伤细胞攻击外来器官。人体试验已开始做,但未成功。这种单克隆抗体是在小鼠中产生的,用于病人时触发了抵抗它自己的免疫反应。PDL为此研制了一种rDNA或“人化”单克隆抗体,它同人免  相似文献   

7.
胰岛移植已经被公认为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MDD)的有效手段,而现如今胰岛移植的最大障碍是移植排斥反应。目前控制胰岛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因其对胰岛细胞的毒性作用及长期应用带来的全身并发症而无法在临床推广,诱导移植术后受体的免疫耐受是防止排斥反应的最理想方法。本文综述了诱导免疫耐受的途径及胰岛移植的最新实验进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免疫学的发展,相信在未来的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领域,移植排斥现象将能得到高效可靠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高庆坤  孔娜  宋春芳  周毅 《生物磁学》2014,(4):795-797,782
胰岛移植已经被公认为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MDD)的有效手段,而现如今胰岛移植的最大障碍是移植排斥反应。目前控制胰岛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因其对胰岛细胞的毒性作用及长期应用带来的全身并发症而无法在临床推广,诱导移植术后受体的免疫耐受是防止排斥反应的最理想方法。本文综述了诱导免疫耐受的途径及胰岛移植的最新实验进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免疫学的发展,相信在未来的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领域,移植排斥现象将能得到高效可靠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用噬菌体展示筛选Gal-α-1,3-Gal的模拟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心移植是解决心脏移植供体少的有效方法.由于猪心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半乳糖-α-1,3-半乳糖(Gal-α-1,3-Gal),能与人体内预存的天然抗体结合产生超急性排斥反应(HAR),而无法应用于临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一个能与抗B型血单克隆抗体(mAB anti-B) 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竞争性ELISA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阳性噬菌体克隆能特异性地与mAB anti-B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可被蜜二糖(具有Gal-α-1,6-Glc的结构)所竞争抑制.由此推测,筛选到的噬菌体阳性克隆很可能就结合在蜜二糖与mAB anti-B结合的位点.同时,进行了阳性噬菌体克隆的抑制猪红细胞凝集活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阳性克隆不仅可抑制Gal-α-1,3-Gal与抗体的结合, 也可抑制Gal-α-1,3-Gal与西非单叶豆凝集素(GS-I-B4)的结合.此噬菌体阳性克隆测序后,得小肽序列为CCWLLRQPVRFVRSIRS.鉴于以上的结果,认为此小肽可以作为Gal-α-1,3-Gal的模拟肽,同时有望开发成抗猪器官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新药.  相似文献   

10.
日清制粉公司与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第2外科教授高木弘等合作培育导入人补体控制因子基因的转基因猪获得成功。该因子是防止异体移植时在血中的自然抗体上结合活化补体而引起的超急性排斥反应的重要因子之一,人补体控制因子基因的导入为培育异体移植的供体猪开辟了道路。于3月28日在宫崎市召开的第90届日本畜产学会上发表了这项成果。 日清制粉公司从20头猪中共获得354个受精卵,其中,用微注射方法在(被认定为前核的)266个受精  相似文献   

11.
周围神经异体移植由于移植物免疫原性的存在,移植后受体产生免疫排斥反应,造成移植失败。本文综述了移植物的免疫成分所在、SC及细胞因子在排斥反应中的作用、T淋巴细胞的激活途径及激活信号的转导过程,并讨论了减轻免疫排斥反应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2.
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第2外科教授周隆宏、赤见敏和和东雪基础研究所小组确认表达人补体抑制因子CD59基因的小鼠细胞株可避免人淋巴细胞的攻击。如能抑制排斥反应,将使异种移植的实用化前进一大步。赤见等于9月在东京召开的日本移植学会上发表了这项成果。该小组将阻碍补体反应的终因子(C9因子)活化的人细胞表面分子CD59的cDNA导入小鼠细胞株(A31)。重组A31细胞与人血清反应时,由补体介导的细胞障碍随血清浓度不同(3~25%)而抑制程度不同(浓度8%时能抑制94%、浓度25%抑制47%)。异种移植的最大难关是超急性排斥反应。在移植患者的血液流入移植脏器血管的同时引起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3.
供用户、诊室和医院需要的一些只需5分钟就能完成的免疫诊断试验法在1985年年底前将冲击市场。至少这是单克隆抗体公司(Mountain View,加利福尼亚)为其研制的快速吸收衬垫法制订的一项计划。这种系统以一种反应为基础,例如,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反应发生在一种过滤器似的衬垫内)。这种衬垫可保留反应物质而使未反应物质流掉。实际上,这种基本方法并不很新,它是根据一个英国科学家(现在是单克隆抗体咨询委员会的成员)  相似文献   

14.
监测大鼠小肠移植后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与排斥反应的关系以及肝小肠联合移植与单纯小肠移植后的变化异同。两组移植后分别于1、3、7……天同时取肠壁病理和组织化学标本对比,病理为常规HE染色观察, 一氧化氮合酶(NOS) 组织化学检查按Daw son 方法显示其活性。结果两组肠壁NOS的活性随移植后排斥反应加重而降低或消失, 单纯小肠移植比肝小肠联合移植变化明显。大鼠小肠移植后肠壁内NOS变化与排斥反应相关, NO 可以作为小肠移植后监测排斥反应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有效地控制慢性移植排斥反应和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是当今移植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基因工程由于在克服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和诱导免疫耐受中具有独特优势而倍受人们关注。然而,在临床应用基因治疗克服移植器官排斥之前,必须确定有效、安全的载体及适宜的靶基因。对该领域的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美国Mitotix公司使用新筛分技术确认了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新的靶蛋白。Mitotix公司的目的是开发与靶蛋白相互作用但没有雷帕霉素副作用的低分子药剂。目前正在使用雷帕霉素进行临床试验,即通过抑制抗原激活的T细胞的增殖而预防移植脏器的排斥。免疫抑制剂与现在使用的环孢菌素和FK506相同。雷帕霉素有副作用,所以只限定在像脏器移植排斥反应这样的有生命危险的症状上使用。如果能找出毒性小且有效的抗增殖化合物,就能扩大市场。例如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癌和细菌性感染症等。 Miltotix公司的研究组发现了与雷帕霉素相互作用的酵母蛋白同源性高的哺乳类基因。由于形成细胞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猪能为人类提供可移植的异种器官,解决移植器官短缺的问题.但是,异种移植后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包括超急性排斥反应和迟发性排斥反应,它们最终将导致移植物的致命损伤,是限制异种器官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最近的一些研究,在克服免疫排斥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作为异种器官供体,猪携带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也可能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威胁.迄今,还没有研究证明其不会感染人类机体.本文针对异种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发生的机理,克服免疫排斥的方法以及逆转录病毒的潜在感染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HLA抗原是组织器官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决定簇,它由位于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一组基因群所编码,其特点是具有高度多态性,其中HLA-Ⅰ类,是引起同种异体移植排斥的主要抗原。若能减弱或消除移植物中的此类抗原,可减轻宿主对异体移植细胞的攻击,从而有可能使移植物存活期延长。我们选用基因工程中几种有效手段,从不同方面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以期下凋HLA-Ⅰ类抗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移植免疫简介刘年方(江苏省江都市小纪中学225241)在组织移植或器官移植中,受者接受供者的移植物后,受者的免疫系统与供者的移植物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免疫应答“,称为移植免疫。研究移植免疫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机制,以预防和控制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的方法将幼稚CD4+T细胞(na觙ve CD4+T cell)转化为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s),并验证其在小鼠异体皮片移植模型上对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分选na觙ve CD4+T细胞并在体外诱导其转化为Tregs,流式检测细胞确定其转化率。将诱导性Treg(induced Treg,iTreg)与效应T细胞(Effective T cells,Teffs)以不同比例共同培养检测其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建立C57bl/6到Balb/c小鼠的异体皮片移植模型,植皮术后将iTreg经由股静脉输注入受体(Balb/c小鼠)体内,观察皮片存活情况,绘制皮片存活曲线。同时于皮片移植术后11天对皮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移植排斥反应状况。结果:体外诱导na觙ve CD4+T细胞转化为iTreg的比例约44%,在iTreg:Teff比例大于1:4时,iTreg具有明显地抑制Teff增殖的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植皮小鼠输注iTreg后皮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延长约2.4天,病理切片显示排斥反应减轻,但皮片在14天左右时仍被排斥。结论:体外诱导的iTreg能够在体外抑制Teff增殖,且能有效抑制小鼠异体皮片移植后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