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假尾孢属的6个种,其中有2个新种,即:枫杨假尾孢(Pseado-cercospord pterocaryae Gu et W. X. Zhao)和清风藤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sabiae Guo et W.X.Zhao);3个新组合:紫珠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allicarpae(Cooke) Guo et W. X.Zhao], 蕺菜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houttuyniae(Togashi& Kats) Guo et W.X.Zhao],冬青假尾孢[Psegocercospora mate (Speg.) Guo etW.X.Zhao]。两个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其等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林科院林业科学研究所病理标本室。 枫杨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pterocaryae Guo et W.X.Zhao)斑点叶两面生,近圆形,直径O.5—12 0 mm,无明显边缘,叶面褐色至暗褐色,叶背灰褐色,子实体叶背生,具表生菌丝。子座生于表皮下,近球形。分生孢子梗浅青黄色至青黄色,不分枝,0—4隔,9.7—73.5×3.7—4.3 μm。分生孢子倒棍棒形至倒棍棒一圆柱形,极浅的青黄色,光滑,干燥,具2—10个不明显的隔膜,35.0—99.5×3.7—4 3μm。 清风藤假尾孢(Pscudocercospora sabiae Guo et W. X. Zhao)斑点叶两而生,圃形,直径1.5—4.0μm。叶面黄褐色至褐色,外围以暗褐色细线圈,有时还具浅黄褐色晕圈,叶背中度褐色。子实体叶面生,具表生菌丝,无子座。分生孢子梗青黄褐色至浅褐色,平滑,具2一10个隔膜,17.0—162.O×3.0—3.9(一4.3)μm。分生孢子倒棍棒形至圆柱形,浅青黄色,平滑,干燥,3—8隔,43.0—99.5×2.8—3.9(一4.3)μm。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尾孢菌属的4个种和假尾孢属的5个种,其中有3个新组合:乌黑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fuliginosa(Ell.& Kell.)Zhao & Guo,comb.nov.],安息香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styracae(Chupp)Guo & Zhao,comb.nov.],水红木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viburni-cylindrici(Tai)Guo & Zhao,comb.nov.]和一个中国新记录。文中对新组合进行了简要描述并绘图。研究的标本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HPAF)。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报道尾孢菌属的4个种和假尾孢属的5个种,其中有3个新组合: 乌黑假尾孢[Pseudocereospora fuliginosa(Ell.& Kell.) Zhao & Guo,comb. Nov.],安息香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styracae(Chupp) Guo & Zhao,comb. Nov.],水红木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viburni-cylindrici(Tai) Guo & Zhao。Comb-nov.]和一个中国新记录。文中对新组合进行了简要描述并绘图。研究的标本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徽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HPAF)。  相似文献   

5.
《菌物学报》2017,(8):1164-1167
报道中国尾孢菌属和假尾孢属3个新记录种,寄生在波状补血草Limonium sinuatum上的海岛尾孢Cercospora insulana,寄生在夹竹桃Nerium indicum上的来间岛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kurimensis和匍匐假尾孢P.repens。提供了形态描述和绘图。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广东热带地区的部分假尾孢菌30种,其中有一个新种和一个中国新记录种,即寄生在咖啡(CoffeaarabicaL.)上的咖啡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coffeigenaGuo&Liu.nov)和生在假(PiersarmentosumROxb)上的糙叶胡椒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piperis-muricati(Yen)Yen]。文种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并附图,对新记录种进行了讨论。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中国假尾孢属的17个种,其中有1个新种:香椿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toonae Guo & Liu,sp.nov.),10个新组合和6个中国新记录。对新种作了拉丁文和汉文描述并绘图。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8.
郭英兰  刘锡琎 《菌物学报》1992,11(Z1):99-108
本文报道中国假尾孢属的16个种,其中有3个新种:藤山柳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lematoclethrae),仙茅假尾孢(P. curculiginis,),豆付柴假尾孢(P. premnicola), 8个新组合:金粟兰假尾孢(P. chloranthe), 榅桲假尾孢(P. cydoniae),福岗假尾孢(P. fukuokaensis),土连翘假尾孢(P. hymenodictyonis),南五味子假尾孢(P. kadsurae), 野岛假尾孢(P. nojimae).绣线菊假尾孢(P. spiraeicola),球形假尾孢(P. sphaeriiformis)和3个中国新纪录。文中对新种进行了描述并绘图。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中国假尾孢属的24个种,其中有2个新种:杨桐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adinandrae Guo&Liu),钟萼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bretschneiderae Liu&Guo),10个新组合,1个新名称:木豆假尾孢(Pseudoeercospora cajani-flavi Guo&Liu)和11个中国新记录。文中对2个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描述及图。所研究的标本全部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云南热带地区尾孢菌属及其近似属真菌45种,其中有一个新种:番木瓜短胖孢(CercosporidiumpapayaeY.L.Guo,sp.nov.),寄生在番木瓜科(Caricaceae)番木瓜(CaricapapayaL.)叶上。短胖孢属真菌在番木瓜科植物上是首次报道。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描述并附图。模式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寄生在番木瓜(CaricapapayaL.)上的CercosporamamaonisViegas&Chupp与本种近似,二者都具有子座,分生孢子梗紧密簇生,但前者分生孢子梗(5~25×2~3μm)和分生孢子(10~45×2~3μm)均短而窄。番木瓜尾孢(CercosporapapayaeHansf.)与本种的区别在于无子座,分生孢子梗色泽深(中度褐色),分生孢子梗长(50~200×3.5~6μm),分生孢子无色,针形,窄(20~75×3~5μm)。  相似文献   

11.
郭英兰 《真菌学报》1993,12(1):28-33
本文报道中国假尾孢属的17个种,其中有1个新种:香椿假尾孢,10个新组合和6个中国新记录。对新种作了拉丁文和汉文描述并绘图。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12.
中国假尾孢属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英兰 《真菌学报》1992,11(2):125-133
  相似文献   

13.
郭英兰 《菌物学报》2013,32(Z1):133-135
报道生于蓼属Polygonum sp.植物上的假尾孢属1个新种:余氏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yui Y.L.Guo.文中提供了新种的拉丁文简介、形态描述、绘图及讨论.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中国假尾孢属的15个种,其中有1个新种:博落迥假尾孢(P.macleyae Guo& Liu,sp.nov.),10个新组合和4个中国新记录。文中对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描述并绘图。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15.
中国假尾孢属的研究 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英兰  刘锡琎 《菌物学报》1989,8(Z1):225-240
假尾孢属(Pseudocercospora)是尾孢菌属(Cercospora)的近似属中最大的一个属,Deighton估计约有500种尾孢菌需要转到假尾孢属,目前全世界已描述假尾孢菌400多个种,且都是植物寄生菌,有些种能引致植物严重病害。Spegazzini于1910年建立了假尾孢属,但1976年以前,大多被归属于尾孢菌属内。1971年Ellis对此属的特征作了精简描述,1976年报导了3个新组合。1976年以后,假尾孢属虽先后有不少新种和新组合被其他作者发表,但系统研究此属的则系Deighton o Deighton 1976年对假尾孢属的研究史、与近似属的区别以及属的特征都作了详细描述,并报道了世界性假尾孢菌的21个新种,202个新组合和3个新名称,于1979年和1987年又报道了15个新种和39个新组合。假尾孢属与尾孢菌属,针尾孢属(Cercoseptoria)及假小尾孢属(Pseudocercosporella)非常相似,但不同的是尾孢菌属产孢细胞不具齿突,疤痕明显加厚,分生孢子梗不从表生菌丝上产生,分生孢子大多无色,针形;针尾孢属分生孢子窄(不超过3µm),针形,不呈倒棍棒形,无表生菌丝;假小尾孢属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均无色,子座与假尾孢属也不大相同. 本文报道中国产的假尾孢菌60个种,其中有一个新种(八角枫假尾孢),25个新组合和3个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
17.
郭英兰 《菌物学报》1993,12(Z1):103-106
本文报道假尾孢属的一个新种:复叶耳蕨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arachniodis Y.L. Guo, sp. nov.)和一个新组合:单叶藤桔假尾孢[ Pseudocercospora paramignyae(Thirum. & Chupp) Y.L. Guo, cobm. nov.]。新种生于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复叶耳蕨属植物上,子实体生于叶背面,具小子座,分生孢子梗浅青黄色至青黄色,不分枝,一个隔膜,6.5-30.0 × 2.5-4.0 μm。分生孢子针形,短孢子呈倒棍棒形,浅青黄色,具不明显地3-11个隔膜,30.0-110.0 × 1.5-3.0 μm。假尾孢属在鳞毛蕨科是首次报道。文中对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并绘图。研究的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18.
19.
郭英兰  蒋毅 《菌物学报》2000,19(3):302-305
5种尾孢菌和2种假尾孢菌,其中有3个新种:杜若尾孢Cercosporapolliae-japonicaeY.L.Guo&Y.Jiang,sp.nov.,日本锦带花尾孢C.weigelae-japonicaeY.L.Guo&Y.Jiang,sp.nov.和旅覆花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inulaeY.L.Guo&Y.Jiang,sp.nov.,1个新组合:紫花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quata(Chupp&Greene)Y.L.Guo&Y.Jiang,comb.nov.,和3个中国新记录;山牵牛尾孢CercosporathunbergianaYen,乌拉马尾孢CercosporauramensisChupp&Muller和盐肤木尾孢CercosporaverniciferaeChupp&Viegas。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描述并附图,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中国假尾孢属的17个种,其中有1个新种:香椿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toonae Guo & Lin,sp.nov.),10个新组合和6个中国新记录。对新种作了拉丁文和汉文描述并绘图。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