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筛选获得能够生产分子量较高且无色素的普鲁兰多糖酵母菌株,对其进行菌株鉴定、产多糖发酵条件优化和多糖产物鉴定,旨在为工业上普鲁兰多糖发酵提供新的菌株来源。以YPD固体培养基为筛选培养基,氯霉素为筛选压力,曲利苯蓝为筛选指示剂;通过形态学,ITS间隔序列分析对筛选出的A5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单因子优化A5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利用普鲁兰酶酶解并结合薄层层析法、红外光谱以及凝胶渗透色谱进行结构鉴定和分子量的测定。A5菌株鉴定为出芽短梗霉属,并被命名为出芽短梗霉A5。最优的发酵条件8%(w/v)麦芽糖,1%(w/v)酵母粉,2%(w/v)蛋白胨,0.5%(w/v)K_2HPO_4,0.06%(w/v)(NH_4)_2SO_4,0.03%(w/v)CaCl_2,pH6,7%(v/v)接种量;经过结构鉴定得知:该菌株的胞外产物是普鲁兰多糖,分子量为63.84 kDa。由此获得了一株生产普鲁兰多糖的出芽短梗霉菌株A5,产物无色素且分子量较高。经过初步的发酵条件优化,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培养后,获得普鲁兰多糖的产量为22.9 g/L。综合上述结果可知,菌株A5能够作为工业上生产普鲁兰多糖的重要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2.
黄玉玲  隆小华  刘兆普  王琳  王博 《生态学杂志》2012,31(12):3187-3192
为获得菌株发酵菊芋生产燃料乙醇的最佳方案,首先选取实验室保存的重组菌株R32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其最高产菊粉酶活性为298.8 U· mL-1,此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YPG培养基为酵母粉1% (w/v),蛋白胨2% (w/v),甘油0.5% (v/v);YPM培养基为酵母粉1% (w/v),蛋白胨2% (w/v),甲醇1%(v/v);培养基pH为自然初始pH.然后选取酿酒酵母S.c和克鲁维酵母Klu,比较是否在添加重组菌株R32粗酶液条件下,两株酵母菌分别进行单独发酵和混合发酵时的产乙醇能力,以获得最佳的发酵组合.结果表明,酿酒酵母S.c和克鲁维酵母Klu在未添加重组菌株R32粗酶液时,混合一步发酵获得的乙醇含量较高,发酵84 h时乙醇含量为11.37%.添加重组菌株R32粗酶液进行两步发酵时,2株酵母菌混合发酵72 h时,乙醇含量为11.43%.2种发酵组合的最高乙醇含量以及各个发酵参数基本相同,虽然一步法发酵时间延长,但节省成本,操作简单,更适宜工业生产应用.最后对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为菊粉浓度225 g· L-1,脲素浓度40 g·L-1,接种量15%,pH为5时,酿酒酵母菌S.c和克鲁维酵母Klu混合一步发酵法的最高乙醇体积比达11.82%.  相似文献   

3.
产酸克雷伯氏菌耐氧产氢及其可溶性氢酶耐氧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产酸克雷伯氏菌(KZebsielaloxytocaHPl)耐氧产氢特性及其可溶性氢酶的氧耐受特性。方法:研究K.oxytocctHPl在不同气相氧浓度条件下利用葡萄糖(1%,m/v)、丙酮酸钠(0.5%,m/v)及甲酸(0.1%,v/v)等底物产氢活性的以及K.oxyto-07,HPl可溶性氢酶在空气及氧饱和溶液中催化产氢活性。结果:K.oxytocaHP1在葡萄糖(1%,m/v)底物中具有较高耐氧产氢活性,6h内在气相氧浓度为5%、10%和21%条件下的氢产量分别为厌氧条件下的20.9%、13.7%、8.3%;K.oxytoca HP1可溶性氢酶在空气中孵育12h后,其活性残余85.4%,在氧饱和溶液中活性损失一半约3h。结论:试验结果提示K.oxytoca HP1具有耐氧产氢特性,其可溶性氢酶具有较高氧耐受性,在氢能源的开发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Rhizopus delemar菌固态发酵曲中麦角固醇的提取及其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固态曲中麦角固醇分离提取以1:25(w/v)的丙酮回流浸提2.0h为最佳,HPLC测定麦角固醇的条件为:HypersilC-8柱。甲醇/水(85/1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82nm。柱温为30℃。依据HPLC的分析测定,确定了麦角固醇与菌丝体间的定量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测定了Rhizopus delemar菌固态发酵过程中的生物量变化。得到了生长曲线,发现当发酵培养至60h时固态曲中的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为0.18g菌丝体/g干曲,而该菌所合成的脂肪酶的活力在48h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酒曲害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酒曲生产是白酒生产的第一道工序。近年来,随着白酒产量的增加,酒曲的生产和贮藏量成倍增多。由于生产酒曲的原料主要是大麦和豌豆等农产品,生产过程和贮藏过程都是敞开的,故给酒曲害虫的侵害和繁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据1989年在陕西省西凤酒厂系统调查,曲虫发生高峰期,曲房内每克曲糠中平均有酱曲露尾甲幼虫18.3头;曲库每块贮藏曲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3株益生菌混合发酵胡萝卜汁的发酵条件对色泽、风味的影响及其贮藏特性等.方法 通过菌种配比、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了胡萝卜汁的发酵条件,并利用分光测色计和气质联用仪分别研究了发酵前后胡萝卜汁的风味成分和色泽变化.结果 添加30% (m/m)的新鲜胡萝卜汁(原液),接种3%的以1∶1∶1(v/v/v)混合的嗜热...  相似文献   

7.
使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提高嗜热链球菌AR333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产量.获得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脱脂乳粉15%(w/v)、半乳糖1% (w/v)、大豆蛋白胨0.5% (w/v)、磷酸氢二钾0.1% (w/v).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40℃,初始pH6.5,发酵时间16 h.优化后嗜热链球菌AR333的EPS产量可达256.97mg/L,比优化前的产量提高了3.6倍.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索建立了一条以新鲜蛋黄为原料,以乙醇为唯一提取溶剂,制备高纯度注射用蛋黄卵磷脂的新工艺。首先,用4倍重量的96%(v/v)乙醇作为沉淀剂将新鲜蛋黄中的蛋白质沉淀为滤饼,得到初级提取液;然后,再用4倍重量的96%(v/v)乙醇对滤饼抽提3次,提取残余卵磷脂,得到次级提取液。合并提取液,置9℃下静置分层,除去大部分蛋黄油。所得上清液上硅胶柱,用86%(v/v)的乙醇作为洗脱剂,纯化蛋黄卵磷脂,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纯度达98%。并对提取过程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35℃的96%乙醇溶液,添加量为1∶4(w/w)提取蛋黄液,180 rpm转速下搅拌10 min。抽滤后,用60℃的96%乙醇提取滤饼3次,料液比为1∶4,静置15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蛋黄卵磷脂的提取率可达93.38%。  相似文献   

9.
从八二酒曲及酿造崇明老白酒过程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白色酵母菌和1株红色酵母菌,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其酿造老白酒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八二酒曲及崇明老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优势酵母菌为酿酒酵母(Saccaromyces cerevisiae),从酿酒过程中分离的红色酵母菌为粘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采用粘红酵母和米根霉曲酿造的酒液的酒精度为11.9%vol,残余还原糖含量为11.2 g/100 m L,总酸含量为4.59 g/L,总酯含量为4.42 g/L。纯化的酿酒酵母和米根霉曲酿成的酒液口味醇和爽口,酒曲的纯化有助于开发出口感更爽口的老白酒。混合酵母和米根霉曲酿造的酒液呈典型的崇明老白酒风味,粘红酵母的参与对崇明老白酒口味风格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南瓜叶中γ-氨基丁酸的提取条件,并对γ-氨基丁酸的薄层扫描测定方法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南瓜叶中γ-氨基丁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2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17(w/v)、提取时间1h,此条件下得到的γ-氨基丁酸的含量为209 mg/100 g.所建立的薄层扫描测定方法在0.125 ~2.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n=4)为99.61%.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协同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70W、叔丁醇为反应介质、叔丁醇用量3%(v/v)、醇油比3:1且甲醇分三批加入、反应温度40℃、水含量为2%(v/v)。副产物甘油对固定化脂肪酶使用寿命影响最大,使用后的固定化脂肪酶用丙酮洗去表面的甘油,进行酯交换反应,酶的稳定性大为提高,可连续使用16批次。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目标化合物极性和溶剂系统极性在HSCCC分离过程中的相关性,本文以油橄榄叶中的2种主要有效成分-橄榄苦苷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为目标化合物,系统考察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系统[(1∶19∶1∶19,v/v)、(1∶9∶1∶9,v/v)、(1∶9∶2∶8,v/v)、(1∶9∶3∶7,v/v)、(1∶6∶1∶6,v/v)、(1∶5∶1∶5,v/v)]不同比例组成的两相溶剂系统对目标化合物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橄榄苦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随着溶剂系统的极性的减小,其分离效果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最佳的分离条件下,分离制备所得橄榄苦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纯度按照HPLC归一化法检测,分别为87.8%和77.5%。本实验结果为HSCCC溶剂系统快速筛选及提高HSCCC在复杂体系中分离制备目标化合物的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从酿造崇明老白酒的八二酒曲中分离纯化得到2株根霉,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株根霉菌进行鉴定,并对其制成的纯种根霉曲的糖化效果、总酸和酒精产量等进行了比较。从形态及其发酵特性,可确定气生菌丝为灰黑色的R1和气生菌丝为白色的R2均为米根霉种(Rhizopus oryzae)日本根霉个种(Rhizopus japonicus Vuill.),r DNA ITS鉴定这2株菌株均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糖化前2天,R2曲的糖化速率极显著高于R1曲,但糖化3 d~4 d时两者还原糖产量无明显差异,为28.9 g/100 m L~30.6 g/100 m L,在0.1%~0.5%的添加范围内,曲的添加量对还原糖产率和产量无显著影响。糖化2天内总酸上升迅速,且随糖化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上升。R1、R2曲糖化液的总酸产量分别为3.6 g/L~5.6 g/L、8.9 g/L~10.8 g/L,其中R2曲的总酸产量超出崇明老白酒地方标准DB 31/384-2007中总酸2.5 g/L~7.5 g/L的要求范围。从总酸产量和口感方面考虑,R1曲更适合用于酿造崇明老白酒。  相似文献   

14.
从蛇足石杉中超声提取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正交试验确立了超声提取蛇足石杉生物碱的最佳条件。以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回收率为指标,考察了溶剂倍数、溶剂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超声提取的最优条件为:酸浓度O.8%(v/v),液固比例20:1,超声功率600W,超声15min。三次重复实验所得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回收率分别是9r7.3%和93.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1%和1.40%(n=3)。与传统的回流提取工艺相比,过程时间从2h缩短为15min,回收率提高了1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发酵性丝孢酵母胞内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潜在应用,通过超声波破碎细胞获得胞内酶,研究了温度、pH、金属离子、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蔗糖、淀粉、酪蛋白对粗酶液的酶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均为55 ℃、pH中性;5 mmol/L的金属离子Ca2+、Mn2+降低了脂肪酶活力,而提高了蛋白酶的活力;20% (v/v)甲醇、乙醇、异丙醇、正己烷、甲苯对脂肪酶均具有激活作用,其中正己烷激活作用最大;而所试有机溶剂均严重抑制蛋白酶活力;0.01%(v/v) TritonX-100和蔗糖7.5% (w/v)对脂肪酶和蛋白酶均具有激活作用,0.5% (w/v)可溶性淀粉和1% ~2.5% (w/v)酪蛋白均能提高脂肪酶活力且降低蛋白酶活力.这些特性使发酵性丝孢酵母胞内脂肪酶和蛋白酶应用于洗涤剂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曲酸发酵的研究I.紫外线照射对黄曲霉产生曲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曲酸生产菌株黄曲霉 Aspergtllus flavus Link AS 3.2789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从73个突变株中选出UI 1202,产曲酸达34.7毫克/毫升,比原始菌株提高50.8%。再以UI 1202进行第二次紫外线照射,从183个突变株中选出UII 1223,产曲酸达46.5毫克/毫升,比原始菌株提高78.8%。说明以紫外线为诱变剂,可以提高曲酸产量,并有积累诱变效果。将UII 1223在5000升发酵罐进行工业水平生产[实际装置4000升,搅拌速度160转/分,通风量每分钟1:0.5(体积:体积),温度31--33℃,发酵120小时左右],说明经二次紫外线诱变后的突变株性能比原始菌株有不少优越性,不仅提高了曲酸产量,而且性能稳定,不产毒素,降低了原料消耗,节约生产时间,已在生产中正式使用。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酶的固体培养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菌株产酶能力的测定,确定了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HWO7作为生产菌株。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和培养过程对产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固体培养生产纤维素酶的生产工艺。研究了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在确定工艺条件下,曲料的绝干酶活力(CMC-Na)达2605.1u/g,产品收率79.0%。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238发酵曲的最佳浸提条件。结果表明以5倍2%CaCl2溶液,于30℃,120r/min条件下浸提1.5h为佳。通过浓缩得到了浓缩酶液,对浓缩酶液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叔丁醇为反应体系,研究固定化Novozym 435 和Lipozyme TLIM 脂肪酶协同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采用5 因素5 水平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用量4%( wt.)、复合酶配比1:1(w/w),油/醇摩尔比1:5,反应温度50℃,叔丁醇用量50%(油体积比v/v).在此条件下反应10 h,生物柴油转化率为83.65 %.复合酶操作稳定性较高,重复使用10 个批次,生物柴油转化率仍保持在80% 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大孔树脂混合使用技术,对桑叶总酚的富集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总酚指纹图谱为指标,结合LC/MS技术和UV法,从8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中优选出HPD400和HPD826两种型号.对优选出的两种树脂的混合比例进行考察,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最终确定这两种树脂的最佳混合比例为1:1 (v/v),生药量与树脂比为0.8:1 (g/mL)、上样浓度150 mg/mL、上样流速10 min/mL、60%乙醇洗脱,试验重复性良好.该技术可以较好保留总酚中各有效成分,保证药物疗效.优化出的工艺桑叶总酚得率高、简便易操作,适于工业的放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