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龙眼叶片膜脂脂肪酸组分与龙眼耐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眼叶片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酸不饱和度与龙眼不同品种的耐寒性呈正相关;在年周期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与龙眼耐寒性的变化呈现平行关系;龙眼叶片膜脂脂肪酸组分含量反映着龙眼品种间耐寒性遗传上的差异,可作为耐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2.
葡萄的膜脂和脂肪酸组分与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葡萄的种子、茎、叶、树皮、叶绿体、叶片愈伤组织和黄化幼苗的膜脂主要组分。种子的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与品种抗寒性成正相关。茎的膜脂脂肪酸含量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随气温的降低而升高。秋季取样的茎、叶片、叶绿体的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与品种抗寒性成正相关。抗寒品种具有较高的亚油酸/棕榈酸比值,近亲品种的膜脂组分近似,可以看到遗传性的影响。夏季取样的茎、叶片、叶绿体的膜脂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品种间无明显差异。25℃培养的黄化幼苗和愈伤组织经7℃处理后,两者的脂肪酸不饱和度都略有增加,,与品种的抗寒性也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3.
低温对茶树叶片膜脂脂肪酸和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研究低温胁迫过程中龙井43和大叶云峰叶片膜脂脂肪酸的变化。结果发现,低温下不同品种茶树叶片膜脂脂肪酸配比变化趋势不同,较抗寒的龙井43,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和亚麻酸(183)比例随低温期间不同阶段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而不抗寒的大叶云峰的变化趋势无明显规律性。此外,还研究了越冬过程中龙井43叶片可溶性蛋白和膜蛋白的变化,发现低温期间龙井43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组分基本稳定,而膜蛋白含量在低温胁迫时大幅度上升,且经低温诱导出现了46KD、38KD两种新的蛋白组分,并在温度升高后消失。  相似文献   

4.
菜豆叶片叶绿体总脂和被膜膜脂中均含有单半乳糖甘油二脂和双半乳糖甘油二脂,在整个衰老期间两种糖脂的比值变化不大。叶绿体总脂中含有5种磷脂,脂肪酸以不饱和的亚麻酸为主,而被膜膜脂中仅含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甘油,脂肪酸以饱和的棕榈酸为主,不饱和亚油酸为次。叶片衰老过程中被膜所含两种磷脂比值明显降低,脂肪酸的不饱和指数也因亚麻酸相对含量显著减少、棕榈酸相对含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脂肪酸作为烟草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对烟草的生长发育及烟叶的品质风格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脂肪酸代谢也被证实参与了烟草抗逆性的形成。烟草种子富含油脂和各类脂肪酸,随着烟草种子发育,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含量不断增加,可作为一类潜在的生物质能源加以开发利用。在烟草叶片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含量逐渐升高,开花时达到最大,随烟叶成熟衰老而逐渐降低,同时饱和脂肪酸逐渐转变为不饱和脂肪酸。烟叶中、下部叶片脂肪酸含量高于上部烟叶,栅栏组织中高于海绵组织中。此外,基因型以及光照、温度、地理因素、施肥、烘烤方法、机械伤害等环境因素均显著影响烟叶内脂肪酸的组成、含量及其脂肪酸生物合成和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基因表达。低温锻炼可显著提高烟叶内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烟叶的耐冷性。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在烟草中过表达脂酰-ACP去饱和酶、酰基载体蛋白、脂肪酸去饱和酶及脂肪酸脱氢酶等基因可有效提高烟草内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强烟草在干旱、高温、强光等非生物胁迫环境下的抗逆性。基于以上结果,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干旱对玉米叶片细胞透性及膜脂的影响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叶片相对含水量随聚乙二醇(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依次降低,复水后它能恢复到对照水平;叶片质膜透性随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依次增大,复水后它能不同程度地恢复;PEG处理时叶片膜脂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复水后膜脂脂肪酸配比与复水前相似。干旱条件下叶片细胞的各类细胞器膜脂脂肪酸配比的变化与叶片总膜脂的变化相似;在轻度干旱条件下的叶绿体Mg~(++)-ATP酶活力低于对照,复水后能迅速恢复到对照水平,中度干旱条件下Mg~(++)-ATP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但复水后均有不周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膜脂组成与植物抗冷性的关系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抗冷性与膜脂的组分和结构密切相关,与质膜中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关系更为密切。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膜脂相变温度越低,植物的抗冷性提高。植物体内存在一些降低膜脂脂肪酸饱和程度的酶,如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ω3脂肪酸去饱和酶等,它们能够催化膜中脂肪酸的去饱和反应,生成不饱和脂肪酸,从而提高植物的抗冷性。本文就低温对膜脂的影响、膜脂组成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8.
生长在不同季节的菠萝叶膜脂脂肪酸的配比存在着明显差异;随着大气温度的下降,18:1含量显著减少,18:2和18:3含量增加。不同品种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致害低温破坏了膜脂,使较不抗寒品种的16:0含量增加,18:2和18:3含量减少;较抗寒品种这种变化则较不显著。适当低温锻炼能改变膜脂脂肪酸的代谢过程,16:0和18:1含量减少,18:3含量增加。当处于更低温度时,除了16:0和18:1继续减少外,有一部分18:2也脱饱和而转变为18:3。因之明显地增加了膜脂中18:3的含量和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从而有利于抗寒性的提高。而品种间的抗寒性差异亦是在此低温期间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对高脂饮食大鼠血清脂肪酸组成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低(2 g/kg·bw)、中(4 g/kg·bw)、高(6 g/kg·bw)剂量组,除基础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模型,以灌胃方式给予受试物,6周后取血清测定其脂肪酸组成。采用一步法直接对血清中脂肪酸进行甲酯化,气相色谱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5.66%,18.74%,17.72%,与高脂对照组相比显著性下降(P0.01),各剂量组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8.08%,48.52%,51.15%和27.03%,29.28%,31.13%,与高脂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1)。几种代表性脂肪酸如各剂量组中的油酸、亚油酸与高脂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26.48%,41.56%,51.26%和9.18%,8.61%,8.73%,各剂量组中棕榈酸与高脂对照组相比降低了5.28%,8.80%,10.92%。结论: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能够增加大鼠血清中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减少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改变血清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对高脂饮食大鼠血清脂肪酸组成变化的影响;方法:60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5 组:正常对照 组、高脂对照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低(2 g/kg·bw)、中(4 g/kg·bw)、高(6 g/kg·bw)剂量组,除基础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喂饲高脂 饲料,建立高脂模型,以灌胃方式给予受试物,6 周后取血清测定其脂肪酸组成。采用一步法直接对血清中脂肪酸进行甲酯化,气 相色谱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单不饱和 脂肪酸含量为25.66%,18.74%,17.72%,与高脂对照组相比显著性下降(P<0.01),各剂量组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 别为48.08%,48.52%,51.15%和27.03%,29.28%,31.13%,与高脂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1)。几种代表性脂肪酸如各剂量 组中的油酸、亚油酸与高脂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26.48%,41.56%,51.26% 和9.18%,8.61%,8.73%,各剂量组中棕榈酸与高脂对 照组相比降低了5.28%, 8.80%, 10.92%。结论: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能够增加大鼠血清中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减 少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改变血清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1.
12.
13.
泽蛙单倍体细胞RNA含量对胚胎发育和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栖类单倍体的综合症以及死亡原因,前人有许多不同认识,本文用实验说明,单倍体细胞的RNA含量不及二倍体的一半,并认为,单倍体泽蛙的死亡原因与其细胞中RNA含量不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16.
太湖贡湖湾食物网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13C和15N)研究了太湖贡湖湾食物网特征, 结果显示由于食物来源变化多样性影响, 导致贡湖的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变化较为复杂, 贡湖主要生物类群13C、15N值表现出较大的种间差异。消费者13C值从摇蚊幼虫的-32.3到锯齿米虾的-22.1, 其值大小与营养级的关系没有规律性。消费者平均15N值从褶纹冠蚌的10.3到位于顶端间下鳙的19.0, 随营养级位置而升高。群落中所有种类的15N、13C值之间没有相关性(r=0.1835, P0.05), 表明该食物网是非线性食物网。研究结果验证了杂食性生物有机体普遍存在于富营养化的贡湖水域生态系统中, 且13C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固着藻类以及沉水植物为贡湖食物网中大多数生物有机体的主要碳源。贡湖食物链长度为4.44营养级。  相似文献   

17.
THE ORIGIN OF THE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acetylcholine liberat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rabbit occipital cortex has be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underlying cortical synaptosomal and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t varying times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N-Me-3H]choline. Choline was administered by diffusion from solutions placed in cups formed by Perspex cylinder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Acetylcholine was collected by diffusion into these cups.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acetylcholine declined progressively. The effect of stimulation of afferent cholinergic pathways was to cause a fall in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released acetylcholine. However this was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ynaptosomal or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s represented by fractions P2 and D of the authors’fractionation scheme. It is concluded that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cortex must come from a store or stores more recently synthesized than the endogenous acetylcholine of these subcellular fraction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