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雄里 《生理学报》2007,59(3):I0002-I0003
1987年圣诞节我滞美两年余后回国应命。翌日上午,《生理学报》纪念创刊60周年。当时,生理学界的前辈冯德培、张香桐、朱鹤年、徐丰彦诸教授均尚健在。是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我忝列其中,躬逢其盛。就在那次会上,我从刘育民先生手上接过了主编的重任,直至2002年告辞,前后凡14年。  相似文献   

2.
展望     
去年 ,由《生理学报》主编杨雄里教授提名 ,经过学报编委会和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会的认可 ,我接任了学报主编的工作。学会交给我这项重大的任务 ,我感到莫大的光荣 ,深感这是我国生理学界同仁对我以往工作的肯定 ;但我更感到责任之重大 ,因为《生理学报》是我国的一本优秀的科学期刊 ,在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 ,我们不仅必须保持学报已有的水准 ,还应该使她在新世纪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生理学报》创办至今已七十余年 ,经过我国几代生理学工作者的精心耕耘 ,成为我国生理科学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和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 ,…  相似文献   

3.
冯德培院士1987年在《生理学报》创刊6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纪念《生理学报》创刊60周年,很巧我从事生理学也正是60年。我1927年离开复fi大学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做研究生,开始生理学研究工作。那时,我知道林可胜开始编辑《中国生理学杂志》。这是个...  相似文献   

4.
主编寄语     
<正>以赵志奇教授为主编的《生理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上一届编委会任期己满。中国生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委托我担任新一届"学报"的主编,我深感责任重大。首先,我谨向前任主编赵志奇教授,以及"学报"历届主编致以崇高的敬意,对他们  相似文献   

5.
1987年12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召开了纪念《中国生理学杂志》和《生理学报》创刊60周年会议。会上首先由《生理学报》主编刘育民教授回顾了学报60年来的历史。他说:“《中国生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于1927年由林可胜教授等创办。当时用英文发表生理科学研究论文。附中文摘要。1927~1936年,是我国生理科学研究最活跃的一个时期,不少生理学家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得到了国际生理学界的重视,为我国生理学家赢得了荣誉。在林教授任主笔期间,对每篇论文认真审查、亲自修改、严格要求,创刊伊始就为本刊树立了严谨的科学学风。1937年以后,《中国生理学杂志》的编辑工作,主要由张锡钧教授负责。在日寇占领北平期间,由于张教授的努力,使学会和杂志的财物得以保存;抗战胜利以及协和医学院复校不久,刊物才得以继续出版。到1952年共出至18卷。1941~1945年  相似文献   

6.
《生理学报》创刊70周年了,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年轻人,我对学报创办后,实际也包括对中国生理学会创建后的历史没有很多的了解,更多的是从《中国生理学史》(王志均、陈孟勤主编),以及《生理通讯》上刊载的学界老前辈们的回忆录中得知学报70年来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得知它与我们的祖国一道因早年战乱和后来的政治运动所经过的磨难,每当我读起这些纪念文章的时候都为之震憾,激动不已!因此,在庆祝《生理学报》创刊70周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当缅怀我国老一辈生理科学家们克服战乱和政治运动给我国生理科学带来的重重困难,为发展我…  相似文献   

7.
<正>1926年9月在北平(今北京)举行的中国生理学会第一届年会上,决定用英语出版"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1953年易名为《生理学报》,下简称"学报")。翌年,由时任会长的林可胜先生为主编的这本杂志正式创刊。在中国生理学会的发展历程中,这是继生理学会成立之后的又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生理学家开始拥有了自己展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忆冯德培先生领导生理学报工作徐科(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1949年全国解放后,冯先生就积极地投入了《中国生理学杂志》的复刊筹备工作,并从1952年起先后兼任了该刊(改为《生理学报》继续出版)总主编、主任兼生理主编以及主编等职,直至1985年辞去,...  相似文献   

9.
陈小章 《生理学报》2007,59(4):393-396
今年是《生理学报》创刊80周年。我很荣幸获邀主编这期特刊,以纪念这一中国生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徐科 《生理学报》2007,59(3):I0006-I0008
今年恰值《生理学报》创刊80周年纪念,学报编辑部邀我写回忆性短文。在这里我首先向学报创刊80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祝愿她继承传统,越办越好,为发展我国生理科学事业和培养人才做出更大贡献!然后从个人视角扼要地记述我所亲历的、在学报编辑工作中发生的二三事,希望能为生理学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史料,顺便再谈点个人办报体会。  相似文献   

11.
各位编委、各位来宾: <生理学报>自1927年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程.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隆重纪念学报创刊70周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生理学报>编委会、编辑部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向出席今天纪念会的来宾和编委、生理学界的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生理通讯》2010,29(1):4-5
中国生理学会第22届理事会将于2010年10月任期届满,经常务理事会决定,拟定于2010年10月13.1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改选理事会并开展学术交流。现将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及理事会的改选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值此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召开之际,《古生物学报》编委会于13日晚在南京海军学院招待所召开,出席会议的编委会委员和编辑部人员计31人,主编李星学教授主持了会议,专职副主编王俊庚同志受在宁的正副主编和编辑部其他人员的委托,汇报了“学报”编辑部一年来的工作和将几年来“学报”发表的论文,按照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从内容上属于学科交叉、细微构造、古生物地理区系等与纯描述的文章比例;从作者的年龄等按中、青年和老年的著作  相似文献   

14.
悼念吴襄老师韩济生吴襄教授是我从事生理学工作的启蒙老师。他的去世是中国生理学界的巨大损失。对我个人来说,是夺去了一位极其尊敬的老师,对我谆谆教导的长者。1952年9月我从上海医学院结束临床实习,到大连医学院参加生理学高级师资进修班学习,吴襄教授是进修...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植物生理学教师,现在正用杨学荣同志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以下简称〈杨本〉)作为三年制师范生物专业植物生理课教材。从《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年第4期上看到石文同志的〈评杨学荣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一书〉(以下简称〈评文〉)一文后,得到很多教益,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主要是辨清了一些过去〈杨本〉中作为正确而实际是错误的内容,这在教学上很重要,对师范学生意义更为深远。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杨本〉中一些欠妥或差错之处,但对〈评文〉中指出的多数问题没有发觉,说明我们自己在认识上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张锡钧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生理学家。他从事生理学工作已六十年,在生理学科研和教学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他曾主编《中国生理学杂志》并长期担任编辑工作,为我国生理科学工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张锡钧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生理学家。他从事生理学工作已六十年,在生理学科研和教学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他曾主编《中国生理学杂志》并长期担任编辑工作,为我国生理科学工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生理学报》(以下简称学报)自创刊以来,已经走过90个年头了。2007年,我和学报编委们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科学院会议室一起回顾学报80年历程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又是10年过去了。这几年来,学报在形式、内容和文章的质量、水平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学界同仁们都很受鼓舞。回想90年前,我国生理学界的先辈们在当时那样艰难困苦的环境条件下创建了中国生理学会,  相似文献   

19.
我从1985年被聘为《生理学报》编委以来,直到今年初还被聘为1997~2000年届编委,屈指计算已12年。为学报工作甚少,但心系学报十多年。值此喜庆的70周年,我衷心祝贺《生理学报》,并写点感受。回顾《中国生理学杂志》到《生理学报》走过的风风雨雨70年,停刊竞达20年(抗日战争8年,文革12年)之久。然而,从学报1978年复刊到迄今,也近20年了。学报能较长期的持续定期出版,这是1978年以来迎接科学春天的结果,更是国家政治稳定的产物。今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标志我国国力日趋强大和政治稳定,在这样大好的历史时期,我深信《生理学报…  相似文献   

20.
王建军 《生理学报》2016,(1):I0001-I0001
新年的钟声又一次敲响,2016年到来了。《生理学报》编委会和编辑部向学报的投稿人、审稿人和读者们致以新年的祝贺!在过去的2015年,学报在学界同仁和主办单位的支持下,继续得到发展,所发表文章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性有进一步的提高,反映了我国生理学界在科学研究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