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的诸如产量损失,抗虫育种,药效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常常需要在预定的时期内用大量的卵块进行人工接种。在一般情况下,大量饲养获卵或田间集中大量采卵不易而因此影响到试验的进行,那么,螟卵的保存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此,笔者用普通冰箱,在2±O.5℃温度下,进行了大螟卵处理时间与孵化率关系的观察,借以确定安全的保藏时间。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以白茶为寄主的米缟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温度对以白茶为寄主植物的产虫茶昆虫米缟螟生长发育的影响,分别设置5个温度条件(31、28、25、22、19℃),研究温度对米缟螟各虫态平均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和存活率的影响,计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温度对米缟螟各虫态平均发育历期影响显著,除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外,幼虫、蛹及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均在25℃达到最小值,分别为(249.53±23.83)d、(12.94±1.27)d和(273.00±24.19)d;除蛹外米缟螟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极显著相关,其中卵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线性相关,幼虫、蛹和未成熟期则呈抛物线相关;温度显著影响各虫态存活率,卵、幼虫、蛹及未成熟期各虫态存活率均在25℃最高,分别为94.0%、73.8%、91.3%和63.4%,22和19℃次之,31℃最低;幼虫及蛹存活率在31℃均为0,表明米缟螟不耐高温;卵、幼虫、蛹及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21、17.12、14.76和16.47℃,有效积温分别为117.94、870.88、149.70和1442.75日·度.研究结果与米缟螟在贵州息烽地区一年发生2至3代的事实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3.
飞蝗黑卵蜂的生物学特性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庆文 《昆虫学报》1985,(2):153-159
飞蝗黑卵蜂在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蝗区均有分布,对蝗卵寄生率一般在10%左右,个别年份在50%以上,局部地区可达90%以上。它在江苏泗洪一年发生三代,在寄主卵内越冬。幼期在22—30℃之间的发育天数为22—34天,发育起点温度为16.3℃,积温平均为309.34日度(95%置信范围为253.72—364.96日度);成虫羽化温度在20—30℃之间(以25℃为最适)。第一代幼期为25—29天,第二代24天、第三代260—280天;成虫最长寿命为34天。雌蜂喜在新产的飞蝗卵块内产卵,每头可寄生2—3个卵块(约80—130粒),亦可寄生大垫尖翅蝗及中华蚱蜢的卵内;能孤雌生殖,其后代均为雄性。本文也介绍了对飞蝗黑卵蝗蜂人工饲养与繁殖释放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采用19,22,25,28和31℃5个温度对竹织叶野螟Algedonia coclesalis Walker各虫态(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竹织叶野螟的在19~31℃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28~31℃范围最适宜于竹织叶野螟的生长发育。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4龄幼虫、5龄幼虫、6龄幼虫、7龄幼虫、蛹、成虫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63,12.51,11.18,10.93,10.05,8.01,6.80,5.78,6.20,7.81和8.33℃,有效积温分别为124.19,64.54,72.59,82.08,93.46,136.84,155.42,201.06,211.55,111.49和1235.50日.度。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豆荚野螟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作为豆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 ,豆荚野螟 Maruca testulalis Geyer能够对豆科蔬菜造成严重危害。研究温度对豆荚野螟不同虫期发育的影响 ,可以有利掌握其种群动态 ,以便进行有效控制。研究了室内不同温度条件下豆荚野螟的生长发育情况 ,发现在2 0~ 32℃温度范围内 ,随温度上升发育历期缩短 ;对于不同的生活史阶段 ,豆荚野螟卵、1~ 4龄幼虫、蛹及整个世代受温度影响显著 ;并计算得出完成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 7.84℃ ,有效积温达 4 74 .2 0℃。通过内禀增长率参数的比较 ,认为各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均达到极显著相关 ,以 2 9~ 32℃为豆荚野螟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6.
广腹螳和中华大刀螳卵块孵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腹螳平均卵块重和含卵量少于中华大刀螳 ,含卵量与卵块重呈正相关 ,平均孵化率分别是5 8 94%和 91 71 %。恒温条件下 ,广腹螳卵块平均孵化期分别为 5 6 2 2天 (2 0℃ ) ,3 0 71天 (2 5℃ )和 2 6 3 7天 (3 0℃ ) ,发育起始温度 1 2 65℃ ,有效积温 42 9 77日·度 ;中华大刀螳卵块平均孵化期分别为 5 0 9天(2 0℃ ) ,2 8 0 9天 (2 5℃ )和 2 1 77天 (3 0℃ ) ,发育起始温度 1 2 90℃ ,有效积温 3 62 42日·度 ;广腹螳卵块恒温孵化期短于相应变温组 ,中华大刀螳卵块恒温孵化期长于相应变温组。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温度对贵州主要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Pyralis farinalis (Linnaeus)生长发育的影响, 本研究以白茶Litsea coreana为寄主植物, 分别设置5个恒温(19, 22, 25, 28和31℃)条件, 研究温度对紫斑谷螟卵、 幼虫、 蛹和未成熟期平均发育历期、 发育速率和存活率的影响, 计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结果表明: 温度对紫斑谷螟各虫态发育历期、 发育速率和存活率影响显著。 在19 ~ 31℃范围内, 各虫态的平均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卵期、 幼虫期、 蛹期及未成熟期均在31℃达到最小值, 分别为4.56±0.24, 43.33±1.50, 7.89±0.20和55.78±1.69 d。 紫斑谷螟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二次回归关系, 且极显著相关。 此外, 温度显著影响各虫态存活率, 卵的存活率在28℃时最高, 为93%; 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则在25℃最高, 分别为88%和93%; 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由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紫斑谷螟卵期、 幼虫期、 蛹期及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30, 15.48, 13.19和14.82℃, 有效积温依次为88.36, 679.51, 159.73和952.04日·度。 这些结果为紫斑谷螟的繁殖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对指导虫茶生产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华豆芫菁的室内人工养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人工养殖中华豆芫菁Epicauta chinensis Laporte的结果表明:成虫喜食苜蓿、大豆叶,也取食甜菜和马铃薯的叶;最适宜的投食方式是将植物插入盛水的瓶内;幼虫喜食东亚飞蝗卵块,尤其是顶端微露于土表的卵块最易被中华豆芫菁1龄幼虫找到并取食。不同温度、土壤含水量对中华豆芫菁卵的发育速率及孵化率均有明显影响。卵的发育速率和孵化率随温度升高呈偏锋曲线变化,孵化率则随土壤含水量增加呈直线上升。温度为32℃、土壤含水量11%的处理最有利于卵的生长发育,在该条件下,卵的发育速率为0.045455,孵化率达到99.0%。从试验结果计算出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9.3℃,卵期有效积温为108.1日度。成虫适宜饲养密度为15~30头/m^3,幼虫在每杯中只养1头。  相似文献   

9.
美洲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曹毅  李人柯 《昆虫知识》1998,35(2):97-98
设置6个温度12个湿度对美洲斑潜蝇卵、幼虫、蛹的发育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孩虫发育的最重要因素;分别运用直线回归法和优选法计算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是优选法的精确度较高;用优选法所得卵、幼虫、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2、6.4、10.8、11.0℃,有效积温分别为4O.2、78.0、129.0、218.9日度。  相似文献   

10.
螟卵啮小峰(Tetrastichus schoenobii Ferriere)是控制三化螟为害的一种有效卵蜂,但在人工大量繁蜂实践中,往往遇到有蜂无寄主卵的矛盾,因此必须研究解决保存寄主卵的方法,才能保证顺利地按计划进行育蜂治螟。1974年我们进行了三化螟卵块低温保存的试验,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 1 6~ 3 1℃范围内设置了 6个温度对麝凤蝶ByasaalcinousKlug卵、幼虫、蛹的发育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卵、幼虫、蛹在 1 6~ 3 1℃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 ,尤以 2 5~ 2 8℃条件下最适宜于该蝶的生长发育 ,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用直线回归法得到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9 3 ,7 1 ,6 8℃ ,有效积温分别为 90 2 ,3 87 4,2 2 7 9日·度。  相似文献   

12.
四纹豆象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2 1~ 36℃范围内设置 6个温度对四纹豆象卵、幼虫、蛹的发育速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卵在 2 1~ 36℃、幼虫在 2 1~ 30℃和蛹在 2 1~ 33℃之间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均呈直线关系 ;用直线回归法所得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5.82 ,15.18,16 .0℃ ,有效积温分别为 6 2 .54,151.0 6 ,10 2 .76日度  相似文献   

13.
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是水稻螟虫的重要卵寄生性天敌,对水稻螟虫的自然种群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本文以稻螟赤眼蜂预蛹期作为冷藏时期,在0、3、6、10℃4个温度和0、5、10、15、20、25、30 d 7个冷藏时间条件下,以羽化率、雌蜂百分率、寄生米蛾卵数量、雌蜂寿命、种群趋势指数作为指标,调查了冷藏对稻螟赤眼蜂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4个温度下,稻螟赤眼蜂各指标均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各冷藏温度中,以0℃最为敏感,冷藏至5 d时,羽化率(38.11%)和寄生米蛾卵数量(19.4粒)显著低于未冷藏处理;冷藏至15 d时,雌蜂寿命由3.1 d降至1.9 d,种群趋势指数由23.36下降至1.07。10℃下,稻螟赤眼蜂各指标下降最为缓慢,冷藏至10 d时,羽化率(85.35%)和寄生米蛾卵数量(24.3个)与冷藏0 d的差异不显著;冷藏至15 d时,雌蜂寿命(2.7 d)与冷藏0 d的差异也不显著,种群趋势指数为12.52。综合各指标,工厂化繁殖稻螟赤眼蜂时,其适宜冷藏温度为10℃,冷藏时间为10 d。  相似文献   

14.
寄生物和寄主的发育关联研究已有很多报道,而人们对捕食者与猎物的同步发育关系却知之甚少。本文研究了大斑芫菁Mylabris phalerata及其猎物棉蝗Chondracris rosea rosea在18℃、22℃、25%、28℃、31℃和34℃恒温下的发育特性及发育同步性。大斑芫菁幼虫(除5龄外)发育起点温度均低于10℃,而棉蝗每个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都高于10℃。大斑芫菁5龄幼虫的有效积温为440.53日度,低于棉蝗卵的462.96日度,并且大斑芫菁1~4龄幼虫的有效积温均少于1—4龄蝗蝻。大斑芫菁成虫出现、卵孵化和幼虫滞育解除日期与棉蝗产卵和卵孵化日期,显示大斑芫菁的发育和棉蝗的发育具有季节同步性,而且大斑芫菁的滞育同步化了大斑芫菁和棉蝗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背景】南亚果实蝇是世界性的检疫性害虫,在我国多个省市发生为害,对瓜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方法】采用人工恒温饲养方法,分别设置10、14、18、22、26、30、34℃7个恒温条件,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南亚果实蝇卵、幼虫和蛹的生长发育历期,并推算出相应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南亚果实蝇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36、2.43、7.64℃,卵期、幼虫期和蛹期的有效积温分别为20.21、187.69和156.65日度。完成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是7.64℃,有效积温为364.55日度。当温度达到34℃时,卵的发育历期相对延长,而蛹则不能正常发育,无法羽化为成虫。【结论与意义】在10~30℃,南亚果实蝇的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各虫态的发育速率和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在26和30℃下,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均显著短于其他各处理温度的发育历期。该试验结果为了解南亚果实蝇的发育温度极限和进一步开展该害虫的适生性分析提供了基础信息,进而为制定该虫的检疫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光、温湿度对柑桔木虱发育、繁殖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余兵 《生态学报》1989,9(4):348-354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为11000lx以下(6小时光照时为15000lx)、每天光照时间在18小时以内,光照强度越大,光照时间越长,柑桔木虱雌成虫的产卵前期越短,产卵量越大,死亡率越低。 温度为15—34℃,相对湿度为43—92%范围内,温湿度对柑桔木虱卵的孵化率影响较小。柑桔木虱若虫在高温(34℃)、高湿(85%,92%)下死亡率高;适温(20—30℃)、低湿(43—75%)下死亡率低。湿度对柑桔木虱卵及若虫发育历期影响不大。在温度为15—34℃范围内,温度与卵及若虫的发育历期呈抛物线关系。柑桔木虱卵及1—5龄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9.41℃、8.30℃、9.72℃、8.92℃、9.61℃及9.07℃,有效积温分别是:60.03日度、39.78日度、26.82日度,33.23日度及74.49日度。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恒温对圆斑弯叶毛瓢虫Nephusryuguus(Kamiya)发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1 7~3 2℃范围内 ,各虫期的发育速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当温度为 3 2℃以上时 ,发育速率有所平缓或回落 ;采用线性日度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卵期、各龄幼虫期和蛹期的发育速率进行模拟分析 ,2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各虫期发育的进度 ;用直接最优法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估算 ,求得圆斑弯叶毛瓢虫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 1 3 7℃ ,有效积温为 3 71 .6日·度。  相似文献   

18.
景军  苏超  方燕  李恺   《生态学杂志》2014,25(3):819-824
设置16、19、22、25、28和31 ℃ 6个温度梯度条件,研究了温度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9种鳞翅目昆虫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9种鳞翅目昆虫在19~28 ℃范围内可顺利产卵并孵化,随温度升高成虫的产卵前期缩短;四川尾尺蛾等8种昆虫在22 ℃时繁殖力最强,之美苔蛾最大繁殖力出现在25 ℃;9种昆虫的卵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产卵同步性和卵孵化同步性最大值均出现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四川尾尺蛾卵的发育起点温度较低,为9.52 ℃,其他8种昆虫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在13.32~14.72 ℃;四川尾尺蛾卵的有效积温为120.82日·度,显著高于其他8种昆虫(45.09~68.30日·度).研究得到的有效积温回归方程可初步用于9种昆虫发生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螟卵啮小蜂产卵行为利它素的研究:存在部位和抽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有关螟卵啮小蜂产卵行为利它素研究的第一部份,报道了该利它素在寄主三化螟、白螟中的存在部位和抽提方法。 试验表明:刺激螟卵啮小蜂搜索寄主和产卵行为的利它素存在于寄主卵块的卵毛和雌蛾的尾毛之中,它能被丙酮—水(1:1)溶剂所抽提,但不能被正己烷所抽提。当把白螟卵毛的丙酮—水抽提浓缩物滴加到纸质模拟卵上后,能引起雌蜂对模拟卵的触角敲打和产卵管插入。  相似文献   

20.
米蛾卵繁育的螟黄赤眼蜂的适宜冷贮温度和虫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评价冷贮对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卵繁育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米蛾卵为寄主, 以冷贮温度(3和10℃)、 冷贮虫龄(以接蜂开始时间为起点, 接蜂后1, 2, 3, 4, 5, 6, 7, 8和9日龄)和冷贮时间(1, 2, 3和4周)为试验因子, 研究了冷贮对螟黄赤眼蜂活蛹率、 羽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3个因素均能单独或互作显著影响活蛹率、 羽化率和畸形率(P<0.05)。综合各冷贮虫龄对低温的反应, 螟黄赤眼蜂对3℃较敏感, 此温度下1-3日龄的活蛹率和各虫龄的羽化率均显著下降(P<0.05), 不适宜长期冷贮; 10℃下各虫龄的活蛹率受冷贮时间的影响不显著, 1-3日龄的羽化率受冷贮时间的影响也不显著, 冷贮4周后仍有74%以上的羽化率, 10℃适宜冷贮。不同冷贮温度下冷贮适宜虫龄不同。在10℃下, 最适冷贮虫龄是3日龄的赤眼蜂, 此虫龄不同冷贮时间的活蛹率(74.09%~77.59%)和羽化率(74.26%~90.37%)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 但显著高于其他虫龄(P<0.05)。此虫龄在10℃下冷贮1~3周, 畸形率在27%以内。结果表明米蛾卵内螟黄赤眼蜂不同冷贮温度下适宜冷贮虫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