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间盘脱出症中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变化及其电针作用,分析电针参与脊髓微血管生成的机理。方法采用自制硅胶片在T13段脊髓的左腹侧位压迫建立椎间盘脱出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电针治疗组(n=6)、模型组(n=6)、假手术组(n=6),电针组每日电针治疗一次,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不做任何治疗。术后7 d后取压迫部位脊髓组织,RT-PCR法检测Ang-1、Tie-1、Ang-2、Tie-2、VEGF、Flt-1、caspase-3、Tsp-1的mRNA表达量,组织切片法观察脊髓损伤情况。结果电针组大鼠后肢运动机能显著改善;脊髓组结构相对完整,灰质、白质界限清晰;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Ang-1、Ang-2、Tie-1、Tie-2、caspase-3、Tsp-1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VEGF、Flt-1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与电针组相比Ang-2、Tie-1、Tie-2、caspase-3、Tsp-1极显著升高(P0.01),Ang-1、VEGF、Flt-1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针组与假手术组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脊髓压迫损伤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mRNA表达异常,电针能够下调Ang-2、Tie-2、Tsp-1和caspase-3的表达,使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水平趋于正常,从而为受损脊髓组织的修复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P600125-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特异性抑制剂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在体大鼠原位单肺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3组(n=10):假手术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与缺血再灌注+SP600125干预组(SP600125组)。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测湿/干重比(W/D)、肺泡损伤率(IAR);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肺组织磷酸化JNK(p-JNK)、JNK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SP600125组肺组织p-JNK、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I/R组(均P<0.01),Bcl-2的蛋白表达及Bcl-2/Bax的比值显著高于I/R组(均P<0.01),AI、W/D及IAR显著低于I/R组(均P<0.01),肺组织超微结构损伤不同程度减轻。结论:SP600125可能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上调Bcl-2/Bax的比值减少caspase-3依赖性的肺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研究甘草黄酮(LF)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中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一次性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T2DM)实验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模型组(DM)、甘草黄酮治疗组(LF)和阳性对照组(PC)。分别以溶剂(1,2-丙二醇)、甘草黄酮[300 mg/(kg·d)]或吡格列酮[10 mg/(kg·d)]连续灌胃6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中GSK-3β的蛋白表达量。研究结果显示,DM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SK-3β的蛋白表达量较CON组显著升高(P0.01);其在LF组和PC组的表达量与DM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LF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中GSK-3β的蛋白表达量,这可能是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他克莫司对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肝脏组织蛋白磷酸酶2A和磷酸化AKT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他克莫司导致血糖升高的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89.83±4.44)g随机均分为2组,他克莫司组(n=40),每日空腹(禁食水8 h)灌胃给药,剂量为4 mg/(kg·d);对照组(n=20),每日空腹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月测量大鼠体重、空腹血糖。5个月后处死大鼠,心脏穿刺取血,取胰腺组织和肝脏组织,测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行胰腺组织病理组织学观察,并对肝脏行组织处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细胞质中蛋白磷酸酶2A和磷酸化AKT的表达。结果用药2个月后,他克莫司组大鼠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他克莫司组大鼠的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增高(P0.05)。他克莫司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其肝细胞质内PP2A表达明显增加,磷酸化的AKT表达明显减少。结论他克莫司导致胰岛细胞坏死,胰岛细胞数量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增加,从而导致大鼠血糖升高。他克莫司增加大鼠肝脏组织PP2A的表达,减少肝脏组织磷酸化的AKT的表达,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参与胰岛细胞凋亡和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的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α-硫辛酸是否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损伤。方法:应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27.5 mg/(kg·d)腹腔注射法制备T2DM大鼠模型。将32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T2DM组、α-硫辛酸组、Compound C(AMPK抑制剂)组和α-硫辛酸+Compound C组,每组各8只。另8只健康Sprague-Dawlay(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α-硫辛酸注射液100 mg/(kg·d)腹腔注射,Compound C 20 mg/(kg·d)腹腔注射,药物干预共持续8周。检测相关生化指标;计算肝脏质量指数;进行光镜、电镜观察;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肝脏中AMPK、p-AMPK、mTOR、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组大鼠肝脏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甘油三酯水平均升高(P均<0.05);肝组织结构损伤,脂肪变明显;肝脏组织中p-AMPK表达显著减少(P<0.05),p-mTOR表达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PPARs及脂联素受体2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5)、高脂对照组(FC,n=15)、高脂+替米沙坦干预组(FT,n=10)。NC组给予普通饲料,FC和FT组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末时随机取NC组和FC组各5只做正葡萄糖高胰岛素嵌夹实验和肝组织HE染色,确定造模成功后,FT组给予替米沙坦5 mg/(kg·d)灌胃,NC和FC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共4周。16周时应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嵌夹实验技术稳态葡萄糖输注速率测定胰岛素敏感性,检测血清转氨酶、血脂及空腹血糖水平;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肝组织中过氧化物本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s)、脂联素受体2(AdipoR2)和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T1R)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FC组肝组织PPARα、PPARγ、AdipoR2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AT1R mRNA表达较NC组升高(P0.01);FT组PPARα、PPARγ、AdipoR2 mRNA表达较FC组升高(P0.01);FT组血清转氨酶、血脂及空腹血糖水平较FC组改善。结论替米沙坦能降低NASH大鼠的体重和肝指数,调节糖脂代谢并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对NASH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JNK和MMP-2、TIMP-2在肝脏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以及中药复方制剂肝复康对肝脏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肝脏纤维化模型采用CCl4作用12周(0.5 mg/kg,2次/周);治疗组大鼠在CCl4作用同时从第9周开始,给予肝复康(31.25,312.5 and 3125 mg/kg/d,po);设立正常对照组;所有大鼠于20周末处死;HE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进行组织学评分;RT-PCR检测肝组织JNK和MMP-2、TIMP-2 mRNA水平.对三者的mRNA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E染色观察到显著肝脏纤维化改变,肝脏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模型组JNK和MMP-2、TIMP-2基因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三者的mRNA水平在各组间均呈显著正相关;GFK中剂量治疗组二者表达显著降低.结论:GFK可以通过抑制JNK和MMP-2、TIMP-2的mRNA表达,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 TLR2)信号路径的影响,以及TLR2在肾缺血灌注中的作用。方法:将2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和T2.5处理组(T2.5)。缺血再灌注24小时后,采集心脏血和左肾组织。对肾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炎症和氧化应激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出现明显损伤,T2.5处理能有效改善肾组织损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Cr、BUN水平显著上升,而T2.5能显著抑制血清Cr、BUN升高、减轻肾损伤(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LR2、TLR4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T2.5能显著抑制肾组织TLR2、TLR4的升高,调节TLR信号通路(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NF-k B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P0.05),T2.5能够显著下调I/R大鼠的NF-kB磷酸化水平(P0.05),对NF-kB的表达则无明显影响(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促炎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浓度均显著上升(P0.05),T2.5能通过显著下调IL-6和IL-1β水平来改善I/R大鼠的炎症水平(P0.05),但对TNF-α的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SOD活力显著下降,T2.5能显著逆转该下降趋势(P0.05);而模型组大鼠的MDA活力显著上升(P0.05),T2.5处理对I/R大鼠的MDA活力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TLR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促进了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其机制与激活TLR信号路径,促进NF-kB磷酸化,进一步调节促炎因子的释放和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其与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T2DM患者(T2DM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TSH水平将T2DM组分为四个亚组,A组(0.45~1.49 m IU/L,n=18)、B组(1.50~2.49 m IU/L,n=23)、C组(2.50~3.49 m IU/L,n=22)、D组(≥4.5 m IU/L,n=25)。比较T2DM组与对照组TSH水平的差异,并根据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分析Gensini评分与血清TS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血清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血清TSH水平的升高,T2DM患者的年龄、TC、TG、LDL-C明显增加,而HDL-C、T3明显降低(P0.05)。C组病变支数显著多于A组,重度病变的比例明显升高,而D组病变支数、病变程度与A组、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77,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TSH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血清TSH水平有助于评估老年T2DM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秋茄枝乙醇提取物(EEK)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和胰腺组织病理结构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联合STZ建立T2DM大鼠模型。大鼠分为为正常对照组、T2DM模型组、二甲双胍组、EEK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药4周后处死,取肝脏和胰腺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随着EEK剂量的增加,大鼠肝脏和胰岛组织的病理损伤逐步减轻。结论:EEK有助于修复STZ诱导的T2DM大鼠受损的肝脏和胰岛组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姜黄素调控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缓解大鼠过度训练所致脾脏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机制。方法:7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n=12)、过度训练组(OM组,n=11)、姜黄素+过度训练组(COM组,n=14)。C组不进行任何运动干预,OM组、COM组大鼠进行8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训练期间,COM组以200 mg/(kg·d)、5 ml/kg姜黄素进行灌胃,其他组灌胃等体积0.5 %羧甲基纤维素纳助溶剂。末次训练后24 h,称重计算脾脏指数,光镜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取血液、脾脏组织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C组大鼠脾脏组织结构正常;OM组较C组脾脏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并出现明显病理学改变;COM组较OM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且组织形态学改变有所改善。与C组比较,OM组血清皮质酮(Cor)浓度和脾脏细胞凋亡水平、丙二醛(MDA)浓度均升高,促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增强(P<0.05或P<0.01);体重、血清睾酮(T)水平及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脾脏血红素氧合酶1(HO-1)、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因子-2(Bcl-2)表达减弱(P<0.05或P<0.01);脾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与OM组比较,COM组体重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T浓度升高,脾脏SOD活性升高,Bcl-2、Nrf2和HO-1表达增强(P<0.05或P<0.01);血清Cor浓度及脾脏MDA浓度、细胞凋亡水平、Bax表达均降低或减弱(P<0.05或P<0.01);组间T/Cor比值变化趋势与T变化相一致,Bcl-2/Bax比值变化趋势与Bcl-2变化相一致。结论:8周递增负荷过度游泳训练引发脾脏细胞凋亡加剧,脾脏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及功能异常。姜黄素通过上调Nrf2、HO-1蛋白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过度训练引发的氧化应激,增强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弱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改善大鼠脾脏细胞过度凋亡,保护脾脏组织结构和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BED锌指蛋白3(ZBED3)表达水平及其与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就医的11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97例糖耐量异常(IGT)患者及糖耐量正常(NGT的109名健康体检或志愿者,测定其血清中ZBED3的水平,并分析其与相关的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女性群体血清ZBED3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群体(121.3±33.5 pg/m Lvs 113.9±32.9 pg/m L,P=0.02);超重组血清ZBED3水平显著高于非超重组(132.5±31.4 pg/m L vs 111.4±30.2pg/m L,P=0.00);T2DM组血清ZBED3水平显著高于IGT组和NGT组(143.5±31.2 pg/m L vs 123.7±26.4 pg/m L,97.1±20.3pg/m L,P=0.00)。血清ZBED3水平与体重指数、腰围/臀围比值、体脂百分比、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及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明显负相关(P0.01);且腰围/臀围比值、体脂百分比、舒张压、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及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是影响血清ZBED3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T2DM、IGT患者及超重群体血清ZBED3水平明显上升,且与肥胖和T2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复方麦芽丸(Compound Malt Pill,CMP)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大鼠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表达的影响。通过运用9日龄SD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建立PCOS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达英-35组和CMP低、中、高剂量组(n=9),另设正常组(n=10)。各治疗组以相应药物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灌以等量的蒸馏水。运用免疫组化、PCR测定卵巢组织LH、FSH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中LH的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CMP各剂量组LH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达英-35组LH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mRNA表达较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中FSH的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各治疗组FSH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研究结果表明,PCOS模型大鼠LH表达明显升高,FSH表达明显降低;复方麦芽丸对PCOS有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LH、FSH表达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PPARα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防治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运动组。后两组喂食普通饲料的同时在实验前三周给予脂肪乳剂灌胃,以诱发脂肪肝。七周有氧运动后测大鼠体重、肝湿重、测血浆TC、TG、ALT、SOD及MDA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肝细胞PPAR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TC、TG显著升高(P0.05,P0.01),高脂运动组均无显著性差异。高脂组TC、TG显著高于高脂运动组(P0.01,P0.01)。2)高脂组PPARα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高脂运动组(P0.01);高脂运动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高脂组肝小叶结构模糊,肝窦界限不清,汇管区结构模糊,肝细胞肿胀,有空泡样改变,肝脂肪变性。高脂运动组肝脏仍有脂肪积聚,但肝细胞空泡消失,呈好转趋势。4)高脂运动组MDA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高脂运动组SOD显著高于高脂组(P0.01)。结论:运动可以通过上调PPARαmRNA来促进脂肪酸氧化、降低血脂,从而有效预防肝细胞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5.
探讨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A)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凋亡的影响.体外培养HKC,给予不同浓度OA处理24 h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定量检测术(FCM)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P法)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印迹)方法,观察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以及JNK的表达水平和磷酸化水平(p-JNK).FCM检测结果表明,经OA处理24 h,HKC的凋亡率明显升高.SP法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OA处理组HKC caspase-3的表达以及JNK的磷酸化水平(p-JNK)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但各组间细胞JNK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OA处理可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JNK激活以及caspase-3可能参与OA诱导HKC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分别给予维生素E、亚硒酸钠或两者合用干预5周,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检测肝组织UCP2 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从而探讨维生素E和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解偶联蛋白2(UCP2)及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维生素E和硒两者合用组大鼠血清中TG、TC含量明显降低,SOD活力升高显著,肝组织中UCP2 mRNA与蛋白表达下调明显。上述结果表明维生素E和硒合用降低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下调UCP2表达水平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PET/CT检查观察脂肪肝患者肝脏及其他组织对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入变化,探讨脂肪肝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36例做PET/CT的健康和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分为对照组(n=18例);脂肪肝组(n=9例):糖尿病脂肪肝组(n=9例).常规测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PET/CT测肝脏CT值和肝脏、肾皮质,骨骼肌组织18F-FDG的最大标准摄入值(SUVmax)及平均标准摄入值(SUVmean).结果:1.糖尿病脂肪肝组的TG显著高于单纯脂肪肝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03,0.0000.单纯脂肪肝组的TG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8.2.糖尿病脂肪肝组的肝脏18F-FDG的SUVmean和SUVmax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SUVmean和SUVmax,P=0.0054,0.0133.单纯脂肪肝组的肝脏SUVmean和SUVmax亦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脑皮质、肾皮质和骨骼肌组织的18FDG的SUVmean和SUVmax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FBG与TG显著正相关(r=0.59919,P=0.0004);FBG和TG与肝脏的CT值显著负相关(r=-0.55625,P=0.0004;r=-0.45739,P=0.0097).结论:脂肪肝与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升高显著相关.脂肪肝及2型糖尿病脂肪肝患者肝脏对葡萄糖摄取增高.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绞股蓝皂苷通过影响长链非编码RNA TUG1/miR-26a干扰线粒体凋亡改善Apo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防治AS机制,本实验将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20只健康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绞股蓝皂苷组(高脂饲料喂养12周),灌胃给药4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实时荧光定量Q-PCR检测长链非编码TUG1、miRNA-26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Q-PCR及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Bcl2、Bax、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ApoE~(-/-)小鼠血脂水平发生紊乱,肝细胞体积变大,脂肪空泡明显,小鼠肝脏Lnc-TUG1表达显著升高,miRNA-26a显著下降(P0.01);Bax、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 mRNA及蛋白显著下降(P0.01或P0.05);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cleaved caspase-9 mRNA仅有上升趋势;绞股蓝皂苷干预后血脂紊乱得以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轻,脂肪空泡明显减少,小鼠肝脏Lnc TUG1表达有所下降,miRNA-26a表达有所上调(P0.05),小鼠肝脏Bax、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Bcl2 mRNA及蛋白显著上调(P0.01或P0.05),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cleaved PARP mRNA仅有下调趋势;研究结果提示绞股蓝皂苷可能通过影响长链非编码RNA TUG1/miR-26a干扰线粒体凋亡改善Apo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hepatitis,EAH)小鼠模型,探讨γδ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EAH小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EAH小鼠模型,并予不同的干预措施,用ELISA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的IL-17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脏淋巴细胞亚群中IL-17的表达,根据肝脏病理组织学及血清中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观察中和抗体对EAH小鼠肝脏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肝脏IL-17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与炎症程度正相关(r=0.82,P0.01),模型组肝脏淋巴亚群比例无明显变化,而γδT细胞中IL-17+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和IL-17组小鼠的肝脏炎症明显轻于rat Ig G对照组(P0.01),接近空白对照组(P0.05);γδT细胞清除组小鼠的肝脏炎症明显轻于hamster Ig G对照组(P0.05),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EAH小鼠中升高的IL-17主要来源于γδT细胞,中和IL-17或γδT细胞均可抑制或减轻炎症,提示肝脏γδT细胞通过IL-17参与EAH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SAM)防治大鼠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SAM干预组。模型组大鼠采用逐渐增加浓度(30%-60%)和剂量(5-9g·kg-1·d-1)的方法酒精灌胃16周,干预组增加SAM(100mg/kg)灌胃,其它同模型组。16周末随机处死动物,检测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的浓度和肝组织胱硫醚β合成酶(CBS)的活性;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GRP-78、calpain 2及其caspase-12的表达;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大鼠16周末出现肝细胞弥漫小泡性脂肪变性,窦周纤维化,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并有纤维间隔形成。SAM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SAM组血清tHcy的浓度(7.00±0.79)较模型组(9.85±0.12)明显降低,而CBS的活性(511.60±57.44)较模型组(390.45±31.17)升高,F值分别为147.28和41.14,P值均<0.01;免疫组化和RT-PCR结果显示SAM组GRP-78、Calpain 2、caspase-12的表达较模型组减弱;SAM组的肝细胞凋亡指数(31.24±2.65)较模型组(65.71±9.78)降低,F值为301.79,P<0.01。结论在大鼠酒精性肝病中,腺苷蛋氨酸通过提高胱硫醚β合成酶活性,改善内质网应激,减少肝细胞凋亡,减轻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