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洲有3种非专利生物技术药品[人生长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日本有2种(人生长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已经上市销售。但是,美国虽然已经确立了关于非专利生物技术药品批准制度的方针,但必要的法律制度和指南等尚不完备。围绕生物技术药品的这种环境差异源于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在判断专利生物技术药品和非专利生物技术药品之间的等同性上踌躇不决。  相似文献   

2.
母乳中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该文介绍母乳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以及来源,并着重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幼仔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后处理是否通过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活化来减轻再灌注损伤肺细胞的凋亡。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n=8):对照组(C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EPO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溶剂对照组(P组)、促红细胞生成素+SP600125组(SP组)。各组分别于再灌注2 h留取左肺组织,电镜检测超微结构损伤;免疫组化法测定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I/R组肺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明显,Bcl-2蛋白表达、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EPO组、P组、SP组与I/R组相比,组织损伤有所减轻,Bcl-2蛋白表达、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SP组与EPO组相比,组织损伤明显减轻,Bcl-2蛋白表达、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I/R通过激活JNK导致大鼠肺泡结构严重破坏,肺内细胞大量凋亡;EPO可通过抑制JNK的激活而减轻I/R损伤。  相似文献   

4.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控制红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受体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均有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外周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以求为外周神经损伤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从蛋鸡输卵管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约1.3kb的卵清蛋白5'端调控区(OV),并从质粒扩增出人促红细胞生成素(hEPO)基因组DNA。将hEPO亚克隆入pEGFP-C1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命名为pEGFP-hEPO,然后将OV片段亚克隆入经Ase I和Vsp I双酶切的切口处,替换掉CMV启动子,经测序和酶切鉴定正确,成功构建了鸡卵清蛋白5'端调控区调控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共表达载体pOV-GFP-hEPO。并利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鸡输卵管上皮细胞,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共表达载体pOV-GFP-hEPO能够在鸡输卵管上皮细胞定位表达。为制备生产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促进红系造血前体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主要作用为促进红细胞增殖,应用于临床各种贫血治疗。随着研究进展,学者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为一种多功能营养因子及神经保护因子,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神经营养及神经保护作用。脑缺血性卒中实验研究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本文主要概述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缺血性卒中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所经由的分子机制。相信随着实验研究进展,其在脑缺血性卒中临床治疗方面将拥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用多孔微载体Cytopore高密度培养CHO工程细胞生产rHEP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2Lceligen灌注培养系统中采用Cytopore多孔微载体培养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细胞C2。细胞密度达到1×107/mL,rHEPO最高可达9.7mg/L。该载体具有表面积高,使用浓度低,便于扩大培养的特点,便于进行大规模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短暂性前脑缺血鼠海马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的表达变化,揭示脑缺血时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内源性脑保护的机制。方法 阻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3.5min造成前脑缺血模型,再灌注1h,6h,12h,1d,3d,7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观察海马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6h,可检测到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再灌注12h,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达到较高水平,以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调。结论 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可能是机体发生内源性脑保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神经内分泌讲座(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述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当时哈里斯(Harris)将动物下丘脑提取物注入家兔或鼠的腺垂体时,可以引起促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并发生排卵。体外垂体培养时加入这种提取物可使培养液中的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习服对大鼠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1只,按体重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次高温暴露组(高温组)和热习服组,每组7只,各组在各自的实验条件下进行10天,对照组大鼠第11天留取肾脏组织标本;高温组和热习服组第11天进行相同条件的标准热负荷实验后留取肾脏组织标本.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肾脏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肾脏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高温组与热习服大鼠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大鼠(p<0.05).热习服与高温组大鼠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无明显差别.经RT-PCR检测,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肾组织Epo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而热习服组较高温组明显降低(P<0.05),但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水平.Western blot实验中对照大鼠、高温组与热习服大鼠肾脏组织均有明显的Epo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Epo表达显著增强(P<0.01),而热习服组较高温组明显降低(P<0.05),但高于对照组的水平.结论:热习服后大鼠肾脏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明显升高,大鼠肾脏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mRNA与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强.提示热习服能显著提高肾脏Epo的表达水平,热习服后红细胞代谢变化可能与Epo水平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促红素能促进人前体红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使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增加。临床上主要用于贫血、组织断离以及癌症患者透析后的恢复。促红细胞生成素自1971年在羊的尿液中被提取出后,近30年以来人们不断对其进行研究。促红素蛋白纯化工艺从Myake的七步法完善到现在的三步纯化法。本文综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纯化的发展历史以及促红素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调节和维持红细胞生理循环的重要激素,对慢性肾性贫血有特效,并有可能在癌症、血液系统恶变、AIDS病等疾病所致的贫血治疗中开拓广泛的临床应用领域。目前国内使用的EPO制剂基本上全部从美国Amgen公司进口,为此每年要支付巨额外汇。我国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起步较晚,第二军医大学分子遗传学教研室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从1991年开始进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高表达CHO细胞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白血病)伴贫血的疗效及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6月确诊并治疗的慢粒白血病伴贫血患者82例,依据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研究组联合应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下的营养状况量化评分水平差异;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相关实验室指标: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红蛋白(HGB)水平变化差异。结果:研究组缓解比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疗效更高。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下的营养状况量化评分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相关实验室指标:RBC、Hct及HGB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给予慢粒白血病患者联合使用G-CSF及rHuEPO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RBC、Hct、HGB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纯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堆积床生物反应器,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分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工程细胞株ZK9703.所收集的上清,采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反相层析-分子筛层析三步纯化工艺路线,分别用Q-Sepharose XL-C4-S-200(方法Ⅰ)和DEAE Sepharose FF-Source-S-200(方法Ⅱ)纯化3批产品,所得EPO纯度达98%以上,体外比活性大于1.3^10^5IU/mg。方法Ⅰ、方法Ⅱ纯化过程的EPO体外活性回收率分别为23.56%和28.57%。本纯化方法Ⅱ工艺纯化日程短,分离效果好,EPO体内、体外活性回收率较高,更适合于大规模生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相似文献   

15.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控制红细胞生长发育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在人体内具发育阶段异性、分泌的诱导性等特点,是研究真核基因表达的理想模型。本文从细胞水平的调控、基因结构以及基因3′和5′侧翼序列的调控元件对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Ye H  Hao TL  Jin XR 《生理学报》2000,52(5):355-359
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H^3-胸腺嘧啶核苷(H^3-TdR)掺入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红细胞生成素(EPO)3’端增强子片段对培养的猪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低氧性增殖的影响。结果为:(1)低氧24h后PASMCs明显增殖,转入野生型EPO3’端增强子片段可被抑制,而转入突变型片段无此作用;(2)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低氧24h,其条件培养液有明显的促P  相似文献   

17.
基因工程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工程的负面效应刘德明,赵平,赵志芳(山西浑源师范,034700)自1977年美国科学家首次用基因工程生产人生长激素以来,基因工程研究不断结出令人欣喜的丰硕成果。人生长激素、胰岛素、干扰素、乙肝疫苗抗疟疫苗,白细胞介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几十种基因工...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多系(multi)-集落刺激因子(CSF)中性粒系-巨噬系(GM)-CSF,G-CSF,M-CSF,红细胞生成素,白介素-1、2、5、6等9种造血生长因子结构-功能相关性研究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愈来愈高,迟发性缺血性损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迟发性缺血性损伤的治疗策略传统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和高血容量、高血压、血液稀释治疗,近年来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美研究人员用基因疗法治疗老鼠贫血获进展关键词:基因治疗,贫血症最近·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上l锦go。n-‘的研究小组用基因疗法治疗鼠类贫血症导、;得进展。该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通过腺病毒将人促红细胞生成素(hEPO)基因导人刚出生幼鼠和免疫缺失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