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医学院校而言,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而教学基本功比赛是交流教学经验,展示教学风采,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比赛不仅能提升教学水平,激发教学热情,更能提升教师的全面素质,同时也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以取得共同进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参加教学比赛及观摩体会,介绍了全国医学院校教学基本功比赛的背景及意义,同时从课堂设计、教学技巧、教学手段等3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师临床课授课能力及教学效果,旨在更好的发挥教学比赛对日常教学的辐射作用,为提高广大青年教师临床课教学水平提供参考及帮助。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结合学院发展规划及教学目标,系统地构建了微生物学教学体系,包括教学方法建设,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为基础,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结合双语教学和实验教学,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教学资源建设,即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基础资源建设,包括教材、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以及提升教学整体实力的教学团队建设,包括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考核体系建设,旨在构建综合、合理、有效及准确的考核体系,包括实践考核、理论及实验考核、科研成绩考核三个组成部分。通过建设教学体系,提升了微生物学教学质量及水平,为学院教育教学事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循环系统疾病为常见病及多发病,是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内容,其涉及的内容多、重点及难点集中,特别是循环系统影像学更是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一直反映的教学难点。随着医学整合模式教学的推广及普及,对新形势下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医学生循环系统内容进行课程探索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本文初步探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含影像模块的循环系统整合模式课程教学设想,试图为临床医学教学探索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飞快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的基础上,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微生物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包括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与考核等4个方面的内容,最后讨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效果及反思。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采用碎片化教学资源,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学型大学微生物学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笔者深入美国班尼迪克大学课堂学习为基础,结合与微生物学专业教师的交流及合作,并针对学科定位、生源及课程特点,从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以启发及兴趣教学法为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课外科研活动相互协调。该研究为我国微生物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以笔者渗透作用这堂课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标题及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对中职生物探究性学习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老师提供探究性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7.
教学方法是实现知识传递、能力培养及价值观树立等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保证。糖代谢包括代谢反应过程、代谢生理意义及代谢过程调节,其中代谢反应过程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式,教学内容多且难点突出。以"糖代谢"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教学效果。分析比较教学法对于知识传递教学目标的重要性,问题教学法在提升能力培养教学目标中的可行性及案例教学法是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旨在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实验课是现代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考虑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时,我们往往忽略了实验课教学准备工作及实验技术人员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中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复旦大学2000年前、2000-2010年及现阶段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情况,分析并讨论实验课教学准备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及所需实验条件,提出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及实验课教学准备在保证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直接以患者为对象的传统临床实习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考验。计算机技术费飞速发展,为模拟医学教学带来了划时代的进步,使医学教育进入现代医学模拟教学时代。随着现代科技及医疗环境及教学理念的进步,模拟医学教育近年来发展较快。现代模拟教学方式被认为是一种提高患者安全的有效临床教学方法,其教学活动可重复、无风险、可控制且灵活多样。我国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并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由于整个医学教学氛围、教学习惯、教育体系、考核体系、评估体系的差异,导致和美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如何结合我国的教学现状并配合医学界教学改革进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模拟训练方案对提高我国医学教学质量及最大可能的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教学及其科研开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生培养一般分教学和科研两部分,而研究生教学又是其中重要的基础环节,是顺利开展科研的前提.以研究生教学为例,系统分析了硕士研究生学习特点、方法、独立及创新性、论文的开题及科研的开展等.  相似文献   

11.
范一文  吴晓英  韩双艳  余永强  靳珅 《生物磁学》2011,(16):3176-3178,3113
生物药物分析实验是生物药物分析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掌握和巩固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为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对生物药物分析原有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我学院生物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建立了“验证性.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科研一实验教学相结合”、“开放式实验教学”等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近几年的本科实验教学活动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受到学生好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提高本科生在实验中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设计了从胰腺癌细胞中克隆弹性蛋白酶(Elastase 3A,ELA3A)基因的综合性开放实验,该实验由学生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最终完成。从效果来看,不仅使学生对分子克隆技术有了总体的了解和把握,而且激发了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在动物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动物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包括增加课堂科研专题讨论,建设开放式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带着研究小课题进行教学实习等。结果表明:这种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科研相长,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口腔微生物学的概念更新,对传统实验教学体制进行改革,增强实验内容的设计性和创新性,优化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同时交替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动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包括编好实验讲义,改变实验类型,改进实验教学环节,采取开放实验室,利用野外实习和改革实验考核方法等措施,来促进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主干课程,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高级农业人才, 根据西藏学生的具体特点, 从教材选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教学实习、考核方式和师资队伍6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为学生下基层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全面阐述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中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教学实习等各层次教学方法, 并且重点讨论了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介绍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各种经验, 对设计性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阐述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中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教学实习等各层次教学方法,并且重点讨论了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介绍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各种经验,对设计性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实验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阐述了作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生化分离技术实验中的原料选取、处理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所作的改进尝试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韦桂峰  胡韧 《生态科学》2009,28(4):382-384
植物学实验是生态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生态学专业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要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师的科研特长,对实验课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教学改革研究以2007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从优化整合实验课内容、引导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强化实践过程三个方面,对生态学系的植物学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