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道鞘蛾属宽棘鞘蛾组(Coleophorasalicorniaegroup)分布于中国的29个种,其中包括12个新种和15个中国新纪录种:小瓣连棘鞘蛾ColeophoraarmeniaebaldizzoneetPatzak新纪录于新疆(乌鲁木齐、精河、察布查尔、塔城、北屯),国外分布于乌克兰、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直连棘鞘蛾C.artaFalkovitsh新纪录于青海(循化),国外分布蒙古;驼绒基连棘鞘蛾C.ceratoidis(Falkovitsh)新纪录于新疆(塔城),同外分布于蒙古和俄罗斯;小蓬连棘鞘蛾C.diogenesFalkovitsh新纪录于新疆(乌鲁木齐),国外分布乌兹别克斯坦;骨茎连棘鞘蛾(新种)C.ossaedeagasp.nov.分布青海(湟源);垂瓣连棘鞘蛾(新种)C.pendulivalvulasp.nov.分布新疆(乌鲁木齐);毛角连棘鞘蛾C.pilicornisRebel新纪录于陕两(杨陵)、内蒙古(赤峰、锡林浩特)、黑龙江(黑河),国外分布匈牙利、罗马利亚、南斯拉夫、俄罗斯(乌苏里)和蒙古;韦氏连棘鞘蛾C.weymarniToll分布于内蒙古(扎兰屯、锡林浩特、东乌珠穆沁)、黑龙江(黑河、五大连池);宽瓣束棘鞘蛾(新种)C.lativalvasp.nov.分布新疆(乌鲁木齐)、内蒙古(锡林浩特、东乌珠穆沁)、黑龙江(五大连池);新散棘鞘蛾(新种)C.novisqualorell  相似文献   

2.
中国鞘蛾研究(鳞翅目):爪鞘蛾组研究及二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鞘蛾科爪靶蛾组分布于中国的7个种,其中包括2个新种2个中国新记录种:藜爪鞘蛾分布于新疆,青海,山西和西南,国外分布于日本,小亚细亚,伊朗,阿富汗和欧洲;端齿斥鞘蛾Coleophora summivola Meyrick分布于西藏,云南和四川;异齿爪鞘蛾Caleophora bagorella Falkovitsh分布于青海,新疆和云南,国外分布于古,新爪鞘蛾(新种)Coleophora noe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提高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的防治效果,将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友好型化学杀虫剂混用是一条有效途径。【方法】测定了噻虫嗪与6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混用对韭菜迟眼蕈蚊的作用效果,以及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田间验证。【结果】田间推荐浓度噻虫嗪(100 mg·L~(-1))对6种供试线虫存活无显著影响。处理后3 d,低浓度噻虫嗪(15 mg·L~(-1))分别与6品系线虫混合后处理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其死亡率明显高于线虫和噻虫嗪单用处理。小卷蛾斯氏线虫SF-SN+噻虫嗪、印度异小杆线虫LN2+噻虫嗪和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噻虫嗪3种组合发挥杀虫作用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0~25℃、25~30℃和25~30℃,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最适土壤含水量范围为10%~18%,也显著高于其他湿度。大田条件下,施用后7 d,单用噻虫嗪、线虫+噻虫嗪组合处理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线虫,且以芫菁夜蛾斯氏线虫SF-SN+噻虫嗪的防治效果最高,达到93%以上。【结论】芫菁夜蛾斯氏线虫SF-SN品系与噻虫嗪组合联合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韭菜根际荧光假单胞菌株的分离和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国奇  蒋如漳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3):189-192
从韭菜(Alliumtuberosum)根内分离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dsfluorescentDEI。用筛选出的具有利福平抗性的自发突变株P.F.NKDE2通过拌种和拌培养土回接韭菜,结果表明:P.F.NKDE2能定殖于韭菜根表、根内和根固土中.播种前用P.F.NKDE2拌种,对韭菜生长有明显的促生效果;与对照相比,幼苗的单株根重、主根长、单株叶重及子叶长度四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黄其林 《昆虫学报》1963,(4):476-489
一、引言 角石蛾科Stenopsychidae计分做角石蛾属Stenopsyche、准角石蛾属Parastenopsyche、伪角石蛾属Pseudostenopsyche 和拟角石蛾属Stenopsychodes等4个属,其中除伪角石蛾属分布于南美洲的智利和拟角石蛾属分布于澳洲的西南部以外,其余如角石蛾属和准角石蛾属均分布于亚洲各地。目前在欧洲虽没有角石蛾科的分布记录,但在第三纪的渐新世亦曾有角石蛾属中的种类在那里生存。  相似文献   

6.
李后魂  郑乐怡 《昆虫学报》1999,42(4):411-417
报道了鞘蛾科 (Coleophoridae) 脉鞘蛾组 (Colephora follicularis group) 5个分布于中国的种, 其中有3个新种和2个中国新记录种:矛尖脉鞘蛾(新种)Coleophra jaculatoria sp. nov. 分布于陕西(周至);奇脉鞘蛾Coleophora frankii Schmidt新记录于新疆(巩留),国外分布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德国和意大利;隐脉鞘蛾 Coleophora pseudociconiella Toll 新记录于新疆(塔城),国外分布奥地利,意大利,捷克和土耳其;四叉脉鞘蛾(新种) Coleophora quadrifurca sp. nov.分布陕西(杨陵、澄城);榆中脉鞘蛾(新种)Coleophora yuzhongensis sp. Nov. 分布甘肃(榆中)。文中提供了分种检索表和新种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7.
<正> 冬青卫矛斑蛾 Pryeria sinica Moore,又名大叶黄杨长毛斑蛾,属鳞翅目、斑蛾科。已知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日本、朝鲜等地。在南京地区,该虫是冬青卫矛 Euonymus japonicus L.及其变种银边冬青卫矛 E.japonicus var.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靶蛾直鞘蛾组分布于中国的5个种和1个亚种,其中有2个新种,1个新亚种和2个中国新纪录种;秦岭直鞘蛾分布于陕西(佛坪岳坝,凤县,周至厚轸子),艾直鞘蛾分布四川(巴塘),陕西(澄城,宁陕),青海(民和),内蒙古(赤峰)和黑龙江(黑河,哈尔滨),国外分布于欧洲,直鞘蛾新纪录于陕西(杨陵),国外分布欧洲,无纹直鞘蛾(新种)分布青海(湟源)上鞘蛾新纪录于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外分布欧洲,黑河直鞘蛾(  相似文献   

9.
<正> 褐刺蛾(桑褐刺蛾)Setora postornata(Hampson)与扁刺蛾Thosea sinensis(Walker)同属于鳞翅目、刺蛾科(Limacodidae),是桑、茶、油茶、油桐、法国梧桐、枫杨等的重要害虫。 关于鳞翅目染色体的研究,国外开展得较早,国内只曾见到蚕蛾科和天蚕蛾科几种的染色体报道。作者于1987年6~9月间对褐刺蛾和扁刺蛾染色体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在浙江农大校园内的法国梧桐树上,选取五龄末幼虫于0.89%生理盐水中解剖,取下睾丸,经过处理制成玻片。镜检时,每种选清晰的分裂相100个,统计染色体数;然后选择分散适  相似文献   

10.
李后魂  郑乐怡 《昆虫学报》2000,43(2):188-192
该文记载了尖鞘蛾组(Coleophora absinthii group)7个分布于中国的种,其中有1个新种和4个中国新记录种:蒿尖鞘蛾Coleophora absinthii Heinemann et Wocke 新记录于新疆(巩留、北屯)和黑龙江(哈尔滨、黑河、嫩江、五大连池),国外分布欧洲;沟尖鞘蛾Coleophora amarchana Falkovitsh新记录于青海(湟源),国外分布蒙古;野艾尖鞘蛾Coleophora artemisicolella Bruand 新记录于黑龙江(嫩江),国外分布日本和欧洲;凤县尖鞘蛾(新种)Coleophora fengxianica sp.nov.分布陕西(凤县),该种与蒿尖鞘蛾很相似,但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背基突更窄、抱器小瓣和抱器腹更宽、抱器腹背突更长、角状器强烈弯曲以及阳茎端环棒的形状不同可以和后者相区别;平须尖鞘蛾Coleophora kudrosella Baldizzone et Oku 新记录于新疆(乌鲁木齐、北屯、精河),内蒙古(锡林浩特)和黑龙江(嫩江),国外分布日本;茼蒿尖鞘蛾Coleophora kurokoi Oku分布云南(丽江),国外分布日本;钝尖鞘蛾Coleophora yomogiella Oku 分布安徽(岳西),黑龙江(黑河),云南(丽江),国外分布韩国和日本。文中提供了国内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和新种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1.
云南等翅石蛾科五新种记述(毛翅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中国云南毛翅目等翅石蛾科 4属 5新种 ;杨氏梳等翅石蛾 Kisaura yangaeSun & Gui,sp.n.,双突短室等翅石蛾 Dolophilodes didactylus Sun & Yang,sp.n.,喙突闭室等翅石蛾 Doloclanes rhynchophysa Sun & Gui,sp.n.,齿肢闭室等翅石蛾 Doloclanes dentata Gui & Yang,sp. n.及四瓣合脉等翅石蛾 Gunungiella te-trapetala Sun & Gui,sp. n.,其中合脉等翅石蛾属 Gunungiella为中国新记录属。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在湖北江汉平原韭菜集中产区危害严重。在湖北荆州地区于2013-2014年对韭菜迟眼蕈蚊的田间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该害虫一年发生春(3月中旬至5月上旬)、秋(9月中旬至翌年1月)2个危害高峰,但秋季危害高峰的危害期长且发生严重;夏季适温多雨导致韭蛆危害;幼虫最喜栖息和危害韭菜第一球茎,但秋季对白色茎的危害性增加;成虫可以在田间扩散,扩散时飞行高度主要在50 cm以上。因此,韭蛆在江汉平原地区韭菜的危害主要集中在秋季和冬初。  相似文献   

13.
栉姬蜂属Banchus Fabricius 1798隶于栉姬蜂亚科Banchinae栉姬蜂族Banchini。主要特征是小盾片顶端具中刺或尖突;腹部第2和第3背板折缘宽约为该节长的0.7倍,有褶稍分开;下颚须5节,第4节端部稍扩大而扁平;唇基端缘中央具一缺刻;无胸腹侧脊;腹端部多少侧扁;产卵管很短。以寄生于裸露性的鳞翅目幼虫为主,包括斑蛾科、尺蛾科、天蛾科、舟蛾科、毒蛾科、波纹蛾科、夜蛾科、蛱蝶科,特别是在土中化蛹的夜蛾科幼虫;  相似文献   

14.
虫草蝠蛾羽化、交配和产卵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和室内的观察,虫草蝠蛾成虫主要集中在月均气温6.2—8.3℃、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时羽化;羽化后即进行交配,交配过程中雄蛾倒悬于雌蛾体下,交配时间10—150分钟,95%以上约25分钟;雌蛾产卵2—6次,产2—3次后可产出全部卵的80%以上;雌蛾每只产卵18—890余粒;雌蛾平均寿命118小时,雄蛾平均寿命75小时;成虫交配时间的早迟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差异,雌雄性比率接近1:1,成虫个体生存期2—8天,群体生存期28天左右。  相似文献   

15.
滇川蝠蛾四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醒财 《动物学研究》1995,16(3):207-212
本文报道中支蝠蛾、叶日蝠蛾、美丽蝠蛾和里塘蝠蛾4个新种,这些新种分别采于云南和四川。  相似文献   

16.
刘文爱  范航清 《昆虫知识》2011,48(6):1850-1855
通过对广西北海、山口、钦州、防城港4个红树林集中分布区蓑蛾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蓑蛾发生规律、行为习性、耐水淹等特性。结果表明:小蓑蛾Acanthopsyche subferalbata Hampson的发生范围最广,褐蓑蛾Mahasena colona Sonan的发生范围最小;桐花树遭受蓑蛾危害最严重,木榄和红海榄的蓑蛾危害较轻,野外未发现蓑蛾危害老鼠勒和海漆;蓑蛾发生程度钦州>防城港>北海>山口,种群呈现以钦州为中心向东西2个海岸带扩散的规律。选择性取食试验、水淹试验和耐饥饿试验表明,蓑蛾属于杂食性昆虫,可取食多种红树植物,易在不同红树植物之间传播;4种蓑蛾耐水淹能力依次为:蜡彩蓑蛾Chalia larminati Heylaerts>小蓑蛾>白囊蓑蛾Chalioides kondonis Mats>褐蓑蛾,耐水淹能力与分布范围基本呈正相关;耐饥饿能力依次为:蜡彩蓑蛾>小蓑蛾>白囊蓑蛾>褐蓑蛾;4种蓑蛾初孵幼虫的爬行速度依次为:白囊蓑蛾>褐蓑蛾>蜡彩蓑蛾>小蓑蛾。  相似文献   

17.
梁醒财 《动物学研究》1995,16(3):207-212
本文报道中支蝠蛾、叶日蝠蛾、美丽蝠蛾和里塘蝠蛾4个新种,这些新种分别采于云南和四川。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小石蛾科六新种记述:昆虫纲:毛翅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石蛾科为毛翅目中个体最小的一个类群,前翅平均长度仅3~6mm;除极地外,广布于全世界。黑光灯下极易被误认为小蛾类。作者在整理采自江苏、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北、云南、广西、海南岛等地的小石蛾标本中,又发现6新种,分别隶属于Hydroptila、Orthotrichia、Oxyethira属,现加以描述。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akii及其寄生蜂滞育后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寄主植物卜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寄牛蜂种类、寄生率以及温度对苹果桃蛀果蛾及其寄生蜂章氏小甲腹茧蜂Chelonus(Microchelonus)zhangi滞育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章氏小甲腹茧蜂寄生于苹果、枣、酸枣和山楂上的桃蛀果蛾;中国齿腿姬蜂Pristomerus chinensis Ashmead寄生于枣、酸枣和山楂上的桃蛀果蛾;杏寄主卜未发现寄生蜂.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寄生率差异显著,其中章氏小甲腹茧蜂在苹果桃蛀果蛾的寄生率最高,为16.45%,住山楂桃蛀果蛾的寄牛率最低,为1.58%;中国齿腿姬蜂在酸枣桃蛀果蛾的寄生率最高,为5.05%,在山楂桃蛀果蛾寄牛率最低,为1.09%.苹果桃蛀果蛾及章氏小甲腹茧蜂越冬幼虫开始发育至成虫羽化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27℃和10.96℃,有效积温分别为208.86DD和166.73DD.  相似文献   

20.
南洋大燕蛾     
<正>南洋大燕蛾[Lyssa menoetius(Hopff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燕蛾科(Uraniidae),是非常漂亮的一种大型蛾类,初次见到可能会误认为是凤蝶,因为它有着几乎跟凤蝶一样的尾突和形态。但南洋大燕蛾的触角丝状,并且在夜间活动。此照片2015年1月拍摄于马来西亚沙巴的第二高山特鲁斯马迪山(Mt.Trusmadi),位于婆罗洲北部,是昆虫物种极其丰富的地区。将发电机整晚开启,才拍到这张珍贵的照片。这种分布于婆罗洲的南洋大燕蛾,与国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