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浙江是中国野生葡萄属资源分布较广泛、种类较多的地区之一,但对野生葡萄属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不多。我们在野外调查和民间走访的基础上,结合查询文献资料,分析浙江境内野生葡萄资源的特点,并提出野生葡萄资源创新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金线莲生物学特性及生境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福建野生金线莲资源进行调查和多点人工栽培试验观察,摸清了其分布、种类,阐述了野生金线莲生长发育习性及其所需的环境条件,为人工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清大亮子河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浆果资源的种类、分布、用途及蕴藏量,我们于2005—2007年6—9月,通过线路调查、样地调查和访问调查的方法,对该地区野生浆果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浆果资源达20种,隶属19属14科。并对该地区野生浆果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潜力和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该地区野生浆果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最后提出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可为今后大亮子河野生浆果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陕西乾县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为契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野外实地走访调查,对陕西乾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栽培情况和药材的市场流通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此次调查完成36个样地共180个样方套,发现药用植物226种,涉及57科198属,其中国家重点调查品种49种,调查栽培品种8种,完成了6种药材的市场流通调查。此次普查基本摸清了乾县野生和种植中药资源的本底情况,该县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物种数较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更丰富多样,中药材种植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川黄柏野生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摸清川黄柏野生资源消长状况及成因,查明川黄柏野生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川黄柏野生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决策基础和依据。方法:文献研究,赴四川省和重庆市两个川黄柏省级主产区实地走访调查与现地调查。结果:由于管理不力,产地毁灭性砍伐,川黄柏野生资源现已濒临灭绝。结论:强化川黄柏野生资源保护宣传与监管,建立种质资源库,保存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类乌齐县野生藏药植物资源,为野生藏药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系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根据类乌齐县植被情况,结合藏医院藏药专家野外采集经验,采用样线调查法,记录出现的野生植物信息,并采集当地常用藏药植物标本.结果表明:类乌齐县共有野生植物56科170属332种,单种及寡种科属比例较高,总体分化趋势较弱;生活型...  相似文献   

7.
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摸清马尾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重点中药材品种以及药材栽培等情况。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要求,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以及栽培基地调查等方法对马尾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查阅相关资料确定野生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生活型等。马尾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共计506种,隶属于132科360属,含2~5种的寡种科占绝对优势地位;草本为主要生活型,药用部位集中在根类和全草类;有福建省重点药材50种、特色药材22种。由于长期受人为干扰,马尾区原生植被破坏严重,药用植物种类较为贫乏。因此,可考虑林下种植中药改善土壤环境,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葡萄资源我国是葡萄属(Vitis)植物最重要的原产地之一。世界有葡萄亚属近70种,起源于我国的就有27种、5个变种。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均有分布。其分布之广、产量之大、种类之多,在世界各国是少有的。迄今还发现了白色果实的稀有野生毛葡萄(V.quinquangularis Rehd.)。积极开发利用这些野生葡萄资源,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科学价值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属(Vitis L.)约有70余种,原产我国的有31种或变种。在我国,葡萄属植物从海南岛到大兴安岭,从西藏高原到东海之滨均有分布。其分布之广,产量之大,种类之多,特性之丰富,在全世界各国是少有的。自50年代起我国开始重视对葡萄野生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曾收集了一些种或类型。西北农业大学自1978年起对原产我国的葡萄属野生种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征集、保存和研究利用。现已从全国10多个省(区)收集保存有19个种和变种,共计100多个株系(单株)。初步建立起我国规模最大的中国葡萄野生种质资源圃。我国葡萄属植物有的种也被国外收集和研究,并认为我国的葡萄属植物中拥有丰富的抗病种质。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原产我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在生产和育种中利用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古就有采食葡萄野果的习惯。自从2000多年前葡萄的栽培种——欧亚种传入我国,国内原产野生葡萄逐渐失去重视,但其栽培利用在一些地方一直延续至今。刺葡萄是中国野生葡萄中果粒最大的一个种,因其耐湿热和抗病性强,在江西、福建、湖南、贵州等地区一直作为鲜食葡萄栽培利用至今。长期以来,毛葡萄在广西、湖北、陕西、西藏等地被用作生产独具地方特点的野葡萄酒。山葡萄在东北被用作酿酒原料的历史有90年以上。一些野生葡萄被用作抗性砧木育种的亲本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野生葡萄的栽培利用和遗传改良不断得到重视,实现了山葡萄的人工栽培,选育了大量优良单株,培育了一系列葡萄新品种,在我国葡萄产业发展中发挥了或正在发挥作用。本文对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在遗传改良和栽培利用中的成就进行了总结,旨在引起葡萄育种工作者对中国原产野生葡萄的重视,加强中国野生葡萄在葡萄遗传改良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万源市野生腊梅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四川省万源市野生腊梅资源调查研究,旨在进一步摸清家底,为地方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进行植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以及腊梅科研提供重要参考资料。调查结果表明,万源野生腊梅保存较为完好,分布面积极广,分布较为集中,生境极其恶劣,变异类型较为丰富,初步调查有33个,伴生植物主要以灌草类为主。根据万源野生腊梅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开发应用前景等,初步提出了保护利用方略。  相似文献   

12.
王馨慧  刘楠  任海  徐贝贝  简曙光 《广西植物》2017,37(1):1489-1497
对收集于广西桂林的17份野生毛葡萄种质和24份栽培葡萄种质,分别使用12条ISSR和12条SCoT引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分子标记均能产生较丰富的多态性片段,可有效应用于葡萄的遗传多样性检测,但在聚类分析结果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SCoT分子标记能更好地区分野生种质和栽培品种,说明SCoT分子标记在葡萄遗传多样性检测和系统进化研究上可能更有优势。从SCoT聚类结果上看,广西植物研究所收集的3个野生毛葡萄种质zws1、zws2和zws3相对其它野生种质而言,更偏向于与栽培种质聚为一类,说明这一类野生毛葡萄可能是这些栽培品种的原始亲本来源之一。不同的野生种质聚为多个类群,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性,但遗传距离相对较远,说明桂林野生毛葡萄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栽培品种没有明显的聚类特点,可能因为所选用的栽培品种的地域代表性并不是很强,也可能是因为栽培品种在不断的人工杂交选育过程中,遗传背景趋向一致,遗传多样性降低。该研究证明SCoT分子标记在葡萄遗传多样性研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该研究结果为桂林毛葡萄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葡萄的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41份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SCoT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收集于广西桂林的17份野生毛葡萄种质和24份栽培葡萄种质,分别使用12条ISSR和12条SCoT引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分子标记均能产生较丰富的多态性片段,可有效应用于葡萄的遗传多样性检测,但在聚类分析结果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SCoT分子标记能更好地区分野生种质和栽培品种,说明SCoT分子标记在葡萄遗传多样性检测和系统进化研究上可能更有优势。从SCoT聚类结果上看,广西植物研究所收集的3个野生毛葡萄种质zws1、zws2和zws3相对其它野生种质而言,更偏向于与栽培种质聚为一类,说明这一类野生毛葡萄可能是这些栽培品种的原始亲本来源之一。不同的野生种质聚为多个类群,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性,但遗传距离相对较远,说明桂林野生毛葡萄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栽培品种没有明显的聚类特点,可能因为所选用的栽培品种的地域代表性并不是很强,也可能是因为栽培品种在不断的人工杂交选育过程中,遗传背景趋向一致,遗传多样性降低。该研究证明SCoT分子标记在葡萄遗传多样性研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该研究结果为桂林毛葡萄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葡萄的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量的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基本摸清了河南省老界岭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根据植物的特性和城市园林绿化对植物的要求,初步筛选了本区1185种植物作为绿化观赏植物,并根据它们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将其进行了分类和评述。最后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的合理利用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葡萄是中国的重要经济植物,酿酒葡萄更是葡萄产业的重要部分。本研究通过34份酿酒葡萄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研究中国三种特有野生酿酒葡萄山葡萄(Vitis amurensis)、刺葡萄(Vitis davidii)和毛葡萄(Vitis heyneana)的群体间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历史变化,通过群体遗传学手段筛选选择信号,挖掘中国野生酿酒葡萄特有的重要种质基因。群体结构显示群体间聚成四个分支。与中国主要栽培酿酒葡萄相比,三个野生酿酒葡萄群体多样性较低,且均受东亚大陆末次冰期的影响,导致群体有效数量较低,相关野生种质资源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收集。通过对中国野生酿酒葡萄共同受选择区域进行定位,本研究共鉴定到272个中国野生酿酒葡萄受选择的基因,这些基因富集到葡萄有性生殖、花粉形成、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自噬体等功能或通路上,研究结果能为栽培酿酒葡萄今后的杂交育种、抗病和酿酒风味等方面提供重要的育种依据。这些基因可能与中国野生葡萄长期受本土环境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生长发育过程有关。本研究可为中国原产野生酿酒葡萄的保护及育种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摸清陕西省金台区中药资源现状,为该区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对金台区野生中药资源、栽培药用植物、药材市场及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28块样地,140个样方套,840个样方,采集药用植物标本2800份左右,共发现中药资源755种涉及127科424...  相似文献   

17.
为摸清云南省龙陵县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及蕴藏量,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云南省第二批试点县龙陵县的普查工作。按照普查工作要求,普查队对云南省龙陵县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栽培药用植物资源、传统医药知识及中药材市场进行调查。在龙陵县10个乡镇37块样地进行了野外普查、样线调查、标本采集、药材采集、实地采访及标本鉴定,调查采集药用植物腊叶标本653个,通过鉴定和查证有明确药用功效的植物有142科,437属,606种。调查到重点药材84种,其中包括野生药材基源植物48种,栽培药材基源植物36种(其中3个种既有野生,也有栽培);调查到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24种,根据调查,龙陵县野生分布较多、分布广泛的重点药材主要有石松、白茅根、金荞麦、葛根、常山、黄精、天南星等20余种;栽培药用植物主要有石斛、草果、重楼、龙胆、附子、续断、三七、白花蛇舌草、丹参、桔梗、半支莲、黄精、当归、玛卡、栀子等10余种,其中栽培面积较大的中药材主要有石斛、草果、重楼3种。本研究对当地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概况、消长情况及调查、收集到的药用植物资源种类进行了鉴定评价及分析,为龙陵县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重庆地区的野生百合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野生百合资源17种(含变种);分析了野生百合资源在重庆地区的分布特征和资源现状;初步评估了重庆地区野生百合资源受威胁情况及其综合价值,并提出保护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摸清青海省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木本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方法:采用线路调查、样方调查、访谈等方法开展调查.结果:研究区有62种野生木本药用植物,分属26科39属.其中,藤本占6.45%,灌木占80.65%,乔木占12.9%;以叶入药(30.77%)、寒性(32.31%)、苦味(44.62%)、清热药(18.46...  相似文献   

20.
粤东地区野生葡萄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记录了粤东地区野生葡萄资源的调查结果,同时分析了野生葡萄的利用价值,并提出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