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记述了中国伐蚤蝇属1新种,尖尾伐蚤蝇Phalacrotophor acaudarguta sp.nov.,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大学城市有害生物治理与生态安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喙蚤蝇属Trophithauma Schmitz一新种。该属为中国新记录。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曲脉喙蚤蝇Trophithauma sinuatum Liu et Chou,新种 雌:体长1.43~1.62毫米。额大部分黄褐色,前缘黄色;单眼三角区隆起;口上片黄色,向前下方延伸呈舌状;喙高度延长,两条舌内骨带极长。胸黄褐色;中胸侧片下半部及足黄色。翅透明,略呈灰黄色;前缘脉极长,前缘脉与翅长之比为0.78,前缘脉各段比为1.28~1.29:1:1;径分脉(第三纵脉)长而粗,粗于前缘脉,中部向前突出。翅长1.65~1.72毫米,宽0.80~0.82毫米。平衡棒褐色。腹部暗褐色。第2背板大,长度约为第1背板的4倍。第3背板后缘波浪形。第4背板小,高度特化,隐于第3背板之下。第5和第6背板短,两者之间有腺体开口。各背板两侧均无突起。 雄:体长1.1毫米。口上片和喙均不延长。前缘脉与翅长之比为0.64;前缘脉各段比为1.69:1.25:1。生殖器褐色,具细毛;右生殖背板端部分叉;左生殖背板阔;生殖腹板基部圆形,端部分裂成两瓣状。 正模,海南省尖峰岭(1,200米),1992-Ⅳ-4,刘广纯采。副模:1 5,同正模。 相似文献
3.
记述异蚤蝇属1新种:双鬃异蚤蝇Megaselia bisetalis 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双鬃异蚤蝇,新种Megaselia bisetalis sp.nov.(图1~3)雄性额红褐至黑褐;额宽稍大于侧高;密布细毛;纵沟明显.触角上鬃4根,不等.前额间鬃几与触角上鬃同高.后额间鬃略低于后额框鬃,4根鬃等距排列.颊鬃2根,侧颜鬃5根.触角第3节黄褐色,端部褐;球形;芒具微毛.下颚须浅黄,具较长鬃.胸黄褐色,侧板略浅;小盾片 鬃1对,短毛1对;中侧片光裸.腹部腹面黄色;背板大部分黄褐色,尾器黑褐,生殖背板两侧各具长鬃1根.肛管黄色,端毛粗大.翅长1.04~1.10mm,前缘脉指数0.41 mm,各段比3.75∶1.75∶1.00.平衡棒黄褐.足黄色,前足胫节具前背刺1列;基跗节细长.中足胫节栅毛列达端部1/4,后背纤毛6根.后足胫节栅毛列完整,后背纤毛10根,缺前背纤毛.体长1.2mm.雌性体长1.2~1.6 mm.翅长1.3~1.4mm.前缘脉指数0.43,平衡棒褐色.腹背板褐色,腹面黄色.正模♂,广东顶湖,1992-04-24,刘广纯、王敏采;副模3♂♂,5♀♀,采集记录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据其尾器特点而拟.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中国栓蚤蝇属Dohrniphora Dahl 1新种,即微刺栓蚤蝇D.microspinosa Liu et Shen,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采于陕西秦岭的1蚤蝇新记录属Borophaga Enderlein及1新种B.tibialis sp.nov.。模式标本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中国乌蚤蝇属2新种,葫片乌蚤蝇Woodiphora lageniformis Liu et Zhu,sp.nov.和明带乌蚤蝇Woodiphora fasciaria Liu et Zhu,sp.nov.葫片乌蚤蝇第6背板内部小骨片呈葫芦形,第7背板向后明显变狭区别于其它种.明带乌蚤蝇以第4背板中部具1无色横条,第5背板长等于宽,几乎呈正方形区别于其它种.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7.
8.
记述了我国蚤蝇科蚤蝇属Phora 1新种,又突蚤蝇Phora furcularis Liu et Wang,sp.nov.和1新纪录种,缺齿蚤蝇P.edentata Schmitz.P.furcularis与P.zherikhini Mostovski相似,但前者额向后渐狭,生殖背板侧叶无钩状突,且左侧尾叶后背部生有Y形脊.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9.
叉蚤蝇属Dicranopteron Schmitz种类均为白蚁的拟寄生物,目前世界记载6种。报道了该属首见于我国,并记述1新种扇毛叉蚤蝇D.flabellatum sp.nov.。扇毛叉蚤蝇与D.brevifurca Disney翅脉相似,但前者后足胫节背毛具扇状末端,极易区别。扇状毛也见于D.palmasetorum Disney,但两者的翅脉截然不同。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大学城市有害生物治理与生态安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中国蚤蝇属记述:双翅目:蚤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蚤蝇属记述(双翅目:蚤蝇科)刘广纯,周尧(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陕西省杨陵区712100)关键词双翅目,蚤蝇科,蚤蝇属,新种,分类学,中国蚤蝇属(PhoraLatreille,1796)是蚤蝇科中较大的类群;其身体绒黑(♂)或暗黑(♀),中足胫... 相似文献
11.
记述裂蚤蝇1新种,圆背裂蚤蝇M.rotundata sp.nov..新种与M.ventralis Schmitz相似,但前者第5背板几呈圆形,第6背板长于且窄于后者.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大学城市有害生物治理与生态安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中国伐蚤蝇属1新种,尖尾伐蚤蝇Phalacrotophora caudarguta sp.nov.,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大学城市有害生物治理与生态安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尖尾伐蚤蝇,新种Phalacrotophora caudarguta sp.nov.(图1~10) 雄性中胸侧板光裸,腹部第2~6背板两侧各具1黑色斑点.新种与P.pictofasciata Schmitz相似,但新种腹部第2、第3背板下陷呈“V”型,雄性尾器的生殖背板两侧具有尖形向下内倾的突起,在生殖腹板基部具1“U”小骨片.雌性 不详.正模1♂,广西岜盆自然保护区,2004-08-18,陈宏伟采.词源:新种种名出自拉丁词“caud-”和“argutus”,表示雄性尾器的生殖背板两侧具有尖形向下内倾的突起.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中国蚤蝇科锥蚤蝇属Conicera 1新种和1新纪录种,指突锥蚤蝇Conicera digitalis sp.nov.和方叶锥蚤蝇Conicera quadrata Michailovskaya.指突锥蚤蝇与肾叶锥蚤蝇相似,但两者在前缘脉指数及侧尾叶形状上有所区别.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14.
记述采自中国云南的果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1新种,陈氏果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cheni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所.陈氏果实蝇,新种Bactrocera(Bactrocera) cheni sp.nov.(图1~4)新种属于桔小实蝇复合体,新种与龙目实蝇Bactrocera (Bactrocera) lombokensis Drew et Hancock相近,与后者的区别为:中足腿节内端1/3具黑褐色斑,后足腿节内端1/4具黑褐色斑,中足胫节黄褐色,向基部颜色加深.正模♂,云南景洪,2010-12-20,Cue-lure引诱,张南南采.副模4 ♂ ♂,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源自分类专家S.H.Chen的姓氏.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肘角广口蝇属(双翅目,广口蝇科)二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详细记述了中国肘角广口蝇属2新种:离带肘角广口蝇Loxoneura disjuncta sp.nov.和云南肘角广口蝇L.yunnana sp.nov..提供了中国肘角广口蝇属分种检索表,并附新种形态特征图.模式标本除离带肘角广口蝇L.disjunctasp.nov.的2个副模(1♂,1♀)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其余的全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