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生物体中编码亚单位核糖核酸RNA(smallsubunitribosomal RNA,SSUrRNA)的DNA序列为引物,经PCR法扩增到CAR-bacillus的大约1.5kb的SSUrRNA序列,采用HindⅡ、HinfⅠ、EcoT14,HaeⅢ和xhoⅠ等5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电泳分析,同时比较了来源于小鼠的CBM株及来源于大鼠的CBR株,未发现两者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团头鲂线粒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BamHⅠ,BglⅠ,BglⅡ,EcoRⅠ,HpaⅠ,KpnⅠ,PstⅠ,SacⅠSalⅠ,XbaⅠ,和XhoⅠ11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Yih)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单酶切,其切点数依次为2,3,2,3,3,1、0,1,0,0和0;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测算出各酶切片断大小,得出团头鲂mtDNA分子长约16020±356碱基对(bp),分子量6.37×1018u(原子质量),构建了团头鲂mtDNA的限制酶图。  相似文献   

3.
蓖麻蚕的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的基因(rDNA)是多拷贝基因,其重复单位成线性方向排列。在每一重复单位中含有18S、28S和5.8S rRNA基因各一个。了解它们的排列状况是认识rDNA结构的基础。本文将无性繁殖的该rDNA用各种限制性内切酶水解后,制成Southern转移膜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18S、28S和5.8S rRNA杂交;又将18S和28S rRNA制成Northern转移膜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rDNA片段杂交,从而排出18S、28S和5.8S rRNA基因在rDNA上面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4.
鸭瘟病毒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鸭瘟病毒(DPV)是一种禽疱疹病毒,引起鸭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毒自1923年报道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其生物学特性等虽有某些研究,但有关分子病毒学研究则国内外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对DPV 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分析,为进一步开展DPV的分子病毒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并对DPV的分类地位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玉米黑粉菌mt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别将mtDNA的Bam HI各片段制成探针,与mtDNA分别用8种酶酶切后的Southern膜进行杂交,用片段重叠法得出各套片段的排列次序,再将克隆化的Bam HI片段进行第二酶切,按分子量拼排出各酶酶切位点在mtDNA上分布的图谱。此外,片段重叠分析时,还发现玉米黑粉菌mtDNA为环状结构;杂交分析时还发现mtDNA内没有明显的重复序列。DNA总长60.7kb。  相似文献   

6.
鲤鱼、鲫鱼肌细胞线粒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鲤鱼肌细胞线粒体DNA经限制性内切酶Bam HI和Eco RI酶切后,皆被切成3个片段;鲫鱼肌细胞线粒体DNA经上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皆被切成2个片段。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这些片段进行测定,并分别画出它们的酶切图谱。鲤鱼肌细胞线粒体DNA的分子量约为10.50×10~6道尔顿,有16.99千碱基对;鲫鱼肌细胞线粒体DNA的分子量约为9.40×10~6道尔顿,有15.21千碱基对。  相似文献   

7.
限制性内切酶图谱(restriction map),又称物理图谱(physical map),是将各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切点在DNA上定位,绘制成的图谱(以下简称酶谱)。1968年Meselsen等人首先发现了限制性内切酶,至今已从四百多种菌株中分离了限制酶。1973年,Danna等绘制了SV40的简单图谱。此后各种DNA的酶谱不断被绘制。酶谱的出现,对DNA分子的克隆,基因定位,核酸序列的测定以及进化比较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DNA酶谱的分析方法很多,本文只简单叙述几种。一、双酶解分析方法此法是将酶两两组合进行彻底酶解,并与  相似文献   

8.
泥鳅线粒体DNA限制性酶切图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鱼类线粒体DNA(mt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有利于进行鱼类种间和种内遗传变异及进化的研究(张亚平等,1992)。目前国内外对鱼类的mtDNA研究已有一些报道(陈关君等,1984;戴建华等,1994;Avise等,1987;Brown,198...  相似文献   

9.
介绍几种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限制性内切酶图谱(restriction map),又称物理图谱(physical map),是将各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切点在DNA上定位,绘制成的图谱(以下简称酶谱)。1968年Meselsen等人首先发现了限制性内切酶,至今已从四百多种菌株中分离了限制酶。1973年,Danna等绘制了SV40的简单图谱。此后各种DNA的酶谱不  相似文献   

10.
大鳞副泥鳅mtDNA经11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I,BglI,BglⅡ,EcoRI,HpaI,KpnI,PstI,SacI,SalI,XbaI和XhoI)单酶完全酶解获得23个酶切位点,这些酶酶切位点数依次分别是:2、7、0、3、3、0、3、1、1、2和1。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大鳞副泥鳅mtDNA平均分子量为10.33±0.22×106u(原子质量);其分子长约16720±350碱基对(bp)。采用双酶完全酶解法构建了大鳞副泥鳅mt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  相似文献   

11.
电子计算机已广泛用于核酸的研究中,1982年Nucleic Acid Research 10卷1期出了一个专集,专门报道这方面的应用。干扰素基因一般为1Kb,但分为α,β,γ三个主要类型,其基因结构顺序均已了解(图1-3),但各类干扰素又有很多亚型,仅α型就有  相似文献   

12.
武昌鱼肝线粒体(mt)DNA经六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I,BgⅢ,BgⅡ,EcoRI,HindⅡHpall单酶完全酶解分別得到2,2,3,3,3和7个片段。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得各个酶解片段的长度和分子量,经计算该mtDNA长约16.6kb,分子量10.2×10~6道尔顿(dalton)。用七对限制酶双酶全酶解,构建出五种限制性内切酶图谱。以酵母线粒体15SrRNA基因为探针对武昌鱼肝mtDNA中的12SrRNA基因进行初步定位。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那些在原核生物中看来普遍存在的特异位点核酸内切酶的看法,由于探索重组DNA技术学的工具而受到了严重地歪曲。仅分离到了具有识别3—7个特异碱基范围序列的酶。当然这些内切酶在复合组基因的分析、“逆转遗传学”(“reverse genetics”)的兴起以及在真核中基因表达区的最近突破,特别是在了解肿瘤病毒RNA的作用过程中和免疫球蛋白的表达中基因重排等方面的用途上在过去的五年深为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家们体会到了。已发现了在识别顺序中有交错、对称、不对称及简并巨大多样性。同时考虑到特异位点重组和(或)DNA降解方面的遗传学资料,说明我们现在所收集的内切酶只能代表一个程度极其复杂的特异性窄谱。这些酶本身也为生物物理学家们和生物化学家们提供了探索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微妙问题的丰富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那些在原核生物中看来普遍存在的特异位点核酸内切酶的看法,由于探索重组DNA技术学的工具而受到了严重地歪曲。仅分离到了具有识别3-7个特异碱基范围序列的酶。当然这些内切酶在复合组基因的分析、“逆转遗传学”(“reverse genetics”)的兴起以及在真核中基因表达区的最近突破,特别是在了解肿瘤病毒RNA的作用过程中和免疫球蛋白的表达中基因重排等方面的用途上在过去的五年深为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家们体会到了。已发现了在识别顺序中有交错、对称、不对称及简并巨大多样性。同时考虑到特异位点重组和(或)DNA降解方面的遗传学资料,说明我们现在所收集的内切酶只能代表一个程度极其复杂的特异性窄谱。这些酶本身也为生物物理学家们和生物化学家们提供了探索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微妙问题的丰富材料。  相似文献   

15.
低盐缓冲液中盐缓冲液高盐缓冲液smal缓冲液 10mM 10mM lmM 10mM 50mM 10mM lmM100mM 50mM 10mM lmM 20mM 10mM 10口IM lmMTris一el(pH7 .5)MgCI:盛TTTr七一el(pH7.5)NaCIMgC】:D口fTNaCITr此一el(pH7.5)MgCI:八TTKCITr认cl(pHS.o)MgCI,奋TT。限制性内切酶反应缓冲液配制 ~~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用ApeⅠ,AvaⅠ,BamHⅠ,BclⅠ,BglⅠ,ClaⅠ,EcoRⅠ,EcoRV,HpaⅠ,PstⅠ,PvuⅡ,ScaⅠ,XbaⅠ等13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树鼠(Chiromyscuschiropes)的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并用双酶解法构建了其中8种酶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根据限制性片段差异法和分子钟,计算并讨论树鼠和小家鼠(Musmusculus)、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的mtDNA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树鼠与褐家鼠的关系较接近,两者的分歧时间在距今1500─2000万年前,即处于中新世早中期。  相似文献   

17.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是遗传工程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酶。曾作过一些介绍,新酶不断地扩大,这里仅就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商品化生产的几种限制酶列表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胡子鲇mtDNA多态性及限制性酶切图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胡子鲇(ClariasfuscusLacepede)肝脏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进行了分析。XhoⅠ、EcoRⅠ、PstⅠ、BamHⅠ、XbaⅠ、HindⅢ在mtDNA分子上分别有2、3、1、1、3和5个切点。胡子鲇种内存在mtDNA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s,RFLP)。经BglⅠ、BglⅡ酶解,mtDNA都出现两种酶切类型,Ⅰ型各具2个片段,Ⅱ型各具1个片段。mtDNA分子量为10.242×106u,长度约为16.68kb。用双酶解法建立了胡子鲇mtDNA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并对RFLP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限制性内切酶是DNA体外重组极其重要的工具。Bam HI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工具酶。它识别碱基的序列为:5′G↓GATTC3′。对质粒_PBR322_PBR317等只有一个酶切位点,同时它恰好切在质粒_PBR322的抗四环素基因上,所以使受体菌失去抗四环素的能力,因此,用这种质粒作DNA体外重组的载体,则便于筛选重组子。目前,Bam HI除广泛用于DNA的体外重组外,还用于DNA的限制性酶切图,DNA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关限制性内切酶Not I的性质特征及功能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但商品化Not Ⅰ及某些限制性内切酶的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在于表达量低、提纯程序繁琐、得率低等问题的存在.为探索限制性内切酶Not Ⅰ提纯的新工艺,从豚鼠耳炎诺卡菌(Nocardia otitidiscaviarum)中克隆出限制性内切酶Not Ⅰ的基因并使之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首先将由成团肠杆菌(Enterobacter agglomerans)中克隆所得甲基化酶Eag I M(Eag I methylase gene)基因连接到pBR322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ER2566,将豚鼠耳炎诺卡菌中克隆所得的限制性内切酶Not IR(Not 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gene)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ACYC184-PT7上,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上述已转入甲基化重组质粒pBR322-Eag I M的ER2566中,构建成Not I蛋白表达菌ER2566[pBR322-Eag I M,pACYC184-PT7-Not I R].重组工程菌经IPTG诱导可表达限制性内切酶Not Ⅰ,并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使之以可溶形式高效表达.应用(A)KTA purifier 100蛋白纯化系统,对纯化工艺进行创新,通过DEAE Seph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phenyl HP疏水层析和Superdex 75 10/300GL分子筛层析对蛋白进行提纯.纯化后Not Ⅰ经酶活力及纯度鉴定,其比活力为1.37 × 10(6)U/mg,提纯35倍,得率为17.8%,产量达9.8×10(6)Units /g wet cell,提纯时间缩减为原来的1/10,在产量和效率上较以前报道均有很大提高.该纯化工艺的新方法,为实验室制备及工业化生产Ⅱ型限制性内切酶提供了进一步的借鉴.且该酶的成功获得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材料,为更多新发现内切酶的成功克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