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及e抗原均为乙型肝炎病毒核衣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发现病毒核心颗粒中存在着e抗原之后,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有些报道认为,e抗原是核心抗原的组成成份。有人通过实验发现核心抗原和e抗原的氨基酸序列极其  相似文献   

2.
不同DNA疫苗联合接种可有效增强免疫效果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孟昕  阮力  魏博  刘文军  朱既明 《病毒学报》2000,16(3):212-218
造反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A)、e抗原(HBeAg)及单纯疱疹病毒gD抗原(HSV-1-gD)基因为目的基因,进行DNA疫苗联合免疫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基因片段的表达研究,选择了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乙肝病毒核心抗原、e抗原和单纯疱疹病毒gD抗原的质粒DNA免疫Balb/c小鼠。结果显示:表达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单纯疱毒gD抗原的DHA疫苗单独免疫,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  相似文献   

3.
肝癌中HBV和HCV基因和抗原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HCV RNA及HBV X基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CV核心抗原,非结构区C33c抗原及HBxAg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定位及分布.结果表明(1)HCV RNA、HBV X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组织检出率分别为40%(55/136)和82%(112/136).HCV RNA定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内,阳性细胞呈散在、灶状及弥漫分布三种形式;HBV X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分布呈胞浆型、核型及核浆型,阳性细胞也呈上述三种分布形式;(2)HCV C33c抗原、核心抗原在肝细胞肝癌中的阳性率为81%(133/164)及86%(141/164).C33c抗原定位于癌细胞及肝细胞的胞浆内;核心抗原既定位于癌细胞核中,又可定位于胞浆中.C33c抗原阳性细胞以灶状分布为主;而核心抗原阳性细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启动子各区段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一系列核心启动子区的缺失突变引入乙肝病毒(HBV)线性转录单元,从病毒的抗原,RNA以及子代DNA等各个水平,分析了各缺失突变对前基因组RNA和前核心RNA转录的影响,对核心启动子各片段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C片段缺失后检测不到e抗原和前核心RNA,却仍有核心抗原和前基因组RNA的合成以及病毒子代DNA的复制;而B3片段缺失后e抗原和核心抗原均有显著下降,但仍能检测到两种mRNA的合成和病毒子  相似文献   

5.
乙肝病毒preS抗原决定簇与核心抗原的融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preS抗原决定簇片段与核心抗原进行融合,分别构建了在核心抗原中间对应第75~83位氨基酸之间的融合及在核心抗原羧端对应第156位氨基酸处的融合,并在tac启动子的控制下于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产物经ELISA检测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融合蛋白均被表达,其单体分子量大小与推算值一致.电镜观察和CsCl密度梯度超离心测定都表明融合蛋白能形成颗粒,其密度略小于天然的HBc颗粒。初步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能产生高滴度的抗-preS1抗体,表明PreSl(21~47)在核心抗原elloop区的融合能大大提高其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两种变性剂将大肠杆菌基因工程高效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转化成为E抗原(HBeAg),其ELISA滴度达1:1000以上,而核心抗原滴度为零。用此抗原免疫小鼠,一次融合即获十四株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细胞培养上清抗体滴度为1:10-1:1000以上,腹水滴度为1:1000-1:100,000以上。十三株IgG、一株IgM。其中十株为抗HBeAg(b)决定簇,四株抗(a)决定簇。它们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日本用血清E抗原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效果完全一致。这是国内外首次应用基因工程表达核心抗原转化E抗原成功 地建立分泌抗HBeAg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用包含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与带有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的质粒pX1共转化小鼠LTK~-细胞,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与e抗原(HBeAg)在小鼠L细胞中获得了表达。 重组质粒HBc-54中包含乙型肝炎病毒ayw亚型BamHI 1.5kb DNA片段,内含全部乙  相似文献   

8.
国内动态     
我国近几年来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先后成功地制备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从而解决了我国肝炎诊断中重要抗原试剂的来源。在这一前提下,为防治肝炎工作,在北京市政府领导的关怀下,由北京市科委组建了北京生化免疫制剂中心,专门从事研制和生产诊断试剂盒和相关试剂。这一机构的建立,首先以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制备出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为原料制造出肝炎诊断试剂盒。  相似文献   

9.
王文亮  王春杰等 《Virologica Sinica》2001,16(4):325-329,F003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HCV RNA及HBV X基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CV核心抗原,非结构区C33c抗原及HBxAg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定位及分布。结果表明(1)HCV RNA、HBV X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组织检出率分别为40%(55/136)和82%(112/136)。HCV RNA定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内,阳性细胞呈散在、灶状及弥漫分布三种形式;HBV X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分布呈胞浆型、核型及核浆型,阳性细胞也呈上述三种分布形式;(2)HCV C33c抗原、核心抗原在肝细胞肝癌中的阳性率为81%(133/164)及86%(141/164)。C33c抗原定位于癌细胞及肝细胞的浆内;核心抗原毁定位于癌细胞核中,又可定位于胞浆中。C33c抗原阳性细胞以灶状分布为主;而核心抗原阳性细胞在癌组织以弥漫核阳性常见,在癌旁肝组织以胸浆阳性为主;(3)HBxAg在肝细胞肝 癌中的检出率为75%(123/164),C33c和HBxAg二者同时阳性占63%(103/164)。HCV感染在我国肝细胞肝癌中比较普遍,HCV和HBV重叠感染占相当比例,可能在肝细胞肝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突变型核心抗原核酸疫苗,观察该核酸疫苗在体外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基因工程定点突变技术,构建5种突变型核酸疫苗,分别去除乙肝病毒核心抗原N端的第1、2位氨基酸,命名为M12,去除3、4位氨基酸命名为M34以及去除5、6位的氨基酸命名为M56,用上述构建的核酸疫苗与野生型HBc核酸疫苗(pJW4303/Hc)及空载体质粒pJW4303分别用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核心蛋白的表达.结果:经过pstl和BgI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突变型核心抗原核酸疫苗构建成功.在去除2个氨基酸的核酸疫苗结果中显示:野生型pJW4303/HBe、M12、及M56体外转染293T细胞后,在细胞上清和裂解中能很好的表达,而M34上清未见表达,仅裂解中可见极少量疑似表达条带;在原有基础上分别去除第3位和第4住氨基酸,命名为M3和M4,结果显示M3上清未见表达,裂解液中可见少量表达,而M4在上清和裂解中均可见明显的表达.结论:去除核心抗原N端第3位的氨基酸(M3)可以明显影响核心抗原的表达,HBcAg氨基端第3位氨基酸对蛋白的表达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丙肝病毒核心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获得的丙肝病毒(HCV)核心蛋白抗原与鼠血清白蛋白交联后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地建立了4株稳定分泌抗核心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试验结果表明,该4株McAbs与免疫抗原及核心区C33肽、CP9、CP10抗原有较强的抗原-抗体反应,与HCV NS3、NS4、NS5无反应,在竞争ELISA中,对HCV-IgG阳性血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4株McAbs中3株为IgG2  相似文献   

12.
1979年Pasek等用大肠杆菌表达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成功以来,国内外也有类似的报道,但对其理化特性的报道不多。为了更有效地保存和应用此抗原,本文研究了从表达HBcAg的大肠杆菌菌液中纯化抗原的方法,以及抗原的某些特性。 HBcAg是由pHBV-1的C基因与pTL载体重组后在大肠杆菌BMH71-18内表达的,  相似文献   

13.
乙肝核心抗原由于其天然的颗粒组装能力和特异性激发针对外源表位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的特性,成为载体蛋白研究的热点.本简要综述乙肝核心抗原的结构特点、免疫学特性、作为免疫载体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霍乱弧菌脂多糖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保护性抗原。它是由三部分组成:O-抗原、核心多糖和磷脂A。其O-抗原具有特异的免疫原性及抗原性,霍乱弧菌的抗血清与脂多糖的抗原抗体反应是针对其O-抗原部分。因此,克隆表达O-抗原基因更便于我们进行基因的操作和构建多价疫苗,它比克隆脂多糖基因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研究在建立O139霍乱弧菌质粒基因组文库的基础上,利用抗原抗体的凝集反应从基因组文库中初步筛选出可能表达O-抗原的阳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小球肾炎(HBVAssciated Glomerulne phvitis),简称乙肝性肾炎,临床上常要求对肾穿刺乙肝肾患者的标本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原(HBcAg)或乙肝e抗原(HBeAg)检测。然而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对肾穿组织石蜡切片HBsAg、  相似文献   

16.
口服型HCV融合抗原DNA疫苗在小鼠诱导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编码一个外源信号肽、一个通用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抗原表位和HCV核心 包膜蛋白E2融合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ST CE2t(DNA疫苗 )转化到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 0 7.将该重组菌口服接种BALB c小鼠 3次 .小鼠的抗HCV核心和E2抗体阳转率分别达 6 0 %和 70 % .体外以重组HCV核心或E2抗原刺激小鼠脾细胞 ,均使之发生明显的增殖反应 ,且小鼠脾细胞能有效杀伤表达HCV核心抗原的同系骨髓瘤细胞SP2 0 .这为研制高效免疫、成本低廉、接种方便的HCV疫苗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表达HCV核心蛋白,为检测丙肝病毒提供合适抗原。方法:以含HCV核心全长cDNA克隆的pMD18T/core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全长的HCV核心抗原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QEN1构建重组质粒pQEN1/Core,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6×His融合蛋白,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和鉴定。结果: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显示HCV核心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22 kD,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0%。纯化后的C蛋白能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有血清反应。结论:HCV核心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并具有较强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8.
曹诚  石成华 《病毒学报》1996,12(3):200-206
本研究通过反转录从丙肝病人血清中克隆了丙型肝炎病毒(HCV)C33c基因,通过DNA合成法又分别合成了编码HCV核心抗原基因,NS4抗原及NS5抗原部分抗原决定簇的基因,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含有上述四种抗原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以该融合蛋白为抗原制备的抗-HCVELIS试剂检测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98份标准血清时,其阳性,阴性符合分别达97%和98%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抗原表达质粒在重组伤寒沙门氏菌中的稳定性以增强重组伤寒沙门氏菌诱导的免疫应答 ,克隆鼠伤寒沙门氏菌pagC基因启动子 ,以其为转录调控元件构建HCV核心抗原表达质粒 ,转化到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中。体外培养时 ,Mg2 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该重组菌表达HCV核心抗原。将该重组菌和组成性表达的重组菌分别口服接种BALB/c小鼠 ,观察质粒的稳定性和小鼠的免疫应答。结果表明 ,体内激活的pagC基因启动子能明显提高质粒在重组鼠伤寒沙门氏菌中的稳定性和增强重组菌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这为发展高效免疫、成本低廉的口服丙肝疫苗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获得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HCV核心蛋白(core)基因的嵌合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48kDa的融合蛋白,经DotELISA和Westernblot免疫活性分析证实,融合蛋白仍具有core抗原的三个免疫活性部位,同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用荧光光度计测定了大肠杆菌表达的融合蛋白的荧光光谱,结果证实,我们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GFPcore融合蛋白既能发射易于检测的绿色荧光,又具有HCV核心蛋白的抗原活性,实现了用绿色荧光蛋白等分子标记抗原,为免疫诊断新方法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