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s(miRNAs)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筛选肝癌细胞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实时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分子;检测差异表达的miRNAs在健康人(Health)、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肝硬化患者(LC)及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肝细胞癌患者(HCC)血清外泌体中的表达。结果:高通量测序筛选到肝癌细胞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共88种,其中58种表达上调,30种表达下调。选择其中8种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q RT-PCR验证,结果显示,此8种miRNAs在细胞上清外泌体、细胞内、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miR-221-3p和miR-224-5p在HCC组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ealth组、CHB组和LC组(P0.01),miR-124-3p和let-7a-5p在HCC组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四个组中,miR-21-5p、miR-191-5p、miR-34a-5p和miR-122-5p的表达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外泌体中的miR-221-3p、miR-224-5p、miR-124-3p和let-7a-5p可能成为肝细胞癌的候选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预后极差。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直径为40~100 nm的膜小体,包含丰富的蛋白质、microRNAs(miRNAs)等物质,参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非小细胞肺癌源性的外泌体miRNA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等过程,在肿瘤细胞的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将系统阐述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功能以及外泌体miR-145和miR-21在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进展、早期诊断、治疗靶点筛选及预后中的作用,为外泌体miRNA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microRNA(miRNA)是一种分布广泛、功能多样、在物种间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单链RNA。miRNA可通过与目标mRNA的3'非编码区(3'UTR)完全或不完全靶向结合来调控基因的表达,在转录水平发挥调控作用。miRNA以稳定的形式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可作为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生物标志物。基于前期高通量测序发现miR-148在猪初乳与常乳外泌体中差异表达,拟从免疫、肿瘤及其他生物学功能,综述miR-148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乳汁外泌体运载miR-148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是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外囊泡。现认为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的一种亚群。研究表明,外泌体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载体。肝脏既可以分泌外泌体,同时也是其他组织细胞产生的外泌体的作用靶点,且肝内与肝外来源的外泌体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发生、发展均有密切联系。本文主要就外泌体在肝纤维化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外泌体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MIR100HG(lncRNA-MIR100HG)及微小核糖核酸-100(miR-100)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胃癌患者和60例良性疾病患者,提取外泌体,检测lncRNA-MIR100HG/miR-100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ncRNA-MIR100HG与miR-100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应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ncRNA-MIR100HG/miR-100表达情况与无疾病进展生存率。结果:(1)胃癌组患者血清lncRNA-MIR100HG显著高于,miR-100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胃良性疾病组(P<0.0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ncRNA-MIR100HG和miR-100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483,P<0.05);(3)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清lncRNA-MIR100HG相对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血清miR-100相对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4)血清lncRNA-MIR100HG、miR-100低水平表达胃癌患者PFS显著长于高水平患者(χ2=37.371,P<0.05),miR-100高水平表达胃癌患者PFS显著长于低水平患者(χ2=28.631,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lncRNA-MIR100HG/miR-100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等病理特征相关,lncRNA-MIR100HG高表达与miR-100低表达可能提示胃癌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6.
丁庆凯  唐旭东 《生命科学》2023,(8):1043-1051
外泌体是具有细胞间信号传递生物学功能的一种脂质双分子层囊泡,其内包含RNA、D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近年来其在疾病发生发展、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作用被广泛研究。环状RNA (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可以存在于外泌体中的单链闭合环状RNA。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泌体源性circRNA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了解外泌体源性circRNA在肺癌病理进程中的作用,本文重点讲述了外泌体源性circRNA在肺癌增殖、侵袭与转移、免疫逃逸和耐药中的作用,以及其在肺癌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通过调控其靶基因参与的信号传导通路,影响胃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发挥着类似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目前,已发现多种microR—NA与胃癌关系密切,包括通过调节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表达影响胃癌细胞增殖的miR-106b-93~25家族、miR-222—221家族和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基因表达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miR-129和let-一7miRNA家族等。另有研究表明,miR-d21和miR-31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CEA,可能成为新的胃癌肿瘤标志物。miR-15b和miR-16与胃癌多药耐药的关系也说明microRNA可能成为胃癌治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通过旁分泌所释放的外泌体在大熊猫保健与疾病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建立大熊猫UC-MSCs外泌体分离方法,开展生物学特征分析和分子鉴定,并研究UC-MSCs外泌体中miRNAs的种类与功能。采用超速离心法从大熊猫UCMSCs培养上清中成功分离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检测粒径大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特异性分子标记表达。采用Small RNA测序技术对UC-MSCs外泌体中的miRNAs进行鉴定,并对其靶基因进行了预测与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大熊猫UC-MSCs外泌体呈圆形杯托状结构,直径为(79.15±4.81) nm,外泌体标志蛋白CD81与TSG101呈阳性表达而CALNEXIN呈阴性表达。大熊猫UC-MSCs外泌体中的miRNA主要为miR-148-3p (30.28%)与miR-21-5p (21.72%)。本研究首次从大熊猫UC-MSCs培养上清中分离出外泌体,并对其所含的miRNAs进行富集分析及功能预测,为大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从大容量细胞灌流液中提取外泌体的方法,并进行外泌体的鉴定。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是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杂交成的永生化细胞株,因其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的特性,广泛用于内皮细胞相关研究。本研究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M199培养基培养,利用Flexcell STR-4000平行板流室系统对EA.HY926施以振荡剪切应力。收集流体剪切应力处理后的细胞灌流液,去除细胞碎片后冻成干粉,脱盐、提取纯化外泌体。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粒径电位分析仪检测外泌体大小、PKH26染色检测外泌体膜性结构、BCA蛋白定量法检测外泌体的蛋白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特异性蛋白CD9和CD81的表达,荧光定量RT-PCR检测内皮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该方法提取的外泌体,大小均一,结构完整,呈典型囊泡样结构;粒径集中在30~150 nm,多数粒径为97.63 nm;表达外泌体特异性蛋白CD9和CD81;PKH26染色阳性,并可被细胞摄取;EA.HY926分泌的外泌体表达内皮细胞相关的CD31、vWF等mRNA,以及miR-126、miR-21、miR-155等microRNA分子。结论: 本方法能够有效从大容量细胞灌流液中提取到结构完整的、高浓度、高质量的外泌体,为开展以流体力学干预细胞为基础的外泌体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miR-125a-5p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诱导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PCV2感染PK-15细胞外泌体孵育的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miRNA表达;合成miR-125a-5p模拟物和抑制物转染PK-15细胞,检测miR-125a-5p过表达或抑制表达后细胞凋亡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25a-5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25a-5p对靶基因的调控;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孵育淋巴细胞的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Bcl-2、Bax、细胞色素C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显示,感染PCV2的PK-15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极显著提高淋巴细胞凋亡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与PCV2诱导细胞凋亡相关的miRNA中,miR-125a-5p表达量极显著升高,miR-125a-5p模拟物转染细胞后极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利用TargetScan预测发现,miR-125a-5p与Bcl-2 3''UTR区有结合位点,miR-125a-5p模拟物极显著抑制pmir-Bcl-2 3''UTR-WT荧光素酶活性,对pmir-Bcl-2 3''UTR-MuT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改变;外泌体孵育的淋巴细胞Bcl-2表达量显著降低,Bax、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caspase-3表达量显著升高,Bcl-2/Bax的比值极显著降低。这表明,PCV2通过外泌体诱导淋巴细胞上调miR-125a-5p的表达,进而抑制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激活淋巴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在发现之初,被认为是细胞排泄废物。而如今外泌体的功能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肿瘤的转移、早期诊断、分析预后以及靶向治疗等方面的功能成为研究热点。外泌体与乳腺癌关系的相关研究已被陆续报道。研究表明,外泌体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早期诊断、临床治疗、药物抵抗、预后评估等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对外泌体在乳腺癌诊断、转移、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来源的外泌体miR-190a-5p对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超速离心获得BMSCs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采用纳米颗粒示踪分析(NTA)检测外泌体粒径,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外泌体上的标志蛋白CD63、CD9及HSP70;选取肺癌细胞系A549、LK79、H1975和HCC827,以及人正常上皮细胞BEAS-2B检测对比miR-190a-5p在这些细胞中和BMSCs衍生的外泌体(BMSC-exosome)中的表达量;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Krüppel样因子15(KLF15)是否为miR-190a-5p的靶基因;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iR-190a-5p对KLF15的表达调控;Transwell法检测外泌体对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BMSCs外泌体呈圆形,粒径集中在150~200 nm,标志蛋白CD63、CD9及HSP70阳性表达;BMSCs外泌体中miR-190a-5p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在4种肺癌细胞及正常肺细胞BEAS-2B中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KLF15是miR-190a-5p的靶基因;BMSCs外泌体与miR-190a-5p mimics均能使肺癌细胞中的miR-190a-5p含量升高,并抑制KLF15的mRNA和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结论:BMSCs外泌体miR-190a-5p通过下调KLF15抑制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30 nm^100 nm的细胞外脂质囊泡,几乎可以被所有类型的细胞释放,包括癌细胞。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宿主细胞或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介导包括miRNA、mRNA、DNA片段及蛋白质在内的多种物质参与肿瘤的发生、生长、侵袭及转移过程。尤其是miRNA已经被证实是肿瘤衍生的外泌体用于实现自身功能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外泌体miRNA在调节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肿瘤免疫应答、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耐药方面具有显著功能。本文就外泌体介导的miRNA对肿瘤的相关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微小RNA(miR)-1290和 miR-1307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靖江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卵巢癌患者为卵巢癌组,另分别选取同期52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和5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为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1290、miR-1307在各组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分析miR-1290、miR-1307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外泌体miR-1290、miR-1307对卵巢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卵巢癌组的血浆外泌体miR-1290、miR-1307表达水平较高(P<0.05)。卵巢癌组的miR-1290表达水平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iR-1307表达水平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卵巢癌患者血浆外泌体miR-1307表达与miR-1290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78,P<0.05)。血浆外泌体miR-1290、miR-1307联合应用诊断卵巢癌的曲线下面积(AUC)(0.95CI)为0.726(0.526~0.926),高于两指标单独应用的0.724(0.466~0.987)、0.845(0.750~0.933)。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浆外泌体miR-1290、miR-1307表达水平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有望成为新的卵巢癌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在30~100 nm的细胞外膜性囊泡,由真核生物体内的多种细胞产生,其内含有蛋白质、脂质、核酸以及和起源细胞相关的物质等。外泌体能够携带起源细胞内成分并作用于邻近或远距离的细胞,从而实现生理及疾病状态下不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相关的错误折叠蛋白(如α-突触核蛋白、tau蛋白、β-淀粉样蛋白等)能够通过外泌体运输,从而促进这些蛋白在细胞间传播并传播至未病变区域,加快疾病进程。本综述着重阐述了外泌体的起源和组成、生物合成、分泌、功能,尤其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探讨了外泌体作为生物标记物和药物传递载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直径一般为30-150 nm的囊泡。外泌体携带有多种蛋白质、mRNA及miRNA等生物标记物,并直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抗原传递、蛋白转运以及RNA转录等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与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在疾病的发生机制探索和相关疾病的检测中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然而,外泌体通常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体液中,对外泌体的分离和纯化是实现基于外泌体的疾病发生机制及疾病检测应用研究的基础。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外泌体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性质研发了多种分离和纯化外泌体的方法技术,主要有超速离心法、聚合物沉淀法、免疫分离法以及基于微流控的分离法等。综述了近年来外泌体分离和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简要论述了传统的外泌体分离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外泌体分离方法,并比较了这些方法的分离机制、优缺点以及应用前景。通过对近年来外泌体分离和纯化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比较,旨为相关研究人员开展外泌体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推进外泌体在疾病检测及其他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机体内一个复杂的生理学和病理学过程,是治疗缺血性疾病的重要措施。大量实验研究已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等干细胞移植可促进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近期研究证实这一作用可能主要通过分泌外泌体形式介导。外泌体(exosome)通过传递与血管新生相关微RNA(microRNA, mi RNA)或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调控靶器官中与血管新生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提高内皮细胞在缺血缺氧环境下的存活、迁移、成管能力,促进心肌梗死区域血管新生。通过基因修饰手段增强外泌体介导的心脏修复作用,以及将外泌体与生物活性肽结合形成工程外泌体来靶向缺血心肌治疗,是目前外泌体在心血管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本文结合近年外泌体研究的相关文献,就MSCs来源外泌体促进心肌梗死血管新生的具体机制及现状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外泌体(exsomes)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双层脂质组成的小囊泡,可携带不同类型的信息物质与受体细胞结合,通过信息传递与物质交换,促发受体细胞的表型发生变化。本文总结了在睾丸微环境中,外泌体通过调节细胞因子促进睾丸微环境中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免疫维持睾丸免疫环境、调节氧化应激修复受体细胞功能、调节细胞自噬改善生精能力、调节细胞凋亡改善精子发生、调节细胞因子影响睾酮分泌等机制维持睾丸微环境稳态,并对外泌体在男科相关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归纳,外泌体在男性不育、勃起功能障碍、精索静脉曲张、性腺功能减退、前列腺癌等疾病诊疗中具备明显优势。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应用物质,随着外泌体工程和提取工艺的不断优化,以及相关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外泌体在男科疾病中的临床运用成为可能,有望成为治疗男科疾病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9.
外泌体(又称外秘小体,exosomes)是一种能被多种活细胞分泌,直径为30~100nm,并广泛分布于多种体液中的微囊泡结构。近10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富含蛋白质、DNA、RNA和脂质等生物活性分子,这些物质在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外泌体以其独特的方式包裹着核酸和蛋白质,在细胞间有效稳定地发挥信息交流的作用。为更好地了解外泌体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该文将对外泌体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肿瘤微环境中如何影响肿瘤发生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的一种,由多囊泡体和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外泌体能递送有功能的分子,包括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给受体细胞,参与细胞间通讯,影响细胞的各种生理与病理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外泌体在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在慢性感染中,外泌体能传播感染性蛋白质和病毒RNA,并改变未感染细胞的功能。同时,这些具有极强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可向免疫系统递送病原信息,激活免疫系统。本文就外泌体在慢性病原体感染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研究这些机制,可为慢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