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FMRP蛋白6种异构体与FXR1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脆性X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智力低下疾病,其致病基因FMR1存在复杂的选择剪接.FMR1基因的功能及其选择剪接的生物学意义尚未阐明.FMR1蛋白(FMRP)与脆性X相关蛋白1(FXR1)可形成异源二聚体.采用酵母双杂交体系研究了由FMR1第12、14、15外显子不同选择剪接方式产生的6种FMRP异构体与FXR1蛋白的相互作用,以期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FMR1基因选择剪接表达的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各种异构体与FXR1相互作用的强度随异构体蛋白肽链长度的增长而减弱.外显子12、14、15的选择剪接虽然不能开关式控制FMRP与FXR1的相互作用,但其C端亲水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互作用的强弱.提示选择剪接对FMRP与FXR1异源二聚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的自剪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Hirata等在酵母液泡膜H -ATPase的α亚基(VMA1)中首次发现了蛋白质自剪接(proteinselfsplicing)现象。此后,蛋白质剪接现象陆续在古细菌、真细菌及真核细胞中被发现。1994年Peler等对蛋白质自剪接进行了规范化定义和命名:(1)将按正确阅读框架插入到前体蛋白氨基酸序列中,但在蛋白剪接成熟过程中被切除的序列称为蛋白内含肽(intein)。处于intein两侧,相互首尾相连以产生成熟蛋白产物的蛋白序列称为蛋白外显肽(extein)。(2)蛋白质剪接是在蛋白质水平上,而不是在RNA水平…  相似文献   

3.
内含子编码蛋白与内含子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自我剪接能力的Ⅰ型和Ⅱ型内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Ⅰ型内含子编码成熟酶和核酸内切酶,后者参与Ⅰ型与含子的归巢。Ⅱ型内含子编码的蛋白质呈现成熟酶核酸内切酶和逆转录酶活性,三种活性都在Ⅱ型内含子归巢中和用。  相似文献   

4.
前体mRNA的剪接是基因表达的关键一步,发生在蛋白质的转录之后与合成之前.在前体mRNA剪接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转录本中的内含子切除,因为它会干扰基因的转录.前体mRNA的剪接发生在细胞核中,是在一个大的RNA与蛋白质的复合物即剪接体的催化下完成的.Prp8 (precursor mRNA processing)是参与前体mRNA剪接的最大的蛋白,其序列从酵母到人类是高度保守的.Prp8同时也是细胞核内一个最重要的剪接因子.在剪接过程中,Prp8组成剪接体的催化中心.有人推断Prp8是剪接体的支架蛋白,很可能在催化中心起到锚定RNA的作用,同时也调节着激活剪接体所必需的构象变化.Prp8还与色素性视网膜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蛋白内含子与蛋白剪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内含子和蛋白剪接是蛋白质研究的前沿领域。重点介绍了蛋白内含子的结构和蛋白剪接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蛋白内含子如同RNA剪接中的内含子 ,也是一类可移动的遗传元件 ;蛋白内含子目前研究的热点是蛋白内含子的功能研究及其在蛋白质工程和其它生物工程领域的用。  相似文献   

6.
异源生物中筛选高剪接活性Intein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物种体内蛋白质内含子(intein)介导的自催化蛋白剪接反应以100%效率进行.当这些蛋白质内含子被克隆入异源物种时,其剪接效率往往大大降低,绝大多数甚至完全失去剪接能力.本研究根据蛋白质内含子剪接活性与蛋白质外显子(extein)C端第1个保守氨基酸直接相关的特点,设计含有所有这些保守氨基酸的多个短的蛋白质外显子序列,通过PCR引入到卡那霉素抗性蛋白(KanR)的不同位点中,在此外显子中克隆入相应的蛋白质内含子,构建在大肠杆菌中依赖卡那霉素抗性来筛选高剪接活性蛋白质内含子的系统.结果显示,卡那霉素平板上菌落生长的结果与Western印迹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建立的筛选高剪接活性蛋白质内含子系统成功.这种含有可选择蛋白质外显子的筛选系统,将蛋白质剪接与卡那霉素抗性相结合,直接从平板上观测剪接结果,成为快速、稳定筛选在异源物种中具有剪接活性蛋白内含子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7.
该文旨在探索前肽缺失von Willebrand子(vWF-△Pro)对蛋白质剪接的L303E/F309S突变体凝血第八因子(FVIII)分泌的影响。将vWF-△Pro基因与蛋白内含子融合的F聊重链和轻链基因共转HEK293胞。结果显示,转vWF-△Pro细胞的剪接蛋白FVIll分泌量和活性分别为(196±27)ng/mL和(1.39±0-31)IU/mL,明显高于对照细胞的(116±24)ng/mL和(0.91±0.18)IU/mL。表明vWF-△Pro可提高剪接的L303E/F309S突变体FVⅢ蛋白分泌量和活性。  相似文献   

8.
Tau蛋白基因突变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枝 《生命的化学》1999,19(6):288-290
Tau蛋白是神经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微管相关蛋白,其正常功能是促进微管蛋白(tubulin)组装成微管(microtubule),并维持已形成微管的稳定性。Tau蛋白的翻译后异常修饰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的神经原纤维退化有关[1]。本文综述最近有关Tau蛋白基因突变,TaumRNA剪接改变导致Tau蛋白组成、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机制,及其与几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的研究。1.Tau蛋白基因结构及其表达产物Tau蛋白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17p21.11),由17个外显子…  相似文献   

9.
细菌第二类内含子与真核基因内含子的起源吴大庆,吴大鹏(山东大学微生物所,济南250100)(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北京100080)关键词第二类内含子,剪接体内含子,起源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组内含子的起源有两种假说。Gilbert认为,RNA剪接系统在生命...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内含肽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内含肽是存在于前体蛋白质中的一段多肽链,靠自我剪切的方式从前体蛋白中释放出来。蛋白质内含肽的发现,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遗传信息翻译后加工的内容,而且在实践上有重大的生物学意义,特别是在蛋白质纯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蛋白质内含肽的发现、特征、鉴定、剪接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棉铃虫触角气味物质结合蛋白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睿  张薇 《昆虫知识》1999,36(5):297-298
昆虫触角内的气味物质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protein(简称OBP)是触角嗅觉感受器淋巴液中的一类水溶性蛋白质,能和气味物质结合。OBP的发现可追溯到1970年,美国科学家Ruddifoad根据实验,推断触角中有某种蛋白质,和嗅觉有关~([1])。1981年Vogt和Riddifoal用标记激素证明了上述推论的正确性,把它称为外激素结合蛋白(pheromone-bindingprotein,缩写为PBP)~([2])。1990年Breer报道了另一类OBP──普通气味物质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12.
内含肽介导的蛋白质剪接是一种自发的翻译后事件,内含肽可介导其自身从前体蛋白上切除,同时将其两侧的外显肽连接起来.在过去10多年中,基于蛋白质剪接原理发展出的蛋白连接技术被广泛的用于蛋白质工程的研究中.这些技术打破了化学合成方法中对目标物大小的限制,有助于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针对近年由蛋白质连接演化出来的新技术及其应用做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人工老化自理的卷心菜种子的热激蛋白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活力卷心菜种子蛋白质合成速率比中等活力和低活力种子高很多。热激处理(42℃)下,蛋白质合成显著下降,但高活力种子的蛋白质合成能力仍然显著高于中等和低活力种子。高活力和中等活力种子主要合成分子量为70kD和一些小分子量的热激蛋白。在低活力种子中检测不到热激蛋白的合成。4种热激蛋白(1种HSP90和3种HSP70)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只有1种热激蛋白(HSP70)与种子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辛纳毒蛋白是从香樟种子中分离的一种Ⅱ核糖体失活蛋白.最近,从香樟种子中还分离到另一种微型双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命名为新丰毒蛋白.还原的新丰毒蛋白表现出与还原的辛纳毒蛋白同样的RNA N-糖苷酶和体外对抑制蛋白质翻译的活力.新丰毒蛋白的B链与辛纳毒蛋白的B链具有同样的分子质量和相同的N端10个氨基酸序列.它的A链N端10个氨基酸序列也与辛纳毒蛋白的A链完全一致,并且C端与辛纳毒蛋白的A链一样具有半胱氨酸,但是它的分子质量却只有辛纳毒蛋白A链的一半.RT-PCR和RNA印迹结果表明体内不存在新丰毒蛋白的mRNA.推测新丰毒蛋白是从辛纳毒蛋白通过蛋白质剪接而产生的,是一种研究蛋白质剪接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5.
辛纳毒蛋白是从香樟种子中分离的一种Ⅱ核糖体失活蛋白.最近,从香樟种子中还分离到另一种微型双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命名为新丰毒蛋白.还原的新丰毒蛋白表现出与还原的辛纳毒蛋白同样的RNA N-糖苷酶和体外对抑制蛋白质翻译的活力.新丰毒蛋白的B链与辛纳毒蛋白的B链具有同样的分子质量和相同的N端10个氨基酸序列.它的A链N端10个氨基酸序列也与辛纳毒蛋白的A链完全一致,并且C端与辛纳毒蛋白的A链一样具有半胱氨酸,但是它的分子质量却只有辛纳毒蛋白A链的一半.RT-PCR和RNA印迹结果表明体内不存在新丰毒蛋白的mRNA.推测新丰毒蛋白是从辛纳毒蛋白通过蛋白质剪接而产生的,是一种研究蛋白质剪接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丝氨酸/精氨酸丰富(SR)蛋白家族是真核生物中的一类剪接因子,在前体mRNA的组成性和选择性剪接中起作用。本文就近十几年来SR蛋白结构和功能及其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生物磁学》2010,(2):I0003-I0004
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采用CLIP—seq技术。在基因组水平认识了可变剪接调控蛋白PTB(多聚嘧啶串结合蛋白)结合靶标pre—mRNA的特征,揭示出该蛋白通过结合在pre-mRNA的不同位置而对可变外显子的剪接实行正负双向调控的机制,从而打破了已写入教科书的、认为PTB是可变剪接抑制蛋白的传统观念。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封面上。  相似文献   

18.
以intein的蛋白反式剪接为工具,研究了运用双载体的真核细胞凝血Ⅷ因子(FⅧ)基因转移,通过翻译后剪接得到完整的功能性FⅧ蛋白.将B结构域大部分缺失(Δ761~1639)的人功能性FⅧ(BDD-FⅧ)cDNA于剪接所需保守残基Ser1657前断裂为重链和轻链,分别与106和48个氨基酸的mini Ssp DnaB intein的N端(IntN)和C端(IntC)编码序列融合,构建一对在质粒pcDNA3.1的强启动子CMV驱动下的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共转染至293细胞和COS-7细胞,培养48h后,收集细胞上清,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剪接形成的BDD-FⅧ蛋白水平,用Coatest法检测上清的功能性FⅧ生物活性,并用Western blot观察细胞内的BDD-FⅧ蛋白质剪接.结果显示,两种细胞培养上清中有较高水平的剪接BDD-FⅧ蛋白形成,分别达到(137±23)和(109±22)ng/mL,由细胞内和细胞外(培养上清)的剪接共同组成 并检测到培养上清中较高水平的FⅧ生物活性,分别为(1.05±0.16)和(0.79±0.23)IU/mL,包括细胞内、外剪接产物BDD-FⅧ共同形成 细胞总蛋白的Western blot进一步显示共转染后细胞内高效剪接形成的BDD-FⅧ蛋白.表明intein可用于双载体系统真核细胞FⅧ基因转移,并不完全依赖细胞内的剪接产生具有高FⅧ生物活性的BDD-FⅧ蛋白,为进一步在甲型血友病基因治疗研究中应用双腺相关病毒载体(AAV)转运FⅧ基因,克服AAV载体的容量限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35肽重复(pentatricopeptide repeat, PPR)蛋白是2000年发现的一类由多个重复单位串联而成的核编码蛋白质。PPR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陆生植物中尤为普遍。PPR蛋白大多定位于线粒体或叶绿体。多项研究表明,PPR蛋 白为序列特异性RNA结合蛋白质,在细胞器RNA编辑、剪接、稳定、切割及翻译等转录后加工过程发挥重要作用。PPR蛋白功能缺陷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异常,甚至胚胎致死。本文主要就PPR蛋白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尚待解决的问题及研究前景加以探讨,以期为PPR蛋白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胞内蛋白的选择性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延  张鹏  谭天伟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2):142-145
生物技术如DNA重组、细胞融合技术,已使应用微生物廉价地大规模生产有价值的生物产品如:胰岛素、葡萄糖苷酶等成为可能。但很多基因重组蛋白是以胞内包涵体形式存在的,这些胞内蛋白制品在纯化过程中,由于步骤多、最终收率低,极大提高了生产成本。据统计,在蛋白制品生产中,分离和纯化费用占总生产费用的80%以上[1]。因而开发新型生化分离技术,生产胞内蛋白质已成为工业生产的核心问题。 减轻蛋白质后处理工艺的负荷最根本的方法是尽量减少目标蛋白提取时非目标杂质的混入。传统胞内产物分离纯化的第一步是细胞破碎,破碎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