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8受体家族黄仕和(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昌430060)关键词IL-8R近几年来白细胞介素及其受体的研究发展迅速,现在命名的有15种白细胞介素(IL-1~IL-15),其受体克隆的有前10种白细胞介素(IL-lR~IL-10R)。本...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受体的一种共享分子──IL-2Rγ黄仕和,秦椿华(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昌430060)(同济医科大学工业毒理研究室,汉口430030)关键词IL-2Rγ迄今为止,已有10种白细胞介素受体(IL-IR~IL-10R)被克隆出来。这些受...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13研究进展陈志荣,陈雪花,杨吉成(苏州医学院基因工程研究室,苏州215007)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3白细胞介素13(IL-13)是在1993年Key-stone细胞因子专题会上新命名的一种细胞因主要由TH2细胞分泌,故目前一般认为它属于机体...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2的研究本刊顾问刘新垣(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白细胞介素-2(IL-2)是辅助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促进T细胞,NK细胞,B细胞的分化成熟及激活其生物活性,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活性,...  相似文献   

5.
四氢小檗碱的中枢抑制作用与GABA受体无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晓立  周廷冲 《生理学报》1994,46(5):505-508
应用蚯蚓背肌收缩反应,证实四氢小檗碱(THB,10-7-10-4mol/L)不能影响GABA和ACh两种受体的功能,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氟哌啶醇(HAL)亦不能影响它们。由于异烟肼(INH)和氨基硫脲(TSC)抑制GABA的生物合成,印防己毒素(PT)和毕枯枯灵(Bic)作用于GABA-BZ受体复合体,它们都使小鼠产生惊厥,该作用能被氨基氧乙酸(AOAA)和安定(BZ)所拮抗,但THB和HAL却不能。由此表明前述THB的中枢抑制作用与GABA抑制无关。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其独特的少TATA型启动子、特殊的mRNA结构及其前体蛋白需IL-1β转化酶(ICE)加工成熟的特点,便得IL-18基因可广泛表达于多种类型的细胞,IL-18IL-18受体结合组成受体复合物,受体复合物信号通过IRAK-TRAF6途径激活NF-кB,及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LCK-MAPK信号途径诱导TH1细胞产生IFN-γ、IL-2等细胞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2调节CC亚族趋化因子基因表达几项研究已表明,CC亚族趋化因子(CC-CK)可吸引T细胞,其中主要是CD45RO+、具有记忆表型的T细胞。为了进一步弄清CC-CK的趋化作用及CC-CK受体(CC-CKR)的表达调节,Loetscher等将血...  相似文献   

8.
中枢神经系统内白细胞1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介素1(IL-1)作为细胞因子,一般认为其主要功能是介导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未成熟的T、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生长等。近年实验证明,IL-1及其受体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内,并且对CNS中某些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以及整体的生理功能具有调控艇。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2的修饰王京杭(山东大学应用生化研究所,250100China)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是一种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的淋巴因子,由133个aa,产生于抗原或植物凝集素激活的T细胞,能激活淋巴细胞杀灭肿瘤等异己细胞,恢复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1]。  相似文献   

10.
张治平  李元 《遗传学报》1999,26(1):8-14
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它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IL-1R)结合而起作用,以杆状病毒为载体在昆虫细胞中克隆表达了小鼠I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基因,以NIH/3T3细胞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小鼠sIL-1RI的cDNA,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cGP67B,将转移重组质粒与野生病毒AcNPV DNA共转染昆虫细胞Sf9,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12抗肿瘤作用前景看好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的细胞因子,其抗肿瘤作用引人注目。先前已发现,IL-12可通过活化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最近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Folkman等的研究则表明,IL-12可抑制或阻止新血...  相似文献   

12.
张朝  李玉龙 《生理学报》1996,48(1):53-58
本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了ET-1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电生理活动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在以ET-1作表面灌流时,起搏细胞的4相自动去极化的速度(VDD)显著减慢,且呈浓度依赖性,结果导致起搏细胞的自发放电频率(RPF)降低。(2)由ET-1引起的VDD和RPF下降,可由事先投用ET_A^受体选择性阻断剂BQ-123(20,100μg/L)所阻断。这一结果有力提示,ET-1对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是由ET_A受体亚型介导的。(3)事先投用K_(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10μmol/L),可完全消除ET-1对起搏细胞的负性频率作用。根据上述结果,似可认为,ET-1与ET_A受体的结合可激活K_(ATP)通道,致使K ̄+电流增加和起搏细胞的VDD减慢。  相似文献   

13.
用计算机构建白细胞介素一2与其受体相互作用的空间模型王志勇,王翼飞,郑仲承,刘新垣(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200031)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受体;结合位点;空间相互作用1987年Brandhuber等在报道3.A分辨率的白细胞...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2的结构与功能刘新垣,徐获,蒋春雷,王志勇,郑仲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白细胞介素-2(IL-2)由激活的T细胞产生,是作用于淋巴细胞和免疫效应细胞的重要免疫因子,能提高免疫系统中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如提高它们杀伤癌细胞、病毒或细菌感染细胞的能力。IL-2分泌水平的高低与多种疾病有密切关系。随着人基因工程IL-2(rIL-2)的问世,IL-2的生物学与应用研究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转化人胚肌腱细胞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转化人胚腱细胞9Transformed human embryonic tendon eells,THETCs)力学特性,以阐明在应变条件下进行细胞-支架材料复合培养时腱铁力学相容性。取人腱细胞(Human embryonic tendon cells,HETCs)和THETCs,采用微吸管吸吮实验技术,测量单个细胞的粘生及其对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  相似文献   

16.
HIV共受体——CC类趋化因子受体┐5黄仕和秦椿华(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昌430060)(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毒理学系)关键词HIV共受体CC类趋化因子受体-5继冯愈等发现融合素是嗜T细胞HIV-1的融合辅助因子后,邓洪魁及其同事发现了初始...  相似文献   

17.
黄芪多糖和白细胞介素2对LAK细胞毒活性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扶正中药黄芪的有效成分黄芪多糖(APS)和不同来源的白细胞介素2的伍用,探讨其对LAK细胞毒性的调节作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DH)测定LAK细胞毒性的实验结果表明:APS自身具有增强LAK细胞毒性的作用,有效剂量范围为1μg/ml ̄100μg/ml;LAK细胞发挥细胞毒活性伍用一定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APS(10μg/ml)和IL-2(500μ/ml)对LAK细胞毒性具有非常显著的协同增强作  相似文献   

18.
γδT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γδTCR),主要分布于皮下、肠道等粘膜的细胞中,约占人外周血成熟T细胞的3%~10%。研究表明其既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又能参与细胞毒作用。此类细胞在感染免疫,自身免疫病,肿瘤免疫等方面的行为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故对γδT细胞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细胞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海马脑区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因子是一组多肽蛋白,一般认为其主要功能是介导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未成熟白细胞增殖、分化和生长等。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些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及其受体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并发现它们对CNS中某些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有调控作用。本综述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对CNS海马脑区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特异性血清中白介素1β放射免疫分析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工重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多次免疫兔和逐鼠,获取高效价的兔抗IL-1β抗体。用氯氨T法制备^125I标记IL1β,经SephadexG-25纯化。该法测定范围0.06-4ng/ml,批内和批间误差分别小于5%和10%。正常人血清含量为0.24±0.08ng/ml(n=138),人粒细胞系HL60(10^6)细胞体外培养24小时,不能检出上清液中IL-1β,钙离子载体A23187和磷脂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