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绿体基因的表达在许多方面与原核基因表达相似,所以最早的理论认为叶绿体基因的表达与原核相似,是在转录起始水平上的调控,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叶绿体基因表达调控是在不同水平上进行的如:转录水平的调节、转录后调节与修饰、翻译和翻译后修饰等。  相似文献   

2.
基因的转录调控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mRNA的结构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非常密切。目前对于mRNA结构对表达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起始密码子和S-D序列的结构和间隔长度、基因和基因间的间隔区序列和长度,5’末端与3’末端非翻译区、多聚(A)尾、内含子序列对翻译起始效率、发夹结构对mRNA的稳定性的影响和mRNA翻译起始区等对基因表达影响。  相似文献   

3.
霍乱毒素A基因内部翻译调控元件具有翻译起始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肠杆菌体外转录-体外翻译系统,证明霍乱毒素A基因内部的翻译调控元件具有翻译起始功能,且其翻译起始效率较ctxA基因高得多,当ctxA的起始密码突变时,从该元件起始的翻译效率下降,说明基因内翻译起以ctxA翻译起始的调控。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霍乱毒素A、B亚工比例表达调控的翻译弱化-翻译偶联机理。  相似文献   

4.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表达受到转录调控与转录后调控。5'非转录区的一些顺式调控成分,如CATT(A/T)重复序列,富含GC序列,CK-1、CK-2、kB特异序列与可诱导的CsA敏感增强子成分等在转录水平上调控hGM-CSF的表达。3'非翻译区有一62bp富含AU序列,这与mRNA的稳定性相关,在翻译水平调控hGM-CSF的表达,细胞因子与一些刺激因子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hGM-CSF基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mRNA翻译起始区结构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利用密码子的简并性,在不改变表达产物氨基酸序列的前提下定点突变α8干扰素及αA干扰素衍生物基因的5′端若干位点,使其与表达载体重组后转录形成的mRNA翻译起始区结构发生改变。SDS-PAGE及活性测定证实这些改变提高了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RNA斑点印迹表明突变前后基因转录水平差别不大,表达水平的提高主要由于翻译效率的提高。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预测提示其生成自由能(ΔG)的变化可能与表达水平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中的昼夜节律系统由位于下丘脑SCN核内的生物钟主钟和位于多数外周细胞中的子钟组成。在分子水平上,生物钟的节律振荡由生物钟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转录和翻译形成的自主的反馈环路组成,并接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与环境周期保持同步。为此,就生物钟的调控机制而言,除了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外,生物钟转录产物和蛋白质的修饰也可以显著影响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时相。讨论了一些转录后与翻译后的修饰作用及其对生物钟的影响,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mRNA翻译起始区的结构改变对几个外源基因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mRNA翻译起始区结构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利用密码子的简并性,在不改变表达产物氨基酸序列的前提下定点突变几个外源基因的5′端若干位点,使基佤表达载体重组后转录形成的mRNA翻译起始区结构发生改变。经SDS-PAGE等分析证实这些改变大大提高了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RNAdotblot表明突变与非突变基因转录水平差别不大,表达水平的提高主要由于翻译效率的提高,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预测提示其生  相似文献   

8.
真核mRNA的3′非翻译区转录后水平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3′_UTR)在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3′_UTR内存在末端加工信号以指导mRNA3′末端的加工;3′_UTR不但控制mRNA的稳定性及降解速率、协助辨认特殊密码子,而且还控制着mRNA的翻译时间、位点及控制其翻译起始及效率等。  相似文献   

9.
真核生物mRNA的3′非翻译区(3′-UTR)在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3′-UTR内存在末端加工信号以指导mRNA3′末端的加工;3′-UTR不但控制mRNA的稳定性及降解速率、协助辨认特殊密码子,而且还控制着mRNA的翻译时间、位点及控制其翻译起始及效率等。  相似文献   

10.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基因表达受到转录调控与转录后调控.5'非转录区的一些顺式调控成分,如CATT(A/T)重复序列,富含GC序列,CK-1、CK-2、kB特异序列与可诱导的CsA敏感增强子成分等在转录水平上调控hGM-CSF的表达.3'非翻译区有一62bp富含AU序列,它与mRNA的稳定性相关,在翻译水平调控hGM-CSF的表达.细胞因子与一些刺激因子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hGM-CSF基因,从而影响hGM-CSF的产生与分泌.  相似文献   

11.
明亮 《生命的化学》1996,16(5):17-19
真核生物转录调控中阻遏蛋白的作用机制明亮(杭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2)关键词转录调控,阻遏蛋白,真核生物真核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极为复杂。据估计,真核细胞的基因大约有十分之一是用以编码参与转录调控尤其是转录起始调控的蛋白质的。目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早期,科研人员成功克隆了μ、δ和κ3种经典的阿片受体基因,近两三年来又克隆出了孤儿(orphan)受体。目前的研究证实,这些阿片受体基因的调控主要分为转录调节和转录后调节。在转录水平上,最近的研究揭示了众多的转录因子、维生素A酸以及胞质分裂在阿片受体基因表达调控上的作用。转录后调控包括了对基因转录副本的选择性拼接,mRNA稳定性的改变以及翻译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真核mRNA的3‘非翻译区转录后水平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真核mRNA的3‘非翻译区(3‘-UTR)在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3‘-UTR内存在末端加工信号以指导mRNA3‘末端的加工;3‘-UTR不但控制mRNA的稳定性及降解速率、协助辨认特殊密码子,而且还控制着mRNA的翻译时间、位点及控制其翻译起始及效率等。  相似文献   

14.
小鼠合子型基因激活(ZGA)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瑜  李逸平 《生命科学》1998,10(2):98-105
合子型基因的激活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母型基因的合子型基因调控过渡中的关键事件。本文对近年来有关ZGA的一些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在小鼠中,ZGA的起始是由受精后胚胎发育所经历的时间进程调控。即由所谓的合子钟调控。ZGA的启动依赖于源自母方的母型物质。ZGA的过程由两个时段组成,一个是起始于1细胞胚胎期的第一次转录爆发期,称为次要的基因激活期;另一个是起始于2细胞期的主要合子型基因转录期。有关研究还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5.
细胞因子mRNA转录后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义祖 《生命科学》2010,(5):437-443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植物是研究高等植物中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手段和对象,高等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的灵活性多样性与转录后调控密切相关。本文着重阐述RNA的自身结构与代谢调控之间的关系,分别从5′端帽子结构、先导序列、3′末端序列及poly(A)尾巴、内含子序列、不稳定序列,使用的密码子等六个方面说明RNA的特定结构对其稳定性及翻译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λ噬菌体nutL序列突变对N蛋白生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λ噬菌体 N 蛋白不仅是抗转录终止的正调控因子,也是在翻译水平上阻遏自身基因表达的负调控蛋白.nut R N A 位点(包括 box A 和 box B)参与了这两种生物效应.对位于左向操纵子(p L)的 nut L 序列进行了突变后,证明 nut L 缺失及 box B 第 6 位核苷酸突变使 N 丧失了正、负调控功能,提示 nut L 在 N 介导的调控反应中是必需的.nut L 序列中 box A 单碱基突变使 N 丧失了正调控功能,部分保留了负调控功能.这种负调控作用导至极性效应,使 lac Z基因转录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mRNA运输,定位,降解与翻译起动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小冬  童坦君 《生命科学》1995,7(5):11-14,21
mRNA运输、定位、降解与翻译起动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彭小冬,童坦君(北京医科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北京100083)基因表达调控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从基因转录直到成熟的蛋白质产生,经历了一系列步骤,其调控并不限于转录过程。通常对mRNA成熟、输出核外...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研究是近几年的前沿课题。综述了重金属在转录前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翻译后酶活性5个方面基因表达的影响。着重介绍了在转录前水平、转录水平、翻译后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MicroRNA作用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爽  刘默芳 《中国科学C辑》2009,39(1):109-113
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蛋白质的新型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对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起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关于miRNA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研究人员陆续提出了一些假说模型,诸如翻译起始抑制、翻译起始后抑制、mRNA降解、P小体(Processing Body),SG(Stress Granules)颗粒扣押靶mRNA等来阐述miRNA如何抑制其靶基因的表达.此外,最近还有文献报道了一些全新的miRNA作用方式,如去抑制和miRNA激活作用等.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miRNA作用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及相关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