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和莱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业已制造了至今最大的合成基因。当他们把新基因插入细菌时,这种基因能指导细胞制造一种可能为蛋白质的生物分子。八位科学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获得的这项成就对设计更大的、能指导微生物严密模仿人体自然物质生产新药剂的基因的可能性更大了。  相似文献   

2.
你需要培养的细胞吗?或许你需要哺乳类细胞产生的1~100克量的蛋白?请与国家细胞培养中心联系,它将为你提供悬浮细胞和25~150升的单层培养物.该中心还将提供细胞分泌产品,如单克隆抗体和其它蛋白,数量1~100克不限.他们开展这项工作是为了促进基础研究,解除科学家自行大规模培养细胞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一家设在波士顿的生物工艺公司的科研人员说,多数血友病病人的血液所缺失的凝血因子,可用合成法产生.这些科学家于本周宣称,他们已经发现并且无性繁殖了一段产生这种物质的基因. 最普通的一种血友病的患者不能制造或仅少量制造因子Ⅷ,而在遇到出血时,如果不加控制,可导致严重后果或死亡.Toole及其同事John Knopf和JohnWozney已经无性繁殖了人类用以生产这种蛋白质的基因片段,并且预期在六个月内鉴定和无性繁殖完整的基因.至于这种基因是否能够插入细菌或酵母并按商业规模制造大量可用的蛋白质则尚有待于确定.  相似文献   

4.
你见过3米长、400公斤重的大蜥蜴吗?你知道它们吃什么吗?1910年,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这种完全陌生的动物,当时他们感到非常惊奇。由于这种动物最先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叫科摩多的小岛,又因为和早已灭绝的恐龙有亲缘关系,所以他们给它定名为“科摩多龙”。科摩多龙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蜴,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几个小岛上。美国佛罗里达州博物馆佛罗里达大学爬虫学馆馆长、《科摩多龙行为生态学》一书的作者、研究科摩多龙的专家沃尔特·奥芬伯格说:目前,它们以猪,鹿和水牛为主要食物。他说,据化石记载,在  相似文献   

5.
前沿     
科学家早就发现蜜蜂的舞蹈是一种符号语言,可以指示它们发现食物的地点。但是,这种舞蹈能否被蜂巢中的观舞者理解并依此找到食物呢?或只是舞者兴奋心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们已经首次研制出了鸡的基因蓝图,这为可能减少人类食物沙门氏菌中毒迈出了一步。最新的进展使科学家们接近了对鸡类抗沙门氏菌基因的鉴定工作。一旦这种基因被发现和克隆,可将它们转入到非抗性品种中,从而保护它们。在动物健康与农业和食品研究院工作的Nat Bumstead博士和他的同事们  相似文献   

7.
p5 3基因的活动性是癌症的先兆 ,p5 3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与细胞DNA相结合 ,并启动链反应 ,该链反应通常导致细胞自杀 ,于是使癌停止生长 .在约一半癌症病例中 ,p5 3基因发生了突变 ,结果使有缺陷的蛋白质不能启动该抗癌的链反应 .瑞典和俄罗斯的科学家最近刚鉴定了一些这样的化合物 ,在 2 0 0 2年 3月的NatureMedicine上 ,他们描述了一个合成的分子可恢复突变型p5 3的抗癌功能 .研究者在实验室筛选了 2 0 0 0种化合物 ,以寻找可抑制含有突变型的p5 3的癌细胞生长的化合物 .他们称其中最有作用的化合物为PRI MA …  相似文献   

8.
根据基因组信息和KEGG数据库分析小立碗藓基因组中合成萜类物质的基因,比较小立碗藓与酵母和拟南芥合成萜类物质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同时利用UPLC-QTOF分析小立碗藓中物质组成,来分析小立碗藓基因组中萜类物质合成的基因及小立碗藓中存在的萜类物质。与酵母相比,小立碗藓两条萜类次生代谢途径完整,途径中的基因及氨基酸丰富性更高,提示可以合成更丰富的前体物质如FPP,GPP等;小立碗藓与拟南芥的序列相似性较高,萜类背景简单。UPLC-QTOF分析检测到小立碗藓中次生代谢物质主要是芳香族化合物及各类生物碱,一种萜类物质ent-16beta-Methoxy-19-kauranoic acid。小立碗藓中本身具有合成萜类前体物质和二萜的基因,检测到少量萜类物质,适合作为萜类活性物质异源合成的底盘细胞。  相似文献   

9.
张旭 《生命世界》2005,(10):6-6
是什么让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物药效降低、产生耐药性,甚至让人嗜药成瘾?在8月25日出版的《细胞》上,我国上海科学家宣布:"元凶"是 P 物质。早在上世纪30年代,瑞典科学家首先在大肠内发现了这种 P 物质。后来,  相似文献   

10.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一种扁椭圆形的细胞器,具有光合作用这一重要功能。它能够利用太阳辐射中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使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为揭示光合作用的机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使我们对有关的光化学反应以及酶催化反应有了系统的了解;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还一直企图在基因水平上来阐明基因物质和叶绿体功能的关系,以期望最终能通过基因的改造来进一步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本文就近年来在叶绿体基因组构造上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已能使小鼠正常时无光感的眼细胞对光有反应.该策略导致视网膜色素病变以及相关病变的新疗法.这种病使全球3000人中有1人失明.当视网膜光感细胞死亡时,这种病便出现了.这些称为视网膜杆与视网膜锥的细胞.在健康时将光转变为电信号,此电信号然后传递给附近的细胞,最终到达  相似文献   

12.
苦味是影响蔬菜品质的不良性状。然而,苦味物质对植物是"天然农药",可用以抵御虫害侵入;对人类是消炎、保肝药,同时还具有抗癌药物开发潜力。通过整合黄瓜基因组大数据及传统生物学研究手段,共发现11个基因控制着黄瓜苦味形成。其中9个基因参与苦味合成,2个是调控苦味合成的"开关"基因。黄瓜苦味合成、调控及驯化分子机制的解析为综合利用及改良苦味物质创造了条件:(1)通过精细调控叶片和果实中的苦味"开关"基因,可培育叶苦果不苦的黄瓜,既可利用苦味保护植物不受害虫侵害,减少农药使用,又可保障黄瓜优良的商品品质;(2)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体外大规模、快速合成和改良苦味物质,为后期新型药物研发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阻断白细胞介素-2(IL-2)能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吗?问题是澳大利亚和德国的科学家研究了转基因小鼠之后提出的。这些小鼠应当患上糖尿病,但却没有。研究者想搞清楚,为什么:带有抗其自身胰岛素生成β细胞 T 细胞的转基因小鼠不患糖尿病。带有使组织损伤从而导致糖尿病的 T 细胞的动物应当患有糖尿病,这一点似乎很清楚了,但这些小鼠却出人意料地不患糖尿病。  相似文献   

14.
遗传工程师与免疫学家合作成功地改进了一整套复杂的实验,使人们有可能弄明白机体对外来侵袭作出免疫反应的决定子。英国一个研究小鼠的编码大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略作MHC,是一群位于细胞表面并对细胞-细胞相互作用和与疾病及移植排斥作斗争具有重要作用的分子群)的基因的科学家小组,分离出一种分子,定出了它的基因在小鼠基因组中的位置,并证明了只要细胞表面存在这种分子就足以使这个细胞成为特异攻击者容易打中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前沿     
你担心过科幻小说里那些恐怖的靠机械装置维持生命的人可能有一天会成为现实吗?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科学家克劳斯·彼得·泽纳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可能会引起轰动: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用活细胞控制的机器人。泽纳培植了一个星状的粘菌,这种粘菌懂得自动避开光线。泽纳把它附在一个六条腿的机器人上,每个星  相似文献   

16.
你体内存在致病基因吗?如果存在的话,你有办法发现它们吗? 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方法,可以帮助那些无家族遗传病史,但体内具有潜在遗传疾病的病人找出具有致病能力的有害基因。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世界》2009,(6):6-6
骨质疏松症是困扰老人特别是老年女性的一种常见病。德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基因机理,为治疗这种病提供了新思路。骨质疏松是正常骨生长和骨吸收之间的平衡失调,通常这种平衡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两种细胞协同维持。研究人员发现,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VEC)作为血管的支架和衬里能维持血管的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 ,并通过合成、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参与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收缩.研究表明, VEC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分化为其它表型的细胞,如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等,这种转变可能会导致双重的生理学效应,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研究者现已证明,一组3个蛋白质如何控制一个胚胎干细胞发生不可逆的进程而发育为特异性组织,或是保持原有的潜能而变为骨细胞、脑细胞或任何其他种类的细胞.干细胞独特的能力是发育为任何类型的细胞,即具有称为多潜能的特性.此特性构成干细胞医学用途的基础.研究者论述,干细胞的这种特性总有一天会导致例如在实验室生长出组织与器官,可用于移植.科学家打算测定什么基因决定了干细胞.研究者说,如果我们能揭露这些基因的构造,我们便能了解多潜能性是如何建立的.根据作为多潜能性后盾的力学知识,科学家很可能试图重编程一个成熟细胞,它可以具有…  相似文献   

20.
要点新闻     
美国科学家日前发现,雌激素可以抑制调节蛋白——N-CoR,导致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快速的生长和扩散,而它莫西芬有助于这种蛋白水平的恢复。这项研究结果公布在9月13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美国华裔科学家日前将RNA 纳米技术研制成基因材料颗粒,将抗癌药剂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