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这篇论文中,引用了在不同生长期内马铃薯块茎提取液水解作用与磷酸化作用以及合成酶与磷酸葡萄糖变位酶活性的研究材料。用马铃薯块茎製备提取液,在两个时期来研究该提取液:第一次是在七月,即马铃薯开花的时候,那时马铃薯具有小的块茎;第二次是在收穫之後,与测定磷酸化酶和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活性的同时,测定块茎中澱粉含量,而且在提取液中测定还原性物质的含量。试验是用三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的,即“劳尔赫”、“普列斯库里斯基”和“十月儿童”。对块茎提取液磷酸解作用的研究表明:块茎提  相似文献   

2.
白蚁自身及其后肠共生微生物可以分泌多种糖基水解酶用于分解木质纤维素.本研究选用1%木质素、1%羧甲基纤维素钠、1%山梨糖、1%果糖、1%葡萄糖及1%半乳糖6种糖基化合物溶液,诱导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糖基水解酶的分泌,进行了酶活测定.结果显示,FPA活力、内切葡聚糖酶EG、β-葡萄糖苷酶...  相似文献   

3.
研究纤维素酶活时测定还原糖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用的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中,除内切葡聚糖酶活用粘度法外,其余均为测定底物酶解后还原糖的生成量。一般都以葡萄糖为标准,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Somogyi法或铁氰化钾法进行测定。已知纤维素的酶解是在纤酶系的作用下逐渐解聚的过程。酶解液中的还原糖包括有葡萄糖和聚合度不等的纤维寡糖,其比例则因纤酶系和酶解条件而异。虽然Miller等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是植物戊糖磷酸途径中的两个酶.在克隆了水稻质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OsG6PDH2和质体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Os6PGDH2基础上,分析比较了水稻胞质和质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的基因结构、表达特性和进化地位.结合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两种酶基因的分析结果,认为高等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在进化方式上截然不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胞质基因与动物和真菌等真核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胞质酶和质体酶基因都起源于原核生物的内共生.讨论了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可能的进化模式,为高等植物及质体的进化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是植物戊糖磷酸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在克隆了水稻质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OsG6PDH2和质体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Os6PGDH2基础上,分析比较了水稻胞质和质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的基因结构、表达特性和进化地位。结合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两种酶基因的分析结果,认为高等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在进化方式上截然不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胞质基因与动物和真菌等真核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胞质酶和质体酶基因都起源于原核生物的内共生。讨论了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可能的进化模式,为高等植物及质体的进化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斯卡兹金等著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一书中所述“團聚现象”(实验11)的方法是:用马铃薯澱粉制成1%的澱粉糊,静置数天後即分成二層。作者谓这就是團聚现象。我们曾照这方法给同学做实验。但在用顯微镜观察下層的“團聚體”时,却只见到许多膨胀了的澱粉粒;而且如果澱粉糊加热时间稍长,即影响“團聚现象”的发生。为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便进行了下面的一些实验观察。配製1%的马铃薯澱粉悬浮液(所用的澱粉是  相似文献   

7.
黑曲霉纤维素酶三类不同酶系中,纤维二糖水解酶基因表达处于很低水平,导致纤维素酶总体活力水平不高。为构建黑曲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全基因合成拼接黑曲霉高表达葡萄糖淀粉酶基因glaA的强启动子片段与纤维二糖水解酶基因cbhB编码区片段,然后将杂合基因克隆到二元载体pCAMBIA1301上,重组质粒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黑曲霉分生孢子,携带杂合基因的T-DNA片段插入到黑曲霉转化子的染色体上,共筛选到48个具有潮霉素抗性的转化子。纤维素酶活力水平测定结果显示,转化子A3-9的CMC酶活力最高,为野生型黑曲霉菌株的1.31倍;转化子B1-7与A3-6的滤纸酶活力最高,为野生型黑曲霉菌株2.51倍。另外,初步分析了杂合基因在黑曲霉中的表达所需的诱导条件。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酶滤纸酶活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生物的纤维素酶是多组分的酶系。用粘度法测CX酶活(内切β-1,4-葡聚糖酶)和以水杨苷等为底物测定β-葡萄糖苷酶活都能不受其它组分的影响而准确测得~纤酶系中这两个组分的活力。在菌种选育和酶的生产中,主要需了解一纤酶系作用于纤维性材料时产生还原糖的能力,这是C1酶(外切β-1,4-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与上述  相似文献   

9.
宋慧 《西北植物学报》2011,31(11):93-98
以高产小豆品种(系)‘2000-75’、‘冀红9218’和低产品种(系)‘红宝1号’、‘湾选1号’为材料,测定小豆开花至成熟期,根系与始花节位叶片生长指标、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变化,分析其根系与始花叶协同衰老的相关性,以揭示小豆根系活力与地上部叶片衰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品种(系)开花后,植株根系伤流强度随着花后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单峰增长趋势,但根系活力的衰老起始期晚于叶片功能的衰退开始期。(2)从开花至成熟期,小豆根系活力与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叶片净光合速率都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关系。(3)与低产品种相比,高产小豆品种(系)‘2000-75’和‘冀红9218’的根系活力强,叶片功能期持续时间长,叶绿素含量下降速度慢,保护性酶含量高,使花后小豆的功能叶捕获光能的能力增强,从而形成较高光合能力的小豆群体,最终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从麦芽根中提取5′-磷酸二酯酶和磷酸单酯酶的方法。通过将麦芽根粉碎后,取一定粒度的麦芽根加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浸泡,过滤后得粗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磷酸二酯酶和5′-磷酸单酯酶的酶活,研究粉碎粒度、料液比、抽提温度、抽提时间等因素对麦芽根中5′-磷酸二酯酶和5′-磷酸单酯酶提取的影响。将原料粉碎至100目,以去离子水为提取剂,于4℃提取20h,料液质量比为1:10,5′-磷酸二酯酶的酶活力可达160U/ml。该法简单、快速、准确、适应性强,为5′-磷酸二酯酶的提取与检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1,6-缩水-β-D-吡喃葡萄糖是纤维素类物质热解的主要产物,黑曲霉突变株CBX209能较好地利用该糖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生长并产生有用的代谢产物柠檬酸,其效率与利用葡萄糖大致相当。利用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系统测定证明该菌株不存在1,6-缩水-β-D-吡喃葡萄糖水解酶。采用快原子轰击质谱技术结合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系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NH4)2SO4沉淀或阴离子交换层析处理后的无细胞提取液在加入ATP和Mg2+的条件下能直接催化1,6-缩水-β-D-吡喃葡萄糖合成6-磷酸葡萄糖,证明黑曲霉突变株中存在一个新酶,即1,6-缩水-β-D-吡喃葡萄糖激酶。该酶为诱导酶。  相似文献   

12.
结实期土壤水分亏缺影响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理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结实期土壤水分亏缺对水稻(Oryza sativa)籽粒中蔗糖向淀粉合成的生理代谢中关键酶活性及籽粒灌浆的调节作用, 探讨土壤水分亏缺影响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 适度土壤水分亏缺诱导了灌浆高峰期(花后15-20天)水稻籽粒中蔗糖合成酶、腺苷二磷酶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及淀粉分支酶活性的增加, 提高了籽粒灌浆中前期(花后10-20天)籽粒中淀粉积累速率和籽粒灌浆速率。但在灌浆后期(花后20-30天)籽粒中, 上述关键酶活性下降较快, 籽粒活跃灌浆期明显缩短, 灌浆前中期灌浆速率的增加不能完全补偿灌浆期缩短带来的同化物积累损失, 导致水分亏缺处理水稻籽粒充实不良, 结实率、籽粒重和产量显著降低。研究认为, 灌浆期土壤水分亏缺引起的灌浆后期籽粒中蔗糖向淀粉合成代谢中一些关键酶活性快速下降和籽粒内容物的供应不足是籽粒淀粉积累总量减少、粒重降低的主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3.
水稻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的一些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叶片粗提液经硫酸铰分部沉淀、DE 52纤维素及 Sephadex G—200柱层析,得到较纯的蔗糖磷酸合成酶。该酶的最适 PH约7.0;UTP,UDP,ATP能明显地抑制其酶活;UTP是该酶UDPG的竞争性抑制剂,Mg~( )对它有促进作用;G6P则无影响。酶的两个底物F6P及UDPG的饱和动力学曲线分别为双曲线型和S型;K_m(F6P)=0.93 mmol/L;K_m(UDPG)=20.0 mmol/L;V_m(F6P)=83.3 nmol Suc mg~(-1)Protein min~(-1);V_m(UDPG)=333 nmol Suc mg~(-1)protein min~(-1);Hill(F6P)=1.0,Hill(UDPG)=1.4。水稻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受 ATP,UTP,UDP,UDPG等因素的调节。水稻叶片中蔗糖合成酶的总活力大于或等于蔗糖磷酸合成酶。  相似文献   

14.
琼胶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琼胶酶是一种多糖水解酶,根据降解琼脂糖的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α-琼胶酶(EC3.2.1.-)和β-琼胶酶(EC3.2.1.81)。中从琼胶酶的分类及酶活测定,酶的来源,产酶微生物的酶系及酶学性质,琼胶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酶的应用几个方面综述了琼胶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酶解法(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测定小麦籽粒中的β-葡聚糖含量,对该方法的标品测定回收率和加标回收率进行研究,利用该方法测定了8个品种小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并分析其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酶解法具有良好的测定结果;8个品种小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在0.44%~0.68%之间,小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由于品种和产地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试验结果为从膳食中摄入β-葡萄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水稻(Oryza sativa L.)籽粒发育过程淀粉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酶、淀粉分支酶以及淀粉脱支酶活性变化,同时研究了淀粉结构形成动态.与野生型晚粳9522相比,转基因晚粳9522中直链淀粉的合成被显著抑制,而总淀粉含量和籽粒终重量没有改变.淀粉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表达时间不一致,存在明显的时段特征,这与淀粉积累动态密切相关.可溶性淀粉合酶活性表达最早,其在灌浆前期驱动淀粉合成起始;而淀粉粒结合态淀粉合酶在胚乳发育的中期活性最大.两水稻实验材料间,除淀粉脱支酶活性变化有所不同外,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和淀粉分支酶活性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异.并且,支链淀粉的分支模式在水稻籽粒发育过程中变化较大,且与品种有关.以上结果揭示,支链淀粉的合成要先于直链淀粉,并且在控制支链淀粉各分支的形成过程中有不同的酶在起特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891479 右旋糖是一种专一水解右旋糖分子中α-1,6-糖苷键的水解酶,本文就右旋糖的分布,活力测定,作用机制,酶的性质及利用做以介绍. [彭乙冬] 891480 甘薯属植物过氧化酶同工酶分析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  相似文献   

18.
在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进行灵芝液态发酵时,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代谢中间产物葡萄糖-1-磷酸,研究其对灵芝胞外多糖产量、单糖组成、合成途径相关酶的影响,从而确定影响灵芝多糖单糖组成的关键酶。结果显示,添加葡萄糖-1-磷酸对灵芝多糖产量和多糖的单糖组成并无明显影响。在检测的3种灵芝多糖合成关键酶中,葡萄糖-1-磷酸的添加抑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磷酸葡萄糖异构酶(PGI)的酶活,对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无明显影响。此外,通过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发酵过程中半乳糖和甘露糖比例的变化分别与PGM和PGI、PMI具有相关性。本文结果对实现灵芝多糖代谢的灵活调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钾对小麦旗叶蔗糖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冬小麦品种‘鲁麦22’(Triticum aestivum cv. `Lumai 22’)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钾素对小麦旗叶蔗糖和籽粒淀粉积累及其有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素有利于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增强开花后旗叶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提高旗叶中蔗糖的含量;从而提高了灌浆期间籽粒中蔗糖的供应,增强了籽粒中蔗糖合成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活性,加速了淀粉积累速率,提高了粒重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两种罗非鱼鱼皮酶解液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的方法获得骨髓基质细胞,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法观察是否成功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分别采用MTT法和PNPP法测定两种酶解液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可得到较为均一的骨髓基质细胞。这些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后可以向成骨细胞分化。两种酶解液作用于骨髓基质细胞时,在浓度0.1mg·ml~(-1)均可以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在浓度0.1mg·ml~(-1)1,0.01mg·ml~(-1)均可以提高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实验用两种酶解液的三个浓度与成骨诱导液协同作用于骨髓基质细胞时,均没有促进细胞增殖和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显著作用。结论:两种酶解液可以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提高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与成骨诱导液协同作用于骨髓基质细胞时,对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促进及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