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GIP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方法:GIP受体激动剂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可作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潜在药物,因此,GIP受体激动剂的筛选模型十分重要。本研究采用PCR的方法扩增GIPR基因,将扩增产物酶切回收后与表达载体pCMV6-AC-GFP连接,构建pCMV6-AC-GIPR-GFP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菌落扩增、质粒提取及序列测序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重组质粒到RIN-m5F细胞中,通过抗生素G418筛选,挑单克隆得到稳定的RIN-m5F/GIPR-GFP细胞株。结果:结果表明PCR扩增获得长度为1 319 bp的GIPR基因,克隆至pCMV6-AC-GFP真核表达载体,经菌落PCR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后,证实质粒pCMV6-AC-GIPR-GFP构建成功;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内荧光分布均匀,表明重组质粒成功转到RINm5F细胞中。该细胞株经阳性对照(D-Ala~2)GIP处理后,与对照组对比,具有荧光斑点聚集。结论:因此,GIP受体激动剂筛选模型RIN-m5F/GIPR-GFP成功构建,可用于筛选新的GIP受体激动剂,为糖尿病药物开发提供新的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引起急性肝损伤时肝细胞自噬的情况。方法:采用LC3-GFP质粒尾静脉高压注射的方法在体监测雷公藤甲素诱导肝细胞自噬的发生;用腺病毒双荧光载体m RFP-GFP-LC3感染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蛋白印记的方法检测细胞自噬流的强度。结果:小鼠腹腔注射雷公藤甲素(0.25 mg/kg和0.5 mg/kg)24小时,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均显著升高;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肝细胞肿胀、空泡化及坏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检测到LC3-GFP质粒表达所呈现的绿色荧光;离体细胞实验结果证实雷公藤甲素可诱导肝细胞发生自噬流,且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剂量、时间依赖性。结论:雷公藤甲素可引发急性肝损伤并伴随明显的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3.
细胞自噬是一种重要且保守的细胞内降解过程,通过形成双层膜的自噬体包裹细胞内容物进行降解。内质网来源的COPII囊泡被认为是饥饿诱导的应激过程中自噬体的膜源。探究了COPII囊泡衣被蛋白SEC24A在巨自噬通路中的作用。利用siRNA干扰技术敲低SEC24A的表达,EBSS饥饿处理对照组和SEC24A敲低组HeLa细胞2 h诱导自噬发生,经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自噬底物蛋白p62和自噬标志蛋白LC3-II的蛋白水平变化,以确定SEC24A是否参与自噬。通过RFP-GFP-LC3串联荧光检测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的数目,利用蛋白酶K保护实验验证自噬缺陷发生在自噬体闭合之前或者之后,利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敲低SEC24A对自噬通路上ATG复合物的影响,以确定SEC24A调控自噬通路的位点。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SEC24A与自噬相关蛋白ATG9A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蛋白检测实验发现,饥饿条件下与对照细胞相比,敲低SEC24A细胞内自噬底物蛋白p62积累,而标志蛋白LC3-II减少。RFP-GFP-LC3串联荧光实验显示,敲低SEC24A后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的数目均减少。蛋白酶K保护实验显示,SEC24A敲低细胞中受膜结构保护的p62和GFP-LC3均减少,提示SEC24A作用位点在自噬体闭合之前。免疫荧光实验显示,敲低SEC24A的表达后ATG14L、ATG16L1点状结构减少,而ATG9A点状结构的数量没有明显变化,提示SEC24A作用于ATG14L、ATG16L1上游。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SEC24A与ATG9A存在相互作用。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自噬体形成过程和分子机制的了解,也为全面解读COPII囊泡及其衣被蛋白在自噬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获得能够在大鼠胰岛β细胞中高效表达的慢病毒载体。方法 以PCR的方法扩增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片段,并将其通过穿梭质粒装入pLenti6/V5表达质粒,然后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plenti6/V5 GFP、pLP1、pLP2以及pLP/VSVG转染入293FT细胞,获得的病毒用人纤维瘤细胞系的HTl080细胞进行滴定。然后用一定滴度的慢病毒转导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观察转导效率。结果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观察到所克隆入pLenti6/V5表达质粒的GFP片段大小正好与PCR扩增出的片段一致。经测序验证,序列与NCBI网站上GFP序列完全一致。转染结果显示,经293FT细胞所产生的慢病毒,转导效率达到80%以上。而在1×10^6/ml病毒颗粒的情况下,AAV—GFP病毒几乎不能转导β细胞。结论 与同一滴度的AAV—GFP病毒相比,胰岛β细胞的转导效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即慢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在对胰岛β细胞转导的能力上,明显优于重组腺辅病毒表达系统。表明慢病毒载体在糖尿病基因治疗中,特别是对胰岛β细胞的转基因工作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酸敏感钾通道-3(TASK3)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转染SH-SY5Y细胞建立稳定表达的细胞株。方法:将TASK3亚克隆至p EGFP-N1质粒上,构建重组质粒p EGFP-TASK3,利用X-fect试剂盒将其转染至SHSY5Y细胞中,通过G418辅助荧光筛选建立稳定表达TASK3-e GFP的细胞株;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检测TASK3-e GFP的表达及细胞内定位;不同p H值(7.0、6.7、6.4、6.1)作用稳定表达细胞株24 h后,CCK-8检查细胞活力。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获得了TASK3-e GFP稳定表达细胞株。不同p H值作用野生型和稳定表达细胞株24 h后,两组细胞的存活率随着p H值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相同p H值下(除p H 7.0),稳定表达细胞存活率较野生型细胞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功构建p EGFP-TASK3真核表达载体,建立了稳定表达TASK3-e GFP的SH-SY5Y细胞株,该细胞可为研究TASK3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和嘌呤霉素(puromycin)抗性的K562.PM.RFP细胞株,便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研究中K562细胞的观察和筛选。方法采用PCR法获得RFP片段,将其插入到慢病毒pGC-FU-3FLAG-IRES—Puromycin载体中获得pGC—PM—RFP重组质粒,经脂质体转染到293T细胞中获得慢病毒LV—PM—RFP,有限稀释法检测慢病毒在293T细胞中的转染效率,用包装获得的慢病毒感染K562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RFP阳性的K562-PM—RFP细胞株。结果PCR及测序结果证实目的基因RFP正确克隆至慢病毒质粒中,经慢病毒LV—PM-RFP感染的K562细胞能在嘌呤霉素抗性培养基中存活,并稳定表达RFP。结论成功构建了慢病毒重组质粒pGC—PM-RFP,并获得了携带RFP及嘌呤霉素抗性基因的K562-PM—RFP细胞株。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SQSTM1/p62蛋白在细胞发生自噬时的定位,以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SQSTM1基因(编码p62蛋白)并将其插入pEGFP-N1真核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进入人胚肾293T细胞中表达p62绿色荧光融合蛋白(GFP-p62),利用Earle's盐平衡溶液饥饿诱导细胞自噬,Wester...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斑马鱼分析胰岛β-细胞发育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马鱼的个体小、高产和体外受精等特点使其已经迅速成为研究脊椎动物器官发育和人类疾病的模式生物之一。我们建立了一个转基因斑马鱼动物模型来研究胰岛β-细胞的发育。首先,构建了斑马鱼胰岛素(Insulin ,INS) 启动子与绿色荧光蛋白(GFP) 组成的表达载体, 命名为INS:GFP。其次,将质粒在斑马鱼1-细胞期注射到细胞质内。最后我们成功获得了生殖系稳定遗传胰岛素转基因斑马鱼,在成鱼和幼鱼期均可以通过GFP标记β-细胞。通过方便的荧光筛选,我们观察到胰岛在受精后18h开始形成,1-5d后由初始的脊索中线两侧向右迁移。从我们构建的胰岛素转基因斑马鱼,可以直观判断胰岛的发育情况,为研究胰岛的发育、损伤和再生提供了一个简便和直观的新型工具。  相似文献   

9.
采用CRISPR/Cas9技术制备质粒HRX-2MCS和PX330,两种质粒转染湖北白猪胎儿成纤维细胞,G418筛选抗性细胞株。收集培养细胞提取总DNA,分子定位PCR法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在猪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外显子上的定位整合情况,得到T1靶位点整合细胞5株和T3靶位点整合细胞3株。Q-PC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108号阳性细胞株MSTN基因m RNA表达量减少50%,实验获得的基因敲除细胞可以用于体细胞核移植法制备MSTN基因敲除猪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缺氧调控结直肠癌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在常氧及缺氧(1%氧气浓度)条件下处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及自噬相关标志分子的表达情况;慢病毒转染构建SIRT1稳定过表达或敲减细胞株,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自噬体形成的情况;使用m RFP-GFP-LC3双标腺病毒感染细胞,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自噬流的进展。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缺氧条件下,HCT116及SW480细胞内SIRT1的表达水平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自噬特异性底物p62蛋白水平降低且LC3-I/II转换增加;与对照组相比,SIRT1过表达细胞内自噬特异性底物p62的表达水平升高而LC3-I/II转换受到抑制;相反在SIRT1敲减细胞内,p62的表达水平降低而LC3-I/II转换进一步促进。透射电镜结果发现SIRT1过表达后,细胞内自噬溶酶体形成减少、自噬体数量增多;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SIRT1过表达细胞内绿色荧光淬灭减少、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的融合收到明显抑制,说明SIRT1通过抑制自噬溶酶体的形成,阻断自噬流的进展。结论:缺氧通过抑制SIRT1的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的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