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其对海马神经营养因子-3(NT-3)mRNA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2%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EA)、对照组(DM)与正常组(CN)进行比较。电针4周后糖尿病测定血糖水平,并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NT-3mRNA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血糖、上台潜伏期高于正常组和电针组(P〈0.01),对照组NT-3mRNA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和电针组(P〈0.01);电针组NT-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促进海马NT-3mRNA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表达,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者的学习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盐酸法舒地尔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未转染组、转染组(转染Rn-Notch1-siRNA)、阳性对照组(转染Rn-MAPK-1 Control siRNA)及阴性对照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 siRNA)等4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诱导大鼠MSCs分化为神经元。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s转染后荧光表达情况;RT-PCR检测Notch1、Hes1和MAPK1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otch1、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微丝蛋白亚单位(NF-M)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①siRNA转染72h,MSCs荧光表达最强,转染率可达91.3%±4.2%;同时,转染组MSCs的Notch1和Hes1 mRNA转录下降(P0.05);MTT提示转染组细胞存活率也显著减少(P0.05)。②盐酸法舒地尔可以诱导MSCs向神经元分化,其中以转染组诱导效果最佳,NSE、NF-M的表达率显著的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在诱导大鼠MSCs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Notch信号通路与RhoA/Rho激酶通路信号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MSCs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氟烷对小鼠神经干细胞的BDNF、Caspase3及Notch信号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给予体外培养的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不同浓度异氟烷处理,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异氟烷处理组(ISO1.0,ISO1.5),其中异氟烷组细胞分别给予1.0MAC和1.5 MAC两个浓度的异氟烷处理2小时,对照组给予O_2处理2小时,随后置于培养箱正常培养24小时后收集细胞,提取细胞RNA检测BDNF,Caspase3及Notch相关基因(Notch2、Notch 3和Hes5)的m RNA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异氟烷组小鼠神经干细胞的功能基因BDNF m RNA水平下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m RNA水平上调;(2)异氟烷组神经干细胞的Notch2和Notch3受体m RNA表达下调,Notch信号通路靶基因Hes5的m RNA水平也明显下调;(3)异氟烷对神经干细胞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浓度越高对神经干细胞BDNF、Caspase3及Notch信号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越大。结论:异氟烷可能通过抑制小鼠神经干细胞的Notch信号通路,下调BDNF的m RNA表达,上调Caspase3的m RNA水平,影响神经干细胞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栀子粗提物对慢性轻度应激模型小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10种不同应激源实施对小鼠连续10周刺激,从第3周开始口服给予栀子粗提物3个剂量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小鼠行为学改变,并采用NeuN和BrdU免疫组化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栀子粗提物高剂量组蔗糖饮水量明显增加(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NeuN阳性表达升高(P〈0.01),BrdU阳性细胞的面数密度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栀子粗提物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有明显改善作用,并能显著促进海马区神经元发生,提示栀子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直线加速器全身照射昆明小鼠建立辐射损伤模型,探索不同放射剂量对小鼠健康状况及涎腺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八种不同剂量对昆明小鼠行体外全身照射,于照射后一个月内观察小鼠生长情况、体重变化;照射后一周、一个月检测各组小鼠血象的变化;测定放射半数致死剂量;照射后两个月,测定各组小鼠的唾液流量及唾液淀粉酶含量,并对下颌下腺组织切片行HE染色。结果:13Gy和15Gy照射组小鼠的体重逐渐下降,一周后死亡,其余组小鼠体重最终呈增加趋势。X-射线全身照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0Gy。照射后一周,照射组小鼠的白细胞数目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其他血象方面,除了7Gy组外,其他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照射一个月后,各照射组小鼠的血象均恢复正常。照射后两个月,9Gy组和11Gy组小鼠的唾液流量及唾液淀粉酶含量均显著低于0Gy组,且11Gy组较9Gy组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照射剂量的增加,小鼠的下颌下腺腺泡细胞数目逐步减少,结构排列紊乱,组织损伤逐渐加重。结论:X-射线全身照射引起小鼠健康状况受损,免疫功能减低,损伤程度与放射线强度呈剂量依赖性,小鼠半数致死量为10Gy,该剂量适合建立全身放射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6-姜烯酚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清洁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2%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15 d后分为模型组,6-姜烯酚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6-姜烯酚组采用6-姜烯酚100 mg/(kg·d)灌胃,阳性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100 mg/(kg·d)灌胃,给药20 d后处死,观察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结肠上皮细胞Hes-1、Math-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Math-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Math-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0.01), Math-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0.01);与模型组比较,6-姜烯酚组、柳氮磺吡啶组小鼠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0.01), Math-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0.01) 。结论:6-姜烯酚能够抑制Notch通路的过度活化,调节结肠上皮吸收细胞系和分泌细胞系之间分化的平衡,修复受损结肠粘膜组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藏药巴桑母酥油丸对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粒-巨噬系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理。方法60Coγ射线照射和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方式制造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模型,采用外周血细胞计数、造血祖细胞集落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灌胃不同浓度巴桑母酥油丸后不同时间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骨髓粒-巨噬系(CFU-GM)造血祖细胞集落产率、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M-CSF R)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灌胃14 d后,中、高剂量组的白细胞数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中剂量巴桑母酥油丸灌胃14 d后,骨髓CFU-GM集落产率、GM-CSF mRNA和GM-CSFR mRNA也显著高于空白组、生理盐水组。结论适当浓度的巴桑母酥油丸可以通过上调骨髓GM-CSF、GM-CSFR mRNA表达、促进CFU-GM增殖分化,进而促进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的提前恢复。  相似文献   

8.
骆剑蛟  刘亚茹  陈文 《病毒学报》2021,37(4):790-797
海马组织在学习、记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海马组织对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非常敏感,会使海马组织中的神经元大量丢失,神经元细胞发生凋亡.芍药苷可以减轻小鼠炎性脑损伤,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体内自由基有关,但是芍药苷在CMV感染小鼠中研究甚少.为探讨芍药苷对CMV感染小鼠脑组织损伤及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本研究将新生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小鼠巨细胞病毒组(MCMV组)、芍药苷低剂量组(Pae-L组)和芍药苷高剂量组(Pae-H组),后三组通过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建立模型,之后对照组和MCMV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Pae-L组经腹腔注射10 mg/kg芍药苷,Pae-H组经腹腔注射30 mg/kg芍药苷;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MCMV-DNA载量的变化;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指标的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MMP-9的表达变化;NeuN免疫染色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NeuN阳性细胞的变化;TUNEL染色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CMV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脑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海马组织中NeuN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减少,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海马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与MCMV组比较,Pae-L组和Pae-H组小鼠脑组织中MCMV-DNA载量减少,逃避潜伏期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增加,脑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海马组织中NeuN阳性细胞数目增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减少,海马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本研究提示,芍药苷能够改善MCMV感染引起的脑损伤,减轻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对BMSCs分化肺泡上皮细胞过程中的影响。本研究采用BMSCs与MLE-12非接触共培养,并在共培养中加入DAPT,实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共培养组、DAPT共培养组。共培养10 d后用光镜观察BMSCs的形态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otch1,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特异性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 C,SPC)、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标志水通道蛋白(aquaporin 5,AQP5)的表达。结果表明共培养10 d后的BMSCs变为似铺路石样上皮细胞形态;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DAPT共培养组中Notch1、SPC、AQP5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与共培养组相比,DAPT共培养组中Notch1、SPC、AQP5蛋白及mRNA的表达减少(p0.05)。因此推测BMSCs在MLE-12诱导下可以定向分化为肺泡上皮细胞,且分化的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被激活,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能抑制BMSCs分化为肺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0.
成年海马神经发生在调控学习记忆和情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外界刺激因素,如自主运动能影响成年海马神经发生过程。自主运动能显著增强海马齿状回区的细胞增殖,并使新生神经元增多,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是十分清楚。本研究采用跑轮实验这种啮齿动物自主运动模型,使两月龄的C57BL/6成年小鼠跑轮15天后,用BrdU掺入实验观察海马齿状回区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齿状回区、阿蒙角区和皮层区成年神经发生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自主跑轮运动15天后的成年小鼠海马齿状回区增殖细胞数目显著上调;齿状回区Bdnf、Ig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Wnt4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提示15天自主运动可能通过特异地增加海马齿状回区BDNF、IGF1和WNT4的表达产生上调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电针对于SAMP8模型小鼠海马区早老蛋白1(presenilian 1,PS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SAMP8小鼠(早老化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每组10只;10只SAMR1小鼠(正常老化小鼠)组成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15天,在电针治疗组治疗时抓取束缚一次,不做任何治疗;电针治疗组每天治疗前抓取束缚之后再进行电针治疗,治疗穴位选取"百会"、"印堂"、"人中"三穴,频率2 Hz,电流强度以小鼠头部微颤为宜,留针20 min,每日1次,共15天。电针治疗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通过免疫组化观察SAMP8小鼠海马区PS1蛋白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海马区的PS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行为学中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逃避潜伏时增加,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减少(P0.05,P0.01);电针治疗组逃避潜伏时明显减少,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化观察各组海马区PS1蛋白表达,电针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S1蛋白在海马区表达水平,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电针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可以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而且电针治疗组海马区PS1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电针治疗可能参与减弱PS1蛋白的表达,降低Aβ水平,对于AD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内低氧对新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低氧后的表达与当归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当归组分别受孕,取新生鼠脑组织制片后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mRN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原位杂交。结果:当归能显著增大低氧新生鼠海马CA3区NSE mRNA和VEGF mRNA原位杂交阳性细胞IOD值,减小GFAP mRNA原位杂交阳性细胞IOD值。结论:当归注射液可增加低氧所致的新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的数量,减弱该区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其机制可能是进一步上调低氧后VEGF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产前束缚应激对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巢蛋白表达的影响,将体重240~260 g的Sprague-Dawley雌性母鼠12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于孕期不做任何处理,束缚应激组于孕14~20 d时给予束缚应激,3次/天,45 min/次。取1月龄子代大鼠进行实验研究。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应激组子代与对照组相比,到达平台的潜伏期延长(P0.05),而在空间探索实验中,应激组子代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应激组雌性子代海马巢蛋白(nestin)和BrdU阳性细胞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雄性子代海马nestin和BrdU阳性细胞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产前束缚应激可引起雌性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数量增加以及增殖能力增强,可能与机体对产前应激所致脑损伤的代偿性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4.
Notch通路是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密切相关的通路,其相关蛋白表达异常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但其在宫腔粘连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为探讨jagged1/notch1在宫腔粘连(IUAs)发病中的作用,本实验选择经宫腔镜诊断为宫腔粘连患者40例为IUAs组,非宫腔粘连患者25例为对照组,宫腔镜直视下取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jagged1、notch1 mRNA表达,发现IUAs组jagged1、notch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jagged1、notch1蛋白表达.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UAs组jagged1、notch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以上结果表明, Notch通路相关因子jagged1、notch1的高表达可能与宫腔粘连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Aβ生成和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生成酶早老素2(presenilin2,PS2)和Aβ降解酶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 degrading enzyme,IDE)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AD防治中的机制。方法将3月龄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组,0.92mg/(kg·d)]、姜黄素大[400mg/(kg·d)]、中[200mg/(kg·d)]、小[100mg/(kg·d)]剂量组,每组10只;并以同月龄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灌胃。灌胃3个月后,应用Morris水迷宫、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Aβ生成酶PS2和降解酶IDE表达变化。结果行为学检测,模型组小鼠的游泳轨迹多为边缘型,而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姜黄素各组小鼠的游泳轨迹多为趋向型和直线型。Aβ生成酶PS2和降解酶IDE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各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减少(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姜黄素小剂量组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同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中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姜黄素各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同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姜黄素能通过减少Aβ生成酶和增加Aβ降解酶的表达,降低Aβ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复合应激后大鼠海马FGF-2表达的变化,来探讨慢性复合应激对FGF-2表达的影响及其与海马神经发生的联系。方法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复合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复合应激组动物每天交替无规律暴露于复合应激原中达6周。然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blot和RT-PCR技术观察海马FGF-2表达的变化。结果慢性复合应激组动物海马FGF-2阳性细胞的表达量增多(P<0.05);海马FGF-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海马FGF-2 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慢性复合应激可引起海马FGF-2阳性细胞表达量增加和FGF-2表达水平升高,提示应激后内源性FGF-2的表达增高可能是慢性复合应激促海马神经发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探究电针抗抑郁中枢效应机制。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4只SD大鼠分为空白、模型、电针及西药组,每组又分别依据干预时间进一步分为7d、14d、21d 3个亚组。空白组不接受任何刺激。模型组大鼠采取禁食等方式构建CUMS抑郁大鼠模型。电针组选取百会、神庭穴施以电针。西药组每日灌胃给予氟西汀。分别于第1d、7d、14d、21d观测大鼠行为学指标改变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内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OFT、SPT评分均较空白组有所下降,体质量减轻,电针组和西药组OFT、SPT评分及体质量检测则较模型组明显上升(P0.05)。模型组各亚组大鼠wnt1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上升,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及西药组大鼠Wnt/β-catenin通路中蛋白含量趋近正常水平,且两组与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调控海马内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减轻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魏酸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神经行为学和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分析阿魏酸对小鼠脑的保护作用。方法:海马CA1区注射微量红藻氨酸(KA)建立痴呆模型,然后对痴呆小鼠用不同剂量的阿魏酸(FA)灌胃治疗。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FAP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P<0.01),GFAP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阿魏酸治疗组学习记忆能力均明显提高(P<0.01),GFAP阳性细胞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用不同剂量的阿魏酸治疗拟AD小鼠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GFAP表达得到明显抑制,起到保护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γ射线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x43和ANLN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的淋巴细胞,分别给予1、2、3、4、5、6 Gy的^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后12h,以及2Gy照射后4、8、12、24、36、48、72h,分别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cx43和ANLN基因表达改变。结果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x43 mRNA表达水平在2Gy照射后4、8、12h明显增高,分别为对照组(未照射组)的6.74、9.06、7.22倍(P〈0.05);24~72h,其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1、2、3、4、5、6Gy剂量照射后12h,cx4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ANLN mRoNA表达水平在2Gy不同时间点及1~5Gy照射后12h,表达降低(P〈0.05),6Gy照射后12h其表达开始升高,为对照组的6.08倍(P〈0.05)。结论γ射线照射2Gy不同时间点及不同剂量照射后12h,cx43基因表达上调,ANLN基因表达下调。1~3Gy剂量照射后12h,cx43 mRNA表达在此范围内有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cx43可能会发展为核事故受照射人员的分子生物学剂量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探讨壮通饮对体外培养大鼠大脑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作用的影响。利用无血清DMEM/F12(含20 ng/mL bFGF和EGF及2%B27)体外培养技术从新生Wistar大鼠大脑海马区中培养NSCS,在NSCS分化过程中添加不同剂量(20、40和80 mg/L)壮通饮进行干预,以免疫荧光及细胞化学方法对NSCS及其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从大脑海马区分离培养的NSCS能够表达巢蛋白(Nestin),并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在同一接种密度条件下,不同剂量壮通饮干预组的Nestin阳性细胞表达数分别为:20 mg/L组:21.5±2.9;40 mg/L组:18.6±2.4;80 mg/L组:16.7±2.2,与对照组(24.8±3.1)比较明显减少(P0.05)。而壮通饮干预组表达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的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通过本实验证实壮通饮能诱导大脑海马区NSCS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