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迷走神经对心室功能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ang WJ  Chen LN  Yu XJ 《生理学报》2005,57(6):659-672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迷走神经)组成,二者相互拮抗,对哺乳动物心脏的功能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副交感(迷走)神经对心房可产生变时、变传导和变力作用,但是对心室的支配及对心室的调控作用还不清楚。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误解,认为交感神经支配心脏的各个部位而副交感神经仅支配心脏的室上性组织,对心室没有支配。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一些哺乳动物的心脏上,胆碱能神经在心室也有分布,且对左心室的功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从解剖及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功能学三个方面阐述迷走神经对心室的支配及调控证据,并对心章收缩功能的迷走神经(毒蕈碱)调控及其信号转导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建立星形胶质细胞机械性损伤模型,研究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α7nAChR)在创伤性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建立星形胶质细胞机械性损伤模型,通过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1β、TNF-α、IL-10和TGF-β的表达;利用α7n ACh R抑制剂α-BGT和激动剂PHA-543613处理星形胶质细胞,检测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利用α-BGT和STAT3抑制剂Stattic处理星形胶质细胞,检测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结果:①星形胶质细胞机械性损伤后,促炎因子IL-1β、TNF-α表达增加,抗炎因子IL-10、TGF-β表达降低(P0.05)。②利用α-BGT抑制α7nAChR可增加损伤后IL-1β、TNF-α的表达,减少IL-10、TGF-β的表达(P0.05);而利用PHA-543613激活α7nAChR功能,则发挥相反作用(P0.05)。③α-BGT可促进STAT3磷酸化,而PHA-543613抑制STAT3磷酸化(P0.05)。④STAT3抑制剂Stattic可减少IL-1β和TNF-α的表达,增加IL-10和TGF-β的表达,并部分阻断α-BGT对IL-1β、TNF-α、IL-10及TGF-β表达的影响(P0.05)。结论:机械性损伤后,激活α7nAChR可减轻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而抑制STAT3磷酸化是其重要的下游机制。  相似文献   

3.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指连续正常心动周期的微小差异,是评估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重要指标。尽管HRV的LF(low frequency)、HF(high frequency)、LF/HF等频域指标被广泛用于评估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及其两者的相互调节作用,然而它们作为衡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指标的有效性一直受到质疑。本研究剖析了有关LF、HF与LF/HF等频域指标意义的不同观点,探讨了其作为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本研究认为,LF虽然受到交感神经活动的控制,但由于同时受迷走神经活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且此影响程度较大,不建议单独使用LF以反映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HF主要受心脏迷走神经的控制,能够较准确的反映迷走神经系统活动;LF/HF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但由于存在非线性关系和其他因素的影响,LF/HF这一指标并不精准。  相似文献   

4.
创面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对创面愈合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适度的炎症反应有助于免疫防御的启动和各种生长因子的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则会导致瘢痕组织过度增生及机体的组织损伤。树突状表皮T淋巴细胞(DETC)起源于小鼠的胸腺后定殖于表皮并特异性地表达Vγ3Vδ1 T淋巴细胞受体(TCR)。其在创面愈合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释放各种趋化因子和促炎因子扩大炎症反应,还有可能通过抗炎介质缓解机体的过度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巨噬细胞分泌的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ibroblast growth factor-7,FGF-7)具有一定的细胞修复作用及抗炎症作用。通过PCR技术、Western-blot及ELISA实验研究分析FGF-7在巨噬细胞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avium)后的分子免疫机制。研究发现fgf-7基因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增强,并且U973巨噬细胞在感染M.avium后,其fgf-7基因与FGF-7蛋白亦表达增强,同时U973巨噬细胞上清中的细胞因子TNF-α与IFN-γ分泌量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受M.avium感染后,M.avium可增强巨噬细胞fgf-7基因及其蛋白质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因子TNF-α与IFN-γ的分泌;提示FGF-7可能与TNF-α、IFN-γ等共同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参与对M.avium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并修复损伤的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6.
周国武  王雪琦  田野苹 《生物磁学》2009,(14):2794-2797
由促炎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感染和损伤的一种防御机制。适量的促炎因子有利于激活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并可促进组织修复;而过量产生的促炎因子则可造成组织损伤,因此维持炎症反应的平衡十分重要。以往认为体液机制是炎症反应的唯一调节因素,新近发现的胆碱能神经抗炎通路对炎症反应的调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是介导神经抗炎通路的关键分子。本文主要介绍α7nAChR的结构、分布及其介导的抗炎作用机制,并对α7nAChR激动剂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和尚待解决的问题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监控、调节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生殖等各系统的机能,正常情况下这些作用是在无意识、无知觉之下进行的。自主神经系统分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交感神经系统(胸腰系统)经脊髓胸腰部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连。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附近。到达肌肉、腺体的交感神经轴突末梢是肾上腺素激性的,它们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到达汗腺的交感神经末梢的递质是乙酰胆硷)。交感神经系统强烈活动时,身体进入一种警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肝功能的表达水平及腺苷蛋氨酸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1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2例,分别比较术前、术后所有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干预7d,观察组患者给予腺苷蛋氨酸干预7d,比较两组患者干预7d后肝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指标以及心肌损伤指标水平。结果:术前患者的总胆红素(TBI)、直接胆红素(DB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d后观察组患者的TBI、DBI、ALT、AS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1%(7/92),与对照组的2.17%(2/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会对患者肝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而腺苷蛋氨酸对患者的肝功能以及心肌组织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能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它对心血管的炎症反应有双重调节作用:在损伤初期,TGF-β启动和促进炎症反应,以清除死亡细胞和基质碎片;清除损伤后,TGF-β又能抑制炎症,随后发挥促纤维化作用。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GF-β的促纤维化作用,而忽视了它对炎症反应复杂的调节作用。然而,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对于心脏功能的修复结局至关重要。本文在肯定TGF-β促纤维化作用的同时,更在于强调它对心脏损伤中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角膜是眼部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重要屏障,其完整性与眼部健康密切相关。角膜发生损伤后,其自身会进行修复和重新上皮化,该过程常伴随炎症反应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适度的炎症反应可促进损伤修复,而过度炎症反应会伴有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加剧角膜损伤。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是参与角膜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常见炎症介质之一,过度表达的HMGB1可加剧角膜修复过程中的瘢痕化,导致角膜透明度降低,对疾病的转归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干扰HMGB1有望成为治疗角膜损伤的新方式。本文从HMGB1的结构与功能、HMGB1在角膜损伤及修复中的作用、HMGB1的调控及其在角膜疾病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代洁  林玲  周丹  艾青  葛璞  张力 《生理学报》2016,(1):35-40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重要的代谢调节酶及炎症调控新靶点。以往研究显示,AMPK激活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转甲酰酶(5-amino-4-imidazolecarboxamide riboside,AICAR)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脂多糖/右旋半乳糖胺(lipopolysaccharide/D-galactosamine,LPS/D-gal)诱导的爆发性肝炎。由于炎症可通过激活凝血反应加重组织损伤,本研究旨在以炎症诱导凝血反应为切入点探讨AICAR保肝效应的机制。腹腔注射LPS/D-gal建立爆发性肝炎小鼠模型,用Western blot检测肝内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以及细胞核内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蛋白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m RNA表达,用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乳酸(lactic acid,LA)水平。结果显示,LPS/D-gal可促进小鼠肝细胞内TF蛋白表达,提高细胞核内NF-κB p65水平,上调HIF-1α蛋白及EPO m RNA表达,并提高肝组织LA水平;而AICAR干预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下调。以上结果提示,AICAR可通过抑制NF-κB活性下调TF表达及凝血活性,从而减轻肝组织缺氧及代谢紊乱,这可能是AICAR减轻LPS/D-gal诱导的爆发性肝炎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重要的代谢调节酶及炎症调控新靶点。以往研究显示,AMPK激活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转甲酰酶(5-amino-4-imidazolecarboxamide riboside,AICAR)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脂多糖/右旋半乳糖胺(lipopolysaccharide/D-galactosamine,LPS/D-gal)诱导的爆发性肝炎。由于炎症可通过激活凝血反应加重组织损伤,本研究旨在以炎症诱导凝血反应为切入点探讨AICAR保肝效应的机制。腹腔注射LPS/D-gal建立爆发性肝炎小鼠模型,用Western blot检测肝内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以及细胞核内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蛋白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m RNA表达,用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乳酸(lactic acid,LA)水平。结果显示,LPS/D-gal可促进小鼠肝细胞内TF蛋白表达,提高细胞核内NF-κB p65水平,上调HIF-1α蛋白及EPO m RNA表达,并提高肝组织LA水平;而AICAR干预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下调。以上结果提示,AICAR可通过抑制NF-κB活性下调TF表达及凝血活性,从而减轻肝组织缺氧及代谢紊乱,这可能是AICAR减轻LPS/D-gal诱导的爆发性肝炎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炎症反应是机体正常组织对感染和损伤的应答,然而过度的炎症反应往往会引起急性和慢性疾病的发生.最近研究发现,由n-3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代谢产生的resolvins和protectins两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炎和炎症修复活性.综述了resolvins和protectin D1的来源、抗炎作用和抗炎机制,为进一步开展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代谢产物的抗炎作用研究、为炎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心内神经节中去甲肾上腺素(NA)、乙酰胆碱(ACh)和NPY的相互作用,本实验应用6-OH-DA选择性切除大鼠心脏交感神经纤维,然后应用荧光和酶组织化学法、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法观察了大鼠心内神经节NA、AChE活性和NPY的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心内神经节中儿茶酚胺荧光反应阳性和NPY免疫反应(NPY-IR)阳性的神经纤维明显减少,AChE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增多,AChE反应性神经元积分光密度增加,而儿茶酚胺荧光反应和NPY-IR阳性神经元变化不明显。结果提示:1.交感神经化学切除后大鼠心内神经节中NA、AChE活性和NPY出现不同的变化,体现了心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抑制作用;2.心内神经节可能含有两种性质的NPY,即交感性和非交感性NPY。  相似文献   

15.
P2X7是一种在多种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的以ATP为配体的阳离子通道受体,它的激活能引起和加重炎症反应。当细胞处于损伤、缺氧或炎症状态时, P2X7受体可被释放到胞外的大量ATP激活,进而通过活化NLRP3炎症小体、调节基因转录等方式,影响炎症介质(IL-1β、IL-18等)的释放从而参与多种炎症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等。近年来,细胞外ATP-P2X7受体信号通路已成为炎症性疾病研究较多的通路之一。大量研究表明, P2X7受体是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潜在靶点。该文将对P2X7受体及其参与的炎症相关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交感神经可支配心脏,并在心脏传导、调节心率、心肌收缩和舒张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心肌组织中分布的交感神经,实际上支配心脏的远端交感神经节(颈部神经节和星状神经节)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简要介绍了交感神经节对心脏的支配情况,总结了交感神经节阻滞在心脏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讨论了交感神经节支配心脏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现况,提出了可以应用细胞电生理、免疫组化分析、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支配心脏的远端交感神经节在心脏疾病、药物及物理因子作用下的机制进行研究。这将对深层次揭示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药物和物理方法的研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神经肽Y对心血管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神经肽Y(NPY)广泛分布于心脏和血管周围,主要存在于外周交感神经中,并由交感神经末梢分泌。它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还能增强交感神经递质等缩血管活性物质以及抑制舒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在病理状况下可能是引起血管痉挛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苦豆碱(aloperine,ALO)是一种具有抗炎、抗肿瘤及抗感染功效的生物碱,但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了体外缺氧/复氧损伤的细胞模型,对细胞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缺氧/复氧损伤组、苦豆碱(20、50和100μmol/L)预处理组。对细胞活力、细胞内乳酸盐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XBP-1和凋亡相关蛋白CHOP的表达进行了检测。我们发现与缺氧/复氧损伤组相比,苦豆碱预处理能显著提高细胞活力和SOD活性、降低LDH活性、MDA含量以及IL-1β和TNF-α的水平(P0.05)。另外,苦豆碱预处理还显著下调缺氧/复氧损伤引起的GRP78、XBP-1和CHOP水平的上升(P0.05)。本研究证实苦豆碱能够提高细胞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的能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内质网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改善缺氧/复氧损伤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9.
野鸦椿酯类化合物抗炎症活性与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野鸦椿(Euscaphis japoneca Kantiz)枝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结构相似的酯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为7-hydroxy-2-octen-5-olide(Euscapholide,1),3,7-dihydfoxy-5.octanolide(2),和methy15,7-dihydroxy-2(Z)-octenoate(3)。化合物1和3具有较强的抗炎症活性,而结构相似的化合物2却不显示抗炎症活性;通过对这些化合物及诱导体的抗炎症活性的测定,初次确定野鸦椿酯类化合物的抗炎症活性与其结构中的α、β不饱和羰基密切相关,而且有可能是通过抑制体内的环氧酶的活性来实现抗炎症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近30年α_1-AR(a1-Adrenoceptor)介导交感神经对机体生理病理变化及针灸效应的研究情况,本文查阅CNKI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对近30年关于α_1-AR介导的交感神经对机体生理病理影响及针灸效应的研究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发现α_1-AR不但介导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变力变时效应,以及血管平滑肌、膀胱括约肌和子宫平滑肌的收缩等生理效应的调节,还介导了心律失常、心肌肥大等病理过程,此外,α_1-AR还介导了针刺信号的传导,而且针刺还可以调节交感神经张力。说明机体的许多生理病理改变与α_1-AR及亚型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因此,深入研究α_1-AR将有助于阐释机体的生理病理机制,也为有效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应的药理模型;对经脉穴位上α_1-AR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经络实质的探讨及针刺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