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以SHR为实验组,WKY为对照组,以灌流压为血管舒缩的指标,对其离体肠系膜血管床,初步研究了钙离子的稳定作用,实验结果如下:(1)SHR与WKY相比,对血管活性物质去甲肾上腺素(NA)和氯化钾(KCI)均表现出较高反应性。(2)在NA(1.7×10M)使血管床收缩的基础上,Ca ̄(++)(20mM)使之明显舒张,SHR的舒张程度小干WKY约18.17%(P<0.05,n=6).(3)在KCI(80mM)使血管床收缩的基础上,Ca++(40mM)使之明显舒张,SHR的舒张程度小于WKY约15.07%(F<0.05,n=6)。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用放射性配基[3H]8-OH-DPAT的结合实验显示,自发性高血大鼠(SHR)海马、下丘脑及低位脑干的5-HT1A受体结合位点数较正常Wistar大鼠为多,其中以海马最为显著;脑干的5-HT1A受体虽较正常Wistar大鼠多,但不太明显。SHR下丘脑中5-HT1A受体除结合位点较正常Wistar鼠多外,亲和力也有增大。以上结果表明,SHR与正常Wistar大鼠之间各脑区中5-HT1A受体的差别可能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吡那地尔对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作用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新型抗高血压药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对15月龄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作用的特征。在离体工作心脏上吡那地尔0.1-10.0μmol/L对离体工作心脏的心率、心肌舒缩功能、主动脉射量与冠脉流量无显著影响。在离体血管上,以去甲肾上腺素或氯化钾预收缩主动脉环后,观察吡那地尔的舒血管作用,并与硝苯地平作比较,发现吡那地尔对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血管具有双相作用。吡那地尔1.0-5.0μmol/L时呈舒血管作用,浓度增至10.0μmol/L时,先呈缩血管效应,继之呈舒血管效应。而在正常血压大鼠和4月龄年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主动脉环以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后吡那地尔1.0-10.0μmol/L仅呈舒血管效应;以氯化钾预收缩后,吡那地尔也仅呈舒血管效应。另一方面,与4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相比,15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主动脉环对吡那地尔的舒血管作用的反应减弱,但对硝苯地平的舒血管作用的反应增强。其机理可能与老年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构、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骨桥蛋白增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迁移活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迁移参与形成新生内膜是一些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过程。研究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外膜成纤维细胞是否与对照组不同将有利于阐述高血压血管重塑的机制。本实验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与正常对照大鼠(Wistar-Kyoto rats,WKY)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迁移能力的差别,并对其机制进行了探讨。采用大鼠胸主动脉的培养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用Transwell技术测定培养细胞的迁移能力。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mRNA表达。结果表明,在血清和bFGF趋化作用下,SHR培养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迁移活性显著强于WKY(每个视野平均迁移细胞数目,血清:35.20±5.26 vs 22.2±3.27,P<0.05;bFGF:30.23±4.54vs 19.20±4.47,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SHR培养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的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mRNA水平显著高于WKY(1863.23±43.91 vs 326.24±68.29,P<0.01)。反义OPN(100 μmol/L)对血清诱导的SHR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迁移有抑制作用(每个视野平均迁移细胞数目 38.60±5.98 vs 26.61±3.84,P<0.05)。而正义及错配义OPN组均无此效应。反义OPN对SHR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上述结果证实SHR培养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能力强于WKY,OPN在细胞迁移中 相似文献
7.
《生理学报》2017,(5)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s,HIFs)是一类介导细胞内低氧反应的核转录复合体。HIF-α和HIF-β形成有功能的异质二聚体。哺乳动物中有HIF-1α、HIF-2α和HIF-3α。HIFs在铁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受HIFs调节的铁代谢相关蛋白主要有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铁转出蛋白(ferroportin 1,FPN1)、十二指肠铁细胞色素b(duodenal cytochrome b,Dcytb)和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 R)。铁调素(hepcidin)和铁调节蛋白(iron regulatory proteins,IRPs)是调节机体与细胞内铁代谢、维持铁稳态的重要因子,同样受到HIFs的调节。本文综述了HIFs对上述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调节作用,以期为治疗铁代谢相关疾病提供可能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9.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高血压因子的升压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高血压因子的升压机制赵睿珊,胡晓东,王辅才,吴代英(河北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石家庄050021)本工作研究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浆中存在的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高血压因子(HF)的作用,从而探讨高血压发病的原因、机制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时序动态变化.方法 纳入4周龄SPF级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45只、京都种Wistar大鼠(Wistar Kyoto rats,WKY)35只,随机分笼饲养至42周,分别于预设时点尾套法监测收缩压,超声心动图监测...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多组织炎症状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血管性疾病,易累及肾、肝、心、脑等组织,引起脑卒中和心、肾损害等并发症.本研究对高血压时肾、肝、心、脑等组织的炎症状态进行了观察.实验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和正常血压的Wistar-Kyoto(WKY)大鼠,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观察肾、肝、心、脑等组织炎症相关因子IL-1p、TNFα、ICAM-1、iNOS、C/EBPδ和PPARγ的基因表达;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蛋白质羰基化水平和FRAP法检测组织总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1)SHR组织炎症相关因子表达较对照WKY增强,除IL-1βmRNA在肝和脑的增加不明显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SHR和WKY大鼠肾、心、脑蛋白质羰基化水平(nmol/mg蛋白)分别为8.93±1.08和2.27±0.43、2.23±0.23和0.17±0.02、13.42±1.10和5.72±1.01,SHR明显增加(P<0.05);而肝脏蛋白质羰基化水平无明显变化;(3)SHR肾、肝、心、脑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显著低于WKY大鼠(P<0.05).以上结果表明,SHR多个组织(肾、肝、心和脑)均存在炎症因子被诱导和氧化应激反应等明显的炎症状态,提示炎症可能在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病理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否促进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纤维化及降压治疗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随机分为SHR组(S组,蒸馏水灌胃)、哌唑嗪组(P组,哌唑嗪5 mg/(Kg×d)灌胃)和氯沙坦组(L组,氯沙坦10 mg/(Kg×d)灌胃),8只雄性WKY大鼠(W组,蒸馏水灌胃)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通过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纤维化程度,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I型胶原、CD31及FSP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 blot及Masson染色显示从L组、P组到S组大鼠主动脉I型胶原含量依次增多,且主动脉壁厚度均显著大于W组(P0.05),但P组与L组大鼠主动脉管壁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818);免疫荧光染色表明,各组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均存在FSP1及CD31共表达(FSP+CD31+)细胞,且从L组、P组到S组FSP+CD31+细胞依次增多;Western Blot检测表明,从W组、L组、P组到S组,CD31蛋白表达量逐渐降少,FSP1蛋白表达量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T可能参与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主动脉纤维化,氯沙坦和哌唑嗪可能通过抑制EMT减轻主动脉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血浆肾素水平高血压大鼠心率变异的变化,进而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影响心率变异(HRV)的机制。方法:制备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采集其连续心电图数据。分析HRV的变化。并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结果: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AngⅡ明显升高(P〈0.01),心率变异频域指标中TP(总功率谱)、VLF(极低频功率)、LF(低频功率)和HF(高频功率)明显降低,LF/HF(低高频比)升高;DOCA-盐型高血压大鼠血浆AngⅡ水平明显降低,TP、VLF、LF和HF也明显降低。LF/HF比值升高。结论:两种不同血浆肾素水平的高血压大鼠交感和迷走神经均受损,同时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占优势;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通过脑内RAS的激活而影响HRV,不是循环RAS的外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理学报》2014,(6)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在痛觉调制中具有镇痛作用。已报道的研究专注于AVP镇痛的中枢作用机制,而本研究旨在研究AVP镇痛的的外周作用机制。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观察AVP对GABA激活电流(IGABA)的增强作用以及AVP对GABAA受体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AVP(1×10-10~1×10-5 mol/L)预处理后,IGABA增大,GABA剂量效应曲线上移,IGABA的最大值较之对照增加约49.1%;而EC50值几乎不变,表示此种加强为非竞争性的,而且AVP对GABA电流的作用可能是电压非依赖性的。AVP对IGABA的加强作用几乎完全被V1a受体的拮抗剂SR49059(3×10-6 mol/L)阻断。二次钳压技术胞内透析非水解GDP类似物GDP-β-S(5×10-4 mol/L)或PKC抑制剂GF109203X(2×10-6 mol/L)也可以阻断AVP对IGABA的加强作用。以上结果提示,AVP经由G蛋白耦联受体以及PKC信号通路上调DRG神经元GABAA受体的功能,可能是其诱导镇痛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生理学报》2017,(5)
大量研究显示雌激素通过传统核受体ERα或ERβ以及新型膜受体——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 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对心血管系统起多方面保护作用。然而,文献报道的Gper基因敲除(Gper-knockout,Gper-KO)小鼠心血管系统表型差异很大。本研究旨在揭示Gper-KO对大鼠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影响。GperKO SD大鼠系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制备。我们对10周龄雄性Gper-KO大鼠(n=6)、12周龄雌性Gper-KO大鼠(n=6)以及同龄野生型(wild type,WT)大鼠(雌雄各6只),在清醒和束缚制动条件下进行无创检测尾动脉血压,连续检测8~9天,继而又在戊巴比妥麻醉下直接测量股动脉血压。WT雄性大鼠的尾动脉血压在第1至第4天略高于第5至第9天,表明在实验初期束缚应激引起的交感系统兴奋使大鼠血压升高,随着大鼠对束缚应激的逐步适应,其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雄性或雌性Gper-KO大鼠的动脉血压在实验初期都高于WT组(雄性大鼠:第1天至第5天;雌性大鼠:第1天至第3天),而随后几天的血压与WT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雄性Gper-KO大鼠的心率高于雄性WT大鼠,雄性和雌性Gper-KO大鼠的体重增加值均较WT组大鼠减少。在麻醉状态下,Gper-KO组和WT组大鼠动脉血压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Gper-KO大鼠可能对应激性交感系统兴奋更为敏感,提示Gper在应激状态下的心血管功能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理学报》2016,(5)
本研究旨在明确程序性坏死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病中的作用。通过尾静脉注射油酸(oleic acid,OA)制备大鼠ARDS模型,并观察4 h。通过动脉血气分析、肺干湿重比(lung wet-dry weight ratio,W/D)、肺组织HE染色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来评估ARDS模型。通过ELISA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通过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观察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RIPK3、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沉淀观察RIPK1和RIPK3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OA注射4 h后,与对照组比较,OA组大鼠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W/D、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蛋白浓度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上升,而氧合指数(Pa O2/Fi O2)下降;OA组大鼠肺组织中RIPK1、RIPK3、MLKL表达明显增加,且RIPK1与RIPK3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增强。以上结果表明,在AR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TNF-α分泌增加,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被激活并表达上调,提示程序性坏死可能在ARD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这可能为治疗ARDS的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型。通过ELISA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通过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观察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RIPK3、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沉淀观察RIPK1和RIPK3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OA注射4 h后,与对照组比较,OA组大鼠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W/D、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蛋白浓度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上升,而氧合指数(Pa O_2/Fi O_2)下降;OA组大鼠肺组织中RIPK1、RIPK3、MLKL表达明显增加,且RIPK1与RIPK3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增强。以上结果表明,在AR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TNF-α分泌增加,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被激活并表达上调,提示程序性坏死可能在ARD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这可能为治疗ARDS的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KBA)对高血压血管重构的抑制作用。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SHR),20 mg/kg AKBA低剂量组(AKBA-L),40 mg/kg AKBA高剂量组(AKBA-H)和20 mg/kg替米沙坦组(Telmi),另设Wistar-Kyoto(WKY)空白对照组。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8周相应药物和蒸馏水。每周监测大鼠收缩压;检测大鼠血液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评估整体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血管重构情况;马森染色观察血管胶原沉积情况。结果:8周给药期间,SHR血压持续升高,替米沙坦显著降低血压,但AKBA未显示出明显的血压调节作用。与SHR组相比,AKBA和替米沙坦都有效地减少了血管压力,减少Ang Ⅱ分泌,增加NO的产生(P0.05);其次有效地降低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显著改善机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P0.05)。除此之外,相比SHR组,AKBA显著抑制血管重构,降低血管厚度,横切面积和血管厚度/血管内径比值(P0.05),减少血管胶原沉积(P0.05)。结论:AKBA能有效缓解血管压力和氧化应激,减少胶原沉积,从而有效改善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19.
正Half a century ago,the first discovery of the Paleocene vertebrates at Dinghuawu,Xiaoshi,Huaining County opened a door for understanding the Paleocene vertebrate fauna in the Qianshan Basin,Anhui Province,China.Since 1970,colleagues from the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IVPP),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ve carried out a long term and continuous investigations to the Qianshan Paleocene,wit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