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冲突后行为(post-conflict behavior)在非人灵长类中普遍存在。通过对旧大陆灵长类和类人猿的冲突后行为的观察,人们早期主要关注其和解行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则对转向攻击行为、安慰行为和替代和解行为等其他冲突后行为也多有涉猎。目前主要应用匹配控制观察法来研究灵长类的冲突后行为,发现不同的物种往往有不同的冲突后行为模式,她们的统治风格、亲豫关系、等级地位远近及冲突起因等因素会对冲突后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发现不同的冲突后行为模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且提出了社会认知、社会约束和关系价值假说。  相似文献   

2.
认知控制是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通过调配资源自上而下地对相关信息进行储存、计划和操控的过程.认知控制的研究包含选择性注意、冲突解决、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抑制控制等不同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毕生发展规律.结合心理物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方法,揭示认知控制的发展规律,了解认知控制与其他心理功能发展的制衡与促进,探索认知控制的可塑性和认知训练,对于解决认知控制发展失衡所导致的成瘾行为障碍,以及年龄增长所带来的认知老化等问题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认知控制的大规模标准化测试依然欠缺,考虑到认知控制包含多个子维度,开发标准化测试集、建设常模数据库,并结合现有大数据分析技术,从不同层面检验认知控制及其发展的调控因素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本文在对以往认知控制毕生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规划与路线.  相似文献   

3.
由于情绪信息在个体社交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问题已成为当今注意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对于情绪面孔注意偏向加工机制的问题还存在很大争论。即使采用相似的实验程序和刺激材料,不同研究者获得的研究结果仍不一致或存在冲突。部分结果表明,愤怒面孔会自动吸引注意,表现愤怒优势效应;相反,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存在注意偏向的是快乐面孔而非愤怒面孔,即存在快乐优势效应。本文对支持不同优势效应的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证据进行整合,指出刺激材料选择、实验程序设定以及加工进程这三个方面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这两种优势冲突的主要原因。根据既往研究的对比分析,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对实验材料和程序进行控制,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手段对愤怒和快乐优势效应的加工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解决其背后的争论。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神经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神经细胞的动力学方程的研究, 探讨神经细胞的模糊逻辑骨架, 再由细胞的模糊逻辑骨架探讨神经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与系统功能. 模糊逻辑与神经系统有密切的联系, 已有大量的文章报道这方面研究, 但是这类研究主要针对如何把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的功能相结合产生具有一定控制或分类能力的系统. 与这些研究不同, 本研究是想把模糊逻辑作为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的工具. 本文提出了模糊逻辑骨架的概念, 这样架构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神经系统就变得非常简便. 用这种方式构建了模拟初级视皮层功能的系统, 这个系统比一些已知的类似系统具有更多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X连锁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科进  张富昌  高晓彩 《遗传》2006,28(4):501-506
X连锁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是一类目前研究较多的基因,其突变或缺失患者仅具有一般或特殊认知功能障碍的单纯表现型。从生物学功能和认知功能两方面研究X连锁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不仅对弄清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的遗传基础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开拓出研究人类认知功能的分子遗传机理的新领域。文章就目前对X连锁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认知功能的研究现状,及该研究方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刘雅莉  吴俣  顾盼  杜剑卿  王艳芬 《生态学报》2023,43(18):7782-7795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早期基于野外调查的生态学研究强调生产力表征的环境梯度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而基于控制试验的生态学研究则强调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围绕这两类研究所支持理论间的争论是当前生态学的前沿、热点和难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科学问题是生物多样性与以生产力为代表的生态系统功能间是否存在一般性关系。为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研究脉络,分析其对生态学研究范式与理论发展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启示,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源,结合文献计量分析和文献综述,系统总结了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研究推动了生态学研究范式由以样带调查为主的观察性研究向以控制试验为主的实验性研究的转变,促进了全球联网控制试验研究的发展。(2)研究聚焦的生态系统类型由最初的北美普列利草原逐渐向其它草地、灌丛、森林等多样的生态系统过渡,研究结论及其生态学理论的普适性逐渐增强。(3)该研究推动了对生物多样性不同维度(如功能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认识,促进了学界对除生产功能外的生态...  相似文献   

7.
IL1RAPL1基因缺失、倒置以及突变会导致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因而与人类认知能力密切相关。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与认知功能将为临床诊断和防治精神发育迟滞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IL1RAPL1基因产物、基因的生理功能与认知功能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情绪和认知控制的相互影响塑造着我们的行为.冲突适应反映了认知控制的两个关键加工(监测冲突和控制冲突),因此调查情绪对冲突适应的影响有助于说明情绪与认知控制相互作用的基本机制.不过,已有研究在负性情绪如何影响冲突适应的问题得到了矛盾的结果:有研究发现负性情绪抑制了冲突适应;有研究发现负性情绪易化了冲突适应.值得注意的是,在冲突适应受到抑制的研究中,负性情绪是通过在认知任务中插入图片临时诱发的,而在冲突适应受到易化的研究中,负性情绪是在实验前诱发并在实验中持续存在的.据此推测,抑制冲突适应的负性情绪带有更多情绪加工的成分,而易化冲突适应的负性情绪带有更多的情绪体验成分.本研究采用插入情绪图片来诱发负性情绪,但将情绪诱发分为早期组块(此时被试对情绪材料没有形成习惯化反应,情绪加工占主导地位)和晚期组块(此时被试对情绪材料已经形成习惯化反应,情绪体验占主导地位)进行分析.与本课题组的预期相符,早期组块中冲突适应受到抑制,晚期组块中冲突适应受到易化.因此,本研究解决了已有研究间的分歧,说明冲突适应之所以受到抑制是因为受到负性情绪加工的影响,而冲突适应之所以受到易化是因为受到负性情绪体验的影响.本课题组进一步提出,负性情绪加工可能是通过占用认知资源抑制冲突适应的,而负性情绪体验可能是通过提升警觉水平而易化冲突适应的.本研究也凸显了任务配置在冲突适应中的重要性,加深了对冲突适应产生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伴随老化,老年人的认知和脑功能会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尽管如此,人类的大脑到老年期都会保有一定的可塑性,认知训练的方式是延缓认知和脑功能衰退的有效手段.本文回顾了以往针对老年人不同类型的认知训练研究,探讨了认知训练的理论基础(包括放大观和补偿观),深入分析了老年人认知训练的神经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以往研究中理论基础冲突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老年人训练任务适配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认知控制是指根据任务目标调控具体心理过程的大脑功能,构成了个体目标导向行为的基础。本研究团队多年来关注认知控制基本功能(监测、控制和转换)的神经机制,在监测启动认知控制的时间过程及其机制,控制的影响范围、新的控制机制、控制效率的脑网络基础,转换的中枢脑区和动态神经编码等问题上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本文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提炼了相应的理论意义。今后需要加强认知控制基本功能的因果性研究,开展认知控制功能表达研究和增强-迁移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11.
眼睛注视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语言社会线索,不仅可以传达他人丰富的注意方向信息,并且能够诱发独特的社会性注意行为. 近年来,研究者利用改编的社会性注意任务发现,眼睛注视线索还可以进一步影响我们对各种不同种类物体(用具、符号、面孔等)的感知觉加工,以及主观评价、记忆等其他高级认知加工过程. 眼睛注视线索对物体加工的这种影响受到诸多因素的调节,如面孔属性、数量以及注视模式等. 特别地,眼睛注视线索对物体加工的这一调制作用能够在无意识水平发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此外,针对这一调制作用背后机制的研究暗示心理理论和观点采择可能参与其中,但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眼睛注视对物体加工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互动的方式以及人类与环境的交互过程,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取向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的新兴多学科研究领域,其强调在社会、认知与脑神经等三个层面的交互作用上去理解心理现象。前几年主要是对刻板印象、态度与态度改变、他人知觉、自我认知以及情绪与认知交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主要范式是应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来验证社会心理学在这些范围内上的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觉和再认的社会标记、社会判断和归因、评价调节知觉和经验以及社会交互作用等传统的社会心理学方面,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展望未来的研究,其将在系统准则研究发展的基础上,把当今的社会认知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上整合起来,为揭示人类高级社会心理现象的神经基础,开辟一条崭新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13.
寻找客观标记物是精神医学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近期融合了循证医学的神经电生理研究为此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研究成果,然而现有的研究结果仍然存在较多争议,难以取得一致共识.本文全面总结和归纳了结合以元分析(meta-analysis)为代表的循证医学方法和以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为代表的神经电生理技术的精神障碍相关脑电研究成果,将事件相关电位划分为早期和晚期成分,并结合定量EEG分析,从感知加工、认知控制、情绪反应和社会认知等不同认知过程出发,系统分析和评述了精神障碍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神经认知功能异常情况.我们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从早期到晚期的各种感知、情感和社会认知方面的缺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存在从早期到晚期的认知控制缺陷,焦虑和强迫障碍患者则存在早期的认知控制缺陷,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则存在早期的感知加工和社会认知缺陷.此外,反映注意资源分配和认知加工速度的P300异常特征跨越了多个诊断类型,这表明该脑电成分可能反映了精神障碍的一般性认知缺陷.未来研究可利用多中心大样本数据库探寻精神疾病的神经电生理客观标记物,并融合先进的多模态精神影像技术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进一步增强精神障碍生物标记物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付玲 《生物物理学报》2007,23(4):314-322
大脑功能的成像检测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光子学技术的发展为认知脑成像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在神经系统信息处理机制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在神经元、神经元网络、特定脑皮层功能构筑以及系统与行为等不同层次开展神经系统信息处理机制研究的各种光学成像技术,包括多光子激发荧光显微成像、内源信号光学成像、激光散斑成像和近红外光学成像等,并评述了这些有特色的光学成像技术在多层次获取和分析神经信息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长期高海拔暴露影响人类认知功能,如何科学干预是当前热点问题.本研究选取成年后移居高海拔地区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单次高压氧干预是否可以改善高原移居者的注意网络功能.注意网络测试(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结果显示,单次高压氧干预特异性地提高了移居者的注意定向功能而非注意警觉和执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f MRI)被大量用于揭示抑郁个体脑功能网络的异常,主要体现在默认网络、认知控制网络和情绪网络各自内部及三大网络之间交互作用方面.与正常人相比,抑郁个体默认网络内部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前部功能连接增强而后部功能连接减弱,前后两部分的异常可能有着分离的模式;认知控制网络内部的异常表现为功能连接减弱;而在情绪网络内部,抑郁个体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边缘系统功能连接增强以及奖赏回路功能连接减弱.抑郁症对不同网络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各个网络代表节点之间的功能连接异常.这些功能网络之间的交互异常可能反映了抑郁个体大脑在资源分配以及信息整合两方面存在缺陷.基于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未来研究可关注抑郁症的多维度大数据整合和个体化研究,并将抑郁症与其他精神疾病脑网络异常的共性与特异性进行比较,在更深入揭示抑郁症神经机制的基础上为临床诊断和干预提供有效的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特异性标记方法的发展对于研究细胞内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多种蛋白质特异性标记技术被开发应用。SNAP-tag凭借对靶蛋白标记所具有的高特异性和稳定性,以及配体功能的多样性等独特优势,从众多靶向标记技术中脱颖而出。迄今为止,SNAP-tag技术已在生物学的众多领域中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研究手段。在此,重点对SNAP-tag技术在荧光成像、蛋白质功能和性质研究,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Liu CH  Peng DL  Lu CM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2):169-172
本文回顾了近期关于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fMRI和ERP的研究成果,并对ACC功能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结果表明:前扣带回皮层可以对人的认知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当需要更多的认知控制成分参与时,前扣带回皮层向负责执行控制的系统发出信号,调整认知活动,从而达到顺利完成任务的目的。近期的研究成果支持了冲突监测理论。另外,本文对当前ACC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9.
个体认知功能正常老化(以下简称认知老化)的起始时间尚不明确,但这个问题却事关认知老化的最佳干预时间.本文首先以三个大型认知老化追踪研究项目(西雅图项目、Betula项目、Virginia项目)为例,从2009年的高峰论战切入,系统描述了近些年认知老化早发(20~30岁,基于横向研究的结论)还是晚发(50~60岁,基于纵向研究的结论)的争论现状,并详细介绍了该争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其次,本文着重介绍准纵向研究方法在该争论中的应用,大多数准纵向研究结果表明认知老化早发,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本文也首次尝试从神经生物学视角来梳理该问题.最后,建议今后的相关研究应注重被试选取、测量指标及计分方式等细节改进,加强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并结合开发有效干预技术的应用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Toll样受体(TLRs)是一类识别病原体中高度保守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的蛋白家族,在启动先天性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类toll样受体4基因(toll4)的点突变与许多疾病有关,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动脉粥样硬化、疟疾等,并且这种点突变往往具有种族分布特异性。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属于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其遭受非法捕杀、栖息地破坏等人为干扰,目前数量极其稀少。近年来,鳄蜥因疾病造成大量的死亡,且这种疾病的分布具有种群差异性,不同种群往往疾病症状也不同,可能是因不同的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我们设想toll4基因的点突变在鳄蜥种群之间可能具有分布的差异性,以适应不同的当地病原体。因此,本文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法初步探索鳄蜥toll4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分布特点,验证该基因的点突变是否具有种群特异性分布特点,以及预测其氨基酸替换是否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结果获得的扩增片段长为1 694 bp,在5个种群52条序列中(登录号MN380726~MN380777),共发现27个突变位点,导致9个氨基酸替换,其中3个氨基酸替换被预测为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7个点突变中有12个只分布在单个种群,4个分布无种群特异性,即每个种群中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其余11个点突变的突变型分布在2或3个种群不等。研究表明,鳄蜥toll4基因遗传多态性在各种群间不一致,且点突变具有种群特异性分布特征,反映不同地理种群遭受不同的病原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