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是用于检测潜伏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传统方法.自从干扰素-γ释放试验(interferon-γrelease assay,IGRA)进入临床应用之后大有取代TST之势.IGRA是在体外检测T细胞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之后产生和释放干扰素-γ能力的免疫学技术,藉此判断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国际上广泛使用的IGRA有2种,即4澳大利亚产的Quanti 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和英国产的T-SPOT.TB.目前在我国各地医院应用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2.
<正> 接种BCG虽能降低儿童原发性结核病(TB)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但只应给结核菌素皮内试验阴性的下列儿童接种: 1.不能给予异烟肼预防性治疗而持续暴露于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儿童;2.持续暴露于对异烟肼及利福平有抗药性的排菌患者的儿童;3.年新感染率特别高(即>1%)的人群。 不再建议给保健工作者或其它具有感染TB的高危成人接种BCG.此外。不应给免疫受损者包括人免疫缺陷症病毒(HIV)感染者接种BC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总结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某医院的疑患结核病患者128例,通过收集大量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别对患者采取T-SPOT.TB和结核菌素试验(TST)的试验方法,比较二者试验结果的差异性,总结其对结核病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可以总结出T-SPOT-TB试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要更优于TST试验(P0.05)。结论:T-SPOT-TB试验相比较于TST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更加适用于作为结核病的筛检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用三氯醋酸(TCA)和硫酸铵(AS)综合法,由卡介菌苗(BCG)培养滤液中提纯制得卡介菌素纯蛋白衍生物(BCG—PPD)。BCG—PPD的纯度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国际标准(PPD-S)及中国标准(PPD—C)相近,高于加拿大标准(PPD—CT68)和丹麦标准(PPD—RT23)。在BCG免疫豚鼠中,BCG—PPD的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大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的DTH反应。在结核菌感染豚鼠组中,BCG—PPD的DTH反应小于PPD的DTH反应.在检查333名新生儿接种BCG12周后的免疫  相似文献   

5.
猴结核病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目前活检猴感染结核病的检疫方法只有结核菌素试验。由于检测方法的单一性,结核菌素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低,给灵长类结核病的管理带来困难。为此,开展了猴结核病血清抗体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胞浆蛋白、结核菌素、Trehalose 6,6-’dimycolate(TDM)分别作为抗原建立猴结核病血清抗体ELISA检测方法,检测了28份自然感染血清和121份阴性血清,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根据三种抗原对标本检测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进行分析比较。胞浆蛋白、结核菌素、TDM三种抗原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9.3%、75%与64.3%;特异度分别为93.4%、95.9%与88.4%。ROC曲线下面积都大于0.5(P<0.01)。结论表明三种抗原能用于抗猴结核病的ELISA检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其中,胞浆蛋白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是猴结核病血清抗体检测较好的一种抗原。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 .TB)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 )在我国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家庭接触者中预测活动性结核病的能力,选取157例家庭接触者行T-SPOT .TB和TST筛查,并前瞻性随访6年。将121例参与随访的家庭接触者纳入分析,T-SPOT .TB阳性率为49.6%,与年龄﹝ OR=1.03(95%CI 1.00~1.05),P=0.032﹞和接触菌阳患者﹝ OR=2.13(95% CI为1.01~4.51),P=0.048﹞呈正相关。TST≥5 mm和TST≥10 mm的接触者分别占57.5%和37.2%,其中TST≥10 mm与接触菌阳患者呈正相关﹝ OR=2.30(95% CI为1.05~5.06),P=0.038﹞。共随访626人年,7例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发病率为11.0/1000人年。T-SPOT .TB的阳性预测值(PPV)为8.3%,阴性预测值(NPV)为96.7%。TST≥5 mm和TST≥10 mm的PPV分别为7.7%和9.5%,NPV均为95.8%。总之,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家庭接触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而T-SPOT .TB与TST对活动性结核病的预测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7.
马苗  罗百灵  顾其华  李瑛  李玉屏 《生物磁学》2013,(36):7043-7047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8月湘雅医院呼吸科住院病人中92例可疑肺结核患者进行T—SPOT.TB检测、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结核抗体、血沉及影像学检查及病史收集。分析和比较T.SPOT.TB与传统结核诊断方法的阳性率、特异度、灵敏度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2例患者中,48例被确诊为肺结核,其中41例T.SPOT.TB结果阳性,44例非肺结核患者中5例T.SPOT.TB结果阳性。T—SPOT.TB检测的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88.6%。T-SPOT.TB检测在结核组的阳性检出率(85.4%)显著高于传统检查方法PPD(37.5%,P〈0.01)、结核抗体(16.7%,P〈0.01)、血沉(66.7%,P〈0.05),在非结核病组中的特异性(88.6%)显著高于血沉(36.6%,P〈0.0J)。PPD与T-SPOT.TB联合可提高诊断结核的阳性率(89.6%)。T.SPOT.TB检测仅与PPD试验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传统的PPD实验、结核抗体更高,具有重要的I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肺外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SPOT.TB试剂盒对疑诊或待排结核患者外周血中特异性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对结核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7%、84.3%。肺外结核组与肺结核组阳性率分别为92.0%和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数据显著高于结核菌素试验的31.4%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是诊断肺外结核的快速敏感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免疫斑点试验的反应强度与活动性结核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342例的住院患者,所有住院患者均进行了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分析T-SPOT.TB对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比较在活动性肺内结核病组、活动性肺外结核病组及陈旧性结核病组的T-SPOT.TB的免疫强度。结果 T-SPOT.TB检测结核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67%,79.19%,64.00%,93.84%。在活动性肺内结核病组中T-SPOT.TB免疫斑点数为抗原A(10,36),抗原B(11,50),在活动性肺外结核病组中为抗原A(15,50),抗原B(15,40);在陈旧性结核病组中为抗原A(6,20),抗原B(6,30)。比较活动性肺内结核病组、肺外结核病组及陈旧性结核病组T-SPOT.TB的免疫斑点数,发现活动性肺内结核病组与活动性肺外结核病组免疫强度强于陈旧性结核病组(H_A=0.015,H_B=0.012,P0.05;H_A=0.006,H_B=0.006,P0.05)。结论 T-SPOT.TB对结核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T-SPOT.TB阴性时可有效的排除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阳性时有利于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病。  相似文献   

10.
大家白蚁对几种饵剂的选择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木材检疫中利用对白蚁有引诱作用的几种物质,进行不同的配比,对白蚁的食物选择性进行研究。室内结果表明:在5种配比中TB04(甘蔗粉+棕檬醛)的效果最好,其取食率、泥被面积及泥被覆盖率分别达到47.74%±4.69%、(8.06±0.18)cm2和89.53%±1.96%。室外诱集试验表明:TB03(甘蔗粉+木耳粉)、TB04均有较好的效果。温湿度试验表明:大家白蚁Coptotermes curvignathus Holmgren取食的最佳温度为23~29℃,湿度高的条件下的诱集效果明显高于干燥条件下的诱集效果。诱集时间试验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诱集效果逐渐明显,72h诱集数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tuberculosis,TB)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所致,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TB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建立恰当的动物模型有助于进一步探索TB发病机制、研发全新高效疫苗,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实验和理论依据。兔TB模型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动物模型之一。综述了兔TB模型构建特点及应用进展,从免疫机制和可行性角度深入分析兔TB模型的优势及其局限性,同时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构建兔TB模型用于药物研究、疫苗研发和TB治疗方案评价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结核病(TB)仍是一个主要的威胁世界公共健康的问题。选定结核分枝杆菌(MTB)的免疫原,以期能有效诱导保护性免疫应答是开发研究TB疫苗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微生物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研究了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对土壤中菲、蒽、芘、(艹屈)和苯并(a)芘的降解动态,并且采用Michaelis-Menton和Monod动力学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显示,4种处理(TB02、TB07、TBB03、TBB08)均有降解菲、蒽、芘、(艹屈)和苯并(a)芘的能力.其中,处理TB02的降解能力强、降解速率快、半衰期短且处理成本低,而处理TB07则需要较长时间作用于PAHs污染土壤,其降解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当菲、蒽、芘、(艹屈)和苯并(a)芘的初始浓度均为20 mg·kg-1时,42 d后,TB02对菲、蒽、芘、(艹屈)和苯并(a)芘的降解率分别为84.32%、85.24%、82.59%、43.75%和62.25%; 133 d后,TB07对5种污染物的降解率分别为95.00%、95.24%、90.93%、74.82%和72.20%.通过比较5种污染物半衰期,其可降解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菲、蒽、芘、苯并(a)芘、(艹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7例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表现为弥漫肺间质性病变的肺结核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提高对该类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分析本院2012.2~2015.3确诊的7例HRCT表现为弥漫肺间质性病变的肺结核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及痰抗酸杆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试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抗结核抗体、血常规、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资料。结果:6例经2次以上痰涂片阳性确诊为肺结核,1例抗结核治疗有效诊断为肺结核;弥漫肺间质性病变的肺结核患者HRCT上间质性病变的范围与抗酸杆菌的检出及发热症状的出现有关联;与盗汗、乏力、咯血等结核中毒症状及PPD、结核抗体、ESR等指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弥漫肺间质性病变也可为肺结核的一种特殊表现,极易误诊为其他间质病变。当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发现时,需考虑肺结核的可能并进行结核病相关检查,尤其是抗酸杆菌及肺组织病理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肌动蛋白单体隔离肽胸腺素β4(thymosin beta 4,TB4)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胸腺素β类小分子多肽,广泛分布于机体的组织细胞中.自发现TB4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就不曾间断,发现其拥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结合肌动蛋白单体、抑制微丝的形成、抑制炎症和调节血管再生等.成熟的TB4仅由4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却拥有如此多样...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内科胸腔镜术、外周血及胸腔积液T-SPOT.TB、血清和胸腔积液IL-6(interleukin-6,IL-6)水平检测对于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我们纳入经内科胸腔镜确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患者49例、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患者37例,入选患者均完善外周血及胸腔积液T-SPOT.TB和IL-6水平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1)内科胸腔镜镜下显示:TPE患者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粟粒样结节,常伴胸膜粘连、充血、水肿;MPE患者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结节样改变,常伴胸膜凹凸不平、触之易出血。(2)胸腔积液T-SPOT.TB与IL-6水平检测的诊断效能高于外周血T-SPOT.TB和血清IL-6检测。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0.875,胸腔积液T-SPOT的SFC数的最佳临界值为217/2.5×105/L,胸腔积液IL-6检测的最佳临界值为226 pg/m L。(3)胸腔积液T-SPOT.TB和IL-6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0.857、0.811、0.837,0.857、0.784、0.826,高于外周血T-SPOT.TB和血清IL-6检测。由结果可知,(1)内科胸腔镜具有直观、切口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应用价值高。(2)胸腔积液T-SPOT.TB和IL-6水平测定可以用于辅助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外周血T-SPOT.TB和IL-6水平对鉴别结核性、恶性胸腔积液的意义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2种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试剂盒在结核病高发、卡介苗(BCG)高接种地区用于诊断儿童肺结核的价值,共入组临床怀疑肺结核患儿114例,其中45例行QuantiFERON-Gold In-Tube(QFT-GIT)检测,69例行T-SPOT.TB检测,收集临床资料,比较2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显示,QFT-GIT在儿童肺结核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81.3%、PPV为91.7%、NPV为76.5%。T-SPOT.TB的灵敏度为72.3%、特异度为93.7%、PPV为97.1%、NPV为53.6%。与未治疗患儿相比,激素治疗患儿QFT-GIT和T-SPOT.TB的阳性率显著下降。研究提示,QFT-GIT和TSPOT.TB较少受潜伏性结核感染的影响,用于中国儿童肺结核的诊断具有较高的PPV。  相似文献   

18.
陈莹  徐平  戴二黑  张瑶 《微生物学报》2023,63(8):2948-2966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仅次于正在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第二大单一感染致死病因。COVID-19的大流行对TB的诊断及治疗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全球实现终结TB目标的进展偏离了轨道。因此,早诊断、早治疗依然是防控TB蔓延的关键。TB精准诊断一直受MTB抗原特异性、检测技术特异性和灵敏度的影响,因此亟需挖掘高特异性新抗原、开发新检测技术。随着蛋白质基因组学(proteogenomics)和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从临床体液、组织样本中高效、精准靶向检测MTB特异性已知、甚至新抗原的表达,以及监测治疗过程中的抗原表达量的动态变化,是TB诊断及治疗的发展趋势。在MTB标准菌株H37Rv的4 008个注释基因中(NC_000 962.3, NCBI),国内外报道的已注释抗原虽有140多个,但仅有极少的抗原应用于TB的筛查及辅助诊断,离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诊断标准尚远。本文通过对MTB已报道抗原以及基...  相似文献   

19.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至今仍是世界三大传染疾病之一。2014年,TB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HIV。二线抗TB药物是临床治疗耐多药TB(Multidrug-resistant TB, MDR-TB)的主要药物,然而某些MDR-TB患者由于未及时诊断、治疗方案不合理、所处区域医疗条件差等原因,逐渐发展成为广泛耐药TB(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B, XDR-TB),使治疗更加困难,其死亡率甚至与肺癌接近。目前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耐药性机制研究已经转向非一线药物,如二线、三线和一些新研发的抗TB药物,揭示这些非一线药物的耐药机制对于耐药TB的治疗和新型抗TB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非一线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常用的TB耐药性诊断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比较。  相似文献   

20.
陈莹  徐平  戴二黑  张瑶 《微生物学报》1963,(收录汇总):2948-2966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仅次于正在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第二大单一感染致死病因。COVID-19的大流行对TB的诊断及治疗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全球实现终结TB目标的进展偏离了轨道。因此,早诊断、早治疗依然是防控TB蔓延的关键。TB精准诊断一直受MTB抗原特异性、检测技术特异性和灵敏度的影响,因此亟需挖掘高特异性新抗原、开发新检测技术。随着蛋白质基因组学(proteogenomics)和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从临床体液、组织样本中高效、精准靶向检测MTB特异性已知、甚至新抗原的表达,以及监测治疗过程中的抗原表达量的动态变化,是TB诊断及治疗的发展趋势。在MTB标准菌株H37Rv的4008个注释基因中(NC_000962.3,NCBI),国内外报道的已注释抗原虽有140多个,但仅有极少的抗原应用于TB的筛查及辅助诊断,离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诊断标准尚远。本文通过对MTB已报道抗原以及基于蛋白质基因组学筛选特异性新抗原的潜力进行综述,为理解已知抗原及开发新抗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