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胃癌患者胃粘膜微生物群改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102例具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做胃镜检查,并取胃粘膜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结果表明,不同的消化道疾病,胃粘膜微生物群均发生不同的改变。其中胃癌患者改变最明显,胃内微生物检出率最高,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5294%(18/34),无芽胞厌氧菌检出率为8824%(30/34),其中产亚硝酸优杆菌检出率为5588%(19/34),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菌株占7059%(24/34)。  相似文献   

2.
胃癌病因迄今不明[1]。胃肠道的微生态环境的改变参与了人体的生理、生化及病理等过程[2]。为了探讨胃微生态环境与胃癌的关系,我们对叽例不同消化道疾病患者胃粘膜微生物群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91例消化道疾病患者,其中女36例,男55例,年龄22岁~79岁。均经电子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确诊。胃癌组34例(实验组),其它胃病患者57例(对照组),后者包括胃溃疡25例,萎缩性胃炎13例,浅表性胃炎19例。1.2取样培养在电子冒镜检查时,由活检孔无菌方法取病变胃粘膜组织3~4块进行细菌分离培养。1…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胃癌病变局部免疫功能及胃粘膜细菌分布与发病机制的关系.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1例胃癌患者(实验组)与56例其它胃病患者(实验组)进行胃液SIgA含量的测定并对胃粘膜病变部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涂片染色镜检.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胃液SIgA含量显著增多(p<0.05),胃粘膜产亚硝酸真杆菌阳性检出率亦明显升高(p<0.01).胃癌患者胃粘膜局部免疫功能失常,其发病可能与产亚硝酸真杆菌有关,胃液SIgA的测定对估价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无芽胞厌氧菌、Fas蛋白表达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芽胞厌氧菌、Fas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无芽胞厌氧菌的检测采用微生物分类鉴定系统中API20A测定方法,Fas蛋白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了57例胃癌组织,57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微生物的变化及Fas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无芽胞厌氧菌检出情况不同。胃癌组织检出的主要为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菌(优杆菌、丙酸杆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占检出菌株的6486%(48/74),其中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菌株为5946%(44/74)。癌旁组织检出的主要为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菌(类杆菌、梭杆菌、紫单胞菌和韦荣球菌),占检出细菌的5714%(24/42),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菌株为1667%(7/42)。胃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3509%(20/57),癌旁组织为7018%(40/57),正常胃黏膜为8500%(17/20),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Fas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无芽胞厌氧菌检出情况不同。胃癌组织检出的主要为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菌。胃癌组织Fas蛋白水平的表达与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Fas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阐明胃癌的发生机制、预后和转移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11种抗生素药物纸片法,对1981年至1983年从我国分离出的295株肺炎链球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证实这些菌株对红霉素和头孢霉素Ⅱ最敏感,达99%以上,其次是氯霉素、庆大霉素和青霉素,而对新霉素、金霉素和卡那霉素最不敏感,耐药菌株达96%以上。不同地区,不同标本来源和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对青霉素,氯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不同。四川省、上海市及云南省的菌株对青霉素都敏感,没有耐药菌株,而安徽省和沈阳市的菌株耐青霉素者63%以上。从胸水和腹水中分离出的菌株对这三种抗生素耐药者较多,其次是从血液中分离出的菌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研究资料及实验结果表明,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微量元素是人体内酶反应中不可缺少的活化剂和抑制剂,参与核酸的代谢,激素的合成,对人体的生物学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消化道疾病患者胃液中的Cu、Zn、Fe、Mn、Ca、Mg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重点讨论无芽抱厌氧菌相关性胃癌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发现胃癌组胃液中Fe的含量较胃炎组、溃疡组含量升高(P<0.05),Zn下降心升高,但3组无显著差别,Zn/Cu比值3组变化明显,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工·且研究对象98例患者,女37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K-B法抑菌圈内出现细菌单菌落的可能原因及其对药敏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头孢他啶和美罗培南药敏纸片对革兰阴性菌株进行筛选,对抑菌圈内出现的细菌单菌落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与原鉴定结果和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从痰液,尿液,血液等临床标本分离的2 500株革兰阴性杆菌。55株在头孢他啶或美罗培南纸片抑菌圈内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细菌单菌落,其中26株经过了菌落纯培养,出现异质性耐药23株,污染3株,29株未经过菌落纯培养,出现异质性耐药14株,污染15株。头孢他啶纸片筛选试验中,共有28株抑菌圈中菌株与原鉴定结果一致,但耐药表型及具体药敏结果均发生改变,其中7株阴沟肠杆菌氨曲南和头孢曲松药敏结果均从敏感变成耐药。美罗培南纸片筛选试验中,共有9株抑菌圈中菌株与与原鉴定结果一致,其中7株铜绿假单胞菌氨曲南从敏感变为中介,亚胺培南从中介变为耐药。结论 本研究中,1.48%革兰阴性杆菌分离菌株会出现异质性耐药,菌落传代纯培养可以有效降低药敏操作过程中的污染。异质性耐药菌株的存在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可能污染对病原菌体外药敏结果的影响,需要引起临床,特别是临床微生物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目前医院内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状况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严格按操作规程采集、接种、培养、分离、鉴定菌种作药敏试验。血液及部分体液标本用BactALERT-120血培养仪培养,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药敏试验采用K-B法,用WHONET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出672株革兰阴性杆菌占52.9%,常见者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82株,铜绿假单胞菌177株,鲍曼不动杆菌72株,肺炎克雷伯菌6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6株,阴沟肠杆菌29株。ICU、呼吸内科感染多见。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检出率为48.8%,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酶株(P〈0.01)。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胞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已成为医院主要感染病原菌,且多重耐药株上升趋势明显,加强院内感染菌的耐药监控对合理选用经验用药及减缓耐药菌的发生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临床使用大量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严重感染、肿瘤及自身免疫病,人体菌群失调和真菌感染发生率持续升高.同时,抗真菌药物的频繁应用亦造成真菌耐药性日益增多,真菌感染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真菌感染中以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比例最高,本文对本院2012年1~12月送检的临床标本常规培养分离,共分离的白念珠菌294株,其药物敏感试验及耐药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分离并鉴定了329例成人牙周炎龈下优势厌氧菌群,并对不同病程中的菌群变迁、厌氧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了分析.成人牙周炎龈下标本中厌氧菌阳性检出率为97.9%,其中以牙龈紫质单胞菌检出率最高(38.5%),具核梭杆菌次之(18.9%).随着牙周病变程度的加重,牙龈紫质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产黑色素普氏菌、星群厌氧链球菌、厌氧消化链球菌的检出率增高(P<0.05),小韦荣球菌的检出率下降(P<0.01),表明前5种厌氧菌在AP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小韦荣球菌与之无关.替硝唑、甲硝唑和克林霉素对438株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1~8,2~8和4~16 mg/L,对278株革兰氏阳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16~32,16~64和4~16 mg/L,表明替硝唑和甲硝唑体外抗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效果优于克林霉素,抗革兰氏阳性厌氧菌作用不如克林霉素.  相似文献   

11.
晚期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分类情况及抗生素耐药性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107例晚期肿瘤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痰菌分离的病原菌并分析其特点,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137株病原菌,G杆菌67株(48.9%).G^ 球菌44株(32.1%),真菌26株(19.0%)。主要致病细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9.7%.金黄色葡萄球菌13.9%,肺炎克雷伯菌10.9%。万古霉素、新霉素、环丙沙星对G^ 球菌较敏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对G杆菌作用较强.其他抗菌药物对各种病原菌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晚期恶性肿瘤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耐药率高。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科学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22种药物的敏感性,帮助临床选择用药。并对分离株进行质粒图谱分析以了解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方法 药物敏感性实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质粒指纹图谱分析采用碱变性法提取质粒DNA,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进行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胞哌酮、氧派酸、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多粘菌毒和头孢三嗪的敏感率在84%-100%之间。所有菌株对其他16种抗性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质粒DNA图谱分析显示,12株被检测菌株中有11株含有质粒DNA,其中8株含有23kb质粒DNA。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胞哌铜、氟派酸、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多粘菌素敏感;多数耐药菌株含23kb质粒DNA。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院1992-1994年间的108株CNS和1997-1999年8月间的72株CNS的比较研究发现:表皮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仍居首位,溶血葡萄球菌和模仿葡萄球菌占的比例有所提高,耐药性的研究发现,对环丙氟哌酸和红霉素的耐药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菌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0例慢性胃炎胃粘膜活检标本的细菌与L型的分离与菌落计数,结果显示除幽门螺杆外,尚分离到多种其它细菌和L型。胃液pH值的检测可见两者成正相关(r=0.64),提示胃液pH值直接影响细菌与L型的生长及其繁殖。因此,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研究17号染色体上D17S396位点、D17S579及D17S855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和杂合性缺失,探讨其对胃癌nm23H_1和BRCAl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胃癌临床治疗及分析预后提供实验依据。石蜡包埋组织中抽提DNA,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常规银染、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及Leica-Qwin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法。结果发现,40例胃癌D17S396位点MSI、LOH检出率和nm23H_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0.00%、17.50%和55.00%。40例胃癌D17S579位点MSI、LOH检出率和BRCAl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2.50%、15.00%和37.50%。37例胃癌D17S855位点MSI、LOH检出率和BRCAl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8.92%、18.92%和37.84%。在肿瘤TNM分期中,上述3个位点MSI检出率在Ⅰ Ⅱ期分别高于Ⅲ Ⅳ期,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而LOH检出率在Ⅲ Ⅳ期分别高于Ⅰ Ⅱ期。随着胃癌TNM分期的升高,MSI检出率呈现降低趋势,而LOH检出率有增加趋势。对于D17S396位点,淋巴结转移组的MSI检出率为5.00%,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35.00%(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LOH检出率为30.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00%)(P<0.05)。在D17S579位点,MSI检出率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高、中、低分化组阳性率分别为50.00%、20.00%、0%。TNMⅠ Ⅱ期的nm23H_1蛋白、BRCAl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TNMⅢ Ⅳ期,并随着管状腺癌分化程度升高,它们的阳性率呈增高趋势,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nm23H_1蛋白阳性率为30.00%,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80.00%(P<0.01)。nm23H_1蛋白阳性率在MSI阳性组高于MSI阴性组(P<0.05);而在LOH阳性组nm23H_1蛋白阳性率低于LOH阴性组。BRCAl蛋白阳性率在MSI阳性组高于MSI阴性组(P<0.05)。实验结果提示,MSI和LOH通过不同的途径调控散发性胃癌的发生、转移,MSI可作为胃癌的早期分子指标之一。而nm23H_1蛋白可抑制胃癌转移及恶化,BRCAl蛋白能阻止胃癌向低分化发展,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探讨老慢气的发病机理,运用微生态学原理对32例老慢气患者下呼吸道以纤难支气管和环甲膜穿刺的方法采取气和必物标本,以进一步探讨老慢患者与菌群失调的关系。结果表明,老慢气患者下呼吸道需氧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奈瑟菌、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奈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0%和43.75%。厌氧菌主要为消化链球菌、韦荣菌、优杆菌、丙酸力。消化链球菌检出率为87.5%、韦荣菌为34.38%。药敏实验表明,肺炎  相似文献   

17.
550例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了解本地区感染泌尿生殖系的解脲、人型支原体耐药情况。方法:对性病科和妇科门诊近3年来550例支原体感染者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进行司巴沙星(SPA)、克拉霉素(CLA)、可乐必妥(CRA)、交沙霉素(JOS)、阿奇霉素(AZI)、罗红霉素(ROX)、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氧氟沙星(ODL)、乙酰螺旋霉素(ASP)、四环素(TET)、红霉素(ERY)12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统计近3年耐药率,总计依次是4.2%、8.4%、10.4%、23.2%、23.8%、29.6%、29.6%、33.0%、43.1%、55.3%、61.9%、82.7%。结论:耐药率司巴沙星、克拉霉素、可乐必妥较稳定,基本低于10%,其余均较高且大部分呈逐年增长趋势,且解脲和人型支原体耐药性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