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an GJ  Yang TZ  Zhao XY  Zhou LX  Cao CL  Ma CS 《生理学报》2003,55(1):58-64
为探讨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作用,分别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和NF-κB p65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了CFA-GPSCH诱导大鼠EAE1、7、14和21d时脑组织NF-κB活性和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并观察了这些变化与EAE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仅有少量NF-κB蛋白表达,其活性也很低;诱导EAE后,伴随着大鼠EAE症状及脑组织病理损伤的出现和进行性加重,其NF-κB活性和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在免疫后14d达到高峰,NF-κB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脉络丛、穹隆下器、血管“套袖样”病灶的周围,与EAE病变部位一致,此时大鼠EAE发病率最高、病情最重、体重减轻最显著、脑组织病理改变也最明显;21h脑组织NF-κB活性和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大鼠EAE症状也逐渐恢复。应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以抑制脑内组织NF-κB活性和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大鼠EAE症状也逐渐恢复。应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以抑制脑内NF-κB蛋白表达后,大鼠EAE症状和脑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说明脑组织NF-κB的动态变化与EAE症状及脑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结论:脑组织NF-κB的激活对EAE的发病起着关键的作用,应用NF-κB抑制剂可能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ubiq uitin related modifier,SUMO)修饰是与泛素化修饰类似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细胞信号转导、核质运输与转录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是公认的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的重要调节通路。近年来研究发现,SUMO通过各种机制广泛参与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研究两者的关系,可能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找到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通过结合TRAFs调控NF-κB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的致瘤机制,对鼻咽癌中LMP1激活重要的核转录因子NF-κB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免疫共沉淀-蛋白质印迹在稳定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HNE2-LMP1中证实LMP1与TRAF1,2,3结合形成免疫共沉淀复合物,进一步以野生型LMP1及其三种突变体的鼻咽癌细胞系LMP1(野生型, wt),HNE2-LMP1 del187-351(CTAR1缺失型),HNE2-LMP1(1-231),(CTAR2缺失型),HNE2-LMP1(1-187)(羰基端胞浆区缺失型),HNE2-pSG5(空白载体型)为材料,结合NF-κB报道基因质粒(pG12-NF-B-luc)的荧光素酶活性表达分析NF-κB的活性,证实:较之母细胞,野生型LMP1活化NF-B达13.8倍,LMP1(1-187)几乎不活化NF-kb,LMP1(1-231)活化NF-kB 达4.9倍,LMP1(del187-351)活化NFκB达9.1倍,TRAF1过表达升高LMP1( wt)及LMP1(1-231)介导的NF-κB活性,而对LMP1(del187-351)活化NFκB无影响,TRAF3过表达或TRAF3负显性突变体抑,制LMP1(wt)及LMP1(1-231)介导的NF-κB活性而不影响LMP1(del187-351)活化NF-κB,TRAF2过表达升高LMP1(wt),LMP1(1-231)及LMP1(del 187-351)介导的NF-kB活性,这些结果表明:鼻咽癌中LMP1通过TRAF1,TRAF2或TRAF3调控NF-kB,TRAF1和TRAF3主要通过CTAR1发挥作用,TRAF2的作用主要是通过CTAR1和CTAR2介导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和核因子-κB在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和肺组织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白色雄性豚鼠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哮喘组。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气道及肺组织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和核因子NF—κB(P65)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哮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CARM1和NF—κB(P65)在对照组和哮喘组均有阳性表达,主要在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组织成纤维细胞胞核表达。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CARM1和NF—κB(P65)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哮喘豚鼠气道上皮及肺组织CARM1和NF—κB(P65)在细胞胞核高表达,提示CARM1可能通过增强募集NF—κB到相关位点激活NF—κB信号转导通路,并启动了多种前炎性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的转录激活从而诱发哮喘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抑瘤基因NGX6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GX6基因是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分子遗传室在对鼻咽癌研究中筛选克隆出的一个新基因.以稳定转染并表达NGX6基因的HT-29细胞为实验组,转染空白质粒的HT-29细胞以及HT-29细胞为对照组,利用PI/Annexin—V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EMSA分析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及种植瘤细胞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裸鼠结肠癌种植瘤中,转染了NGX6基因的与未转染及空白载体组比较,结肠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EMSA(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 tassay)分析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及种植瘤细胞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情况,发现转染了NGX6基因的细胞NF—κB的激活均明显受到抑制.此研究说明,NGX6基因只有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能力,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了结肠癌细胞NF—κB的激活.  相似文献   

6.
用蛋白激酶C(PKC)刺激剂佛波醇酯(PMA)和PKC抑制剂Rottlerin处理培养神经元,RT—PCR法检测神经元NF—xBp65 mRNA的表达;用PMA和NF—κB抑制剂TPCK处理培养神经元,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观察PKC对原代培养神经元核转录因子kappaB(NF~KB)表达的影响,探讨PKC参与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PKC可促进NF—κB的表达;NF—κB可诱导培养神经元的早期凋亡。由此可以得出PKC激活参与神经元的损伤可能是通过引起神经元内NF—κB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糖皮质激素受体及其选择性调节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类抗炎药物,在体内主要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发挥生理和药理作用。G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之一,为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在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对GR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寻找针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新型调节剂,以期将抗炎作用和现有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相分离,已经成为新药发现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GR的分子结构、生物学作用及其选择性调节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NF-κB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F-κB蛋白家族在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NF—κB信号传导途径的改变会引起多种炎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该主要介绍近些年来在NF—κB及其相关蛋白的主要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揭示NF—κB蛋白家族与炎症、肿瘤疾病之间存在的关系,探讨NF—κB相关蛋白抑制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NF—κB与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F-κB是一种多极性基因调控性能的转录因子,能够激活若干个炎症反应、机体免疫反应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过程,从而控制它们的生物合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对NF-κB的研究进展,对NF-κB的结构组成、激活途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多种疾病的关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NF-κB活化与机体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F—κB组成性活性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维持和正常发挥,涉及T细胞、B细胞等多种重要免疫细胞的发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免疫受体如MHC Ⅰ类分子、T细胞受体、IL-2R以及补体、急性时相蛋白等的表达调控。某些因素的刺激可以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使NF-κB的诱导性活性上升数倍,甚至数十倍,结果引起免疫应答过度,造成以自身免疫损伤为特征的免疫病理的发生。正确认识NF-κB活化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关系,有助于我们对NF-κB信号转导途径中存在的高级管理机制的研究,成为人们破译NF-κB活化的免疫生理应答及免疫病理应答调节的关键,对于临床寻求免疫病理损伤的有效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直肠腺癌组织中β-catenin和NF-κB的表达水平及二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结直肠腺癌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β-catenin与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0%,NF—κB的阳性率分别为75.4%、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β-catenin与NF.κB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均无关(P〉0.05),但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NF-κB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B-catenin的表达与肿瘤的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腺癌组织中p-catenin的表达与NF—κB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93,P=0.018)。结论:结直肠癌中β—catenin与NF—κB的表达异常上调,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病情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枯否细胞(Kupffer cells,KCs)内主要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Activator protein-1(AP-1)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健康昆虫种小鼠,随机分组如下:Lipopolysaccharide(LPS)尾静脉注射3h的量效关系:正常对照组和低(1mg/kg)、中(5mg/kg)、高(10mg/kg)3个内毒素剂量组;注射5mg/kg LPS的时效关系:正常对照、0.5、1、3、5、8h组。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法检测KCs中NF-κB、AP-1活性。结果发现,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KCs中NF-κB、AP-1在不同时效和量效均不同程度活化。提示,二者的活化与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紧密相关,抑制其过度活化可能有助于炎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炎症体(innammasome)是一种多蛋白复合体,通过激活半胱天冬酶一l(caspase-1)调控白细胞介素-lβ(IL-1β)和IL-18的加工和成熟,进而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炎症体作为炎症和细胞死亡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天然免疫和免疫炎性疾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就炎症体的结构与作用机制、信号调节及相关疾病等几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探讨该作用发生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关键调控环节。方法:分离培养Wistar乳鼠心肌细胞,经HCY作用后,以台盼蓝排斥实验测定细胞存活率,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肌细胞ERK2蛋白磷酸化水平,阻滞电泳法测定细胞NF-κB活化水平。结果:作用后,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存活率降低程度与HCY的作用浓度、作用时间具有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及时间-效应关系;在10^-3mol/L HCY作用下,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于4h达峰值,为7.56%;10^-3,10^-4、10^-5mol/L HCY均可抑制心肌细胞ERK2磷酸化,其中10^-3mol/L HCY作用于心肌细胞后,ERYK2蛋白磷酸化水平呈现迅速而明显的降低,4h降至对照组的3.04%(P<0.01);不同浓度HCY均明显阻抑NF-κB的活化。结论:HCY具有明显心肌细胞损伤作用,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诱导是HCY心肌细胞损伤作用的形式之一;HCY可影响心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ERK,通过对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抑制,导致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痘病毒是人和多种动物痘病的病原体,作为嗜上皮型的DNA病毒,在进化过程中,痘病毒特定的基因产物作用于机体免疫调控系统,调节免疫反应的进程和作用方式,进而完成其感染细胞、复制和繁殖的生物学过程。NF-κB信号通路是机体免疫系统重要的信号转导调节系统,各种痘病毒采用自身特殊的策略作用于这一免疫调节的重要靶系统,应对机体对其免疫清除和免疫反应。对痘病毒介导的宿主免疫调节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研发新型疫苗和治疗性制剂。本文对近十年来各种痘病毒编码的多种目标蛋白参与宿主NF-κB信号通路调控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VEC),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组和Gliotoxin干预组。应用改良MTF法,观察0.01μmol/L、0.1μmol/L、μmol/L和10μmol/L4种浓度的AngⅡ在不同时间对HUVEC细胞活性的影响。应用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ngⅡ作用于细胞后引起细胞凋亡的情况。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NF-κB p65的核移位,评价NF-KB活化情况。结果:10μmol/L AngⅡ作用于细胞24h时,细胞活性下降,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结果提示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1mg/L Gliotoxin可拮抗AngⅡ的细胞抑制活性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显示,HUVEC细胞经AugⅡ诱导后,NF-κB出现明显核移位现象,提示NF-κB发生活化;Gliotoxin明显抑制NF-κB活化,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ArcⅡ可引起HU—VEC细胞发生凋亡;而NF-κB特异性抑制剂Ghotoxin能够拮抗AngⅡ对HUVEC细胞的作用;②NF-κB可能是AngⅡ调控HUVEC细胞生存/凋亡通路中的重要信号转导分子。  相似文献   

17.
NF—κB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F—κB是一种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它分布广泛,并调节多种基因的转录调控,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细胞的增生、转化和凋亡等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最近研究表明,NF—κB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塑型有关,并在急、慢性神经退行性变如脑损伤、脑缺血、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等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梁珊  何畔  杨竹林 《生物磁学》2009,(7):1293-129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a)和核因子-κB(NF—κB)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研究它们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指标的联系。方法:应用SP染色法检测HIF—1a和NF—κB在49例口腔鳞癌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结果在口腔鳞癌中HIF—1a和NF—κ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和78.4%,其阳性率及表达等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中-低分化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高分化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HIF—1a表达与NF—κB表达成等级正相关(r=0.45,P〈0.05)。结论:HIF-1a或NF—κB与口腔鳞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二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口腔鳞癌恶性程度和生物学特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骨骼肌萎缩发生于多种生理和疾病状态下,如废用、衰老和慢性病。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包括NF-κB、抑制蛋白-κB(IκB)和IκB激酶(IKK),它们在肌萎缩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引起肌肉蛋白质降解、诱导炎症、阻断损伤/萎缩后肌纤维的再生。NF-κB转录靶包括MuRF-1、YY1和MMP-9,还可通过转录后机制调节MyoD。而且,应用遗传操作小鼠模型已证明NF-κB还是防止骨骼肌萎缩的重要分子靶标。该文将综述NF-κB在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方法治疗肌萎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Tan YR  Qin XQ  Guan CX  Zhang CQ  Luo ZQ  Sun XH 《生理学报》2003,55(2):121-127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粘附的重要生物分子;核因子—κB(NF—κB)是体内普遍存在、能迅速对刺激产生反应的重要核转录因子。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ICAM—1表达与NF—κB激活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步骤。我们应用免疫组化、RT—PCR、凝胶阻滞电泳(EMSA)等多种实验方法,观察了肺内调节肽对支气管上皮细胞ICAM—1表达及NF—κB活性的影响,以及NF—κB抑制剂MG—132对ICAM—1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VIP、EGF可使臭氧应激BECS的ICAM—1表达降低;ET—1、CGRP可使未受应激BECs的ICAM—1表达增加。NF—κB抑制剂MG—132可阻断O3、ET—1、CGRP引起的ICAM—1表达,提示NF—κB在调控ICAM—1表达中起重要作用。EMSA结果显示,BECs中NF—κB在臭氧应激下反复激活,CGRP与ET—1可促进NF—κB的激活;VIP与EGF可抑制臭氧应激的BECs中NF—κB的激活。以上结果说明,VIP、EGF可通过下调ICAM—1转录及NF—κB激活减轻炎症反应,而ET—1、CGRP可通过上调ICAM—1转录及NF—κB激活、加大炎症反应。ICAM—1与NF—κB的持续表达和反复激活是炎症持续加重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