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灵敏的神经生长因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小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的抗体IgG用亲和层析纯化并用吖啶酯标记。该法可用于大鼠组织中NGF含量的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为10pg/mLNGF;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8.7%及13.2%;回收率平均为103%。mNGF抗体对人的NGF也有极强的交叉反应,故本方法也可能用于病人血清或脑脊液中NGF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蛇毒中分离的神经生长因子(NGF),经用鸡胚背根神经节做生物活性测定,发现能促进神经节树突最大生长的最小NGF浓度为2.5ng/ml。半成品的毫克蛋白(mgP)比活性在1.54×105~5.35×105U/mgP之间。经用HPLC和SDS-PAGE电泳做纯度分析,主峰面积在95%以上。并从四种NGF成品赋形剂中选出了理想的配方  相似文献   

3.
GDNF重组腺病毒增加MN9D细胞多巴胺合成与释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表达GDNF的重组腺病毒直接感染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来源的MN9D细胞并经神经毒素MPP+处理.感染36h分别收获细胞及其培养基,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多巴胺含量.结果显示,经GDNF重组腺病毒感染的MN9D细胞内及其培养基中的多巴胺水平分别增加50.7%和53.5%.给予神经毒素MPP+损伤后,细胞内多巴胺含量降低53.5%,但同时给予GDNF腺病毒则可抑制这种降低,并使多巴胺水平增加141.3%.以上结果提示GDNF腺病毒可提高细胞内的多巴胺水平并促进其释放,同时还具有对抗神经毒素MPP+损伤作用,表明GDNF重组腺病毒用于帕金森氏病基因治疗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神经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李智任一萍(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上海200062)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蛋白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图1NGF的信号转导机制A.NGF的信号转导概况B.Ras的激活?未知转录调节因子.——转导途径.促进.抑制神经生长因子(n...  相似文献   

5.
N42—A神经生长因子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缺乏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营养支持是Alzheimer′s等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NGF和/或NGF受体的过度表达则与一些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因果关系。采用^125I-NGF受体特异结合实验作为NGF受体活性物质筛选实验模型从中药牛膝中筛选出了能强烈地抑制^125I-NGF受体结合的活性成分N42-A(IC50=6.18±3.43,n=4);细胞培养实验  相似文献   

6.
神经生长因子在6—OHDA化学性去交感神经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6-OHDA造成成年小白鼠颌下腺化学性去交感神经,观察了神经生长因子对该神经的保护作用。6-OHDA处理后24小时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降至正常水平的2%以下。若在6-OHDA处理同时开始多次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GF),则NE残留量明显提高。减小6-OHDA剂量到10mg/kg,NE残留量增加,同时NGF的作用亦较用6-OHDA15mg/kg时列为显著。若提前24小时给予NGF,尽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用6-OHDA造成成年小白鼠领下腺化学性去交感神经,观察了神经生长因子对该神经的保护作用。6-OHDA(15mg/kgip)处理后24h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降至正常水平的2%以下。若在6-OHDA处理同时开始多次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GF),则NE残留量明显提高。减小6-OHDA剂量至10mg/kg,NE残留量增加,同时NGF的作用亦较用6-OHDA15mg/kg时更为显著。若提前24h给予NGF,尽管仍显著提高NE残留量,但程度却显然低于与6-OHDA同时给予者。以上结果表明外源性NGF对6-OHDA造成交感神经化学性损毁有保护作用,此作用与神经受损的严重程度以及NGF处理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缺乏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营养支持是Alzheimer's等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NGF和/或NGF受体的过度表达则与一些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因果关系。采用(125)Ⅰ-NGF受体特异结合实验作为NGF受体活性物质筛选实验模型从中药牛膝中筛选出了能强烈地抑制(125)Ⅰ-NGF受体结合的活性成分N42-A(ⅠC(50)=6.18±3.43,n=4);细胞培养实验表明,N42-A对NGF诱导大鼠嗜铬神经瘤PCl2细胞的分化也具有很强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对0.1nmol/L和0.2nmol/LNGF诱导的大鼠嗜铬神经病PC12细胞轴突生长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μg/mL和21μg/mL)。这表明,N42-A是神经元上介导NGF诱导轴突生长的特异受体抑制剂,不仅对NGF及其受体过度表达所致的神经系统肿瘤的防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且对Alzheimer's等神经元退行性疾病防治药物的开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浙蝮蛇神经生长因子在家蚕幼虫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浙蝮蛇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克隆于昆虫病毒转移栽体pBacPAK8中,获得重组转移栽体pBac-PAK-NG〈与线性化Bm-AacPAK6修饰病基因组DNA共转染家蚕细胞,经过体内重组,筛选到重组病毒。用重组病毒洒家蚕幼虫,5天后收集血淋巴,经SDS-PAGE检测及利用PC12细胞进行NGF生物活力测定证明,神经生长因子在家蚕幼虫中得到较高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基因库中的顺序,设计了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PCR引物,以此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并克隆了GDNF的编码序列,经DNA测序确认后,该片段克隆到表达质粒pET-3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培养的重组菌经IPTG诱导,在T7启动子调控下表达出hGDNF蛋白.经电泳分析表明GDNF主要存在于细菌包涵体中.从培养菌中制备包涵体,经充分洗涤,溶解于含8mol/L尿素的变性缓冲液中.经SP-Sepharose柱层析分离,梯度洗脱,以15%SDS-PAGE检查含GDNF的部分.将含单体GDNF部分进行复性,再次用SP-Sepharose离子柱分离同源二体GDNF.最后经SDS-PAGE制备电泳纯化,纯度大于95%.经N端测序表明序列正确.经测定,每升培养菌可得约10mg纯化的GDNF.  相似文献   

11.
研究前列腺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 的生理学意义。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 检测43 例前列腺增生组织, 8 例腺癌组织和8 例正常组织中β-NGF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显示β-NGFm RNA 在正常组织及增生组织中定位于间质细胞, 偶见于上皮细胞中; 而在癌组织中, 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有同样强度的β-NGFm RNA染色。其蛋白在良性组织中表达主要着色在间质细胞中,上皮细胞呈弱表达,而癌组织中上皮细胞见着色明显增强(P< 0.05)。NGF的自分泌异常可见是前列腺组织由良性向恶性转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 th factor, N G F)是第一个被发现,也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最为清楚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 利用 P C12 细胞生物活力测定为跟踪检测手段,分别经过 C M Sepharose C L 6 B、 Sephadex G 75 及 F P L C m ono S层析,从30 g 江浙蝮蛇粗毒中分离纯化到200 μg N G F,纯化倍数高达105经 S D S P A G E 测定,该蛋白分子量为 26 k D,由两个亚基通过二硫键交联组成二体形式等电聚焦显示其等电点为67,与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相吻合 江浙蝮蛇神经生长因子的生物活力水平与小鼠25 S N G F相当,在1~100 μg/ L 的浓度范围内维持 P C12 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的存活  相似文献   

13.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过去几年在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和神经元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几项引人注目的进展:(1)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家族的其他一些成员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营养素-4(NT-4)、神经营养素-5(NT-5)的发现;(2)神经生长因子三维结构及功能和进化之关系的阐明;(3)定性了两种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GFR和原癌基因p140^trkA以及相关  相似文献   

14.
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NGF)是最早发现的神经营养因子 ,对于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维持正常功能具有极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 ,NGF也参与免疫、造血、生殖、心血管等功能的调节。以往的研究证实 ,心肌细胞可以分泌NGF。多年来 ,人们对NGF在心脏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但迄今为止 ,尚未见有关生后发育过程中正常心肌NGFmRNA表达方面的报道。本研究采用RT PCR(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reaction)方法 ,半定量分析大鼠生…  相似文献   

15.
等电聚焦法测定2.5S NGF的等电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平等电聚焦法测定了25Sm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等电点。经测定,纯化的25SmNGF的等电聚焦为三条带,这与文献报道相一致,等电点pH值分别为pH87、90、93,其主要成分为β亚基NGF及其修饰物的混合物,包括在羧基端失去8个氨基酸残基和在氨基端失去1个精氨酸残基,由这三种组分构成的NGF统称为25SmNGF。  相似文献   

16.
江浙蝮蛇神经生长因子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江浙蝮蛇(AgkistrodonhalysPalas,A.h.P.)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基因克隆于分泌型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以C端融合了6个组氨酸的形式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了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确定有一比理论值略大的诱导表达条带,其表达量占全菌蛋白质的20%左右,且表达蛋白质主要是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用6mol/L的盐酸胍溶解包涵体后,利用固定化金属离子(Ni2+)配体亲和层析一步纯化目的蛋白质,纯度可达80%左右。对该重组肽进行变复性研究。利用PC12细胞进行生物活力测定,证明表达产物具有NGF生物活力。  相似文献   

17.
神经生长因子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已经进入应用阶段,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完成了天然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基因重组表达神经生长因子的中试研究和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NGF在外周神经损伤后有肯定的促进再生作用,毒理学研究方面尚未见到NGF有何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目前,国内外正进行了临床研究工作,初步结果表明神经生长因子可能成为治疗周围神经病的潜在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鼠颌下腺提纯的25SNGF免疫家兔,获得兔抗NGF抗体,研制出鼠25SNGFELISA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灵敏度小于1ng/ml,在670~084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与大鼠、小鼠及人血浆无非特异反应,在大鼠血浆中,NGF样品回收率在91%~107%之间,变异系数小于10%(n=4)。结果表明:本试剂盒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合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生产过程中的NGF检测。  相似文献   

19.
运用行为测痛结合蓝斑(LC)灌流液去甲肾上腺素(NE)的高压液相(HPLC)测定;观察 大鼠痛阈(PT)与LC灌流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变化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l)视上核 (SON)内注射 10μmL-谷氨酸(L-glutamicacid, L-Glu)后 30分钟,大鼠PT较注射前增加133. 2± 21.4%,此时LC 灌流液中NE含量从注射前的437.3±20.4ng/ml降到229.2±11.9ng/ml,注射 后60分钟PT仍比注射前高83.9±14.7%,而灌流液中NE的含量为328.6±28.0ng/ml,与人工 脑脊液(ACSF)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差别(P<0.05~0.001)。(2) SON注射L-Glu后,电 针足三里30分钟(L-GIU+EA组)增加到注射前的188.2±23.9%,同ACSF电针组(ACSF+ EA)的 94.9±7.1%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此时LC灌流液中NE的含量虽较注射前都明显 降低、分别为137.6±7.5ng/ml和 151,1±11.5ng/ml,但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停针后30分钟L- Glu+EA组的PT仍比注射前高133.8±27.9%,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20.
铕螯合剂DTTAEuNa标记流行性出血热单克隆抗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对异硫氰基苄基)二乙三胺N1,N2,N3四乙酸铕钠(DTTAEuNa)作为螯合剂,标记不同蛋白浓度的流行性出血热单克隆抗体(EHFMcAb),经SephakexG50凝胶柱分离标记的单抗分子,通过对层析液的紫外吸收峰处的蛋白光密度,时间分辨荧光强度以及免疫活性测定表明:二批Eu标记单抗的比活性分别为78和147个Eu3+/EHFMcAb,标记回收率分别为41%和42%,标记物的免疫活性良好,可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抗原及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