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取食不同水分含量桑叶对二化性家蚕(CSR3×CSR6)5龄幼虫的影响。实验设嫩叶(水分含量80%~85%)、半成熟叶(水分含量65%~70%)和成熟叶(水分含量55%~60%)3个不同处理。采用标准重量分析法分析和计算各种生长、营养和营养效率指数。结果表明,在取食较高水分含量桑叶的处理中,营养指数(包括取食量、消化量和近似消化率等)和营养效率指数(包括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等)均显著较高,但不同处理中消化食物向茧壳的转化率及产生每克茧壳所需食物消化量差异不明显。结论是取食水分含量高的桑树嫩叶有助于提高家蚕的取食和营养。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家蚕富集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机制,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家蚕及其代谢产物和所食桑叶中DNJ的含量,研究家蚕幼虫体1-脱氧野尻霉素富集与食桑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生长期家蚕及其副产物中DNJ的累积量有较大差异,且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先上升后下降,于四龄时最高。家蚕幼虫期蚕体及其副产物中DNJ总累积量与其在该阶段所食桑叶中DNJ总量相当,且家蚕的任一成长发育阶段(蚁蚕和熟蚕不吃桑叶除外),其蚕体DNJ含量均大大高于桑叶中的DNJ含量,表明家蚕具有累积或富集DNJ的机能,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家蚕富集DNJ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溴虫腈对家蚕和桑树害虫的毒力比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比较溴虫腈在家蚕Bombyx mori和桑树害虫间的选择性毒力,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溴虫腈、二嗪磷、敌敌畏、辛硫磷和三唑磷5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用浸叶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lineata Butler、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和桑毛虫Porthesia xanthocampa Dyer 的毒力;在桑园喷施溴虫腈检测了其在桑树上对家蚕的残留毒性期;通过食下毒叶法系统研究了溴虫腈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嗪磷、敌敌畏、辛硫磷和三唑磷72 h对家蚕的毒性倍数分别大于溴虫腈的15.5、93.3、154 .0和188.5倍;溴虫腈、三唑磷、辛硫磷和敌敌畏48 h相对于二嗪磷对桑尺蠖的毒力倍数分别是49.1、3.2、2.3和1.4倍,对桑螟的毒力倍数分别是79.4、3.6、2.4和1.8倍,对桑毛虫的毒力倍数分别为67.2、3.2、2.2和1.7倍;对桑树喷施100、50、25和12.5 mg/L 溴虫腈,桑叶的残留毒性期分别为3、0、0和0天;用溴虫腈100、50、25和12.5 mg/L 处理的桑叶饲喂家蚕后,存活幼虫的历期、眠蚕体重、熟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蛹重和化蛹率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据此认为溴虫腈是适合防治桑园害虫又对家蚕较安全的药剂。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柘叶Cudrania tricuspidata饲养家蚕Bombyx mori易感染核多角体病毒(BmNPV)的机制, 本实验比较研究了分别以柘叶和桑叶Morus alba饲养家蚕后其消化液中抗病毒蛋白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家蚕经柘叶饲养后消化液中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 RFP)的强度无明显变化, 但柘叶饲养蚕消化液中脂肪酶、 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桑叶饲养蚕, 柘叶饲养蚕消化液中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为1 421.71±202.60 U/L和19.67±8.17 U/mL, 桑叶饲养蚕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为1 976.03±139.92 U/L和199.18±181.71 U/mL。这些结果说明, 消化液中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水平低与柘叶饲养蚕易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经RT-PCR和RACE合成了柳蚕卵黄原蛋白(Vg)cDNA,经序列分析其长度为5701个碱基,由一个ORF组成,编码了1 77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有2个保守的多聚丝氨酸区域。并推测氨基酸序列中有8个天冬酰胺连接的糖基化位点(N-linked glycosylation sites)。与樟蚕、天蚕、柞蚕、野桑蚕、家蚕、樗蚕、蓖麻蚕的VgcDNA序列比对后发现有很高的同源性,分别为83.1%、81.1%、81.0%、64.7%、64.6%、79.7%、79.2%,同其它昆虫Vg cDNA序列也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根据7种蚕(家蚕、天蚕、柞蚕、蓖麻蚕、樟蚕、野桑蚕、樗蚕)VgcDNA序列建立了系统发生树。  相似文献   

6.
屠振力  钟儒杰 《生态学报》2014,34(19):5470-5476
为了探讨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utyl Benzyl Phthalate,BBP)对家蚕(Bombyx mori)等鳞翅目昆虫的生殖损伤,家蚕饲以不同浓度BBP喷洒后的桑叶,调查了BBP对家蚕造卵、产卵等生殖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BP影响家蚕的体重增加、存活率及产卵特性,随着BBP浓度的增加,影响逐渐加大,1.6 mmol/L添食5龄起蚕时,造卵数及产卵数仅为对照的56.1%和51.4%,对受精及孵化等的影响具有相同变化趋势,只是对雄性的影响大于雌性;不同时期的添食结果表明,BBP对家蚕生殖的影响:3龄起蚕4龄起蚕5龄起蚕,0.16 mmol/L添食时,造卵数及产卵数分别只有对照区的57.5%、66.3%、97.6%及58.7%、74.1%、96.0%;BBP添食对存活下来的个体的下一代的茧质几乎没有影响。由以上结果表明:BBP对家蚕的生殖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BBP添食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早,在蚕体内积累越多,产生的生殖毒性就越大,而且这种毒性雄性大于雌性。  相似文献   

7.
徐礼根  王维义 《昆虫知识》1992,29(4):223-226
花粉和蜂王浆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兼具营养强壮剂及促生长剂的特性。本试验基于花粉和王浆的这种特性,对家蚕进行花粉和蜂王浆的添食试验。结果表明,用0.1~2.5%的油菜蜂花粉提取液或0.01~0.1%蜂王浆浸渍桑叶喂饲3~5龄家蚕能显著提高蚕体重、结茧率、茧层率和受精率,也能提高茧层量和产卵量,但对全茧量无显著影响。二者相比,添食花粉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对象,从5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50、100、200、400mg/kg 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中羧酸酯酶(CarE),全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734、T6添氟组的CarE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73%—88%和72%—81%,734两个低浓度添氟组的CarE活性与对照组和两个高浓度添氟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T6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734、T6添氟组的全酯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89%—97%和73%—92%,734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T6对照组的全酯酶活性仅与最高浓度添氟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氟化物对家蚕血液CarE和全酯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命世界》2005,(2):40-41
生物物种的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支配的.同一物种不同品系的遗传基因组成存在差异。为了尽可能地保存和利用某一物种的遗传基因,科技人员将物种的各种品系收集起来以便研究、保护、利用,这种品系的集合叫做该物种的遗传资源库,又称基因库。我国是家蚕的起源国,拥有最丰富的家蚕遗传资源。早在1897年,杭州太守林迪臣于西湖之滨创立"蚕学馆",收集整理蚕品种达1200多种,但以突变基因资源为中心内容的家蚕基因库的构建始于20世纪初的日本九州大学,他们至今保存家蚕突变基因系统约450个。中国始于其后的20世纪3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桑叶中添加三聚氰胺(Melamine,MEL)对家蚕的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而揭示三聚氰胺在家蚕体内的代谢途径和毒理学特征。【方法】选取大小基本一致、发育整齐的5龄家蚕60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处理重复,每个重复区50头家蚕,雌雄各半)。对照组饲喂新鲜桑叶,试验组添饲3种非致死浓度水平的三聚氰胺(10、15、20 mg/kg),从起蚕起连续饲喂72 h,测定表型和血淋巴生化指标。【结果】添食三聚氰胺导致家蚕体质量日增长率的相对下降,20 mg/kg剂量的三聚氰胺抑制效果达到显著水平(P0.05)。家蚕血淋巴糖代谢水平升高,血脂含量降低,而黄嘌呤氧化酶和尿酸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桑叶中添加三聚氰胺显著影响了家蚕的体质量增长,以及体内糖代谢和脂代谢,对尿酸代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研究饲料对不同家蚕Bombyx mori品种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以筛选到的家蚕广食性品种GS和普通品种1015为研究对象,收集从收蚁开始分别饲育桑叶(GS. m和C1015. m组)和人工饲料(GS. b组)至4龄盛时期的家蚕肠道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其肠道微生物16S r DNA的V3-V4区进行测序分析,比较它们之间肠道微生物的差异。【结果】在门水平上,所测家蚕肠道样本的优势菌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在科水平上,所测样本主要优势菌为明串珠菌科(Leuconostocaceae)、乳酸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等;在属水平上,所测样本主要的优势菌为魏斯氏属Weissella、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布赫纳氏菌属Buchnera、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叶瘤菌属Phyllobacterium、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脆弱拟杆菌属Bacteroides等。家蚕品种GS经桑叶和人工饲料饲育后,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布赫纳氏菌属Buchnera等菌属仅在桑叶饲育的GS肠道内出现,而魏斯氏菌Weissella、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等菌属只在人工饲料饲育的GS肠道内出现。同是桑叶饲育的家蚕品种GS和1015,其肠道内相同的优势菌有叶瘤菌属Phyllobacterium、脆弱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等。相较于广食性蚕品种GS的肠道菌群,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丝硫菌属Thiothrix等菌属仅在普通蚕品种1015肠道中被检测到。GS. b组家蚕肠道细菌的物种多样性低于GS. m和C1015. m。GS. m肠道中丰度差异显著性最高的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GS. b肠道中丰度差异显著性最高的菌群为杆菌纲(Bacilli)和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而C1015. m肠道中丰度差异显著性最高的菌群为粪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结论】经桑叶饲育的不同蚕品种(GS和1015)的肠道微生物比人工饲料饲育的家蚕肠道微生物更趋于一致;经桑叶饲育的广食性家蚕肠道微生物物种多样性较高于经人工饲料饲育的广食性家蚕。  相似文献   

12.
家蚕微粒子病是家蚕Bombyx mori的重要病害,探索其消毒杀灭方法对蚕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微粒子染色法和添食家蚕侵染法测试了温度、紫外线和消毒剂处理108个/mL家蚕微粒子后对家蚕微粒子的消杀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对家蚕微粒子虫灭活温度为60℃处理30 min以上;使用20 wx功率紫外灯距离50 cm照射12 min及以上时,微粒子死亡率为47.70%,对家蚕侵染率为0;三氯异氰脲酸800 mg/L及以上浓度处理6 min以上家蚕微粒子死亡率为100%,对家蚕的侵染率为0;戊二醛癸甲溴铵200 mg/L及以上浓度处理6 min以上家蚕微粒子死亡率为100%,对家蚕的侵染率为0。3种消毒方法中温度法主要用于小型蚕具消杀微粒子;紫外线用于蚕业辅助设施的表面微粒子的消杀;三氯异氰脲酸和戊二醛癸甲溴铵均表现出较好的消杀效果,其中戊二醛癸甲溴铵较含氯的消毒剂三氯异氰脲酸稳定性强,刺激性小,对养蚕的金属腐蚀性小,可作为含氯消毒剂的部分替代使用。本研究结果可为蚕业生产中消杀微粒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取食不同品种桑树(M-5, S-36和V-1)叶片的家蚕(多化性品种Pure Mysore、 二化性品种NB4D2和CSR2)5龄幼虫血淋巴中阳离子的变化。结果表明: 家蚕幼虫血淋巴中Na+浓度低, K+和Mg2+浓度很高, Ca2+浓度较高。在幼虫活跃取食期间, 血淋巴中阳离子水平显著提高。血淋巴中阳离子水平与排泄物的量呈负相关。血淋巴中阳离子水平受阳离子外泌的控制。与非取食阶段相比, 取食阶段的阳离子清除速率低。家蚕二化性品种的血淋巴阳离子水平比多化性品种PM高出30%。结果说明家蚕品种对家蚕血淋巴阳离子变化的影响显著大于桑树品种或家蚕个体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桑-蚕系统中镉的吸收、累积与迁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桑-蚕系统中镉的吸收,累积与迁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桑树对土壤镉污染有一定的耐性,桑树镉累积量和相对累积率与土壤镉浓度的关系可分别用回归方程Ta=a+blog(Sc)和log(Ra)=a+blog(Sc)描述。(2)随着土壤镉浓度的增加,镉在桑树根部的分布率明显增加,地上部分的分布率有所降低,运转到叶片的比率明显降低。(3)蚕体,蚕砂和蚕茧的镉含量,镉累积量,随着桑叶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桑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食物来源.前期研究表明,桑叶经光酶诱导后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发生变化,其中桑辛素N的含量显著增加.为了研究饲喂不同桑叶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应用了SWATH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饲喂新鲜桑叶(FM)、饲喂光酶诱导桑叶(UVM)及饲喂涂布桑辛素N(NM)的桑叶家蚕中肠组织进行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与FM组相比,在UVM组中共鉴定到90个差异蛋白,而在NM组中共鉴定到182个差异蛋白.其中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液泡ATP合酶上调表达17倍,与家蚕抗病性相关的蛋白如ABC转运蛋白、PDCD6IP、核糖体蛋白等均有不同程度上调表达.GO注释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饲喂诱导桑叶或涂布桑辛素N的桑叶会影响家蚕氨基酸代谢和丙酸代谢.因此,光酶诱导桑叶及桑辛素N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潜在的药物用于提高家蚕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家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家蚕病原细菌造成的蚕病为蚕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本研究从自然感染病蚕组织中分离得到高致病力的家蚕病原细菌LZ10-1,结合16SrDNA分析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菌株LZ10-1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对鳞翅目害虫棉铃虫和粘虫添食LZ10-1芽胞原液72h,供试昆虫的矫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5.7%,表明家蚕病原细菌具有防治农林害虫的潜力,作为杀虫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发掘家蚕病原细菌的生防潜力,能提高蚕桑行业现有资源利用,是拓展行业发展新方向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1986年春,设A为浇施因素有三个水平,即:浇施稀土8/万、5/万和清水;B为喷施因素,三个水平即喷施稀土5/万、2/万和清水。试验结果以浇清水、喷施稀土5/万为最佳处理区。折合亩产桑叶592.5公斤,比浇喷等量清水的对照区亩产477.5公斤增产24%。设与桑树浇、喷处理相对应的养蚕区。分区采叶饲蚕,结果上茧产量经方差分析,F值达显著差异,t测验(LSD法)以浇清水、喷硝酸稀土5/万饲蚕区折张产上茧量比对照增产1.89公斤,有显著差异。一粒缫测定,出丝率比对照区增长5.5%,其他指标如丝重等均有一致性。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国内外,在粮、油、棉等作物上早巳开发研究,并有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但在蚕桑方面的应用研究尚未见到报道。本文目的在于探讨桑园浇喷稀土对提高桑叶产量和饲蚕经济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向芸庆  王晓强  冯伟  周围  谢洪霞  万永继 《生态学报》2010,30(14):3875-3882
为探讨鳞翅目昆虫的生长发育及抗病性与肠道微生态状况的关系,以不同的桑科植物柘叶与桑叶分别饲养家蚕,采用纯培养分离检测技术、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4、5龄家蚕肠道优势菌群的类型进行了鉴定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柘叶与桑叶饲养家蚕共有的优势菌群有短波单胞杆菌属(Brevundimona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4个类群。从桑叶饲养家蚕肠道中检索到的优势菌群还有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5个类群,而从柘叶饲养家蚕肠道中检索到的优势菌群仅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2个类群。饲料的改变导致家蚕肠道微生态细菌种群组成的变化,从柘叶饲养家蚕肠道中分离出的优势菌群与桑叶饲养的家蚕相比,出现较大差异且不如桑叶饲养家蚕的菌群丰富。推测这种改变可能与柘叶饲养家蚕生长发育不良、容易患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氚标记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738在家蚕体内的吸收和排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何首林  易永 《昆虫学报》1983,(2):121-129
用氘标记的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738(代号3H-JHA-738)对5龄中期家蚕进行涂布蚕体和涂布桑叶添食,经测量查明:涂体处理后,放射性经蚕粪平均排泄速率,4小时为1.8%,48小时达到61.7%。试验终了为 67.2%;吸收率为 32.8%。涂叶添食处理后,放射性经蚕粪平均排泄速率4小时内达 48.5%,48小时内为90.8%,试验终了达到93.3%;吸收率仅为6.7%。3H-JHA-738及其代谢产物在蚕体内的半活性期,涂体者为48小时,添食者仅有4个多小时。血液里放射性在处理后前4小时迅速升高,之后则大幅度下降。两种处理,各组织器官里放射性物质的代谢率自48小时后都较缓慢且大体接近。它们在蚕体各组织器官里的绝对分布量涂体者大于添食者,但相对或平均分布率仍较接近。它们进入蚕体后主要分布在脂肪体、体壁、丝腺和消化管里。涂体者的放射性如以3H-JHA-738残留量计量,蚕蛹内平均为 0.027ppm,丝平均为0.0019ppm,卵为0.013ppm。添食者残留量,蚕蛹内平均为0.0057ppm。丝平均为0.001ppm,卵为0.0035ppm。 研究结果表明,3H-JHA-738在家蚕体内的吸收和排泄,运转和分布、积累和残留,受处理方式的影响,与蚕体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20.
家蚕和人类相伴生存了5000年之久,除了取茧、缫丝获取精美的丝绸之外,家蚕自身许多独特的作用也被人们——挖掘,从卵、幼虫、蛹、蚕蜕、茧及粪便等均被研究出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家蚕浑身都是宝。蚕蛹蚕蛹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蛹油的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5%,其营养价值可与猪肉、禽蛋相媲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过去,蚕蛹是蚕茧缫丝后缫丝厂的下脚物,蚕区多作为禽畜及塘鱼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