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合作与参与的内涵着眼,就事前准备、信息共享、遵医参与、医患互动四个维度对医患的合作参与进行详尽分析,尝试将患者成熟度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到医患互动中。并根据四种类型的患者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质和行为表现,医生选择相应的职业行为和领导方式。在对医患互动中权力运作的五种形式的核心概念进行厘清,强调了医生要多运用权威力量征服患者,并对如何管控医患双方的权力提出了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2.
患者对医生的服从和遵从,是基于医患间的某种契约关系,以及患者对医生岗位权力和专业权威的信任。通过对强制与服从的内涵、性质、特点以及尚需厘清的问题,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接着通过对权威与遵从的内涵、关系以及如何有效运作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资源的应用效能,提高门诊诊疗效率和患者就诊效率,有效缓解门诊“三长一短”的现状,在门诊传统诊治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门诊医患互动诊疗新模式,实现科学分诊和交替诊治,开辟患者就诊新流程。就医患者因此避免了相互间的影响,缩短了滞留门诊的时间。医生因此减少了大量的“非技术性”工作,诊疗科室改变了工作中时闲、时忙效率低下的状况。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互动式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教师认为学生的兴趣和智力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其次学习态度和个人情绪也会影响互动式课堂教学效果;在调查互动式课堂教学对教师要求方面,27%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教学严谨且条理清晰,24%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幽默风趣且引人入胜,13%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知识渊博,36%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不仅要教学严谨、幽默风趣、知识渊博,而且要综合能力较强;而在调查师生互动角色时,68%的教师认为需要师生双方面的共同努力,16%的教师认为重在教师,15%的教师认为重在学生,个别的选择了其他;另外,在调查师生互动的方式时,35%的学生认为采用“设置场景”进行课堂互动效果最好,28%的学生认为“辩论赛式”互动效果好,21%的学生选择“点名式”互动,只有少数学生选择了采取“留言薄”互动。本次调查获得的结果为高校进行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医患冲突不断发生,一系列由伦理道德而引发的医疗纠纷事件反映了我国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患者及家属的观念偏移、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等、医务人员态度不佳以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均是医患冲突的影响因素。我们通过分析患者的道德权利在医患关系中重要地位,认为医务人员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重视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需求,促进医学道德的发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医生作为一种高危职业,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尤其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医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医院,多数时候,过多的只是强调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却忽视了对医生的人文关怀。若医院能在工作上、风险保障上、经济上、心理上给予医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既可以减轻医生的压力,使医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又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生的工作状态与环境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法对深圳市13家医院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具有很好的匿名性,回收有效问卷289份,为从医生视角看医患关系搜集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结果 深圳市医生普遍面临着工作时间长、诊疗强度大、执业环境变差、患者投诉和医患冲突不断、社会地位明显下降等职业挑战;医生比较看重医院实力,但是对医院的报酬公平性最为不满。 结论 医患关系紧张归根结底是医疗资源不合理配置造成的,推进分级诊疗和医生的多点执业,从而增加医患沟通时间和重建医患信任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根本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耳鼻咽喉科医患沟通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改善医患沟通现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调查患者和医生对医患沟通满意度的评价及对可能影响医患沟通效果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黑龙江省几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患者及就职的医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结果:医患沟通满意度方面,有19.3%的被调查者认为医患沟通很好,41.7%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两项合并占被被调查者总数的61%。被调查者认为医患沟通时间少、看病难、看病贵,医患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医患沟通效果。结论:建议针对影响医患沟通效果的因素在耳鼻喉科教学及工作中建立以人为本的沟通体系,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顺畅与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医生“去编制化”“多点执业”制度的推进以及医疗市场需求、医生权利意识的觉醒,医生集团的产生具有现实基础。基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医患社会团结连带”社会法法律关系性质、医生集团的自发性、协同性、自治性的内生原因以及社会成本目标控制,医生集团法律定位应为互益性非营利组织。其实现路径以从当前普遍存在的草根团队逐步过渡到法定互益性非营利组织为适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BL教学培训法在临床医生沟通技巧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对某医院150名临床医生采用PBL培训方法,充分调动医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头脑风暴法引导医生们提炼出医患沟通中的关键要素和临床沟通技巧,并请某患者(已愈)现场参与,模拟演练。结果 经过培训,医生们医患沟通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都有明显提升。结论 PBL教学培训法用于临床医生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效果较好,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将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医师的说明义务是医生基本义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履行说明义务有助实现良好的医患沟通。对紧急医疗情况发生时“说明义务”与患者“知情同意权”的矛盾,我国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分析了说明义务的例外和“紧急医疗”的成立条件,建议完善立法,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师的说明义务是医生基本义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履行说明义务有助实现良好的医患沟通。对紧急医疗情况发生时“说明义务”与患者“知情同意权”的矛盾,我国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分析了说明义务的例外和“紧急医疗”的成立条件,建议完善立法,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0月31日中国银屑病防治研究专项基金委员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2009年“世界银屑病日”医患座谈会,由解放军第44医院承办。参加人员有:中国银屑病防治研究专项基金委员会的12位皮肤科专家,贵阳地区皮肤科医生和银屑病患者100余名,还有1名山东省青岛市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经过心理治疗已获得很好效果也特地来参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医务人员视角出发,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方法 选取广东省10所医院,以“科室”为层,抽取1 125名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认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6.21%的人认为当前医患关系更加紧张,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医疗技术方面、候诊服务、医患沟通、非医疗技术方面、医院管理。患者抱怨最多的是药价贵和排队时间长,分别占29.7%,26.9%。结论 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信心不足,医生技术水平、医患沟通、医院管理是当前改善医患关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睡眠牙科”(SleepDentistry)也称为牙科清醒镇静(Conscioussedationfordentistry),是指运用一种或多种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病人处于睡眠状态,使牙科治疗得以顺利进行,而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的意识始终处于清醒状态,能够与医生进行语言上的沟通,能够听从医生的指令,治疗结束后病人对整个过程却毫无记忆。符合美国麻醉协会(ASA)关于“非麻醉专业人员镇痛与麻醉操作指南”的标准。由于其治疗安全、可靠、不需要麻醉及镇痛效果明显等优点正逐渐受到社会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沟通对医生来说是一门艺术,与肿瘤患者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需要肿瘤科医生素养的整合,沟通技艺更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肿瘤科医生素养整合的重要性,以及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肿瘤科医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陆麒 《生命科学》2012,(11):1339-1343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为人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使得医患关系的矛盾尤为凸显。21世纪的医患矛盾已经不仅仅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是两大社会群体之间的问题。在法律还无法规范的前提下,医学伦理学的评判标准可以为新时期医患关系提出更根本的指引与解释。  相似文献   

18.
医德是医疗卫生领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医德范畴是指人们对现代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医患关系的总结,它不仅概括了医生所应履行的职责义务,而且反映着一段时间内医患关系的本质。本文通过对医德范畴内,医生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和良心、功力和荣誉、审慎和保密四类问题的阐述,探讨当下医生在工作中应该保持何种心态,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以期更好地提供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以被广为关注的“北医三院产妇事件”为例,可以发现,为争取医患冲突中的话语优势和有利结果,医患双方开始利用社交媒体传播进行话语权博弈:其发展搭建了医患互动与联系的桥梁,有助于重建医方专业权威,增加信息传播的客观性;而经传播产生的新博弈也易使医方自省能力下降、事件真相淡化,甚至有道德伦理受考验的风险。应从建立社交媒体矩阵平台、减少社交媒体传播损耗来规范和健全社交媒体环境下医患话语权的博弈。  相似文献   

20.
医疗冲突和暴力频繁发生而备受关注。从内涵、性质、特点等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将冲突和暴力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从医患双方权力运作的新视角,力求化解冲突、遏制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