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县级医院医生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特征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降低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方法 使用自拟问卷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共90所县级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5842份,有效收回率为81.91%。结果 县级医院医生暴力总发生率为69.3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生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月平均收入、所在科室与工作年限是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暴力的发生率偏高(主要特征),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干预,维护医院正常秩序,为医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公立医院工作场所患者暴力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多元阶层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公立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频率由高到低的次序是语言侵犯、苛刻刁难、妨碍工作、诋毁声誉、威胁恐吓、躯体攻击、性骚扰类,样本护士的职业倦怠总体发生率为68.9%,遭受暴力对护士职业倦怠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β=0.379,P<0.01)。结论 大多数护士遭受到过不同类型的患者暴力,职业倦怠在护士群体中也较为普遍。减少患者暴力并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将有利于缓解护士的身心疲惫状态,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医疗纠纷中医院与媒体间的关系现状,进而为在医患纠纷中的医院与媒体的博弈提供解决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选取长春市5家三级医院的400名医务人员、3家媒体机构的100名媒体工作人员做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结果 不同工作职能的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的认知不同;医务人员普遍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主要表现在语言暴力、躯体暴力和性暴力;媒体在获取医疗纠纷事件的途径中,直接获取的途径所占比例较小,还需主要靠间接途径获取;医方与媒体方对医疗纠纷事件报道的客观真实性认知有差异;医方与媒体方对医疗纠纷事件产生的原因认知有差异。结论 寻求医方与媒体方之间的博弈对策,寻找二者的利益契合点,形成解决医疗纠纷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吉林省荣军医院医护人员资源配置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荣军医院医护人员配置情况调查问卷,对吉林省荣军医院开展调查研究。结果 被调查荣军医院医护比例为1:0.26,床护比例为1:0.03,荣复军人床护比为1:0.05;医生年龄主要集中在36~44岁之间,而护士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护士学历结构集中在中专及以下层次。结论 被调查医院医护人员配置不足、学历层次偏低,难以满足荣复军人的需求,应进一步加强荣军医院的人员配置,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现状。方法 以黑龙江省7个城市20家三级综合医院为调查对象,对2010-2012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护比例不均衡,护理人员与医生学历差距较大,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过重;医护人员急救技能掌握良好;分诊流程不合理,分级标准掌握不熟练。结论 应加强医护队伍建设,减轻医护负荷;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技能,规范分诊标准,培养专职分诊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三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绩效工资满意度水平,探索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 在黑龙江省内选取5家三级公立医院849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绩效工资总体满意度为2.92±0.89;福利感受维度满意度水平最低,得分为2.78±0.02。不同学历、人员类别、工作时间(周)、绩效工资占比、科室类别的医护人员绩效工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绩效工资改革应当遵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弱化编制概念、提高绩效工资水平、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充分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湖北省公立医院医护人员薪酬制度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方法 以湖北省12家公立医院的1 155名医护人员为调查对象,利用描述性统计与χ2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湖北省公立医院医护人员薪酬与市场价值背离;半数左右的医护人员认为薪酬制度不科学、不满意当前收入。结论 当前湖北省公立医院医护人员薪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科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职业性暴露和职业性伤害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有效的防范管理对策。方法 整群抽取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共79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各种职业性伤害的发生率以锐器伤(49.61%)最高;各种职业性暴露的发生率以长期接触消毒灭菌剂(70.31%)最高;针刺伤发生人次占锐器伤的70.82%;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以吸药、配药、加药和回套针帽最常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职业性伤害与工龄、性格特征、工作紧张、经常性不规范操作、防护意识等有关。结论 医院管理层应提高对职业性伤害的重视程度,建立职业性伤害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完善防护设施,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性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改进医院预约挂号服务工作,完善预约挂号流程,进一步满足患者需求。方法 以2011年6月对通过网络、电话预约挂号的方式成功挂号的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网络、电话预约挂号不满意的有57.4%,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取号环节上,80%多的患者是通过媒体和医院的宣传知道预约挂号的,但外地患者不足10%。结论 医院试行的网络、电话预约挂号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但是在取号环节及宣传预约挂号的方面,具有一定的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医院行政管理队伍培训需求,为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面向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开展个人培训需求意愿、医院内部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及个人岗位胜任能力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组织、岗位及个人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结果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接受培训的意愿较为突出,而不同层级之间对培训内容、时间及方式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具有较为强烈的培训需求,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长效培训机制是建设高素质医院管理队伍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