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淫羊藿属(小檗科)花瓣的演化和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淫羊藿属的种数与60年前大不相同,现在已知约有50种。该属种类间断地分布于日本至北非 的阿尔及利亚之间的广大地区,这一分布格局表明了该属的古老性质。它们在欧亚大陆的分布极不均 匀,约有80%的种类产于中国中部至东南部,而且根据花瓣的演化分析结果表明,只有中国的淫羊藿属 植物具有连续不断的演化过程。由此可见,中国中部至东南部成为北半球淫羊藿属植物的汇集中心是 有充分根据的。淫羊藿属种类基本上是林地草本植物,常生于水青冈林下,为林下草本层的优势种,而 且该属的分布格局与第三纪植物属——水青冈属在欧亚大陆的分布格局极为相似,说明淫羊藿属植物 在早第三纪时期已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中新世时期由于中亚地区气候变干,加之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 俯冲并引起喜马拉雅山脉隆起,致使中亚地区进一步干旱,水青冈属和淫羊霍属植物随之消失,进而导致其东亚—地中海、西亚间断分布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淫羊藿属多种植物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材,贵州是淫羊藿属植物小花类群发生和演化的重要区域和分布中心,尤以黔东北地区保存的原始种类最多。随着市场对淫羊藿提取物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淫羊藿属野生资源遭受大面积破坏,资源呈现濒危趋势,人工栽培成为保障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整理了贵州现存的20种淫羊藿属植物的资源分布情况,分析了淫羊藿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生物碱、多糖),重点论述了光照、温度、土壤及采收时间等因子对淫羊藿属植物品质含量的影响,综合当前人工栽培淫羊藿属植物的繁殖方式、种植密度和管护等栽培技术,分析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瓶颈,以期为贵州淫羊藿属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栽培示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七种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应用常规压片法对7种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为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分类及选育等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7种淫羊藿属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2,基数x=6;水城淫羊藿、腺毛淫羊藿、保靖淫羊藿、拟巫山淫羊藿、天全淫羊藿5个种均有4对m染色体和2对sm染色体,核型公式均为2n=2x=12=8m(2SAT)+4sm,其中水城淫羊藿、腺毛淫羊藿的核型分析为首次报道;镇坪淫羊藿、偏斜淫羊藿具有3对m染色体和3对sm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2=6m(2SAT)+6sm。拟巫山淫羊藿第2对染色体具随体,其余物种第1对染色体均有随体;腺毛淫羊藿、保靖淫羊藿、拟巫山淫羊藿、镇坪淫羊藿、偏斜淫羊藿、天全淫羊藿均属于Stebbins 2A类型,水城淫羊藿为Stebbins 1A类型。结合文献综合分析发现,该属植物不同种间的核型高度一致,核型稳定,种间核型差异小,核型结构与地理分布、形态特征相关性较小。因此,淫羊藿属是一个在核型进化上较为保守的植物类群,用核型分析对该属植物属下进行种类鉴定、遗传演化十分困难,即使是属内远缘物种,其核型系统学的意义有限,但在属上的分类级别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兰英  肖肖  肖娟 《植物研究》2019,39(6):808-816
淫羊藿是我国重要的草本植物,在中药、功能性食品和园林观赏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用途,受地域差异性影响,淫羊藿属植物的植株形态、花部特征、开花物候和生殖特征各不相同。本研究对四川不同产地野生种群大花类淫羊藿(巫山淫羊藿、粗毛淫羊藿和宝兴淫羊藿)的开花动态、花部特征、访花昆虫与繁殖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3种淫羊藿属植物的开花期较为集中,巫山淫羊藿和粗毛淫羊藿的花期为3月下旬~4月下旬,单花花期均为3~4 d;宝兴淫羊藿的花期为4月中旬~5月中旬,单花花期5~6 d;(2)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为3种淫羊藿属植物的有效访花者,有效访花者访花特性与花部特征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3)3种淫羊藿属植物的花序、花和果实的数量受所处环境影响较大,自然结实率:巫山淫羊藿>宝兴淫羊藿>粗毛淫羊藿;温度和光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
淫羊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淫羊藿属植物是中国传统的药用植物,淫羊藿总黄酮是淫羊藿属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迄今从国内淫羊藿属13种植物中分离鉴定的黄酮类化合物有106种.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总黄酮具有抑制破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生长、抗抑郁、增强免疫调节、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抑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淫羊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三种药用淫羊藿的地理分布与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淫羊藿属(Epimedium L.)植物为传统的中草药,也是新优地被观赏植物,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对3种重要的药用淫羊藿(朝鲜淫羊藿E.koreanum、心叶淫羊藿E.brevicornum和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和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朝鲜淫羊藿分布于中国东北部,主要沿长白山脉分布,长期的过度采收使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心叶淫羊藿分布于西北各省以及山西、河南等省,野生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较少;箭叶淫羊藿广泛分布于华东、华南各省区,但野生资源蕴藏量并不丰富,且不同分布区形态变异较大,物种鉴定尚存诸多疑问.为保证野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未来应控制朝鲜淫羊藿的过度采收,加强心叶淫羊藿的合理开发利用,不同地区的箭叶淫羊藿形态差异较大,质量不稳定,建议对其进行系统的质量评估之后择优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淫羊藿属(Epimedium L.)植物多为常用药材,分类和药材鉴定较为困难。该文采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淫羊藿属31种药用植物花粉的形态、大小和表面纹饰等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显示:(1)淫羊藿属植物花粉形态多为长球形,少数为球形,大小为(15.5~25.0)×(27.3~48.1)μm,极面观多为三裂圆形,具三孔沟。(2)花粉粒外壁表面纹饰有网状、条网状、条纹状等类型。(3)花粉粒外壁纹饰如网眼的形状、大小和网脊表面特征等在各物种间有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淫羊藿属药材鉴定与植物分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淫羊藿属(Epimedium L.)植物染色体组遗传与进化,阐明该属植物系统亲缘关系和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形成。该文对淫羊藿属植物51个分类群(43种、1亚种、6变种和1个栽培品种)和2种温哥华属(Vancouveria Morren et Decne.)植物的根尖进行了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运用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方法对这53个分类群植物的核型进行了聚类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种类的染色体数均为12,二倍体(2n=2x=12),第1对同源染色体均为随体染色体,核型均为Stebbins的2A或1A型。可见,淫羊藿属植物染色体组在遗传进化中确实较为保守,种间核型非常相似。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为淫羊藿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一些明显的线索。分析结果完全支持该属属下两个亚属(Subgen.Rhizophyllum和Subgen.Epimedium)的划分。亚属Epimedium的核型似近系数聚类结果显示,该类群物种间的系统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密切相关。核型似近系数分析结果还发现,来自东亚地区的淫羊藿属植物染色体组具有明显的变异,显示了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推断了淫羊藿属植物现代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该研究结果可为淫羊藿属植物的资源利用、系统分类和遗传演化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淫羊藿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了中国原产的淫羊藿属(Epimedium L.)植物种质资源的观赏特点,并讨论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前景。作者认为国产淫羊藿属植物种质资源园林应用开发的市场潜力巨大,应将淫羊藿属植物作为新型园林植物大力开发,并通过驯化及各种常规和非常规育种方法,充实淫羊藿属可供观赏的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0.
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质量评价和资源开发前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利用RP-HPLC方法对淫羊藿属植物22种和1变种进行了7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分析,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给出一种新的淫羊藿属植物种的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盛茂银  陈庆富   《广西植物》2007,27(3):440-443
用压片法对原产贵州的六种淫羊藿属植物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6种淫羊藿在核型上基本相同,都有1对中间随体染色体,而且都为对称核型。箭叶淫羊藿、粗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黔北淫羊藿、四川淫羊藿的核型公式均为6m(2SAT)+6sm,而黔岭淫羊藿的为8m(2SAT)+4sm。  相似文献   

12.
在构件水平上,对川产的3种药用淫羊藿属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的无性系构件特征、克隆构型及构件生物量配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野生状态下:该属3个种无性系构件的形态特征差异显著,且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变异系数范围在29.29%~48.31%之间;箭叶淫羊藿更趋于“游击型”克隆构型,而淫羊藿和柔毛淫羊藿则更趋于“密集型”克隆构型;该属3个种都将高比例生物量配置到叶片或者根茎,其次为茎,再其次为根。柔毛淫羊藿具有更强的克隆繁殖能力,单位面积上各构件生物量均最大,应作为人工引种栽培的首选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去壁低渗法对3种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川鄂淫羊藿(E.fargesii Franch)、黔岭淫羊藿(E.leptorrhi-zum Stearn)和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 Maxim)的花粉母细胞进行了减数分裂观察.结果显示,3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构型和行...  相似文献   

14.
药用植物淫羊藿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药用植物淫羊藿主要分布于我国, 在中药、功能性食品和园林观赏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目前淫羊藿药材主要依靠野外采摘, 过度的采挖已经对淫羊藿野生资源造成严重威胁和破坏, 必须采取有效策略, 推进淫羊藿资源的保育和可持续利用。人工栽培、野生抚育与人工半抚育是保护淫羊藿野生资源的重要途径。此外还可采用植物代谢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培养与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生产淫羊藿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 减少野生药材的采挖与消耗。全面调查不同种淫羊藿中药理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以及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收率对于野生药材保护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一些珍稀濒危的淫羊藿种质资源, 还应采取必要的行政监管手段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5.
药用植物淫羊藿主要分布于我国,在中药、功能性食品和园林观赏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目前淫羊藿药材主要依靠野外采摘,过度的采挖已经对淫羊藿野生资源造成严重威胁和破坏,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推进淫羊藿资源的保育和可持续利用.人工栽培、野生抚育与人工半抚育是保护淫羊藿野生资源的重要途径.此外还可采用植物代酣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培养与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生产淫羊藿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减少野生药材的采挖与消耗.全面调查不同种淫羊藿中药理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以及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收率对于野生药材保护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一些珍稀濒危的淫羊藿种质资源,还应采取必要的行政监管手段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6.
淫羊藿属植物中黄酮苷含量与叶片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苗圃中生长的、盛花期时的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叶片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不同物种叶片中4种药效黄酮苷的含量,同时测量叶片面积、叶片长宽比等参数.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淫羊藿属不同物种的叶片形态与黄酮苷的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活性成分含量高的淫羊藿,其叶片面积较小,形状多呈卵形, 叶片革质化程度也较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浓度NaCl(0、100、200、300和500 mmol/L)的Hoagland's培养液处理两种淫羊藿属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幼苗,处理30 d后分别测定其株高、叶表面积、干物质生物量以及根、茎、叶的总黄酮含量,以明确淫羊藿属两种药用植物的抗盐特性.结果显示:(1)盐胁迫对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的生长均有影响,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淫羊藿、箭叶淫羊藿的株高和叶表面积均逐渐显著减小;各器官干物质生物量逐渐降低,但淫羊藿的干物质下降量较小(不显著),且同一处理下淫羊藿的生物量明显小于箭叶淫羊藿.(2)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除淫羊藿茎的总黄酮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外,淫羊藿根、叶和箭叶淫羊藿根、茎、叶均呈现在低浓度范围内总黄酮含量增加,且箭叶淫羊藿的含量高于淫羊藿;而在高浓度盐胁迫下,其总黄酮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且淫羊藿的含量高于箭叶淫羊藿.研究表明,淫羊藿的抗盐性明显高于箭叶淫羊藿,适于高盐土壤环境种植,但在低盐环境条件下,种植箭叶淫羊藿可显著提高总黄酮产量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国产淫羊藿属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淫羊藿属Epimedium 14种花粉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试图通过花粉形态的研究为该属的植物分类和原植物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了野外观察和光学显微技术对淫羊藿属(Epimedium L.)7种植物的雌蕊及果实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植物的心皮数目为1个,胎座类型为边缘胎座,果实类型为蓇葖果。比较了《中国植物志》等文献的记载,订正了文献对7个种"侧膜胎座"或"蒴果"的记述,并对淫羊藿属的相应特征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20.
淫羊藿属依据少量栽培个体命名的类群普遍存在,往往缺乏足够的野外调查和形态性状统计,对其性状变异幅度、变异式样和分类价值研究不够。紫距淫羊藿(Epimedium epsteinii)由Stearn于1997年依据引种个体命名,为掌握其资源分布及形态性状变异,该研究基于居群概念,对淫羊藿属分布区展开调查,在各分布区选择一个居群(30个体/居群)于花期进行形态观察、统计和描述。结果表明:紫距淫羊藿以往被认为狭域分布于湖南天平山,该研究调查发现广东省和湖北省均有分布,为新分布记录。此两处新分布分别位于天平山的南部和北部,将其自然分布区显著扩大。基于居群观测的形态变异较原描述更广泛。6个主要数量性状(株高、序轴长、小花数、叶长、叶宽和根茎)和花部颜色在居群间和个体间均呈现丰富的变异。生物种的分布范围并非完全连续,而是由若干个多少间断的居群组成,任何一个居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连续性变异,要更好地认识各物种,就应当足够重视这些居群系统。紫距淫羊藿的新分布记录对淫羊藿属的资源利用、扩散机制和系统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