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2.
采用连续提取方法对洱海湖滨带和湖中心带表层沉积物磷的形态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滨带TP的含量为741.35-1061.36 mg·kg-1, 平均为872.61 mg·kg-1, 显著高于湖中心带(含量范围576.38-722.98 mg·kg-1, 平均值663.67 mg·kg-1)。两区域均以IP 为主赋存形态, 分别占TP 的79.70-84.97%(湖滨带)和78.1-92.28%(湖中心带), 而IP 中以Ca-P 为主, 分别占IP 的26.76-63.38%(湖滨带)和28.67-55.16%(湖中心带)。从各形态磷的含量分布特征来看, 湖滨带的TP、IP、OP、Ads-P、Fe-P 和Ca-P 均显著高于湖中心带, 而De-P 则相反, 反映了磷在迁移过程中与环境因子变化之间响应关系。相关分析表明湖滨带TP 与IP、OP、Ads-P 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而在湖中心带这种关系则仅存于TP 与IP 之间, 说明湖滨带磷具有较强的释放潜力, 而湖中心带则更多的体现了洱海区域的地质特点。该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环境因子与沉积物中磷的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响应关系, 揭示高原湖泊磷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巢湖湖岸带鸟类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8年2月、7月、11月到2009年7月,采用路线调查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巢湖沿岸及湖滨带不同生境的鸟类种类及数量进行了调查。记录到鸟类15目33科103种,其中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3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33种。季节型中,留鸟33种,夏候鸟37种,冬候鸟27种,旅鸟9种。繁殖鸟类的地理型中,古北界种23种,占33.3%;东洋界种30种,占43.5%;两界广布种16种,占23.2%。水鸟33种,近湖岸500m以内水面游禽有10种。优势种5种,广布性种15种。在湖岸5类生境中,树林、灌丛和抛荒地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湖滨及浅滩鸟类多样性指数最低。湖泊污染和盲目开发导致鸟类栖息地破坏和丧失,影响鸟类多样性,因此应加强湖泊污染治理,恢复沿岸滩涂及其植被,维持巢湖丰富的鸟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2011年1月,采取样线法,共选取18条样线对庐山鸟类的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94种,隶属14目36科。其中留鸟60种,夏候鸟15种,冬候鸟16种,旅鸟3种。对不同季节的鸟类群落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从Shannon-Wiener指数看出,秋季多样性最高,为3.49;夏季次之,为3.44;冬季为3.40;春季为3.17。比较均匀性指数发现,秋季的均匀度最高,为0.51;冬季次之,为0.49,与前者仅有0.02的差距,可见二者丰富度差距很小;春季为0.41;夏季最低,仅有0.37,比较各季度的差距发现,最高的季度和最低的季度之间的差距为0.14。说明庐山鸟类的均匀度相差不大,庐山的鸟类群落均匀性在时间上无明显波动,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6.
上海大莲湖湖滨带湿地的生态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变土地利用模式、水系改造和植被配置等技术开展了上海青浦大莲湖湿地修复示范工程。本文从2008年8月到2010年3月跟踪调查了土地利用方式、鸟类群落、两栖爬行类、水质等多类指标来对示范工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实验区生态系统的生境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组成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验区内土地利用由主要以人工养殖鱼塘和林地为主的人工湿地(人工鱼塘占50%,林地占25%),转变为以开放性水域和乔灌草相结合的半自然状态下的自然湿地(明水面面积占30%,各类植被群落占50%,人工鱼塘完全消失),植被从只有片段化林地转变为乔木、灌木丛、草本植物及各类水生植物相结合的格局;工程后鸟类种类和数量均高于工程前(新纪录到11种鸟类),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也有明显增加,其中目标鸟类——雁鸭类新增6种,种类和数量都呈显著增加;两栖爬行类种类变化不大,共记录到6科12种,但整体数量比工程前增长了59.1%;水质指标的变化也很突出,与工程前人工鱼塘相比,实验区内水体中总氮(TN)、硝态氮(NO3-N)、总磷(TP)、叶绿素a(Chla)、高锰酸钾指数(CODMn)等主要指标均有显著下降(P<0.05),水质改善显著。由此说明,修复工程改善了大莲湖湖滨带湿地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的恢复,呈现出良好的湿地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贡嘎山东坡鸟类群落垂直多样性格局在繁殖季与非繁殖季的变化,本研究分别在繁殖季(2012年3至6月、2016年3至5月及2017和2018年两年的3至6月)、非繁殖季(2012年9和10月、2017及2018年两年的11和12月)用样线法对贡嘎山东坡海拔1 200 ~ 4 400 m区域开展了鸟类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繁殖季与非繁殖季的鸟类α多样性指数具有明显差异,季节变化对鸟类α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且夏候鸟的迁徙、气温和植物花果期的季节性变化可能是影响鸟类α多样性分布格局的重要因子。尽管贡嘎山的山地季节性气候明显,但繁殖季和非繁殖季鸟类β多样性的垂直格局比较稳定,并与植被群落的垂直多样性格局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表明植被群落多样性是影响贡嘎山东坡鸟类β多样性的重要因子。繁殖季鸟类多样性热点在中海拔,而非繁殖季鸟类多样性热点则出现在中低和中高海拔。因此,山区不同季节的鸟类多样性变化与全海拔段的栖息地保护状况需要在今后的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管理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市园林春秋季鸟类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5月、10~11月,用样线法对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5个园林鸟类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7种,隶属于9目23科,分布型以古北界为主。其中留鸟、夏候鸟和冬候鸟分别占鸟类总种数的44.68%、34.04%和10.64%,鸟类群落优势种为[树]麻雀Passer montanus、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和乌鸫Turdus merula。园林鸟类的平均密度为(11.27±4.3)只/hm2(±S.D.),春季鸟类密度高于秋季,但二者差异不显著(F=0.002,P=0.194)。春季鸟类群落拥有较高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夏候鸟是此时鸟类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秋季鸟类群落的多样性低而优势度较高,冬候鸟对群落结构影响不大。各园林样地记录到的鸟类种数和密度差异较为明显,园林的内部生境多样性与鸟类种数呈正相关(R=0.9,P=0.037)。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物多样性对季节的响应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解析群落构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博斯腾湖湖滨湿地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季节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物种多样性指数随季节变化没有显著改变;功能多样性指数中,功能丰富度由春季到夏季逐渐减小,功能离散度逐渐增大;不同季节的功能均匀度差异性不显著;(2)植物功能性状在不同季节间差异显著;春季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夏季;夏季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秋季;叶片含水量和厚度由春季到秋季呈递增趋势;(3)影响Pielou指数和功能丰富度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为土壤铵态氮和速效磷;影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功能均匀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土壤有机质;影响功能离散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土壤含水量;(4)影响最大株高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土壤pH值;影响叶干物质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土壤速效钾;影响叶片厚度和比叶面积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土壤总磷;而影响叶片含水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土壤硝态氮;叶绿素含量与土壤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鸟类15目53科260种,其中,留鸟169种(65.0%),夏候鸟57种(21.9%),冬候鸟18种(6.9%),旅鸟16种(6.2%);东洋界物种161种(61.9%),古北界物种70种(26.9%),广布种29种(11.2%)。保护区分布有IUCN红色名录鸟类6种,其中濒危(EN)1种,易危(VU)2种,近危(NT)3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0种;中国特有鸟类14种。分析表明,秋季优势物种4种,春季5种。秋季的鸟类多样性低于春季,但无论秋季还是春季,中低海拔阔叶林的鸟类多样性最高,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次之,河谷灌丛最低。秋季和春季鸟类群落相似性指数以及不同生境之间鸟类物种相似性指数皆低于0.50,说明时间和空间上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在保护区鸟类保护与管理中,建议注重维持多样的生境类型,同时应当重视保护中低海拔阔叶林。 相似文献
11.
洱海流域水生态分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区边界的确定是生态分区的重要步骤,但目前多数水生态分区的边界确定以定性分析、专家判断为主。本研究以洱海流域为例,建立了一套两级分区体系。该体系基于GIS技术,用子流域作为分区基本单元,并用相关分析法,定量筛选一、二级分区指标。其中,一级分区指标为高程、坡度和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二级分区指标为农田百分比和城镇百分比。通过指标图层的叠加和重分类,合并同质性子流域,从而将洱海流域划分为5个一级区和9个二级区。藻类群落分布的验证结果表明分区合理。本研究将定量分析和子流域边界应用于水生态分区,使分区边界的确定更科学,在实际管理中更具有可操作性。本研究结果为水生态分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为洱海流域水生态管理提供了基本管理单元。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丰水期和枯水期鸟类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12月和2010年5月,利用样线法和同步调查法对江西省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开展了调查,分析了丰水期和枯水期鸟类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其差异.野外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43科169种.丰水期鸟类有36科96种,枯水期鸟类36科13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7种.结合保护区日常监测到白鹤(Grus leucogeranus)、灰鹤(G.grus)、白头鹤(G.monacha)和白枕鹤(G.vipio)的分布记录,该保护区鸟类累计达173种.保护区枯水期鸟类以雀形目、鹆形目和雁形目为主,分别占枯水期鸟类种类总数的47.4%、13.3%和9.6%;丰水期鸟类以雀形目、鸻形目和鹳形目为主,分别占鸟类种类总数的58.3%、8.3%和10.4%.枯水期和丰水期鸟类物种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换.枯水期农田生境鸟类多样性最高,其次是草洲、沼泽和水体,泥滩生境鸟类多样性最低;丰水期农田和水体生境鸟类多样性基本相同.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枯水期的优势种为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麻雀(Passer montanus)和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丰水期为白鹭(Egretta garzetta)和八哥. 相似文献
13.
云南开远市鸟类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云南省开远市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开远市分布鸟类共计16目52科183种,其中留鸟95种,夏候鸟18种,冬候鸟56种,旅鸟11种,迷鸟3种.区系组成方面,东洋种84种(74.3%),古北种仅8种(7.1%),广布种21种(18.6%).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4种生境按多样性排序:稀树灌丛河谷>针阔混交林>湖泊湿地>农耕地.稀树灌丛河谷群落鸟类分布均匀度最高,且与农耕地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15.
YANG LAN WEN XIANJI YANG XIAOJUN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Yunnan 《生物多样性》1996,(Z1)
1IntroductionYunnanProvince,whichislocatedinsouthwestofChina(21?8'-29?8'N,97?1'-106?2'E),isgeographicallythemainpartofYunnan-GuizhouPlateau.Itstotalareaisabout383000squarekilometers.About94%ofthetotalareaaremountainousareas.Itslopesdownwardfromnorthwesttosoutheast.ThehighestpointisKageboPeakofMeliSnowMountain,atanelevationof6740m,inthenorthwestofYunnan.Thelowestpointis76.4mabovesealevelinYunjiang(RedRiver)outletofsoutheastofYunnan.YunnanProvinceiswithinthezoneofmonsoonclimateintropics… 相似文献
16.
四川嘛咪泽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类型鸟类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4~5月采用样点法对四川嘛咪泽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组成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7目23科105种,数量1948只,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6种,我国特有鸟类7种。鸟类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对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1)人工林和灌丛草地生境间的鸟类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灌丛草地和原始林之间鸟类群落相似性最低;2)次生林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灌丛草地最低;3)原始林内国家级保护鸟类最多,特有种仅次于次生林;4)林中鸟类垂直分布中间层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17.
西洞庭湖鸟类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7月~2005年6月,按月对西洞庭湖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98种,分属11目39科。其中雀形目和鹳形目占有绝对优势,分别占鸟类群落组成的40.9%和32.8%。各科中,鸭科种类最多,有26种。候鸟134种,占总数的67.7%。豆雁、绿翅鸭、罗纹鸭等为优势种。记录到包括白鹤、白尾海雕、黑鹳、东方白鹳等4种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和大天鹅等2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对各季度的个体数、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年动态分析表明,个体数和物种数的年动态总体上相似,因受候鸟的影响,季节性明显,物种多样性指数年动态则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中心城区公园鸟类多样性及季节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9年1月—2000年4月和2006年7月—2007年6月,用路线法对广州市中心城区5个公园的鸟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4种。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a)、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夜鹭(Nycticorax nyctinorax)是优势种。留鸟、冬候鸟和夏候鸟分别占鸟类种数的64.1%、26.6%和7.8%。以9月份记录到的鸟种最多(31种)、7月份和11月份记录到的鸟种最少(均为20种)。公园鸟类的平均遇见率为[(65±5)ind./h],3月份鸟的遇见率最高[(98±29)ind./h],1月份鸟的遇见率最低[(35±11)ind./h],但各月鸟类的遇见率无显著性差异(F3,56=1.35,P=0.226)。在4、9和12月,迁徙鸟种类最多,迁徙鸟遇见率季节变化明显(F11,48=3.098,P=0.003)。各公园鸟类的丰度不同,鸟种数与公园总面积显著相关(R=0.905,P=0.035;S=11.02A0.28,S:鸟类种数,A:公园总面积),即鸟种的数量随公园面积的增大而增加。从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城市用地的角度考虑,广州市公园面积在65hm2左右较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