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内愈来愈多的单位利用血小板聚集实验,探讨血小板在某些血管、血栓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地位;或作为研究中西结合活血化瘀治则的一种手段,观察活血化瘀药的疗效以及阐明药物的作用原理。临床上还可借助该法协助诊断某些血小板疾病如血小板无力症。研究血小板聚集的最理想方法应在体内  相似文献   

2.
倪军  沈姝  邓菲 《昆虫学报》2022,65(12):1701-1716
蜱是一种人畜共患体表寄生虫,通过叮咬宿主和吸血,将病原体传播给宿主,引发多种疾病。凝血反应是人和动物的重要生理过程,是生理性止血的重要环节。蜱叮咬和吸食宿主血液周期长,在吸血过程中分泌多种抗凝物质,抑制凝血反应,可帮助蜱长时间保持吸血状态。目前,已知的蜱源抗凝物质依据其功能主要包括蛋白酶抑制剂、纤维蛋白(原)溶解剂、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和血管活性蛋白4大类。这些抗凝血物质可分别作用于凝血级联反应中内源性通路、外源性通路、共同通路中的关键步骤,以及促进纤蛋白溶解和抑制血小板激活,从而抑制宿主血管中的凝血反应。蛋白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凝血级联反应共同通路中凝血酶和Xa因子活性;纤维蛋白(原)溶解剂引起纤维蛋白原的水解并延迟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通过降解血小板聚集激动剂,并结合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 TXA2)和血小板上的αIIbβ3整合素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管活性蛋白抑制宿主血管收缩以及伤口愈合和血管生成。此外,还有一些蜱分泌的其他蛋白分子可通过不同的通路来实现抗凝血作用。本文对迄今为止各类蜱中发现的具有抗凝血活性的蛋白和小分子及其抗凝血作用机制进行总结阐述,将...  相似文献   

3.
去整合素是蛇毒中的一类蛋白质,能识别和作用于多种细胞膜上的整合素家族粘附分子,从而影响某些生理和病理过程,如血小板聚集、骨吸收、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等。  相似文献   

4.
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蛇毒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蛇毒(TMV)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狗、家兔、豚鼠)血小板的活化,发生聚集。血小板聚集强度与加入TMV的量有关。豚鼠血小板对TMV最为敏感,TMV引起豚鼠、家兔、狗和人的血小板聚集的最低剂量分别为0.6、12.5、2.0、2.0μg/ml。EDTA抑制而肝素不影响TMV对血小板的聚集作用。TMV的血小板聚集反应伴有5羟色胺的释放,引起家兔血小板5羟色胺最大释放(72%)的TMV剂量为100μg/ml。TMV还可以诱导血小板血栓恶烷A_2的形成。阿斯匹林能阻断TMV诱导的血栓恶烷A_2的生成,但并不抑制TMV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提示TMV可能通过不依赖于血栓恶烷A_2的途径活化。初步结果表明TMV是研究血小板生理机制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5.
L—精氨酸L—门冬氨酸盐对血小板功能的抑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YY  Wang JY  Fu YL  Wang C  Peng SQ 《生理学报》2001,53(4):303-306
用血小板聚集、粘附、释放实验和出血时间测定观察L-精氨酸*L-门冬氨酸盐(DR)对血小板功能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DR15mg/kg静脉给药,可明显抑制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P<0.01);15mg/kg单次口服给药可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其药效可持续8h以上(P<0.01);DR7.5、15、30mg/kg灌胃给药(Bid×3.5d),可明显抑制ADP、胶原或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P<0.01),并延长出血时间(P<0.05)。DR30mg/kg可明显抑制大鼠血小板粘附,并促进血管内皮释放前列环素(PGI2),但对活化的血小板释放血拴素(TXA2)无明显影响。本研究发现,DR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功能,其作用机制不同于阿司匹林。这些作用部分是由于DR增加了血管内皮PGI2的释放。此结果为血小板功能的调节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6.
廿碳五烯酸的抗缺血性疾病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廿碳五烯酸(EPA)是一种前列腺素(PG)先质脂肪酸,它在体内转变为三系PG 的同时,竞争性地抑制花生四烯酸(AA)代谢,从而使二系PG 合成减少。EPA 生成的三系PG 几乎没有促血小板聚集作用,但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能力却和二系PG 相同,因而体内二系PG 减少和三系PG 增多可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EPA 还可降低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降低血液粘滞度和增强红细胞膜的可塑性。因此,增加体内EPA 含量,有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减少血管闭塞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血小板在抑制因子的作用下,处于静息状态。当机体出血或外界因素刺激时,血小板活化,产生聚集、黏附和释放反应,释放出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活化因子和5-羟色胺等物质,招募更多的血小板黏附于出血处,从而启动凝血过程,发挥止血作用。当止血反应完成后,血小板发生解聚,恢复到静息状态。然而,在病理条件下,血小板的内在解聚能力下降,形成过度活化的血小板,产生病理性血栓,导致急性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临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控制血小板的活化,治疗急性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然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发挥抗血小板活化作用的同时,影响了血小板正常的生理性止血作用,产生出血等副作用。因此,我们需要研发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使其既能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又能减少出血等副作用。本文将对血小板负性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抗血小板药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冠心Ⅱ号是根据“活血化瘀”治则所拟定的方剂,由川芎、丹参、红花、赤芍、降香组成。该方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具有降低实验性家兔血脂,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和增强缺氧耐力以及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等作用。随着对血小板形态、生理、生化的深入研究,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反应等功能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在血小板药理研究方面,乙酰水杨酸、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双嘧啶类等血小板功能抑制药(platelet-suppressive agents)试用于冠心病、心肌梗塞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血小板是怎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答:血管受损伤流血时,发生止血和凝血效应的机制有多种,但大都与血小板的作用有关系,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1. 收缩血管,有助于暂时止血。血小板能释放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血管收缩素,使受损伤血管不同程度地紧闭。同时管内血流量减少,防止血液流失。2. 形成止血栓。堵塞血管破裂口。血小板容易粘附和沉积在受损血管所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聚集成团,形成止血栓;血栓直接堵塞在血管裂口处,除了起栓堵作用外,还可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血液流变学与心血管活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引言在研究血液的流动规律时,过去较多注意血管口径与驱动压力等血液动力学方面的问题,而相对地忽视血液本身的复杂流体性质对血液流动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液及其成分的流变学特性(如血液粘度、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刚性、血小板聚集性与动态血栓形成等)对循环系统的生理与病理,特别是对微循环的机能有重要影响。某些心血管疾患,其血液流变学各因素的异常变化以及与微血管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血管口径逆转效应是妨碍微循环血液灌注的关键因素。局部组织血流障碍所造成的代谢变化与热蓄  相似文献   

11.
Chen H  Yu QS  Guo ZG 《生理学报》2000,52(1):81-84
用培养的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与兔水洗血小板直接相互作用的模型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对内皮衍生的一氧化氮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培养的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预先用 10 0 μmol/L阿斯匹林处理 ,抑制细胞内的环氧化物酶活性。凝血酶 ( 0 1U/ml)可诱导兔血小板 ( 2× 10 8/ml) 67 3 3± 7 5 2 %的聚集反应。内皮细胞 ( 1× 10 5~ 1× 10 6 /ml)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抑制强度与内皮细胞的数目正相关。且此作用可被 1mmol/L硝基精氨酸完全取消。表明内皮细胞对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都是由内皮衍生的一氧化氮所致。在加凝血酶之前加入高密度脂蛋白 ( 1mg/ml)可增强内皮细胞 ( 1× 10 5/ml)的这种作用。高密度脂蛋白 ( 1mg/ml)与内皮细胞共同孵育 1h后 ,将高密度脂蛋白离心弃去 ,内皮细胞对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不受影响。高密度脂蛋白及内皮细胞对静息血小板均无直接作用。结果表明 ,高密度脂蛋白增强内皮细胞抗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的作用是通过直接作用于内皮衍生的一氧化氮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葡萄籽中原花青素(PA)对大鼠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收缩活动和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灌流方法,记录主动脉环张力变化,观察PA对去甲肾上腺素(NA)和KCl预收缩大鼠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收缩反应的舒张作用以及对NA量效曲线的影响.比浊法测定兔血小板聚集.结果:PA能明显抑制NA(10-6mol/L)预收缩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的反应,使NA量效曲线压低,最大反应降低,此作用无内皮依赖性,但对KCl预收缩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无明显影响,也不影响花生四烯酸(AA),ADP和胶原(collagen)蛋白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结论:PA能对抗NA而不影响KCl诱导的大鼠离体主动脉平滑肌的收缩,不影响兔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3.
褐藻酸钠硫酸酯对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藻酸钠硫酸酯(Sodium Alginate Sulfates SAS)是以褐藻酸为原料经磺化、酯化而成的硫酸酯多糖的钠盐系列物(Ⅰ、Ⅱ、Ⅲ、Ⅳ)。本文研究了SAS对兔和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发现:SAS静注5mg/kg能够显著降低高切、低切下的全血比粘度,降低血细胞压积,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提高红细胞沉降率,从而改善血液的流变特性。实验中还发现,SAS体内外均可缩短大鼠红细胞电泳时间,体内还可以缩短大鼠血小板电泳时间,而体外则可延长血小板电泳时间。SAS体外可诱导兔、大鼠血小板聚集,能够促进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则无促进作用。结果提示:静注SAS能够改善血液的流变特性,增加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电荷,抑制红细胞及血小板间的粘附和聚集,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同时还提示,SAS在体内循环和代谢的过程中,结构可能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其体内、体外的作用特征出现了相对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根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祖国医学对其活血化瘀作用早有所知。其化学结构已查明,并有合成制品在市上销售。 临床试用表明,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有效。本文研究证明,川芎嗪在体外对由诱导剂二磷酸腺苷、胶原、凝血酶诱导所致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强烈抑制作用,同时也能抑制血小板丙二醛的生成。对外源性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则无抑制作用。川芎嗪能加强家兔动脉环保温液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给家兔静脉注射大剂量花生四烯酸钠盐,可使动物突然死亡。但如预先注射川芎嗪,则可使动物得到一定保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对血小板的超微结构、组织化学、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尤其随着花生四烯酸(AA)中间代谢产物(即 PGG_2、PGH_2、TXA_2、PGI_2等)的研究不断深入,血小板对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冠心病)病因学与发病学的影响得到了进一步的了解与重视。凝血与抗凝血均为机体主要防御机能之一。正常机体循环血液的凝血与抗凝血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血小板质与量的相对稳定对保证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血栓形成可看成是一种不适宜的止血形式。血小板释放与聚集的反馈机制血小板反应性是由其质膜腺苷酸环化酶活性、血小板钙通量、有关前列腺素以及 TXA_2与 PGI_2等的变化来调节的,其中存在着不少反馈机制与相互协同作用。如血小板释放的  相似文献   

16.
降纤酶是国产蛇毒类新型溶栓抗凝药物 ,它是采用高科技分离提纯的单一组份酶制剂 ,能降解血浆纤维蛋白原 (FG) ,减少血小板粘附聚集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 t- PA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 ,降低 PAL - I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 l) ,使形成的纤维蛋白很快被清除 ,并能抑制红细胞聚集 ,缩短红细胞通过时间 ,从而起到降低全血粘度 ,改善微循环 ,加速血栓溶解 ,使阻塞的血管再通和防止血管再栓塞的作用。而抗栓酶 - 3号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年 ,具有抗凝、溶栓、去纤、抗血小板粘附、聚集等作用。我院于 1 998~ 1 999年联合应用降纤酶与抗栓…  相似文献   

17.
血管中白细胞等的粘附、聚集问题能够影响微循环的血流速度,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乃至形成血栓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内毒素注射大白鼠的随机、对照实验中,发现电磁水能够减轻内毒素所致的炎症刺激,并能够降低白、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能降低白细胞的渗出,能提高红细胞的电泳率,能抑制血流速度的减慢和能够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t检验,差异显著(P<0.01)以及差异明显(P<0.05)。揭示电磁水能够提高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表面负电荷密度,并可以减轻外因(如,内毒素)对体内细胞和血管的损伤。说明电磁水能够改善微循环,维系正常血流和防止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在体外循环过程中,血小板可经各种途径被激活,导致α-颗粒释放,发生粘附、聚集、收缩、释放等反应,导致术后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下降。通过在围体外循环期使用某些药物可对血小板进行功能性保护,而血小板分离技术可使血小板避免体外循环的打击,得到数量和功能的双重保护。本文将就体外循环期间血小板保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魏海燕  史宏伟  张媛 《生物磁学》2011,(7):1391-1393
在体外循环过程中,血小板可经各种途径被激活,导致α-颗粒释放,发生粘附、聚集、收缩、释放等反应,导致术后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下降。通过在围体外循环期使用某些药物可对血小板进行功能性保护,而血小板分离技术可使血小板避免体外循环的打击,得到数量和功能的双重保护。本文将就体外循环期间血小板保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赵志青  刘冰 《生理学报》1989,41(4):346-353
本实验在18只麻醉开胸犬观察了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血小板聚集功能和冠脉侧支循环功能的变化。实验结果如下:阻断冠脉后心肌缺血区血液中血小板聚集率(PAgR)增大,血小板计数(PC)减少。缺血50min时,PAgR增大58.7±5.6%,PC减少39.5±23.6%,与对照值有明显差异(均为P<0.01)。与此同时,在控制血压条件下,心肌缺血早期单位压力差下冠脉侧支血流量的变化与对照值无明显差异,而根据Wyatt等公式计算的流经缺血区末梢血管的有效侧支血流量明显降低,缺血50min时较对照值降低23.5±9.7%(P<0.05)。PAgR变化与有效侧支血流量改变呈明显负相关(r=-0.887,P<0.01);冠脉侧支指数与梗塞范围呈明显负相关(r=-0.847,P<0.01)。阻断冠脉前静脉注射血小板聚集功能抑制剂阿斯匹林,可明显减轻上述各项参数的异常变化。这些结果提示,心肌缺血早期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异常变化虽然对冠脉侧支血管的血流阻力影响较小,但却使流经缺血区末梢血管的有效侧支血流量明显减小,进而扩大梗塞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