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皮下盘菌属及其近似类群RAPD-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悬钩子皮下盘菌等总基因组DNA为皮下盘菌属(Hypodermade Not.)及其近似类群RAPD体系优化的模板,对模板DNA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等反应体系以及退火温度和时间、延伸时间、循环次数等扩增程序条件进行优化,寻找出适合此类菌物RAPD-PCR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和最佳扩增程序。  相似文献   

2.
以散斑壳属 (Lophodermium) T29、T50、T62、R111菌株为研究材料,对该属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Mg2 浓度、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寻找出适合此类真菌ISSR-PCR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为15 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浓度为 4~8 ng/μL、引物浓度 0.4~0.5 μmol/L、Mg2 浓度 2.0~2.5 mmol/L、dNTPs浓度 0.15~0.30 mmol/L、Taq DNA聚合酶量1.5~2.5 U,退火温度为 52 ℃.  相似文献   

3.
报道散斑壳属的2个新种:寄生于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针叶的灰散斑壳Lophodermium griseum和生于油茶Camellia oleifera 叶片上的江南散斑壳L. jiangnanense。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相似文献   

4.
散斑壳属的两个新种,即生于黄山杜鹃Rhododendron maculiferum ssp.anhweiense上的纠丝散斑壳Lophodermium implicatum和强壮散斑壳L.validum。对它们作了拉丁文特征简介,汉文描述和图解,模式标本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合肥。  相似文献   

5.
报道散斑壳属的2个新种:寄生于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针叶的灰散斑壳Lophodermium griseum和生于油茶Camellia oleifera 叶片上的江南散斑壳L. jiangnanense。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相似文献   

6.
松树上的七种散斑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松树上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的7个种,其中3个新种:安徽散斑壳(L.anhuiense Y.R.Lin sp.nov.)、白皮松散斑壳(L.pini—bungeanae Y.R.Lin sp.nov.)及奇异散斑壳(L.mirabile Y.R.Lin sp.nov.);2个我国新记录种:针叶树散斑壳(L.conigenum(Brunaud)Hilitz.)和南方散斑壳(L.australe Dearn.);2个国内已记载的种:松针散斑壳(L.pinastri(schrad.)Chev.)和乔松散斑壳(L.pini-excelsae Ahmad)。文中列出了分种检索表,对新种作了拉丁文和汉文描述,对新记录种的主要特点以及已知种的寄主新记录和地理新分布分别作了记载。  相似文献   

7.
云南松上散斑壳属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应高  邱德勋 《真菌学报》1995,14(2):101-103
根据子囊果的形态及其在基质中的位置和松针上线纹的特征,鉴定出四川二郎山云南松针上散斑壳属的一个新种,即四川散斑壳。文中对该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汉文和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8.
四川二郎山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松针上散斑壳种有四川散斑秃(Lophodermiumsichuanense)、针叶树散斑壳(Lconigenum)、松针散斑壳(Lpinastri)印度散斑壳(Lindianum),对主要种经单抱分离在2%MA(pH5.0)平板上25℃黑暗培养,按菌落形态特征、产孢状况,将L.sichuanense培养物划分为二个培养类型,Lconigenum划分五个培养类型,Lpinastri划分二个培养类型。在散斑壳种间及同一种的不同培养类型间,各培养物的生长适宜温度、适宜pH、适宜培养基以及产孢时间、产孢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9.
散斑壳属一新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侯成林  刘世骐 《真菌学报》1992,11(3):195-197
  相似文献   

10.
红松上的散斑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子囊果在寄主组织中的位置、生态学特性和松针上线纹有无等特点,将中国东北红松(Pinn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上的散斑壳(Lophodermium Chev.)鉴定为5个种,其中2个新种:寄生散斑壳(Lophodermium parasiticum B. Z.He et Yang),大散斑壳(L.maximumB.Z.He et Yang);3个为我国新记录种:光亮散斑壳(L.nitens Darker)、偃松散斑壳(L.pini-pumilae Sawada)和乔松散斑壳(L.pini-excelsae Abmad)。引起红松落针病的病原菌主要是大散斑壳,其次是寄生散斑壳。  相似文献   

11.
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兴安落叶松RAPD-PCR反应体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兴安落叶松针叶DNA为模板,对影响落叶松RAPD-PCR 扩增的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以期建立兴安落叶松RAPD PCR反应的最佳体系。通过采用正交设计L16(45)对兴安落叶松RAPD-PCR反应的5因素(Taq酶、Mg2+、dNTP、模板DNA、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最佳的RAPD-PCR的反应体系(20 μL)中含有模板90 ng,0.5 μmol·L-1的引物,1×反应缓冲液,DNTP各为0.25 mmol·L-1,1 U的Taq DNA聚合酶,Mg2+ 2.5 mmol·L-1。在此基础上筛选出20个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RAPD引物,并通过梯度 PCR试验,确定了引物最佳退火温度。  相似文献   

12.
在利用ISSR技术分析齿裂菌属和皮下盘菌属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中,为获得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ISSR扩增结果,对影响ISSR-PCR的条件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此类菌物ISSR-PCR反应的最适宜条件:在15μLPCR反应体系中,10倍Taq酶缓冲液1.5μL,DNA模板8ng/μL,MgCl22.5mmol/L,dNTP0.15mmol/L,引物浓度0.4μmol/L,Taq酶1.00U,ddH2O9.0μL。最佳退火温度因不同的引物而定,最佳循环次数为35次。  相似文献   

13.
南瓜属植物RAPD-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混合DNA样品池,利用正交法对南瓜属植物RAPD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利用建立起来的优化体系,从35条引物中筛选出7条引物,对供试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黑籽南瓜3个栽培种的7个品种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均获得了较多的多态性位点。RAPD-PeR反应扩增结果还显示,日本南瓜兼有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的特征带,聚类分析的结果则表明,它与中国南瓜的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模板DNA的提取及RAPD-PCR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改良CTAB法从猕猴桃叶片中制备模板DNA ,优化了PCR热循环参数 ,建立了RAPD PCR扩增的最佳反应体系。实验结果表明 ,CTAB提取液中EDTA组分的浓度对模板提取影响很大 ,其最适浓度为 80mmol/L ;用异丙醇沉淀后不经乙醇洗涤纯化的DNA不会影响扩增效果。PCR热循环参数为 :94℃预变性 5min ;94℃变性 1min ,37℃退火 1min ,72℃延伸 2min ,循环 4 0次 ;最后在 72℃延伸 6min。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脯氨酸羟化酶转化反应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优化脯氨酸羟化酶表达条件和转化反应条件,提高其转化反应效率。采用单因素法筛选脯氨酸羟化酶的最佳诱导温度、诱导剂浓度和转化反应条件,并采用响应面法预测影响转化反应各因素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经过筛选和验证,蛋白表达最适诱导温度为28℃,IPTG浓度为0.2 mmol/L;转化反应最佳条件为:120 mmol/L 2-(N-吗啡啉)乙磺酸(pH 6.6)、1.5% Nonidet P-40、200 mmol/L L-脯氨酸、200 mmol/L α-酮戊二酸,6 mmol/L L-抗坏血酸、6.0 mmol/L 硫酸亚铁,最适反应温度为27℃,振荡速率为152 r/min。在最佳条件下,转化反应进行48 h后产物反式-4-羟基-L-脯氨酸的转化率可达100%,为合成反式-4-羟基-L-脯氨酸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100个随机引物中选取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随机引物分别对针叶树和阔叶树上的34个散斑壳(Lophodermiumspp.)菌株进行RAPD-PCR扩增反应,RAPD分析结果与表型性状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从而表明RAPD技术可以较好的应用于散斑壳属种内及近似种间亲缘关系的分析。通过RAPD分析结果与表型性状的比较和分析,明确了部分表型性状在散斑壳属近似种区分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华山松上散斑壳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子囊果的形态及埋生位置和松针上线纹的特征,鉴定出四川二郎山华山松Pinus armandii上散斑壳属一新种,即二郎山散斑壳Lophodermium erlangshanense。对该新种进行了形态学特征的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并附有形态结构图。模式标本存于四川农业大学林木真菌标本室(FMSAU)。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首次对散斑壳属两个代表种的rRNA基因内转录间区(ITS区)进行了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中已有的有关序列进行了比较。发现散斑壳属种间的遗传差异明显高于种内的遗传差异,这与形态学分类相符合,表明ITS区序列分析与形态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用于散斑壳属的分类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