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核测定法,是在染色体分析法的基础上,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建立的一种细胞遗传学快速测定法。由于其方法简便、观察容易、鉴别可靠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许多学者只注意到微核细胞率与剂量的关系,对微核细胞率与辐照后时间的关系研究尚少。为此,我们设计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证明:1.γ辐射处理可导致水稻和蚕豆芽中可溶性蛋白质与同工酶谱的变化;2.γ射线诱发蚕豆根尖细胞畸变率、断片率、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与辐照剂量的关系均符合模式Y=a+bx+cx^2,呈抛物线变化趋势;3.微核率、断片率与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呈正相关。从而作者认为微核率、断片率可以作为检测染色体辐射效应的可靠指标;4.γ射线照射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带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证明:1.γ辐射处理可导致水稻和蚕豆芽中可溶性蛋白质与同工酶谱的变化;2.γ射线诱发蚕豆根尖细胞畸变率、断片率、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与辐照剂量的关系均符合模式Y=a+bx+cx ̄2,呈抛物线变化趋势;3.微核率、断片率与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呈正相关。从而作者认为微核率、断片率可以作为检测染色体辐射效应的可靠指标;4.γ射线照射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带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应用微核测定法研究了8MV X线诱发HeLa细胞微核-剂量效应。结果表明,无论是微核细胞率还是微核率,在0—7Gy范围内与照射剂量呈直线关系。以最小二乘法进行迥归运算,二者皆符合直线模式y=a+bD,回归系数分别为2.1969;3.4522和1.823;4.6598(r=0.9924,0.9934)。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染色体畸变与微核形成的关系,本实验用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0.025—0.4μg/ml),处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中期染色体畸变与不同细胞周期形成的微核间的关系。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MMC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ACF),未经培养的G_0期淋巴细胞的微核细胞率(NC-MNCF)以及培养的淋巴细胞的微核细胞率(C-MNCF),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并可用幂回归方程描述;(2)微核形成与染色体畸变全然无关的NC-MNCF,和C-MNCF一样,与ACF呈良好的正相关;(3)用胞质分裂阻滞(CB)法,检测MMC诱发的CB-MNCF,较C-MNCF无显著提高,MNCF/ACF的比值较小,并随着MMC剂量增加从0.15左右降到0.03。所有上述结果表明,不能简单理解微核形成与染色体畸变间的关系,在分裂的细胞群体中,中期染色体畸变可能仅是微核形成的一种来源。  相似文献   

6.
王慧阳 《生物学通报》2006,41(10):55-55
本实验目的是检测不同剂量甲醛经腹腔注射染毒小鼠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数量和微核的数量与注射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甲醛剂量和嗜多染红细胞数、微核数、微核率(‰)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四种除草剂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2  
研究了除草剂精克草星、苯磺隆、使它隆和乙草胺单独及联合作用时对中华大蟾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4小时时,单独作用的除草剂均可不同程度地引起微核率及核异常细胞率等遗传指标的上升。而且,在一定的浓度下各指标分别有高峰期,其中微核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微核率与除草剂浓度之间无显著相关,不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四种除草剂联合作用的微核率等指标反而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研究了甲硝唑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效应。实验表明:(1)浓度为0.1、6、12、40和500 mg/L甲硝唑均能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且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甲硝唑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甲硝唑能引起DNA损伤,具有分子诱变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用放射性比度为5μCi/ml的~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标记经不同照射量辐照的蚕豆根尖细胞,应用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微核的DNA合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照射量的γ射线对细胞及微核合成DNA的影响是明显的。微核细胞及微核的标记率随着照射量的增大而减少,呈线性递减关系。本文还根据微核细胞的标记类型,对微核在细胞遗传工程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仪慧兰  李秀芬 《植物研究》2001,21(4):592-595
研究盐胁迫浓度与大麦幼苗生长分裂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大麦幼苗生长在一定浓度的NaCl 溶液中时, 幼苗生长抑制、叶绿素含量降低, 有丝分裂指数下降, 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具有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的细胞明显增多。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幼苗的分裂指数、遗传损伤与盐浓度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有丝分裂指数与处理浓度间呈负相关(p < 0.01), 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两项指标与处理浓度间呈正相关(p < 0.01)。研究结果表明:大麦幼根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可以作为监测环境NaCl 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南通市濠河水质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南通市濠河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全部受试水样均能引起微核率显著升高,其中灰堆坝河段的微核率为1861‰,和平桥、三元桥、长桥、跃南桥、北濠桥河段的微核率分别为1322‰、1230‰、1173‰、1005‰、699‰,提示水体中含有遗传毒性物质。此外本文还对造成水质污染的可能原因以及防治对策的选择、微核率与化学耗氧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史庆华  施立明 《遗传学报》1990,17(4):269-275
本文以C57BL/6J小鼠为材料,以骨髓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和生殖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为指标,对国产减毒麻疹活疫苗的遗传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麻疹疫苗可引起小鼠骨髓微核细胞率、染色体畸变率以及精细胞微核细胞率明显升高,与接种剂量和接种后的时间有关;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对照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花背蟾蜍蝌蚪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作为毒理监测指标,对Gosner 31、42和46期蝌蚪进行观察,研究了复合肥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用复合肥溶液浓度为1、1.5、2、2.5和3g·L-1进行染毒时,红细胞出现了大、小2种类型的微核,在核异常类型中出现了严重的核分叶和双核类型;在3个被观察的蝌蚪发育期中,42期蝌蚪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和核异常细胞率数值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发育期;在5个浓度的染毒中,2.5g·L-1浓度组在微核、双核和核分叶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花背蟾蜍不同发育时期的蝌蚪,对生境中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且微核和核异常与复合肥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蚕豆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四硼酸钠处理蚕豆根尖。通过对蚕豆根尖细胞镜检观察结果表明:四硼酸钠可诱导微核的形成及染色体畸变的产生,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为显著,即细胞微核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有所增加,50与200ppm浓度诱导细胞微核率没有明显差异。此外,本文对微核的形成与染色体畸变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γ60Co-射线辐照与模拟微重力效应对大鼠终末分化PC12细胞的损伤,分析空间环境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损伤。方法:利用大鼠终末分化PC12细胞为材料,通过检测地面对照组、γ~(60)Co-射线辐照组、模拟微重力效应对照组、γ~(60)Co-射线辐照复合模拟微重力效应组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及HPRT基因突变频率,分析模拟空间环境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损伤。结果:随着γ~(60)Co-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加,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及HPRT基因突变频率均增加,呈现比较良好的效应关系,而γ~(60)Co-射线辐照复合模拟微重力效应组各项指标均低于γ~(60)Co-射线辐照组。结论:γ~(60)Co-射线辐照及模拟微重力效应均能诱发大鼠终末分化PC12细胞染色体的损伤和HPRT基因的突变,而模拟微重力效应降低PC12细胞损伤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明矾的遗传毒性和潜在危害提供细胞遗传学证据。以蚕豆作为实验材料观察其根尖细胞在不同浓度明矾溶液中微核率变化情况,实验证明微核率随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情况,总体微核率均大于对照组,故不同浓度明矾溶液均能强烈诱发蚕豆根尖细胞产生微核。  相似文献   

17.
用胞质分裂阻断法建立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建立~(60)Coγ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微核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结果在0.1—5.0Gy范围内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对回归方程式的同归系数和曲线拟合度进行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皆适于拟合二次多项式(Y=a+bD+cD~2),同时对加Cyt-B的浓度和时间以及终止培养时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以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为实验材料,从微核、染色体指标研究大葱提取液对分裂旺盛细胞的致突作用,为开发大葱提取液的药用价值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0%和50%大葱提取液均可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微核、染色体发生畸变,其中20%诱发微核数目最多,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最高。一定浓度的大葱提取液可干扰正在分裂细胞的染色体行为,最终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9.
除草剂精禾草克对黄鳝细胞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的方法,研究了除草剂精禾草克对黄鳝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精禾草克作用30小时,红细胞微核细胞率没有明显变化,核异常细胞率和总核异常细胞率均有所上升,部分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染色体数目畸变率均有所上升,有的组甚至与对照组差异级显著,染色体结构畸变率也显著上升,各组与对照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精禾草克作用一定时间对黄鳝在明显的遗  相似文献   

20.
初生根长度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陶少武 《广西植物》2005,25(5):447-448
研究了不同长度蚕豆初生根微核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初生根越短微核率越低,初生根越长微核率越高,提示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是可积累的,细胞分裂次数越多微核率越高,从而对蚕豆根尖微核测试的可靠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