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江三峡的身世赵诚若说巫山神女的容颜常被云雾面纱所潦绕的话,那么长江三峡“靓女”的身世是被神秘面纱所笼罩了。不是吗,自1907年美国地质学家B.Willis首先提出三峡成因(身世)以来,至今快有一个世纪了,这期间中外地学界数以百计人士前来探询而未果,...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与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长江三峡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建立长江三峡植物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三峡地区自然条件、植物区系、植物资源、珍稀保护植物、古人树种资源和库区特产植物基本概况,提出了在三峡工程库区建立植物园的可行性和适宜性,以及三峡植物园的任务、特色和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4.
中国野生稻资源考察、鉴定和保存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综述了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农艺性状鉴定、编目、繁种、入库保存等情况。到目前为止,我国收集了野生稻种资源近万份,编目7324份,种子入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5599份,种茎进国家野生稻圃长期保存8933份,显示出我国野生稻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得到较完善的保存。介绍了鉴定选出的一批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作还提出加强野生稻资源保护和研究的6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江的铜鱼生物学及三峡水利枢纽对铜鱼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铜鱼在长江水系中分布广泛,在长江干流和汉江等一些支流中是捕捞的主要对象之一。作者对采自长江不同地区的铜鱼进行了分类性状上的比较,叙述了年龄和生长、繁殖、食性、洄游等生态学特性;根据在汉江丹江口水利工程建成后出现的铜鱼种群动态特点,讨论了葛洲坝和三峡水利工程对铜鱼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就保护长江铜鱼资源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孟莪 《化石》1995,(1):14-15
长江三峡区的宏体生物化石陈孟莪1982年初夏作者和马国干二人为追索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大约距今6亿年前)返回途中,因天热休息在株秭归县(屈原和王昭君的故乡)茅坪区篮陵乡庙河村北边的山坡路边(距三峡大坝约30公里)上的黑色页岩中发现第一块完整的高级藻...  相似文献   

7.
对重庆忠县中坝遗址剖面82个地层样品和遗址附近的12个现代表土样品进行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表土样品中孢粉含量较高,沉积地层中频繁出现蕨类植物孢子(相对于木本和草本花粉,其数量多,比例高),揭示出中坝地区植被长期处于次生化状态。表土花粉中,松在乔灌木中占明显优势;旱生草本花粉以蒿属、十字花科和菊科等为主;蕨类孢子以水龙骨、三缝孢子、凤尾蕨、石松孢子和单缝孢子为主,植被处于次生化。地层花粉中,蕨类孢子以凤尾蕨属、卷柏属、其它三缝孢子和单缝孢子为主;乔灌木植物花粉以松属和榆属占优势;草本植物花粉中,禾本科、菊科、藜科和蒿属等含量较高。研究点孢粉分析显示,人类活动对中坝遗址影响较大:1)新石器晚期:先人栽培种植活动已经开始;2)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六朝,受人类活动影响,植被覆盖度较低;3)商代至周初至秦汉时期,人类活动不断加强;4)唐宋时期,人类栽培种植活动较活跃;5)明清至现代,人类砍伐当地植被日趋严重,导致植被次生化现象增强。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志留系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一、遗迹化石群落及其沉积环境研究的遗迹化石,产自湖北长江三峡宜昌分乡罗惹坪至王家湾志留系剖面和秭归新滩镇志留系剖面,502所曾庆銮、冯少南、雷以振等同志协同作者一起采集化石,在此表示谢意。并感谢杨遵仪老师的热心指导。文内共描述19遗迹种,属于17遗迹属,其中包括6新遗迹属,15新遗迹种。发现的遗迹化石都是海生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各种生活遗迹(潜穴、觅食构造、停息迹、爬迹和移迹),它们形成于当时海底附近的沉积物中,未经过搬运,代表原地埋藏的遗迹群落。不同地点和层位产出的遗迹化石,均具有各自的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峡区上奥陶纪Caradocian期三叶虫化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56年10—12月,在孙云铸副所长的直接领导下,我所三峡工作队收集了一些标本,工作地点是在长江三峡区(即宜昌县以北的分乡、五龙观及王家湾一带)。工作的目的是针对着地层方面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调查,如五峯页岩的时代问题;寒武系与奥陶系、奥陶系与志留系等的分界问题;并着重在奥陶纪的上部及志留纪的中上部地层中系统地采集化石。在这次采集的化石中,笔石最多,三叶虫及腕足类次之。目前作者仅将三叶虫化石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而其余的如笔石和腕足类化石,以及该区的地质剖面等,由洪友崇和常安之两同志分別整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爬行动物资源概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摘要:为了搞清湖北省爬行动物资源概况,通过总结文献资料,并结合作者等最近20余年积累的调查资料,从区系特点、地理分布、评估等级、资源量及保护对策等方面总结了湖北省爬行动物的资源概况。结果显示,湖北省现有爬行动物2目12科44属78种,主要分布在鄂西南(57种,占73.1%)、鄂西北(47种,占60.3%)和鄂东南(43...  相似文献   

11.
荞麦种质资源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荞麦是一种重要的药食饲多用的作物,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苦荞生产国和世界荞麦多样性中心,中国西南地区是国际公认的荞麦起源中心。种质资源是农作物生产利用、品种创新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收集了约有3000余份栽培荞麦种质资源,其中2200余份保存于我国长期库中。这些栽培荞麦经过自然演变、人工培育和传播后,已在全世界范围广泛分布,兼具代表性和多样性。综述了我国甜荞和苦荞的产区分布现状、资源收集和保存概况,以及近40年来对我国荞麦资源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的鉴定评价情况;并简要介绍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和组织对于荞麦种质资源的的收集和评价现状,以期为荞麦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同时,对已报道的荞麦属野生种(含变种、亚种)及分布现状进行了归纳,对其主要性状的特征和变异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了国内外对于野生荞麦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西南地区野生荞麦资源尤为丰富,除个别种(如金荞麦)以外,均主要集中于滇黔川边界地区。最后,对我国荞麦种质资源利用的不足和展望进行了讨论,提出仍需推进以下工作:(1)全面、系统、量化地建立荞麦的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营养组分、加工品质、食味品质等性状的评价体系,继续完善我国荞麦种质资源评价和品质鉴定工作;(2)大力挖掘荞麦在作物布局和特色经济作物价值潜力,加快推进我国荞麦优异种质的选育和合法引进,推进荞麦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3)关注野生荞麦生存环境恶化的问题,特别是岩野野荞、抽葶野荞、皱叶野荞、海螺沟野荞等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劣,其分布区域更加狭隘,急需加大对珍惜野生资源进行抢救性的考察、收集和保护工作;(4)持续推进荞麦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结构注释工作,深入挖掘荞麦关键农艺性状和抗逆遗传位点,并开发系统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平台,并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解析荞麦品质性状形成遗传机制,如淀粉、氨基酸、维生素E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特别是芦丁的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分子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12.
四川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和植被等自然条件多样复杂。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鸟类资源十分丰富多彩,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注视。我国历代对四川鸟类的记载,因多散见于各类古籍,目前还未进行系统的研究整理,现仅就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四川鸟类以来的基本情况作一初步介绍,供有关方面参  相似文献   

13.
新疆沼泽资源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于1980年6至10月组成了一支小型综合考察队共14人,进行了新疆各类沼泽的考察。沼泽资源丰富,类型复杂,既有山地冰雪融水形成的沼泽,又有平原河、湖形成的沼泽,还有特殊的盐沼泽。1.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上的沼泽及沼泽化草甸,历来都是新疆各族牧民优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峡库区陆生动植物生态》(以下简称《生态》)的出版 ,是新世纪即将来临前 ,科学家们献给母亲河的一份厚礼 ,是科学家用鲜血乃至生命凝结的对母亲河的忠诚。《生态》论述了三峡库区的资源环境特征、植物区系、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古树名木、资源植物、植被及其特征、植物物种多样性 ,分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介绍了陆生脊椎动物概况、县区分布及资源评价 ,对三峡工程库区陆生野生动植物的影响与监测也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 ,并对长期监测系统做了总体设计 ,建立了动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公布了三峡库区最新的动植物名录。该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三峡附近支流和长江干流细菌群落组成,共现网络特征和对网络有重要作用的中心节点微生物,进一步研究三峡上游水域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方法]本研究于长江北岸四条一级支流和附近干流(香溪河、大宁河、朱衣河、梅溪河、长江干流)采集水样,基于16SrRNA基因Pacbio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细菌群落结构,Tax...  相似文献   

16.
17.
长江三峡东部早奥陶世早期的几丁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早奥陶世早期的几丁虫研究现状,描述了峡东地区早奥陶世早期分乡组的几丁虫3属6种:Conochitina symmetrica,Conochitina cf.pomoti,Conochitina sp.A,Conochitina sp.B,Lagenochitina cf.combazi,Cyathochitina sp.。根据共生的笔石和牙形石以及这些几丁虫在世界其它地区的地质分布,讨论了其时代与对比问题。指出了长江三峡东部早奥陶世早期的几丁虫面貌与世界各地同期几丁虫生物古地理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长江河口区凤鲚的资源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近年来长江河口区凤鲚繁殖生物学及资源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繁殖期渔获物平均全长 1 6.1 4± 1 .70cm ,平均体重 1 3.93± 4.2 1g。全长与体重呈幂函数相关 ,W =0 .0 0 34L2 .8891 ,R2 =0 .90 34。成熟卵卵径 0 .67± 0 .0 8mm ,绝对怀卵量 1 41 90± 470 3粒 ,相对怀卵量 1 0 73± 1 75粒 /g体重。繁殖期个体绝对怀卵量与全长、体长均呈直线相关。 1 997— 1 999年长江河口区凤鲚总渔获量在 1 1 64t左右 ,不随捕捞努力量的增加而增加 ,汛末瞬时资源量维持在 2 0— 30t,与历史年份相比较 ,捕捞产量下降明显。其原因是 :捕捞强度过高、水域环境恶化、天然繁殖场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两栖动物资源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总结文献资料并结合作者等近20余年调查积累的资料,从区系特点、地理分布、保护级别等方面总结了湖北省两栖动物的资源概况.湖北省现有两栖动物2目10科28属69种,其中东洋界61种,占88.4%,古北界4种,占5.8%,广布种4种, 占5.8%;国家Ⅱ保护动物 3种,即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细痣疣螈Tylototriton asperrimus、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占4.3%;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珍稀濒危物种8种,占11.6%;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3种,占33.3%.可见湖北省两栖动物资源具有以东洋界华中区种类为主、省内各区分布不均、濒危保护种类丰富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猪和人在解剖学、生理学上有极大的相似性,而小型猪还具有品系繁多、遗传性能稳定等诸多优点,因此,作为实验动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从40年代末美国开始培育小型猪以来,国内外小型猪的主要品系、培育、开发研究的发展情况以及国内培育小型猪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