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紫堇属大叶紫堇组的分类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叙述大叶紫堇组在紫堇属(Corydalis)中的系统位置以及其分布区的原始性,同时记载了隶属于5个系的23种9变种和1变型,其中有4个新系,7个新种和7个新变种。  相似文献   

3.
浙江及其邻近地区的紫堇属植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浙江及其邻近地区有紫堇属(Corydalis Vent.)植物18种、5变种和1变型。本文各并了2变种,订正了1种的名称,发表2个新变种——全叶土元胡和浙江黄堇,并提升1个变种——无距小花黄堇。讨论了小花黄堇、全叶延胡索和台湾黄堇的某些问题。文中附名录和分布表及种子扫描电镜照片10张。  相似文献   

4.
大花长梗黄堇 新变种 Corydalis longipes DC. var. megalantha H. Chuang, var. nov. A var, chumbicae Prain differt petalis inferioribus basi saccatis ac in ca'car minimum pendulum productis. 与春丕长梗黄堇的区别在于下花瓣基部呈囊状并向下延伸成1下垂小距。  相似文献   

5.
本文发表了罂粟科紫堇属一个新种,即天祝黄堇Corydalis tianzhuensis M.S.Yan et C.J.Wang.  相似文献   

6.
须根多数成簇,纺锤状肉质增粗;无横走的根茎;茎1(—2),被淡色短柔毛,上下均具叶,基部不变细;基生叶常早枯,留下纤维状的叶残基;茎生叶柄具鞘;总状花序顶生,花蓝色,柱头具6个乳突;蒴果圆柱形,成熟时通常扭曲。 本组近曲花紫堇组,但本组茎被短柔毛,上下均具叶,基部不变细;柱头具6个乳突;蒴果成熟时通常扭曲。  相似文献   

7.
突尖紫堇组计6种2变种,特产于中国西部的四川,云南,贵州,而集中分化于四川西部。本文描述了本组的特征集要,4新种和2新变种,即龙溪紫堇,凯里紫堇,羽叶紫堇,长距紫堇,无囊紫堇,多裂长距紫堇。  相似文献   

8.
泾源紫(?) 新种 图1 Corydalis jingyuanensis C. Y. Wu et H. Chuang. sp. nov. Species C, quantmeyeriana Fedde affinis, sed inflorescentiis pallide pallide pubescentibus, petalis externis cristatis crista circ. 3 mm alta, foliis triternatisectis differt.  相似文献   

9.
10.
延胡索亚属(Capnites DC)是紫堇属中较进化的一群,不少种类有药用价值。约57种,中国有17种,3变种,10变型。  相似文献   

11.
延胡索亚属(Capnites DC)是紫堇属中较进化的一群,不少种类有药用价值。约57种,中国有17种,3变种,10变型。 自从De Candolle(1821)按地下器官的性状将紫堇属分成三个亚属以来,几乎所有学者都赞同用地下器官来划分属下的类群,因为在紫堇属中地下器官较地上器官具有较稳定的性状(Ryberg 1960)。但是,能否分成不同的亚属却有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近缘物种之间繁育系统分化对传粉环境的适应性意义,本文针对湖北地区的3种紫堇属植物(紫堇Corydalis edulis Maxim.、尖距紫堇C.shearer S.Moore.和小花黄堇C.racemosa(Thunb.) Pers.)进行了传粉生态学研究,对比分析了它们在花部特征、分布模式、花期、交配系统、传粉系统等方面的差异。3种紫堇属植物常见伴生现象,花期有一定重叠;花色、距长、花蜜量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尖距紫堇交配系统为自交不亲和、依靠传粉者异花授粉;而紫堇和小花黄堇交配系统为自交亲和,兼有自交和异交的混合交配系统。3个物种均由蜂类传粉,且花部性器官与传粉者的接触部位一致,但访花频率差异较大。在混合群落中,传粉者访花具有较高的忠实性,花部特征差异可能是传粉者选择性访花的原因。对于紫堇属3个物种,花部特征和交配系统的分化有助于其避免传粉过程的相互干扰,交配系统与传粉环境具有一定相关性,混合交配系统可能有利于提高植物对不同生境和气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Af finis C. hemsleyanae Franch. et Prain, sed caulibus scapiformibus, flori-lus flavis, majoribus, petalo antico basi saccato facile differt.Herba caespitosa circ. 30 cm longa. Rhizoma circ. 5-10 mm longum, 10 mm crassum, radicibus fibrosis, numerosis, fasciculatis. Caulis 1 usque numerosus, scapiformis, simplex, efoliolatus, interdum basi unifoliatus. Folia basalia numerosa, circ. 20 cm longa, petiolis circ. 15 cm longis basi marginato-expansis, plus minu-sve carnosulis, in sicco purpureo-brunneis, laminis circ. 5 cm longis 5-6 cm latis viridibus, subtus glaucescentibus, biternatis, pinnis brevipetiolulatis, pinnulis sessilibus vel subsessilibus, 2.5-3.5 cm longis, 2 - 3 cm latis bitripartitis, segmentis lanccolatis, saepe trilobatis.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云南产的紫堇属一新种.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预测紫堇属植物的潜在适生区有利于认识气候变化对紫堇属植物分布的影响,对制定紫堇属植物的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紫堇属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对1910个紫堇属植物分布点和22个环境因子进行潜在适生区预测,探讨影响紫堇属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预测其在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当代(Current)、未来2021-2040年(2040s)、2041-2060年(2060s)、2061-2080年(2080s)和2081-2100年(2100s)2种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场景(SSP126和SSP585)下的潜在适生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质心迁移趋势,最后对其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最优化模型参数组合为RM=1.4,FC=LQPT,此时MaxEnt模型的复杂度和过拟合都最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AUC=0.793;(2)由刀切法贡献率、置换贡献率和单因子响应曲线可知影响紫堇属植物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气温年较差(bio7)、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bio4)、年降水量(bio12)、平均气温日较差(bio2),其中温度是影响紫堇属植物分布的最重要环境因子;(3)当前气候条件下紫堇属植物分布的范围几乎涵盖整个中国,在气候分区上看,从北亚热带、南亚热带、中温带、南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均有分布。然而,各个时期间紫堇属植物的潜在适生区变化较大,其潜在适生区总体呈现向高原气候区及中温带地区扩张的趋势,且面积不断扩大;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适生区的破碎化逐渐严重。质心迁移结果也表明紫堇属植物在未来的潜在适生区总体呈现向西北移动的趋势;(4)我国东喜马拉雅地区及横断山区为紫堇属植物保护的关键地区,然而该地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较小且破碎化严重,亟待对该地区的紫堇属植物进行保护,同时也应继续加强西北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林生多年生、高大直立的半灌木状草本。主根退化,须根发达。茎生叶多数,叶片二至三回三出分裂或羽状分裂,裂片通常全缘。苞片常很小,全缘,稀最下部者3裂或缺刻。花冠中等大,长(1.2—)1.5—2.5厘米,花瓣黄色,距通常比花瓣片长,大多具长的密腺体,柱头双卵形或扁长方形,2浅裂,具2—10个乳突。蒴果通常长倒卵形。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查阅标本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际调查,对秦岭地区紫堇属植物及其地理分布进行全面修订。结果表明:秦岭地区共有紫堇属植物28种,其中5种为秦岭特有种。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表明:8种为秦岭广布种,7种为秦岭西部分布种,7种为秦岭中部分布种,1种为秦岭东部分布种,3种为秦岭中部和西部分布种,2种为中部和东部分布种。根据修订,给出了秦岭紫堇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伞花紫堇组(Sect. Denecinctae Fendde ex C.Y.Wu et T.Y.Shu)是集中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和西藏接壤地区的特有高山类群,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在紫堇属中有别于其他各组,是十分自然的一类。1928年Fedde建立本组(Fedde,Repert.25:221,1928),后来他又将它降为亚组(Subsect.Benecinctae Fedde) 置于真紫堇组(Sect.Eucorydalis Prantl)之下(Fedde in Engler et Prantl,Naturl Pflanzenfam.17b:134,1936),鉴于Fedde在建立本组时缺乏拉丁描述,以及近年来的一些新发现已为Fedde原有记载所不能包括,所以作者除恢复 Fedde首次建立的组的等级外还作了拉丁的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19.
曲花紫堇组(Sect.Rapiferae)是1936年由Fedde建立的,当时大约有20种。我们在做中国植物志的过程中,对大量标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后,本组已是包括有41种的大组。模式种:曲花紫Corydalis curviflora Maxim.  相似文献   

20.
全球紫堇属Corydalis约400余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和非洲南部地区。在我国,该属多种物种作为民间用药具有上千年历史。紫堇属植物富含异喹啉生物碱,对该类成分通常以回流、超声加热、湿法超微粉碎法和酶解辅助技术等方法提取,并使用溶剂分离法、硅胶柱色谱法、反向填料柱色谱法、HPLC法、离子交换树脂法、高效逆流色谱法和活性引导技术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法。紫堇属生物碱有效部位或单体成分都具有较强药理活性,现代药理学表明,该属所含生物碱类成分对心脑血管、抗肿瘤、镇痛、消炎、保肝和抗血小板凝集等均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本文对已报道的紫堇属植物生物碱类成分的结构类型、特征、药理作用以及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行综述,为植物药用化学成分富集和安全用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