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记述塔北井下奥陶系的牙形类38属67种,描述其中1新属,4新种,1新亚种。与国内外对比,该区自下而上当前可建立22个牙形类序列(带或组合带)。建议以第5带Pteracontiodus exilis的首现作为塔里木盆地中奥陶统的底界线,从而将鹰山组划分为上、下两组。再结合其它诸如岩石地层、测井地层等综合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现进一步划分为3统7组16个段,以便为研究该地区地层对比和寻找油气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2.
江西修水流域新厂期反称笔石科(Anisograptidae)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修水流域的早奥陶世新厂期地层发育良好,寒武系与奥陶系沉积连续,两者界线清楚。新厂期地层中除含有大量的反称笔石科化石外,同时还共生有许多树形笔石类及三叶虫、腕足类等,这些化石不仅为本区新厂期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而且对于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的研究也具重要意义。本区新厂期的反称笔石科化石最早发现于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青州地区寒武-奥陶系界线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了山东省青州地区尧王山剖面的寒武 奥陶系界线地层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该剖面的炒米店组灰岩建立了 9个牙形石带,其中下奥陶统为 3个带,上寒武统凤山阶为 6个带;并与国内外研究较详细的寒武 奥陶系界线地层进行了对比。在该剖面首次发现了界线牙形石分子Iapetognathusfluctivagus,这也是在整个华北地区的首次报道,这一发现为山东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寒武 奥陶系的界线划分提供了新的标尺。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在奥陶系地层分区上属华南区,崖县位于该区的最南端,对研究华南区奥陶系是重要地区之一.1963年广东省区测队南颐等,在崖县大茅首次发现下奥陶统及中奥陶统下部的笔石,但未描述.1977年华南早古生代地层组调查崖县早古生代地层时,在大茅尖岭、荔枝沟农场及红花干沟等地的中奥陶统尖岭组发现笔石,但岩石轻微变质,笔石保存较差.在海南岛发现这一笔石新层位,相当重要,不但对奥陶系的笔石分布增添新的资料,而  相似文献   

5.
皖南石台地区奥陶系牙形刺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本文研究了安徽省石台地区奥陶系红花园组至汤山组牙形刺的组合特征及其序列,共发现了牙形刺36属64种。文中描述其中地层意义较大的12属16种。建立了12个牙形刺化石带,其中一组合带。自上而下为: Hamarodus europacus带;Amorphognathus superbus带;Amorphognathus tvearensis带; Baltoniodus variabilis带;Pygodus anserinus-Eo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 Pygodus serrus带;Eoplacognathus suecicus带;Amorphognathus variabilis带; Paroistodus originalis带; Periodon flabellum带;Oepikodus evae带; Serratognathus tangshanensis带。 本区奥陶系牙形刺的面貌属北大西洋生物地理区。这些牙形刺化石带基本上可与我国宜昌地区、宁镇地区以及西欧奥陶系的牙形刺化石带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6.
奥陶纪时期紧邻黔中古陆南缘的贵阳乌当发育有富含牙形刺的碳酸盐岩沉积,但生物地层研究非常薄弱。本文对乌当地区小谷龙剖面和豹子窝剖面的奥陶系进行牙形刺生物地层研究,共识别出10个牙形刺带,自下而上为Chosonodina herfurthi带、Drepanodus arcuatus带、Triangulodus bifidus带、Serratognathus diversus带、Oepikodus evae带、Baltoniodustriangularis带、Baltoniodusnavis带、Baltoniodusnorrlandicus带、Lenodusantivariabilis带和Dzikodustablepointensis带,时代属于下奥陶统特马豆克阶至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可与华南同期地层的化石带对比。根据牙形刺生物地层,本研究构建了乌当地区奥陶系的年代地层格架,并限定黔中古陆南缘开始暴露出水面的时间为不晚于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早期。  相似文献   

7.
甘肃环县中奥陶统几种头足类化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所论述的材料,是陕北一地质队采自甘肃环县合道川上游,该地奥陶系沉积分布广泛,出露较好。兹将该队在合道川上游所测奥陶系剖面,自上而下简述如下:上复地层——白垩系  相似文献   

8.
鄂西奥陶纪介形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西地区奥陶系发育良好,地层出露齐全,尤以宜昌黄花场、分乡两剖面更有代表性,是我国奥陶系划分和对比的不可缺少的地区之一。本文描述的介形类,采自宜昌,长阳和秭归等地,计有13属19种,其中新种15个。这一发现进一步补充了奥陶纪介形类动物群的内容和充实了对介形类在奥陶纪演化特点的认识,并对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五峰页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Y.T.HOU 《古生物学报》1954,(2):246-264
一.引言五峯页岩是一个很薄的地层单位,分布在长江流域,介於奥陶系与志留系的交界处。由岩性上看来,和上面的下志留纪地层同为黑色笔石页岩,非常相似,很像同一的建造;但是所含的化石,许多是上奥陶纪的标准化石。因此,多少年来五峯页岩的时代问题一直未能解决。有人认为五峰页岩应当是下志留系的底部,也有人认为应当是上奥陶系的顶部。由於五峯页岩的时代不能确定,中国奥陶系与志留系之间的界线便无从划分。  相似文献   

10.
1974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蔡重阳、陈挺恩及笔者,和云南省一区测队的段彦学、李国华,昆明工学院地质系的王举德一起,对云南西部的志留系、泥盆系进行考察时,发现保山县沙河厂西剖面,奥陶系顶部和志留系底部均是笔石相地层,是一个研究奥陶系与志留系分界的良好剖面。云南西部地区晚奥陶世含笔石地层研究程度很差,笔石动物群尚未进行过研究。本文将  相似文献   

11.
余汶  宁荟 《古生物学报》1983,(2):199-203
1979年,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第二分队,在阿尔金山若羌巴什考供测制奥陶纪剖面时,采获了一些腹足类化石。这个腹足类群的属种数量虽然不十分丰富,但在若羌地区却是首次发现。这些化石的研究,对确定阿尔金山若羌地区奥陶系生物地层的层序、划分与对  相似文献   

12.
江南区寒武、奥陶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为碳酸盐岩连续沉积,化石较多。笔者先后在江西武宁(1981)、安徽宁国(1982)、湖南桃源和慈利(1983)等地实测了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并采集了牙形刺、笔石和三叶虫等化石。经室内初步研究,在安徽宁国界线剖面上,除产笔石外,在所采集的40个样品中均未处理出牙形刺。其余两个地区的剖面内均产有牙形刺、笔石和三叶虫化石。江南区牙形刺的序列及组合特征对寒武、奥陶系界线的讨论提供了较丰富的微体化石资料。  相似文献   

13.
宜昌地区庙坡组的笔石和三叶虫等,研究较详,对腕足动物的材料,尚无全面的研究与报道。关于奥陶系二分这一问题,庙坡组的腕足动物群也是重要佐证之一。笔者于1978、1979年,参加三峡地区奥陶纪地层研究工作,较详细地收集了该区庙坡组的腕足类化石。经鉴定有18属、25种,其中9新种、4未定种。  相似文献   

14.
作者系统描述了在重庆城口廖子口和宜昌分乡普溪河奥陶系庙坡组Nemagraptusgracilis笔石带中发现的几丁虫化石,共7属9种。由于此前对该层位的几丁虫研究较少,因此本次所发现的几丁虫化石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交流山东、江苏两省古生物工作者对山东寒武、奥陶纪地层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两省地层古生物工作的深入开展,两省古生物学会于1983年9月17日至22日在山东曲阜联合召开了寒武-奥陶系现场讨论会。山东学会理事长曹国权总工程师与江苏学会理事长穆恩之教授从筹备开始到会议结束,都亲自参加。这次会议由山东省地矿局综合研究队与  相似文献   

16.
节头虫一属的标本是M.Chauveau采自贵州铜仁县以北的页岩地层内,其时代不详。采集者把这些化石带回法国交Bergeron(1899)研究。Bergeron认为这一三叶虫是一新属,并把模式种以采集者的名字来命名,并认为这是一个古老的三叶虫,可能属于寒武纪。寒武纪地层在贵州东北部分布很广,寒武系整合于震旦系之上、奥陶系之下,出露完整(插图1)。这一地区的寒武系经林焕令、王俊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湖北宜昌地区奥陶纪大湾组下部的一个三叶虫新种Ovalocephalus eoprimitivus sp.nov.,主要特征是头鞍缺失前颈环横沟。Ovalocephalus Koroleva为泛冈瓦纳的标志分子,在中国奥陶系分布极为广泛。这一新种的时代为弗洛期一大坪期,系该属目前所知地层层位最低的分子。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湖北宜昌地区奥陶纪大湾组下部的一个三叶虫新种Ovalocephalus eoprimitivus sp.nov.,主要特征是头鞍缺失前颈环横沟。Ovalocephalus Koroleva为泛冈瓦纳的标志分子,在中国奥陶系分布极为广泛。这一新种的时代为弗洛期—大坪期,系该属目前所知地层层位最低的分子。  相似文献   

19.
文中图示和描述了重庆城口大塘口奥陶系红花园组和湄潭组下部营盘段的几丁虫计 6属, 17种。其中包括 7个未定种和 3个新种 (Conochitinadatangkouensissp. nov., C. wengxigouensissp. nov., Rhabdochitinachenk ouensesp. nov. )。讨论了几丁虫的地理和地层分布特点及其与笔石生物带的关系,阐明了红花园组和湄潭组下部营盘段不同笔石带(A. filiformis, D. bifidus和A. suecicus笔石带)中几丁虫的组合特征,并与国外同期地层几丁虫组合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根据前人发表的和作者现有资料,对宜昌地区奥陶系南津关组至庙坡组(Tremadocian-early Sandbian)所报道的牙形刺属种进行厘定,并根据牙形刺带进行统计分析,初步编制出牙形刺属种的地层延限图。研究表明,牙形刺在奥陶纪的宏演化经历了3次较为明显的辐射事件,分别发生在早奥陶世晚期,Darri wilian期中期和中、晚奥陶世之交,并都与局部环境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