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艾滋病疫苗及药物研发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大明 《生命科学》2005,17(4):370-371
2004年全球艾滋病感染人口总数达历史最高,艾滋病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多种疫苗投入人体试验,但至今艾滋病疫苗的研发进展缓慢,艾滋病疫苗研究需要新思路。艾滋病药物研制则已从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发展到逆转录酶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加强我国自主研发艾滋病中药药物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正>过去几年中有多种艾滋病疫苗宣告失败,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其原因可能是此类疫苗会让人体产生一种易被艾滋病病毒攻击的免疫细胞,从而导致接种人群更易感染艾滋病病毒。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未来的艾滋病疫苗研制工作找到正确方向。腺病毒作为一种病毒载体已广泛应用于疫苗构建和基因治疗,其中以5型腺病毒为载体的艾滋病疫苗已进入临床效果评价阶段。然而,多次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该疫苗在人群中没有保护性效果;而且,接受该疫苗的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会有所增加。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近日刊登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负责人、美国军方艾滋病研究中心的胡海涛博士告诉新华社记者,人体有一种免疫细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流行形势日益严峻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防治艾滋病最为有效的手段。2009年底,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宣布基于有过失败"前科"的两种疫苗(ALVAC和AIDSVAX)的联合使用可以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这是人类首次获得具有一定免疫保护效果的艾滋病疫苗。本文就两种疫苗单独和联合免疫的临床试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美国Genentech公司和Southwest生物医学研究基金会用黑猩猩证明利用基因重组生产的部分疫苗对艾滋病病毒有抑制效果.用于攻击试验的病毒株与作为疫苗使用的病毒同样具有相关基因.艾滋病疫苗的最大麻烦之一是不能适应抗原的变异.用黑猩猩证明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部分疫苗的有效性,还是第一例.该公司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  相似文献   

5.
又一批艾滋病疫苗研制者已申请开始在人身上进行有关候选疫苗的试验,这可能决定美国政府是否要求先在黑猩猩上作这种试验。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首都华盛顿)的Allan Goldstein向美国食物和药物管理局提出请求,允许他们对艾滋病病毒核蛋白的一种合成拷贝作人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通报》2004,39(12):25-25
由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制的复合型艾滋病疫苗,11月25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Ⅰ期临床研究。这是我国首次开展艾滋病疫苗的临床研究,标志着我国在艾滋病疫苗研究领域已与国际同步。复合型艾滋病疫苗由DNA疫苗及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组成。从1996年开始,我国科技人员利用在国内流行的艾滋病毒株基因,包括病毒的包膜蛋白、核心蛋白等,进行了为期8年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人类病毒研究所所长 Robert Gallo今年 5月公布了他们将在近两年内在巴尔的摩和乌干达两地试验新型艾滋病疫苗的计划 .这种疫苗是由人类病毒所疫苗组主任 George Lewis及其同事David Hone研制的 .与其它抗 HIV疫苗不同 ,新型疫苗可口服 ,并采用沙门氏菌作为 HIV基因的载体 .当非致病的沙门氏菌携带 HIV gag蛋白及其他病毒蛋白片段编码基因 (这些基因最初曾被牛津大学的 An-drew Me Michael制作裸 DNA疫苗 )进入人体细胞后 ,缺陷型沙门氏菌的细胞壁破裂并释放病毒 DNA,宿主细胞将其转录、翻译为 HIV蛋白 ,从…  相似文献   

8.
癌症疫苗     
癌症疫苗已在动物以及人体进行了广泛的试验。第一代癌症疫苗是用自身的或同种异体的肿瘤制成的全细胞制剂或溶胞产物制剂。用这些候选疫苗进行的临床研究在于确定通过免疫癌症病人来治疗癌症的可行性。在这样的一些试验中,无论从长期存活率还是复发率方面均看到了明显的好处。最近设计并已用于人体试验的是第二代癌症疫苗,它们是用性质确定的肿瘤相关抗原,即是由癌细胞而非正常细胞主要表达的或经选择的分子制备的疫苗。目前得到的结果证明,它们是安全的,而且能够激发肿瘤抗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没有诱发自身免疫这一临床难题。肿瘤生物学和肿瘤免疫学的进展对更好地了解一些肿瘤逃逸宿主免疫作用的机理很有帮助。这些新的知识将被用于设计将来的癌症疫苗,它们很可能会以多种肿瘤相关抗原为目标并结合有合成佐剂和(或)免疫刺激剂—细胞因子。最后,为了确定接种试验疫苗患的免疫应答与临床之间的相关性,特别需要一种专门的工具以对免疫应答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产业动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27(12):121-122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疫苗开始Ⅰ期临床试验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联合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NA-天坛痘苗复合型艾滋病疫苗近日在北京开始进行Ⅰ期临床试验。该疫苗包括DNA疫苗及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两个组分,疫苗的免疫原选自我国流行最广的HIV毒株CRF-07,包括gag,pol,env和nef四个基因。疫苗的载体选用天坛株痘苗病毒,是因为该痘苗病毒曾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天花疫苗,安全性已得到了数亿人群应用的充分验证。此次进行临床试验的是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属于活疫苗,能在动物上引起很强的免疫反应。动…  相似文献   

10.
Asia-Pacific Biotech News 2000年9月18日号报道:泰国开始进行抗艾滋病疫苗AIDSVAX的实验。该疫苗是由美国VaxGen公司开发的,可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这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这类药物的大规模临床实验。结果将在试验开始30个月后得出。 目前已开发了将近30个HIV疫苗,AIDSVAX是到目前为止唯一进入第三临床实验阶段的疫苗。VaxGen早先在美国进行的III期实验,其配方与此次有所不同,免疫目标为不同的HIV株系。 参加此次实验的2500名泰国志愿者都是静脉吸毒者,目前都被确诊为HIV阴性。在试验过程中,每人接受7次注射。选择静脉吸毒者的原因是这部分人群是HIV高发人群,在政府的戒毒项目(drug rehabilita-tion program)控制下便于对他们进行跟踪。 泰国约有150万HIV感染者和10万艾滋病患者。艾滋病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和家庭的沉重负担,特别是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非常昂贵。如果实验证明疫苗有效,VaxGen公司将寻找合作伙伴以合理的价格把AIDSVAX推向市场。孙雷心  相似文献   

11.
本刊新近获悉,Merck(Rahway,NJ)与Med Immune(Gaithersburg,MD)达成协议,应用重组细菌开发艾滋病活疫苗.Merck将开发后者的核心疫苗.这种疫苗目的在于激发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细胞(CTL)对受染于HIV的细胞产生反应.如您所知,Merck已与Repeigen(Cambridge,MA)合作开发一种适用于抗艾滋病疫苗的蛋白,原理是诱发抗体介导的免疫性.这一次合作事件使得Merck-Repligen-MedImmune三联集团处在抗艾滋病疫苗开发竞争者的前列,很可能已超过诸如Roche-Genentech、American HomeProductsMiuo GeneSys及Bristol-Myers Squibb等“重量级”对手.  相似文献   

12.
<正>艾滋病病毒表面有一些突起,这是它感染人体细胞的关键。美国科学家8日说,他们已经完全弄清楚了这些突起的结构以及其与人体细胞融合前后的动态变化。这一成果为设计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奠定基础。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耶鲁大学和韦尔·康奈尔医学院研究人员当天在英国《自然》上发表相关论文。参与研究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艾滋病研究专家周同庆告诉新华社记者,以前设计疫苗"完全是盲目地在那做",而现在相当于"知道了这个逃犯长什么样",所以"抓获"它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导致有效疫苗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宣布,该校研究人员在一些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身上识别出1种艾滋病病毒抗体,有望在此基础上研发出预防艾滋病的疫苗。研究人员在分析100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血液样本时发现,这些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体内能够产生1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促使人体免疫系统找到并攻击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14.
《生理科学进展》2001,32(2):128
亚特兰大Emory大学的Harriet Robinson在重新设计艾滋病疫苗实验中获得了激动人心的结果——发现一种两步艾滋病疫苗,这种疫苗能激发持久的免疫力。 Robinson与她在Emory以及国家过敏反应和传染病研究院(NIAID)的同事合作,围绕一种实验室制备的杂交病毒SHIV 设计了他们的实验。这种病毒是由部分HIV和部分SIV(一种猴的艾滋病病毒)组成的。他们首先将含有连接在细菌DNA 上的几种SHIV基因的疫苗给24只猴子注射。然后,用含有重组的改良牛痘Ankara(MVA,被用作天花疫苗的一种病毒)携带的一系列SHIV基因的试剂对动物加强免疫。裸DNA和MVA都能刺激免疫系统以消除被感染的细胞,而不只是防止感染。Robinson与其同事计划将SHIV置于动物直肠“攻击”已接种过疫苗的猴子来检验这种疫苗。他们进行了3次实验,成功地制备了攻击物,即用已在猴子身上确定了的能直肠接种感染的最小量的SHIV。接种过疫苗的24只猴都被SHIV感染了,但20周后其中的23只控制住了感染且未受到免疫损害。4只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猴却相反,它们的血中均具有高的SHIV水平,随后都死于艾滋病。这种DNA/MVA疫苗的HIV变体被批准于明年初在美国进行人类实验。 (Science,2001,291:1879~1881)(马兵李学军)  相似文献   

15.
Biogen公司的重组CD4已转入到人体临床试验上了。目前,国立过敏及传染病研究所(NIAID)、麻萨诸塞州综合医院、Cedars Sinai医学中心也合伙进行这项研究。第一阶段的研究是剂量逐步增加,主要是测定该蛋白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大约25名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患者将获得可溶性CD4。Biogen公司和麻萨诸塞州综合医院实验室试验表明,Biogen公司的重组CD4阻碍了艾滋病病毒对T-辅助细胞(T4淋巴细胞)的直接侵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肆虐全球,已成为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之一。疫苗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中具有重要意义,理想的HIV疫苗必须能够产生广泛的交叉反应性中和抗体、有效的抗病毒细胞毒性T细胞(CTL)反应。近年来,核酸疫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科学家正不断努力研制更有效、更强大、更广谱的新型疫苗。综述了艾滋病核酸疫苗的载体改造、抗原选择、免疫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亚洲各国艾滋病疫苗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 ndrome,AIDS),即"艾滋病",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全球传染性疾病,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目前,亚洲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艾滋病高发区。对经济并不发达的亚洲地区来说,研发艾滋病疫苗,对于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即"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中国、泰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艾滋病疫苗研发和临床试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分析了亚洲开发艾滋病疫苗的前景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SPf66疟疾疫苗已进行人体试验。三次免疫后20天,接种者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有一定的保护率。大规模接种尚待研究。今后研究优良的疟疾疫苗仍应以单克隆抗体、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能引起保护性抗体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抗原决定簇,再用基因重组或人工会成方法制备多价亚单位疫苗。此外,尚需研制阻断疟疾传播的疫苗。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学家在猴的艾滋病疫苗试验中,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猴艾滋病毒外层基因拼接复制品GP160给4只猕猴接种,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分别给它们注射增强免疫力的辅助剂和猴艾滋病病毒。试验表明,新疫苗对防  相似文献   

20.
就厚生省的计划,化学及血清疗法研究所、生研和千叶县血清研究所进行合作开发,最近已商品化1994年10月得到制造承认的甲型肝炎疫苗。在欧美商品化了美国Smithkline Beecham公司开发的灭活的甲型肝炎疫苗"Havrix".但在日本的甲型肝炎疫苗的商品化是第一个。冷冻干燥型也是世界首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