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TCBS和科玛嘉两种选择性培养基从60份海产品中初筛得到27株疑似副溶血性弧菌,经生化鉴定,27株均为副溶血性弧菌,其中22株是从鲜活海产品中分离得到,5株从冷冻海产品中分离得到.进一步与临床上得到的32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四个特殊生化试验的比较,结果发现副溶血性弧茵临床分离株与海产品分离株在溶血、脲酶及枸橼酸盐利用3个生化试验上存在差异,而阿拉伯糖利用试验无差异,这为根据生化性状研究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海水及海产品中溶藻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海东海海域随机采集海水样品50份及各市场购买海产品95份,参照国标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方法,对采集样品进行了分离与鉴定。样品增菌后选用TCBS及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对其进行初步分离,挑取可疑单菌落进行生理生化验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中从9份海水、24份海产品中分离出溶藻弧菌菌株,分离率分别为18.0%与25.3%。  相似文献   

3.
[背景]副溶血性弧菌是全球范围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能引起急性肠胃炎。群体感应系统LuxS/AI-2影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为研究副溶血性弧菌的传播机制和控制技术提供了新的途径。[目的]探讨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对海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杀质粒同源重组技术敲除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构建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的luxS基因缺失株,通过比较野生株与luxS基因缺失株的生长曲线、AI-2活性、运动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耐药性,分析LuxS/AI-2系统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构建了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的luxS基因缺失株,野生株和luxS基因缺失株的生长无明显差异,luxS基因的缺失导致AI-2合成受阻、运动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四环素耐药性降低。[结论]luxS基因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副溶血性弧菌的传播机制和研发控制技术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与计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溶血性弧菌(副弧菌)是世界沿海国家的重要食物中毒菌,因而也是食品卫生细菌学检验的主要项目之一。海产品与副弧菌食物中毒密切相关。为了适应进出口商品检验的需要,我们以海产品进行了副弧菌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研究辽宁省近三年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携带、血清型分布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副溶血性弧菌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多重荧光定量PCR对2014?2016年共计317株食品中和临床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tdh、trh和tlh检测,同时进行血清分型,并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317株分离菌中均携带tlh基因,其中有50.5%的菌株携带tdh基因。167株临床分离株中158株携带tdh基因,检出率为94.6%。317株副溶血性弧菌中85株不能进行K分型,其他菌株共分为29个血清型,167株临床分离株中71.3%为血清型为O3:K6。150株食品分离株中8%为血清型O2:K28,6%为血清型O2:K3。317株副溶血性弧菌对头孢唑啉耐药率达36.9%。结论 辽宁省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多携带tdh毒力基因,食品分离株毒力基因tdh、trh携带率低。临床分离株中O3:K6血清型菌株均携带tdh基因,且更易产生耐药。辽宁省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菌株以携带tdh基因的O3:K6型菌株为主。食品分离株血清型分布比较分散,O2血清群为主要流行血清型。辽宁省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对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凡纳滨对虾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批患病的凡纳滨对虾分离细菌性病原,共分离纯化了50株细菌,随机选择形态差异的11株进行16S rDNA基因测序。测序结果表明,这11株菌主要分布在节杆菌属、弧菌属、芽胞杆菌属、微小杆菌属和希瓦氏菌属。对其中2株弧菌进行16S rDNA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1株A1-1可能为Vibrio 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性弧菌),而另外1株菌A2-3可能为Vibrio rotiferianus(半滑舌鳎病原菌轮虫弧菌)。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表明A1-1符合副溶血性弧菌的基本特征,可能是副溶血性弧菌中的一个型。人工感染实验表明A1-1对金鲫鱼具有明显的致病性,1×10~6 CFU感染剂量时能使80%金鲫鱼死亡。耐药性分析表明A1-1对土霉素、红霉素有较强的抗药性,而对链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和氟本尼考均表现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从一霍乱样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一株不凝集弧菌。该分离菌株的形态及生化反应等均与霍乱弧菌流行株相似,但与霍乱弧菌“O”多价血清不凝集。采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谱分析发现其染色质DNA酶切图谱与霍乱弧菌流行株很相似,呈高度同源,认为该不凝集株可能是由霍乱弧菌变异形成,这在震乱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副溶血弧菌是(Vibrio parahaemolyticus)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污染多种水产品,并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其致病性与溶血素密切相关,如直接耐热溶血素(TDH)、TDH-相关溶血素(TRH)、不耐热溶血素(TLH)。用PCR方法对分离自浙江省部分地区的副溶血弧菌临床和海产品分离株的3种溶血素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副溶血弧菌菌株均可检测到tlh基因;11株临床分离株均检测到tdh基因,而42株水产品分离株中只有1株检出tdh基因,携带tdh的分离株神奈川试验(KP)均为阳性。所有分离菌株中均未检测到trh基因以及其尿素酶试验呈阴性,由此可知trh基因可能与尿素酶基因连锁。副溶血弧菌分离株中致病性相关毒力因子TDH的阳性率极低,然而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较高,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牙鲆肠道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根据微生态学原理,从健康牙鲆的肠道固有菌群中分离乳酸菌。方法:需氧与厌氧培养法。结果:两种方法获得了不同的结果,用LBS(pH6.5)直接分离,从19株分离菌中只获得6株乳酸菌,其中1株P15为乳杆菌;而用LBS(pH5.4)和SL(pH5.4)先富集后分离得到了许多单一的乳杆菌菌落。对所分离的乳杆菌进行生化鉴定,均符合该菌的生化特征。牛津杯抑菌试验显示,乳酸菌对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乳杆菌P15在pH6.8和pH7.5生长良好,并对弧菌有强力的抑制作用;而在pH8.0和pH8.5时该菌生长不良且无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从患病的南美白对虾分离出1株副溶血性弧菌Bh-06,通过革兰染色和Biolog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并对健康南美白对虾进行攻毒试验和对该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h-06菌株为革兰阴性弧菌,通过细菌自动鉴定仪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该菌在培养第5小时进入对数早期,对数期一直延续到25小时;该菌在1.0×106cfu/mL浓度时可引起南美白对虾发病,而且浓度越高,病症越严重;该菌对氧哌嗪青霉素产生高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94对AFLP引物对3个起始菌株和9个致病性变异菌株进行分析,其中49对引物可以区别出不同菌株类型,辨别变异菌株与其起始菌株的关系,以及起始菌株间的亲缘关系。9个变异菌株中5个菌株的条带数减少1~3条,4个菌株条带数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还表明,致病性及其他特征变异似乎与条带数缺失多少相关联。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菌变异菌株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94对AFLP引物对3个起始菌株和9个致病性变异菌株进行分析,其中49对引物可以区别出不同菌株类型,辨别变异菌株与其起始菌株的关系,以及起始菌株间的亲缘关系。9个变异菌株中5个菌株的条带数减少1~3条,4个菌株条带数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还表明,致病性及其他特征变异似乎与条带数缺失多少相关联。  相似文献   

13.
14.
15.
用SMV不同毒株接种大豆后,定期检测植株体内的病毒浓度。结果各毒株接种48小时后即在部分植株顶芽内洲出病毒,按种后20—25天植株内病毒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香蕉花叶病为华南香蕉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1。特别是随着组培苗应用面积的扩大,发生越来越严重,一般地块发病率为20—40%,个别重病地块高达90%,损失严重。此病病原虽在1930年【’1就被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但至今对其研究不多。从有限的文献看,大多数作者【’·’嘟认为其病原为CMV的一个株系,即香蕉株系。但也有认为为二个株系[‘]、或三个株系的[’]。因此有关病原的调查鉴定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991~1993年我{I’J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和黄埔区,以及顺德、番禹…  相似文献   

17.
18.
Bacillus cereus strains from cases of severe or lethal systemic infections, including respiratory symptoms cases, were analyzed using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scheme of B. cereus MLST database. The isolates were evenly distributed between the two main clades, and 60% of them had allele profiles new to the database. Half of the collection's strains clustered in a lineage neighboring Bacillus anthracis phylogenetic origin. Strains from lethal cases with respiratory symptoms were allocated in both main clade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strains causing respiratory symptoms to be identified as genetically distant from B. anthracis. The phylogenetic location of the presented here strains was compared with all previously submitted to the database isolates from systemic infections, and were found to appear in the same clusters where clinical isolates from other studies had been assigned. It seems that the pathogenic strains are forming clusters on the phylogenetic tree.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