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苦瓜采后某些生理生化变化与其衰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后常温贮藏的蓝山大白苦瓜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及SOD、POD、CAT活性和AsA、GSH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适期采收的食用苦瓜呼吸速率呈下降趋势,第8天叶绿素消失、瓜皮转黄前后转为上升,一直延续至苦瓜衰败,其呼吸类型属晚峰型;苦瓜采后乙烯释放呈上升趋势,初期乙烯释放微弱,增加缓慢,从第6天开始急剧增加。乙烯释放速率上升早于呼吸上升,二者在采收6d后迅速同步上升。苦瓜采后1~4d,保护酶系统的SOD、POD、CAT活性出现适应性上升,非保护酶系统的AsA、GSH含量也上升;在4~8d,除POD活性迅速下降后又急剧上升及AsA含量在6d后下降外,SOD、CAT活性和GSH含量均稳中有降,保持相对稳定;在叶绿素消失、瓜皮转黄的第8天后,AsA、GSH含量急剧减少,而SOD、POD、CAT活性急剧增强,视为衰老迅速恶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杏果实内部H_2O_2和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呼吸强度以及果内乙烯浓度均随成熟度增大而增高;果实硬度、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则随之减弱。在采后贮藏过程中,随着呼吸跃变的发生,果实内部H_2O_2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出现相应峰值。  相似文献   

3.
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某些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相似文献   

4.
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某些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对花生叶片衰老的现象早就有所认识 ,认为叶片变黄脱落、叶斑病加重是花生叶片衰老的主要特征 ,但真正对花生叶片衰老的研究较少且意见不一。Kvien和Ozias Akins( 1 991 )认为花生播后1 46d(饱果期 )叶片仍未表现衰老迹象 ,叶中N含量仍保持 2 8mg/g的较高水平 ;Sahrawat等 ( 1 987)研究发现 ,随着花生叶片的衰老 ,叶片中N、P、K、Cu、Mn、Zn的含量逐渐降低 ,而叶片中Mg的含量有增加趋势 ,Ca的含量随衰老明显升高。Narayanan和Chand( 1 986)研究指出 ,花生主茎上、下叶片叶比重 …  相似文献   

5.
1-MCP对梨采后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1.0μL·L-1 1-MCP抑制梨品种"京白"、"五九香"、"锦香"果实采后呼吸速率.随着冷藏期的延长,货架期间经1-MCP处理的果实呼吸速率逐渐上升;冷藏后货架期间1-MCP延缓果实硬度下降,梨果实的酸度、淀粉、果皮叶绿素含量得以保持,但作用大小因品种而异;1-MCP还可以抑制"锦香"梨冷藏和货架期间黑皮病的发生,防止果实腐烂.  相似文献   

6.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品种‘柳叶银桂’,采自本院生物园内,选取树龄15年和长势相似的植株,于9月下旬盛花初期采样,选择开花程度和花瓣大小一致的鲜花进行如下处理:(1)室温(26℃左右)下自然摊放;(2)室温下保鲜膜包装;(3)4℃低温下自然摊放:(4)4℃低温下保鲜膜包装。每处理500 g鲜花,重复3次。测定花青素含量时,取0.5 g花瓣以1%的盐酸甲  相似文献   

7.
以牡丹品种‘胡红’为材料,采用改良铜皂法测定了牡丹花发育过程中花瓣脂肪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牡丹花瓣粗脂肪酶作用的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35℃。OP乳化剂提高酶活性3.5倍,Mg2+对酶活性没有影响。露色期(I级)脂肪酶活性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最高,之后各时期酶活性逐渐下降并维持在低水平;而游离脂肪酸含量在盛开期(V级)有一小高峰。  相似文献   

8.
芍药花开放与衰老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芍药品种‘红峰’为材料,对芍药花开放与衰老过程中不同发育时期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和内源激素(IAA、GA3、iPA、ZR、ABA、Eth)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芍药花开放过程花瓣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而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随着花开放和衰老花瓣中IAA、iPA含量迅速下降而后小幅回升出现一峰值,开放后又下降;GA3、ZR含量迅速下降维持在较低水平,而衰老后ABA含量和Eth释放量显著增加。结果表明,芍药花开放与衰老过程受内源激素平衡的调节,ABA的积累促进了内源Eth的增加,ABA和Eth与IAA/ABA比率在芍药花的衰老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细胞膜脂过氧化损伤可能是芍药花衰老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9.
芒果生长发育过程中若干生理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芒果植(苗)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本酶谱共不10条,酶带面度2.67cm,同一器官生育期不同,酶谱、Rf值、酶活性和酶带分布均有明显差异;果实不同成熟阶段,呼吸跃变与乙烯产生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10.
桂花开花进程中花瓣色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以软叶丹桂(O smanthus fragrans‘Ruanye Dangu i’)、柳叶银桂(O.fragrans‘Liuye Y ingu i’)和四季桂(O.fra-grans‘Sijigu i’)3个桂花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桂花不同品种开花和衰老过程中的花瓣色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从初花期到盛花期再到衰老期,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先升高再下降,与花瓣颜色深浅变化一致,表明不同时期花色的变化主要由色素的含量变化所引起。(2)3个桂花品种花瓣的含水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花期较长的软叶丹桂比柳叶银桂和四季桂降幅要低,而柳叶银桂和四季桂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提供了一种叶片分形维数的测定方法,并用其测定了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的叶片分形维数。通过分析发现:(1)桂花叶片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并且这种分形特征可以用分形理论的一般方法加以研究;(2)同一株桂花树的成熟叶片在统计意义上具有相同的分形维数;(3)对于桂花这个物种的成熟叶片在统计意义上具有相同的分形维数。由此推测同一种植物的成熟叶片(或者其他构件)具有相同分形维数。最后提出创建植物分形分类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桂花品种分类及木犀属种质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在总结桂花栽培品种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桂花的开花季节、花色、花期、子房发育状况(能否结实)及营养器官等性状,既考虑品种进化关系和传统分类方法,又密切结合生产实际的需要,提出了桂花品种分类的五级标准。并对木犀属的地理分布和种质资源的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鲜的金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为实验材料,采用微波-蒸馏萃取法提取桂花中的精油。通过改变微波-蒸馏萃取法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匀浆时间、料液比、微波时间),得到相应工艺参数下的桂花精油提取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提取工艺过程中的参数和提取率得到最优化的桂花精油提取工艺条件,即匀浆时间4min、料液比1∶5、微波时间60s,同时桂花精油提取率为0.85%。根据对桂花精油的理化性质分析可知,实验所得桂花精油样品香气较为纯正,液体呈橘黄色,酸值大约为7.50,酯值大约为18.03,达到精油的国标标准且质量较好。对桂花精油采用磷钼络合物法进行抗氧化性的研究,表明桂花精油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同时桂花精油的浓度与抗氧化性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4.
RAPD技术与桂花品种分类和鉴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朱诚  刘非燕   《广西植物》1999,19(2):190-192
简介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的原理,及对桂花品种分类鉴定的必要性,并建议开展RAPD技术在桂花品种分类鉴定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三个桂花品种生长量、花量及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品种'柳叶银桂'、'四季桂'和'山桂'为试材,对其生长量、花量及叶片矿质营养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柳叶银桂'、'四季桂'和'山桂'的总生长量和鲜花产量差异显著,总生长量为'柳叶银桂'>'山桂'>'四季桂',而全年鲜花产量为'柳叶银桂'>'四季桂'>'山桂'.(2)不同元素年周期变化不同,K、Ca、Mg、Fe、Cu均呈单锋曲线,K、Ca、Cu峰值出现在4月,Fe和Mg峰值出现在8月;N、P含量的年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4月和10月.Mn和Zn分别有单峰和双缝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部分桂花品种亲缘关系及特有标记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ISSR分子标记,以柊树[Osmanthus heterophyllus (G.Don.) P.S.Green]和华东木犀(Osmanthus cooperi Hemsl.)为对照种,研究了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81个品种、1个野生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1)28个引物共获得28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63个,多态性比率达93.93%,在4个品种群中,银桂品种群的Shannon信息指数(0.370 7)和遗传多样性指数(0.241 7)最高.(2)遗传变异估算结果显示:桂花遗传分化系数为57.39 %,大部分变异存在于品种群之间.(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以遗传相似系数0.71为截值,可将84份种质分成 4类,各品种群的品种往往先聚在一起.其中四季桂品种群与秋季开花的3个品种群遗传距离较远,色质较深的金桂品种往往与丹桂品种聚在一起.研究表明,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与基于形态的传统分类学的结果基本相符;引物ISSR12和ISSR27结合可以将84份种质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7.
桂花抗冻种质的筛选及抗冻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调查及人工模拟冰冻鉴定的方法,比较测定了4个桂花品种的抗冻性,其抗冻性强弱顺序为金桂(Osmanthusfragransvar.thunbergii)>银桂(O.fragransvar.latifolius)>丹桂(O.fragransvar.aurantiacus)>四季桂(O.fragransvar.semperflorens)。筛选出5株抗冻性最强的单株,它们的致死温度都在-26℃左右。桂花叶片膜脂脂肪酸组成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随着气温下降亚麻酸(18∶3)含量增加而亚油酸(18∶2)含量降低。不同品种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抗性强的品种这种变化则更为显著。在自然脱锻炼过程中,叶面喷施脱落酸(200ppm)能使亚麻酸含量保持稳定,延缓桂花的脱锻炼。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