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村对作物新品种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高产抗病育种成为我省当前小麦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将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新技术应用于冬小麦育种程序,在育成花培2321之后,又从获得试管苗到新品系鉴定,只用三个世代时间,培育出了冬小麦高产抗病新品系——花培28。  相似文献   

2.
《遗传学报》2004,31(5):F010-F010
研究方向:运用细胞、分子遗传学,探索优质、高产、抗病等性状的相关基因的分子定位和遗传机制;运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结合常规育种,建立高效聚合育种技术平台.创造新种质.培育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绵阳0182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育成的优良种质,以它作为主要亲本之一,已育成4个小麦新品种,其中绵阳24号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绵阳92-330和西南335通过省级审定,绵阳30号结束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推荐国家审定,还有7个优良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级区域试验和多点品比试验。育成品种已在生产上推广180.728万 hm~2。该材料具有矮秆、抗倒抗病力强、大粒、籽粒白皮、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突出特点,是西南麦区小麦高产优质育种中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种质。  相似文献   

4.
绵阳0182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育成的优良种质,以它作为主要亲本之一,已育成4个小麦新品种,其中绵阳24号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绵阳92—330和西南335通过省级审定,绵阳30号结束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推荐国家审定,还有7个优良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级区域试验和多点品比试验。育成品种已在生产上推广180.728万hm^2。该材料具有矮秆、抗倒抗病力强、大粒、籽粒白皮、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突出特点,是西南麦区小麦高产优质育种中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种质。  相似文献   

5.
辐射诱变育种所需年限短、变异率高、后代性状稳定快,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已广泛应用.本文统计了我国近10年来利用辐射诱变技术培育的在生产应用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部分优良新品种18个,说明通过辐射诱变可加速水稻变异,丰富水稻遗传图谱,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提供更多类型种质资源.此外总结了利用辐射诱变获得的各种类型突变,包...  相似文献   

6.
介绍人工诱变技术在植物抗病育种中的主要成就,并探讨其发展方向及前景。人工诱变技术与杂交育种、基因转移及离体筛选等手段相结合,提高了育种效率,拓宽了抗病育种的范围。该技术在植物抗病育种中的成功应用,将有利于培育植物抗病新品种,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苜蓿育种取得的成就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苜蓿育种取得的成就及展望。到目前为止,已审定登记育成新品种23个,国外引进品种15个,野生驯化品种3个,整理地方品种19个。育成品种具有抗寒、抗病、耐盐、耐牧、高产、早熟等特点。我国苜蓿育种大多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生物技术应用相对较少。苜蓿育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育成品种少,抗性育种进程缓慢,育种原始材料较少,育种技术单一;提出改进苜蓿育种方法、培育特色品种、加强苜蓿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是缩小我国与国外苜蓿育种进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妍  黄晨阳  高巍 《菌物研究》2019,17(4):229-239
优良菌种的缺乏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食用菌新品种。与作物育种相比,食用菌育种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食用菌育种技术也进入分子水平。分子育种将现代分子技术手段整合于传统育种方法中,加速了育种进程,目前已经在双孢蘑菇、草菇等食用菌中进行了成功探索。文中对近年来食用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育种研究方法和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未来食用菌分子育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茶花以其艳丽、硕大的花朵深受人们的喜爱,但一些病害也往往给茶花爱好者和生产者带来烦恼。以往培育茶花品种,多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很难在短期内培育出抗病新品种。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加快茶花抗病新品种的培育开辟了新路。目前英国学者正在利用农杆菌侵染法培育抗病茶花的工作,就是一个例证。自然界中,农杆菌的侵染,实际上就是把某些基因转入到被侵染植物的遗传物质中。研究者首先把有用的基因(如抗病基因)转移到农杆菌上,并通过农杆菌侵染使这些外源基因插入到植物的作用基因中。近而得到转基因植株。利用这一原理培…  相似文献   

10.
在杭州男单通过分期播种,比较了两个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及其转换特性。结果表明,光照长度对浙大247S和培矮64S两不育系育性表达的影响小,温度起主导作用,均属温敏型不育系,且日最低温度对不育系育性效应显著高于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不育系浙大247S和培矮64S的温度敏感期分析是抽穗前3-18和6-21d,育性转换的临界日期为9月19日和9月25日,转换临界温度为25.28和25.66℃,与培矮64S相比,浙大247S不育期败育较彻底,可育期较长且自交结实率高,在杭州田间可以繁种。  相似文献   

11.
超级早籼稻“中早39”的高产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产早籼嘉育253和高产抗稻瘟病早籼品种中组3号为亲本,采用分离世代自然病圃鉴定结合稻瘟病混合菌株人工接种抗性筛选方法,通过系谱法和产量比较试验,最终选育获得高产抗稻瘟病早籼稻新品种中早39。对超级早籼稻品种中早39及其系谱亲本嘉育253和中组3号进行产量相关性状、光合特性、叶面积指数和光合色素含量等测定和比较分析,发现中早39的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优于其系谱亲本,库容优势明显;中早39在齐穗后20天保持最高的净光合速率,其叶面积指数和各光合色素含量也优于系谱亲本;因此,中早39具有超高产光合生理特性。育种初期选用了高产亲本,且在生育后期中早39比其系谱亲本具有更优的光合生理特性,是水稻高产育种中优良性状的整合和后期功能型超级稻特性的体现;中早39超高产优势来自于品种选育过程中源库的优化、株叶形态的改善;中早39的选育研究为水稻高产育种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科技信息     
·采用细胞工程技术,我国在国际上首次获得抗烟草黑胫病突变系:为了获得既抗病而又优质的烟草新品种,中科院遗传所和微生物所协作,以优质感病的生产品种为材料,采用细胞工程技术,经5年奋战,分离出并纯化烟草黑胫菌毒素,建立了一整套从花药培  相似文献   

13.
利用航天诱变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稻新种质、新品种的选育,显著地提高其突变频率和突变类型,提高诱变育种的选择效果,育成1个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721”及一批优质水稻新种质和新品系(组合)。  相似文献   

1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主要从事玉米优良种质资源筛选、创新和利用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和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玉米雄性不育理论研究及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新品种良种的繁育推广工作。研究所现有职工 50名 ,其中高级研究人员 1 4名 ,中级人员 1 9名。拥有种质资源库、挂藏室、玻璃晒房、种子实验室、海南加代实验站、育种试验地、原种基地、种子加工设备等配套设施 ,同时在陕西省内外不同生态区建立了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建所以来完成各类研究课题 4 0多项 ,获奖成果 2 0多项。在玉米育…  相似文献   

15.
《遗传》2022,44(3):187-188
Nature | 基因编辑育种创制抗病高产小麦新种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牡蛎养殖业的发展,牡蛎种苗生产和养殖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近10年来,虽然牡蛎遗传学和育种的研究有了一些进展(Longwell,1976;Newkirk,1980),但世界上养殖的牡蛎物种还都是野生的群体,如何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将成为牡蛎养殖业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牡蛎数量性状的  相似文献   

17.
小麦花培育种效率与从不同杂种世代取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小麦花培育种效率与不同杂种世代取材的研究表明,过去小麦花培育种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取F1代材料花药培养。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认为;用F1代材料进行花药培养育种的效率非常低,特别是在花培苗群体小的情况下,要获得新品种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据实验结果以及理论分析,建议花培育种应结合常规的田间选择,取F2或F3代(特别是F3代)材料是进行花培,育种效果较好。并在此实验结果的指导下,从稍高世代取材,于5-7年的时间内选育出两个通过审定的花培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是由子囊菌引起的广泛发生在世界各水稻产区的主要真菌病害。由于病原菌致病性的高度分化,使得对稻瘟病很难控制和防治。长期实践证明,培育抗病品种是稻瘟病抗病育种的主要目标。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利用转基因技术导入外源基因改良稻瘟病抗性已成为一条新途径。现有研究表明,通过某些抗病基因、抗真菌蛋白基因、杀菌肽基因的克隆和转育,可以培育出获得对稻瘟病广谱抗性的水稻品种(系)。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运用激光技术处理大豆萌动种子,从变异后代中育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怀较强的大豆810,缩短了育种年限,是激光技术大豆育种中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正葡萄是一种多年生木本作物,实生苗第一次开花结果需要3~5年的时间,经过优系初选、优系复选、品系的区试到品种的成功审定,传统新品种选育过程历时长,耗费大,效率低。通常,一个鲜食葡萄品种从配制杂交组合到品种审定,需要12~20年,而酿酒品种则至少需要15~25年。育种家为了提高育种效率,必须要了解葡萄的各种性状,如品质、产量、抗病虫害等遗传特点,才能够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