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VP1是人多瘤病毒BK株的主要结构蛋白,使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体外表达VP1可以形成病毒样颗粒(VLP).为了探讨VP1的C末端阳电荷残基R-281,R-285,K-288,R-290,R-292,K-293,R-294,和K297对VLP形成和其结合DNA的影响,我们分别改变将阳电荷残基变成丙氨酸,然后表达VP1蛋白.结果发现用丙氨酸替代K-288,R-290,R-292,K-293,R-294后仍能形成VLP,但与野毒株相比,在VLP分泌以及衣壳蛋白与细胞DNA的结合方面有差异.有趣的是,R-281被丙氨酸取代后仅在细胞中形成少量的VLP,而R-285被丙氨酸取代后不能形成VLP.该研究证实阳电荷氨基酸残基R-281和R-285是形成VLP所必须的,K-288、R-290、R-292、K-293、R-294和K-297则影响VLP和DNA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3.
将蓝舌病毒(BTV)13型S7与L3基因同时插入杆状病毒双表达载体pEastBacDual,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vBacBTVP37。该病毒在昆虫细胞中同时高水平表达BTV13 VP3与VP7蛋白,可以高效自动装配出20面体的60 ̄70nm空心颗粒。分析表明,所获颗粒为空心的BTV核心样颗粒(CLP),其成分为VP3与VP7,不含BTV其它任何蛋白与核酸。这种装配需要VP3与VP7的共同参与,二者缺  相似文献   

4.
鼠多瘤病毒(murine polyomavirus,MPV)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是通过MPV的衣壳结构蛋白VP1自组装而成的球形纳米壳状结构. MPV VLP具有独特的纳米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进行体内或体外自组装,具有丰富的可修饰位点.因此,容易通过结构的修饰改造实现MPV VLP在诸多领域的应用.本文从MPV VLP的结构特点着眼,回顾MPV VLP的发现历程,介绍MPV VLP的制备表达系统和组装机理,综述MPV VLP的修饰.重点介绍化学修饰和基因工程修饰方法,并通过实例阐述MPV VLP在疫苗开发、药物及其他分子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基于对已有研究进展的分析,指出大规模生产、组装机理解析及其应用研究的关键环节,服务于MPV VLP的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5.
采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人细小病毒B19病毒样颗粒(VLPs)。先通过PCR方法合成细小病毒B19衣壳蛋白基因VP2,将其克隆到pFastBac1质粒,然后转化含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的E.coli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质粒Bacmid-VP2。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包装重组杆状病毒rBac-VP2。利用rBac-VP2感染Sf9细胞表达B19VP2蛋白,通过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鉴定目的蛋白表达。采用两次超速离心的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纯化产物在透射电镜下可见直径约22nm的VLPs。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人细小病毒B19的VLPs,为B19感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人诺如病毒(human norovirus,HuNoV)是全球范围内引起人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对该病毒进行预防。本研究旨在利用flash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HuNo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为研发HuNoV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将GⅡ.4型HuNoV的VP1蛋白全长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后合成,克隆至杆状病毒pBacPAK9转移载体,获得pBacPAK9-8his-VP1重组质粒。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质粒与线性baculovirus plasmid (Bacmid)共转染SF9细胞,获得含有VP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感染Hi-Five (HF)细胞进行表达,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VP1蛋白的表达。用镍柱亲和层析方法纯化VP1蛋白;对纯化后的VP1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纯化的VP1蛋白进行纯度鉴定。利用透射电镜观察VLP。【结果】构建了pBacPAK9-8his-VP1重组质粒,VP1蛋白在HF细胞中主要在细胞质内表达,分子量约为58 kDa。HPLC结果显示VP1蛋白纯度大于99%,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形状规则、大小均一、直径约为30−40 nm的VLP。【结论】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了GⅡ.4型HuNoV的VLP,为HuNoV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预防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1,BVDV-1)感染的病毒样颗粒,扩增C-Ems-E1-E2编码区段并克隆至pFastBacDaul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与Bacmid重组获得Bacmid-BVDV-1,转染至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柯萨奇病毒A5(coxsackievirus A5, CV-A5)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s),并对其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①将CV-A5 P1和3CD基因序列根据昆虫细胞密码子偏好性,对CV-A5-3487R4/CHN XY/2017株基因进行优化并合成,然后分别克隆至供体质粒pFastBacDual的多角体蛋白启动子(polyhedrin promotor, pPh)和pPl0启动子后,构建pFastBacDual-Pl/3CD重组质粒;②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10 Bac~(TM)中,转座形成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ulovirus plasmid, bacmid);③再将重组bacmid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并表达CV-A5结构蛋白、组装VLPs。应用限制性酶切、PCR扩增、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技术对CV-A5 VLPs的蛋白进行鉴定;④再利用蔗糖垫底离心和氯化铯(CsCl)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纯化CV-A5 VLPs,并用SDS-PAGE、Western Blot和透射电镜法进一步检测CV-A5 VLPs的浓度和纯度及颗粒形态。结果 pFastBacDual-P1/3CD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双酶切、重组Bacmid PCR鉴定、rCV-A5 VLs PCR鉴定结果显示,均在预期目标处有清晰条带。利用IFA检测重组病毒rBacCV-A5-P1/3CD蛋白,结果可见明显荧光。rCV-A5 VLPs经SDS-PAGE检测到VP0为39 000、VP1为34 000和VP3为27 000;Western Blot检测也可见相应特异性条带。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纯化rCV-A5 VLPs,可见直径为23~33 nm的颗粒,形态和大小均与CV-A5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rBacCVA5-P1/3CD重组病毒,并在sf9细胞内成功表达了CV-A5 VLPs,为今后CV-A5 VLPs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我国人乳头瘤病毒 6型 (HPV 6 )基因组晚期区序列变异及衣壳蛋白装配特性 ,从中国尖锐湿疣患者病损组织克隆了HPV 6L1和L2序列 ,经测序、拼接 ,获得HPV 6基因组晚期区序列。获得的两条长 2 86 9bp的序列 (GenBank登录号为AY0 15 0 0 6和AY0 15 0 0 8) ,属于HPV 6b亚型 ,与原型序列比较 ,在L1和L2ORF中共有 9个核苷酸变异 ,其中错义突变 4个。将L1和L2分别重组到杆状病毒 (AcNPV)表达载体 ,在Sf9细胞中探讨L1和L2的表达及装配规律。当L1和L2分别表达于Sf9细胞时 ,L1可以在细胞核中装配成病毒样颗粒 (VLP) ,而L2不能。从L1重组杆状病毒单独感染和L1、L2重组杆状病毒同时感染的细胞分别纯化VLP ,获得L1 VLP和L1 L2 VLP。二者在大小及形态上无明显差异 ,直径约 5 0nm ,与真实的病毒粒子相似。L1 L2 VLP包含摩尔比例约为 4∶1的L1和L2 ,具有HPV 6L1VLP构象表位。当用不同比例重组病毒同时感染细胞时 ,一定水平的L2表达可以使L1表达量及VLP产量提高。HPV 6基因组晚期区序列变异率 <0 .2 8% ,70 81位的A→G和 70 99位的G→A两处突变在我国HPV 6分离物中具有代表性。克隆的HPV 6L1和L2序列可以用于表达 ,表达产物 (L1或L1 L2 )可以自发装配成VLP。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由HA、NA、M1和M2蛋白组成的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样颗粒,为研究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奠定基础。方法:构建能共表达A/chicken/Jilin/2003(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A/PR/8/34(H1N1)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1)和离子通道蛋白(M2)的2个二元重组杆状病毒,共同感染HighFive细胞,同时表达HA、NA、M1和M2蛋白,使这4种蛋白在感染的细胞内自主组装成病毒样颗粒。经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收获病毒样颗粒,通过Western印迹鉴定病毒样颗粒的组成,透射电镜观察病毒样颗粒形态,血凝试验测定病毒样颗粒的活性。结果:HA、NA、M1、M2蛋白在昆虫细胞中共表达,并组装成病毒样颗粒;电镜观察到病毒样颗粒的形态与流感病毒一致,直径约80 nm;血凝试验显示该病毒样颗粒具有凝集鸡红细胞的活性。结论:应用该方法可以制备流感病毒样颗粒,为H5N1流感疫苗研究提供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